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5张PPT)
百合花
那文那人那情那诗
哦,香雪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使命。
今天我们要走进的,一段是战火纷飞的岁月中,闪耀着红色光辉的青春;一段是大山深处,因为火车的到来,面临着巨大变化的青春。不同的故事,却一样地动人。
时代浪潮下的青春抒情
《建国七十周年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人物》栏目邀请你从《百合花》和《哦,香雪》中推荐一位最美的中国青年,请讲述他们的先进事迹,并写出推荐词。
候选人:
通讯员、新媳妇、“我”
香雪、凤娇
活动一:纯真动人,赏析“诗一般”的人物形象
百合花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声。
《百合花》这篇小说以解放战争为背景,描写了1946年的中秋之夜,在部队发起总攻之前,小通讯员送文工团的女战士“我”到前沿包扎所,以及我们向一个刚过门的新媳妇借被子等故事。读完课文后,请将下面图表中①②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候选人事迹:
百合花
开端(1~23段):小通讯员送“我”去前沿包扎所
发展(24~43段):① 。
高潮(44~57段):② 。
结局(第58、59段):新媳妇执意献出新被子
小通讯员随“我”借被子
小通讯员壮烈牺牲,新媳妇给他缝衣服
哦,香雪
《哦,香雪》这篇小说除了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还有引子(也叫序幕),也就是小说的开头几段。阅读课文后,请将下面图表中①②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候选人事迹:
哦,香雪
引子(1~4段):火车开进小山村
开端(5~47段):姑娘们欢喜迎火车
发展(48~63段):① 。
高潮(64~72段):② 。
结局(73~83段):香雪深夜归来
香雪渴望拥有铅笔盒
香雪换来铅笔盒
第三人称即全知全能视角,不受叙述者的见闻和感觉的约束,相对自由。它可以深入人物内心,将人物的心理活动告诉读者;还可以展示不同人物在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事情。(莫泊桑《项链》)
第一人称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与“有限视角”一样会受到一定的叙述限制,但它能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同时便于抒发感情。(鲁迅《故乡》)
严格来说,第二人称算不上一种叙述视角。第二人称拉近了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人称交叉叙述的方法可以扬长补短,使叙述的对象得到全方位、立体化的表现。
候选人事迹见证人
请求支援
周海亮
你决定成为一名剑客,行走江湖。
你认为时机恰好。你的剑叫做残阳剑。这柄剑威力强劲,你可以同时斩掉十五名顶尖高手的头颅。你的独门暗器叫做天女针。你面对围攻,只需轻轻按下暗簧,即刻会有数不清的细小钢针射向敌手,状如天女散花。天女针一次可以杀敌八十,中针者天下无解。
靠着残阳剑和天女针,你打败了飞天燕,杀掉了钻地鼠,废掉了鬼见愁的武功。他们全是江湖上一顶一的高手,他们全是杀人不眨眼的黑道魔头。从此你声名大振,投奔者众。
现在你拥有一支军队,占有一座城池。你的军队勇士五千,良驹八百;你的城池繁华昌盛,鸡犬相闻。你不停地和道上的兄弟签署着攻守同盟。
你还和神枪张三、铁拳李四、一招鲜王五结拜成兄弟。你们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你招兵买马,筑固城池。似乎四分五裂的天下不久之后就将统一,你将成为万人瞩目的头领或者君王,你将拥有无涯江山,无尽财富,无穷权力,无数美女。你沉浸在难以抑制的兴奋之中,你常常会在梦里笑出了声。
