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节 细菌
学习目标 1.知道细菌发现经历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代表人物是谁 2通过观察并能区分不同细菌种类的形态、特征和大小 3说出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并知道不同细菌其营养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差异
核心素养 1.通过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2.认同科学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教学重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殖方式。
教学难点: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
教学课件、相关资料和视频。
一、导入新课
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提出相关问题:我们为什么吃饭前总是要洗手呢?由此引入课题。
二、探究新知
探究一 细菌的发现
1.教师提问:细菌是怎样被发现的呢?
教师展示教学课件,介绍列文虎克发现细菌的过程。
2.播放巴斯德鹅颈瓶实验的视频,介绍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明确细菌的由来: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教师进一步点拨:巴斯德是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并用缜密的思维和精细的实验来揭示真理。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巴斯德的生平事迹,教师简单介绍巴氏消毒法。
探究二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1.多媒体展示电子显微镜下几种细菌的形态,教师讲述几种细菌的形态,学生要能够根据名称判断细菌的形态。
2.阅读教材P73“观察与思考”,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认识和绘制细菌的结构,回忆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探讨细菌与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的异同,一起完成表格。
比较项目 细菌 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
基本 结构 细胞壁 有 无 有
细胞膜 有 有 有
细胞质 有 有 有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 有 有
特有结构 荚膜、鞭毛 - 叶绿体、液泡
教师补充:荚膜和鞭毛属于细菌的特殊结构,有的细菌有荚膜,有的细菌有鞭毛,有的二者都有,有的二者都没有。
3.尝试让学生根据细菌的结构推测,细菌能够像植物那样自己制造有机物吗?为什么?
学生思考后回答。
提示:由于细菌的细胞内没有叶绿体,所以不能像绿色植物那样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教师讲述:细菌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探究三 细菌的生殖
1.播放细胞分裂的视频,展示细胞分裂的过程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正在分裂的细菌和已经完成分裂的细菌,了解细菌的分裂生殖。(引导学生完成教材P74“技能训练”,出示计算细菌个数的公式:1个细菌分裂n次后的数量为2n个)
2.教师展示芽孢的图片,结合教材内容,讲述:芽孢不是细菌的生殖细胞。在恶劣环境下,一个细菌产生一个芽孢,条件适宜时重新成为一个新细胞,在数量上无变化。
3.教师总结:细菌的生殖特点:细菌个体小,易携带;繁殖方式为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快;能形成芽孢,度过不良环境。
三、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师生共同构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完成当堂演练。
见课件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对比与分析,特别是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通过对比加深学生的认识。由旧的知识通过分析得出新知,如由细菌的结构推出细菌的营养方式。学生在获得新知的同时,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