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 课 一个接一个 第2课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 课 一个接一个 第2课时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29 20:15: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一个接一个
设计说明:
课文从儿童生活实际出发,采用诗歌的体裁,以小见大,揭示了“我”积极、乐观、阳光的心态。内容和语言都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本课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课文除了有识字写字的任务,还有通过朗读体会“我”的心态变化,让学生自读自悟,懂得课文包含的道理,充分感受阅读的魅力。因此,作为导学案设计,我将重点放在朗读上,通过各种方式的读,“以读代讲”,引导学生将“边读、边看、边想”的学习方法贯穿始终,把时间留给学生,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达到教学的目的,而且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前准备:
1.了解踩影子、跳房子游戏。(学生)
2.踩影子、跳房子等各种游戏的相关视频。(教师)
3.教学辅助课件。(教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接、觉、再”等生字,会写“过、各、种”等生字。认识部首“卩”。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课文内容,能结合生活实际,感受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生活的美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图文结合,体会“我”生活中的高兴和不高兴。
结合生活体验,想一想你有没有和“我”相似的经历,说一说。
一、复习旧知
1.谈话师生交流导入课文,伴乐让孩子们带入课文。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三课《一个接一个》知道了课文中的孩子的童年生活,那么你的童年是什么样子的呢 让孩子们畅所欲言。
2、学生自由说一说,师出示图片,(月光下的游戏,同伴间相互玩耍;老师的教导;妈妈的叮咛。)这些事情你喜欢什么呢?(学生自由说一说)
  3.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现在老师要来检查检查。
4、师出示生字词卡,指名读、开火车读、小老师领读。
5.同学们的生字词掌握的真好,相信同学们的课文读的也一定很棒。请同学们自由读文看看文中的这个小朋友经历了哪几件童年的趣事?
6、学生自由读文师巡视。师:孩子们读得真认真,做到了不动笔墨不读书得好习惯。指名回答伴随音乐把孩子们带入情景(玩踩影子时,大人让回家睡觉;做好梦时,被大人 叫起床上学;和小伙伴玩跳房子时,上课铃响了。)哦!咱们一起看看这个孩子经历了这些后,他是怎么想的。指名按小节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对生字的学习是感性的,识记很快,但不是很扎实。通过课前几分钟的交流汇报,可以帮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同时,通过复习词语与朗读课文,巩固了对课文的了解,为下面的学习打好了基础。
二、精读内容
  1.指导学习第一小节。
  (1)学生自由读第一小节,指导读好儿化音"一会儿"和带有"唉、啊、呢"的句子。(一个“唉”字,表达了“我”玩兴正浓却要回家的遗憾和无奈,突出了儿童天真和贪玩的本性。)
  (2)孩子是在什么时候玩"踩影子"游戏的?(月夜。)他们玩得怎么样?从哪儿看出来的?(第三句话。) (“不过”一词,表明“我”的情绪马上由前面的遗憾和无奈又转为高兴,表明“我”是一个开朗乐观的孩子。)
(3)说说你做过的梦,师采访部分同学。
师引读:是呀,正玩得高兴,大人却叫--"快回家睡觉!"(学生接)(指导读出大人焦急的语气,声音要洪亮,语气要上扬,读出"叫"的感觉。)
  师引读:听到大人的叫声,孩子是怎么想的?(学生接第三行诗)("唉"要读出惋惜的语气,重读"好想"和"再",读出孩子的惋惜之情。)
  (4)孩子不高兴了吗?(没有。)他又是怎么想的?"不过"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表示转折,说明孩子从另一个角度去考虑问题。)理解"各种各样"。(教育学生遇事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5)带着感情指名读第一小节。
2.学习第二小节。
  (1)自由读一读,说一说自己做的梦。 
师:同学们的梦真好,在生日宴会上收到了梦寐以求的礼物;梦到了自己变成了白雪公主;梦到了我的白马王子……这时突然有一个声音打断了你的美梦,自由读第二小节。
(2)、指名读第二小节。说一说你的感受。(感觉心里很不情愿;好想在多睡一会呀!)
(3)、自由读:“不过,去了学校,就能见到小伙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这句话是描写“我”因贪睡不想上学的心理,体现了儿童天真烂漫的特点。)
师:孩子们,你期待每天早晨去上学吗?采访学生说一说。
生:我很期待,到学校我可以见到我亲切的老师,可爱的小伙伴。
生:来到学校我可以和小伙伴们做游戏。
3.自学第三小节。
  (1)自由读第三小节,
(2)指名朗读,师指导读“唉”要流露出不情愿的语气。师配乐观看大课间活动的图片把孩子们又带回了大课间。
师采访:同学刚才在大课间的时候你做了什么游戏?
指名回答,
生:我们在玩跳绳比赛,是上课铃打断了我们的比赛,心里很不高兴。
生:我们在打篮球,是上课铃打断了我们的游戏,心里不高兴。
师:你们玩意正浓的时候是上课铃打断了你们的游戏,心里非常的不情愿。但是我们下节课是“老师讲故事”喜欢听吗?
(3)再读第三小节。
(4)、孩子们咱们一起想一想文中的小朋友的童年生活有不快乐的事情也有开心的事情,一起回顾师板书
4.品读感悟最后一个小节。
5、孩子们你们的童年生活和这位小朋友的一样吗?你们的童年生活都是丰富多彩的、开心快乐的。请同学们带着这份感情自由的在读一遍课文。
设计意图:课文前三个小节结构基本相同,第一、二小节的学习过程就是学习第三小节的"模子",因此,第一、二小节的教学是关键所在,必须渗透相应的学法。教学过程中安排的几个环节就体现了这一思想,目的是使学生自主学习第三小节时学有所依,让学生初步学会自学。
三、处理课后习题。
1、请同学们看课后的习题,读一读,记一记。
出示课后生字词,先自由读,在指名读,然后齐读。
2、想一想你有没有和“我”相似的经历,和同学们说一说,并写下来。
  四、总结全文
  1.小朋友们,读了这个故事,你们懂得了什么?(要点:①遇事要学会从多个角度去思考;②我们要像文中的孩子那样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
  2.想一想你有没有和文中这个孩子相似的经历,先跟同桌说一说,再讲给同学们听。
板书设计
不快 开心
不想回家睡觉 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梦
一个接一个 不想起床上学 能见到小伙伴 童年的美好
不想被打断游戏 能听老师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