可是,鬼见愁突然杀了回来。其实那天你并没有完全废掉他的武功。那天你有了小的疏忽。鬼见愁凭着多年的武功造化医好了自己,又用三年时问练就了一门邪道武功。现在他率精兵五万,包围了你的城池。你的五千勇士扑出了城。你试图将鬼见愁的五万精兵一举歼灭。你甚至想晚上就可以用鬼见愁的脑袋做成一个马桶。可是你很快发现自己犯下了一个错误。鬼见愁的五万精兵,完全以死相拼。他们踏着同伴的尸体往前冲,极度疯狂。你砍断他的矛,他会用拳头打你;你砍断他的胳膊,他扑上来撕咬你的咽喉;你砍断他的脖子,他还会在倒下去的一刹那,用脚踢一下你的屁股。尽管你的五千勇士个个骁勇善战,可是最后,他们不得不退了回来。五千勇士,只剩三百。鬼见愁精兵五万,尚有八千。你关了城门,开始求援。你给神枪张三飞鸽传书,让他速来救你。几天后你得到消息,神枪张三早被一无名剑客杀于某个客栈。你千里传音给铁拳李四,让他速来救你。铁拳李四回话说,现在我也被围,自身难保,如何救你?你在城墙上放起求援的烟火,这烟火只有一招鲜王五才能看懂。一会儿王五放烟火回答你,他说,我正在攻城掠池,无暇管你。你好自为之。无奈之下,你计划弃城。你已经管不了城里百姓的死活。现在你只想自己选命。夜里你率剩下的三百勇士突围。那是一场惨烈的战争。你挥舞你的残阳剑斩下无数头颅。你的天女针霎时间消灭掉鬼见愁八十名贴身保镖。可是当你抬头,你突然无奈地发现,现在,你只剩下一名勇士,而鬼见愁,尚有精兵一百。你的天女针已经射完最后一根钢针。现在它成了废物。你的残阳剑已经卷刃并且折断。现在它不如一把菜刀。你和最后一名勇士逃回了城。鬼见愁甩手一镖,你的勇士就倒下了。倒下前他为你紧闭了城门。他忠心耿耿。鬼见愁将城围起,不打不攻。他想将你折磨致死。其实鬼见愁只剩士兵一百。你只需再有一把残阳倒。再有一管天女针,就可将他们全部消灭。可是现在你没有了武器,也没有了士兵,更没有了兄弟和朋友。你,呼天天不响,叫地地不应。等待你的,只有死路一条。最后一刻,你终于想起了你妈。你向你妈求援。你妈六十多岁。你妈是一位农民。你妈连鸡都不敢杀。你给你妈打电话,你说学校又要收学费了,五百块。你妈说,好,我马上照办。你命令不了别人。你可以命令你妈。你用这五百块钱给你的游戏卡充值。你重新为自己装备了残阳剑和天女针。你单枪匹马冲出城外,将鬼见愁和他的精兵杀个精光。你保全了自家性命。你还可以行走江湖。招兵买马。即使在虚拟世界里,最后一位给你支援的,也肯定是你妈。
分析最美青春形象
圈画描写人物语句和关键词,批注人物描写方法,准确概括人物形象
篇名 人物 具体情节和主要性格 人物心路历程 共同特质
《百合花》 通讯员
“我” 新媳妇 《哦,香雪》 香雪 凤娇
从 的细节,看出他热爱生活,充满朝气;
从带路时的沉默、和我保持距离、谈及媳妇时 “飞红了脸”;走走停停,给“我”两个馒头等细节,看出他 、 ;
从借被子失败的情节,看出他的 、 ;
从奋力扑向手榴弹而牺牲的情节,看出他的 、 。
小 通 讯 员
从枪筒上插几根树枝和野菊花的细节,看出他热爱生活,充满朝气;
从带路时的沉默、和我保持距离、谈及媳妇时 “飞红了脸”;走走停停,给“我”两个馒头等细节,看出他羞涩腼腆;善良温暖、关心同志;
从借被子失败的情节,看出他的憨厚朴实、不善言辞;
从奋力扑向手榴弹而牺牲的情节,看出他的英无畏勇,舍己为人的高尚。
小 通 讯 员
献被子时她“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向房里瞅着……半响,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
到了包扎所,她主动将被子“铺在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
当卫生员动手要揭掉通讯员身上的百合花被子时,新媳妇“劈手夺过被子”;为通讯员缝衣服;
从惜被、借被、献被,这些行为中可以看出人物的淳朴、善良、纯真、高洁。
新媳妇
“我”既是小说的叙述者,也是作品中的一个艺术形象。
