人教版(2019) 必修 第三册 11.2 导体的电阻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 必修 第三册 11.2 导体的电阻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9-29 10:17: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 导体的电阻
本次课考点罗列 1.对电阻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2.电阻R和电阻率ρ的比较
3.伏安特性曲线
一、考点梳理考点一、对电阻定律的理解和应用1.对电阻定律的理解(1)公式R=ρ是导体电阻的决定式,如图所示为一块长方体铁块,若通过电流为I1,则R1=ρ;若通过电流为I2,则R2=ρ。(2)适用条件:温度一定,粗细均匀的金属导体或浓度均匀的电解质溶液。(3)电阻定律是通过大量实验得出的规律。2.R=ρ与R=的比较公式R=ρR=区别电阻的决定式电阻的定义式说明了电阻由导体的哪些因素决定,可以说R与l成正比,与S成反比提供了求电阻的方法,并不能说电阻与U和I有关系只适用于粗细均匀的金属导体或浓度均匀的电解液、等离子体适用于纯电阻元件联系R=ρ对R=补充说明了导体的电阻不取决于U和I,而是取决于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典例1】 两根完全相同的金属导线A和B,如果把其中的一根A均匀拉长到原来的2倍,把另一根导线对折后绞合起来,则它们的电阻之比为多少?【分析】(1)导线拉长2倍后,导线的ρ不变,l变为原来2倍,体积不变,S变为原来的。(2)R、ρ、l、S满足R=ρ。【解析】 金属导线原来的电阻为R=ρ,拉长后l′=2l,因为体积V=lS不变,所以S′=,R′=ρ=4ρ=4R。对折后l″=,S″=2S,所以R″=ρ=ρ·=,则R′∶R″=16∶1。练习1、如图所示,a、b、c为同一种材料做成的电阻,b与a的长度相等,但b的横截面积是a的两倍;c与a的横截面积相等,但长度是a的两倍。当开关闭合后,三个理想电压表的示数关系是(  )A.V1的示数是V2的2倍B.V1的示数是V3的2倍C.V2的示数是V1的2倍D.V2的示数是V3的2倍【解析】A 由题意可知:Lc=2La=2Lb,Sb=2Sa=2Sc;设b的电阻Rb=R,由电阻定律R=ρ得:Ra=2Rb=2R,Rc=2Ra=4R,Rc∶Ra∶Rb=4∶2∶1。由电路图可知,a、b、c三个电阻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由U=IR得:Uc∶Ua∶Ub=4∶2∶1,故UV3:UV1:UV2=4∶2∶1,V1的示数是V2的2倍,故A正确,C错误;V3的示数是V1的2倍,故B错误;V3的示数是V2的4倍,故D错误。考点二、电阻R和电阻率ρ的比较1.电阻与电阻率的对比电阻R电阻率ρ描述对象导体材料物理意义反映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R大,阻碍作用大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好坏,ρ大,导电性能差决定因素由材料、温度和导体形状决定由材料、温度决定,与导体形状无关单位欧姆(Ω)欧姆·米(Ω·m)联系R=ρ,ρ大,R不一定大,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不一定大;R大,ρ不一定大,导电性能不一定差2.各种材料的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1)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2)有些半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且随温度的改变变化较大,常用于制作热敏电阻。(3)有些合金,如锰铜合金、镍铜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常用于制作标准电阻。(4)当温度降低到绝对零度附近时,某些材料的电阻率突然降低到零,成为超导体。【典例2】(多选)关于导体的电阻及电阻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作导体的电阻,因此,只有导体有电流通过时才具有电阻B.虽然R=,但是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及导体中的电流无关C.将一根导线一分为二,则半根导线的电阻和电阻率都是原来的二分之一D.某些金属、合金和化合物的电阻率随温度降低会突然减小为零【解析】BD 导体的电阻率由材料本身性质决定,并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有关,与导体两端电压及导体中电流大小无关,A、C错误,B正确;电阻率反映材料的导电性能,电阻率常与温度有关,存在超导现象,D正确。练习1、下列关于电阻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电阻率只是一个比例常数,与任何其他因素无关B.电阻率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好坏,所以与材料有关C.电阻率与导体的温度有关D.电阻率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为欧·米【解析】A 电阻率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好坏,与材料有关,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电阻率与温度有关,选项C正确;根据电阻定律R=ρ,解得ρ=,电阻率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为欧·米,选项D正确。故A符合题意。考点三、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1.由I U图像可以获取的信息(1)坐标轴的意义:I U图像中,横坐标表示电压U、纵坐标表示电流I。(2)图线斜率的意义:I U图像中,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在图中R2R2【典例1】(多选)小灯泡通电后其电流I随所加电压U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P为图线上一点,PN为图线的切线,PQ为U轴的垂线,PM为I轴的垂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增大B.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为R=C.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为R=D.对应P点,小灯泡的功率为图中矩形PQOM的面积【解析】ABD 由图像可知,通过灯泡的电流随两端电压的增大而增大,且ΔU>ΔI,因为电阻是指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所以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增大,否则ΔU和ΔI的变化倍数相等,故A正确;由图像可知,P点对应的电压为U1,电流为I2,则灯泡的电阻R=,故B正确,C错误;因P=UI,所以图像中矩形PQOM的面积为对应P点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故D正确。练习1、两电阻R1、R2的电流I和电压U的关系如图所示,可知两电阻R1:R2等于(  )A.1∶3    B.3∶1C.1∶ D.∶1【解析】A 在I U图像中直线斜率的倒数等于该导体的电阻,因此两个电阻之比等于斜率的倒数之比==,故A正确。练习2、(多选)某一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中AB段(曲线)所示,关于导体的电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在B点的电阻为120 ΩB.导体在B点的电阻为40 ΩC.在AB段导体的电阻因温度的影响改变了1 ΩD.在AB段导体的电阻因温度的影响改变了10 Ω【解析】BD 根据电阻的定义式可以求出A、B两点的电阻分别为RA= Ω=30 Ω,RB= Ω=40 Ω,选项A错误,B正确;因为ΔR=RB-RA=10 Ω,即导体的电阻因温度的影响改变了10 Ω,选项C错误,D正确。二、夯实小练1.关于公式R=和公式R=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式对一切情况都适用B.R=仅适用于金属导体,R=ρ适用于任何导体 C.导体的电阻R与U成正比,与I成反比 D.同种导体的电阻在温度一定时与导体长度成正比,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解析】D R=ρ适用于金属导体和电解液,且为纯电阻电路,故A、B错误;导体的电阻由导体本身决定,与U、I无关,故C错误,D正确。2.目前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很高,要求里面的各种电子元件都微型化,集成度越高,电子元件越微型化、越小。图中R1和R2是两个材料相同、厚度相同、表面为正方形的导体,但R2的尺寸远远小于R1的尺寸。通过两导体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则关于这两个导体的电阻R1、R2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R1>R2     B.R1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