从 等情节,反映出“我”的勇敢、大方、乐观、善做工作;
从知道被子来历后,跟通讯员开玩笑,反映出“我”的善解人意、开朗乐观。
“我”
“我”既是小说的叙述者,也是作品中的一个艺术形象。
从接受支援前线包扎所的任务,借被子,在包扎所护理伤员等情节,反映出“我”的勇敢、大方、乐观、善做工作;
从知道被子来历后,跟通讯员开玩笑,反映出“我”的善解人意、开朗乐观、“泼辣”。
“我”
香雪形象
“只有香雪躲在后面,双手紧紧捂着耳朵。看火车,她跑在最前边,火车来了,她却缩到最后去了。她有点害怕它那巨大的车头,车头那么雄壮地吐着白雾,仿佛一口气就能把台儿沟吸进肚里。它那撼天动地的轰鸣也叫她感到恐惧。”(第6段)
“香雪又悄悄把手送到凤娇手心里,她示意凤娇握住她的手,仿佛请求凤娇的宽恕,仿佛是她使凤娇受了委屈。”(第37段)
香雪形象
“香雪平时话不多,胆子又小,但做起买卖却是姑娘中最顺利的一个。旅客们爱买她的货,因为她是那么信任地瞧着你,那洁如水晶的眼睛告诉你,站在车窗下的这个女孩子还不知道什么叫受骗。”(第46段)
“有时她也抓空儿向他们打听外面的事,打听北京的大学要不要台儿沟人,打听什么叫“配乐诗朗诵””(第47段)
香雪形象
“车上一直没有人发现她,她却在一张堆满食品的小桌上,发现了渴望已久的东西。它的出现,使她再也不想往前走了,她放下篮子,心跳着,双手紧紧扒住窗框,认清了那真是一只铅笔盒,一只装有吸铁石的自动铅笔盒。……如果说跑的时候她还有点犹豫,那么从车厢里送出来的一阵阵温馨的、火车特有的气息却坚定了她的信心,她学着“北京话”的样子,轻巧地跃上了踏板。她打算以最快的速度跑进车厢,以最快的速度用鸡蛋换回铅笔盒。”(第64段,65段)
“台儿沟再穷,她也从没白拿过别人的东西。”(第71段)
香雪形象
从香雪的外貌,可以看出她的美丽;
从香雪对火车上顾客“信任地瞧着”的眼神中,
从她不会和旅客讨价还价中,
从她始终保持善意的沉默、不与其他女孩彼此嘲弄取笑中,
从她用四十个鸡蛋和女学生交换一个铅笔盒中,
从她甘愿被父母责怪,一个人摸黑走了三十里的山路中,
可以看出她的美好心灵:善良纯真、自尊自爱、追求上进、坚毅执着。
凤娇
从凤娇关注金圈圈、手表、发卡、纱巾等装饰品的细节中,可以看出她 ;
从她和“北京话”对话中,可以读出她的 ;
从她与“北京话”做买卖的情节中,可以看出她的 。
凤娇
从凤娇关注金圈圈、手表、发卡、纱巾等装饰品的细节中,可以看出她对物质的渴求,对新生活的纯朴向往;
从她和“北京话”对话中,可以读出她的勇敢、泼辣;
从她与“北京话”做买卖的情节中,可以看出她的质朴、善良。
分析最美青春形象
品析最美中国青年,并说明喜欢这个人物的原因
篇名 人物 具体情节和主要性格 成长或心路历程 共同特质
百合花 通讯员
我 新媳妇 哦香雪 香雪 凤娇 ①有意淡化人物。《百合花》中的人物均没有姓名,《哦,香雪》中的乘务员仅以“北京话”代称,有意淡化人物,体现了特定时代中人物特质的普遍性。
②凸显人性之美。小通讯员形象的华丽蜕变、新媳妇情感的立体升华;香雪至真至美的善意与诚恳、从自卑到自信的执着与跨越;均从不同角度烛照出特定年代的人性、人情之美。
③奏响青春之歌。小通讯员、新媳妇、香雪、凤娇、台儿沟少女群像,ta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年轻。青春的形象、梦想、历程,或华丽谢幕,或震撼开场,都在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奏响属于诗意青春的交响曲。
他经历了从一个年轻稚气、心地单纯、可爱腼腆的小战士到战斗英雄的蜕变。
新媳妇的心理变化由隐而显、由淡而浓、由弱到强,立体动态。对通讯员的心理变化:误解—友善—关切—痛惜—歉疚—崇敬
香雪实现自我超越后的动情抒发,从平静到波澜再到骄傲的心路历程——少女的成长本身就是一首绝美的诗歌。
诗化 人物
朱光潜先生说:“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虽然作者经历不同,时代背景不同,但不同的青春个体,表现的青春情怀都是一样的感人。
铁凝在谈到她笔下的香雪时说:“世上最纯洁、美丽的情感就是少女的梦想。尽管它幼稚、虚无缥缈甚至可笑,尽管它也许是人性中最为软弱的部分,但同时也是最宝贵的一种情感。作为美的对象,它可以洗涤人性中那些功利的、自私的、丑陋的部分,至少可以作为这些东西的反衬和对照。我写他们,那是因为我真心地热爱他们,即使是自私、愚昧、落后,也总那么真切,那么感人。”
茹志鹃(1925—1998),浙江杭州人。中共党员。
中国作协上海分会理事,上海市第四届人大代表。
1948年开始发表作品。195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四幕话剧《800机车出动了》(合作),小说集《百合花》《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产院》等。
著名导演王啸平的夫人,王安忆①的母亲。
①王安忆是中国作协副主席,代表作《长恨歌》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并且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走 进 作 者
关于这篇小说,作者如是说:“我写《百合花》的时候,正是反右派斗争处于紧锣密鼓之际,社会上如此,我家庭也如此。我丈夫王啸平处于岌岌可危之时,我无法救他,只有每天晚上,待孩子睡后,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和那时的同志关系。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出现了战争时接触到的种种人。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是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几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个一刹那里,便能够肝胆相照,生死与共。”所以,《百合花》是她“在匝匝忧虑之中,缅怀追念时得来的产物”。
背 景 展 示
铁凝,1957年出生,当代著名作家,河北赵县人。现任中共十九届中央委员,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①。
主要著作:《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麦秸垛》《哦,香雪》《孕妇和牛》以及散文、电影文学剧本等百余篇(部),总计300余万字。
①中国作家协会前两任主席分别是茅盾(1896—1981)和巴金(1904—2005),均是文坛泰斗。2006年,49岁的铁凝当选时,“中国(文坛)的巨人时代结束了,而平民时代到来了”,作家孙云晓在其博客中这样评论。
走 进 作 者
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
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哦,香雪》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春片最高奖。
电影《红衣少女》获1985年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优秀故事片奖。
从香雪开始,一个个女性形象被她塑造出来。她描写生活中的普通女人和她们的心理,反映她们的理想和追求、矛盾和痛苦、生存和斗争,这成为她小说一贯的主题。她被贴上“女性主义写作”的标签。
走 进 作 者
20世纪80年代初,正值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封闭已久的国门一下子打开了,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人们尘封的心灵中萌动着对现代文明的向往,他们渴望走出闭塞,走出传统,走向外面的新世界。《哦,香雪》正是产生于这个时候,小说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和喜悦。
背 景 展 示
假如“通讯员”被《建国七十周年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人物》栏目评选为“最美的中国青年”,请你给“通讯员”写一段颁奖词。(散文式、诗歌式等皆可,字数不限)。
假如“香雪”被《建国七十周年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人物》栏目评选为“最美的中国青年”,请你给“香雪”写一段颁奖词。(散文式、诗歌式等皆可,字数不限)。
一枝野菊花,两个硬馒头,战火纷飞下,你的眼里是热爱,你的心里是温暖。 一声快趴下,全身扑危难,青春绽放中,你的英勇撼寰宇,你的大义照汗青。 每一个牺牲都是不朽,每一个伟大都由平凡。
前置任务:
1.列出两篇小说中的物象,分类整合。
2.圈画新媳妇与“百合花被子”、香雪与“自动铅笔盒”的相关细节,概括人物形象。
3.思考《百合花》中物象重现的作用,探究《哦,香雪》中“自动铅笔盒”出场时间上的安排用意。
4.探讨“百合花被子”和“自动铅笔盒”的象征意义。
活动二:管中窥豹,从物象与细节读出小说的多重境界
盘点:小说中的物象
百合花
野菊花
塑料铅笔盒
木笔盒
大山
火车
……
小说中的“物象”一词,是从传统诗词的意象中分化而来,最终走向独立运用的。“物”是客观之物,“象”则是物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表征。
比如,蒲松龄《促织》中的“小虫”
莫泊桑《项链》中的“项链”
欧·亨利《最后的常青藤叶》中的“藤叶”
都是小说家借以探寻人生、世界奥义的载体。
物象类型 《百合花》 《哦,香雪》
自然环境类 树枝与菊花 满月 大山
月亮
社会环境类 枪 火车
台儿沟小山村
日常生活、用品类 馒头 衣肩上的破洞 百合花被子 发卡、纱巾、尼龙袜和小手表等
40个鸡蛋
铅笔盒
聚焦核心物象
契诃夫说:“在小说里不要有多余的东西。这就如同在战舰甲板上,那里多余的东西是一样也没有的。”
卡尔维诺在《新千年文学备忘录》中说:“一个物件出现在叙述中,就立即充满某种特殊力量。恍如一个磁场的极,恍如那个不可见的关系组成的网络中的一个结。”
品物象识其人
品读新媳妇和百合花被子、香雪和自动铅笔盒的相关情节和细节,总结物象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人物 情节 作用
新媳妇
香雪
百合花被子:
惜被——借被——献被
自动铅笔盒:
打听49段——缺62段——想66段——换71段——看75段——举81段
形象立体丰满,心理情绪由隐而显,由淡而浓
见证和助推了香雪的成长,给她改变命运的勇气和自信,形象清晰和独特起来
丰富人物形象,衬托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心理
两次重现小通讯员“插在枪筒里的树枝和野花”,描绘出小通讯员的热爱生活,从而使其英勇地献出自己生命的崇高行为更震撼人心;
两次重现“两个干硬的馒头”,让读者随“我”睹物思人,激发对英雄的敬仰之情;
三次重现“百合花被子”,完成对新媳妇心理和形象的双重塑造,同时把情节推向高潮。
四次重现“衣肩上的破洞”,照应了情节前后发展,更饱含着对烈士的痛惜和追忆;
物象控节奏
茅盾说:“《百合花》可以说是在结构上最细致严密同时也是最富于节奏感的。”从物象重现的角度探讨小说的结构严密和节奏。
(1)物象在小说中重复再现,成为故事向前发展的链条,使故事前后呼应,结构紧凑。
(2)用物象来结构文章,调控叙述节奏,在层层蓄势和铺垫中推动情节发展。
(3)物象在小说中“穿针引线”,在徐缓从容的情节叙述中渲染情调,蕴藉地传达感情思想,增强艺术感染力。
物象控节奏
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梳理物象在小说叙事节奏中的地位。
物象藏深意
题目(物象)含义 表层 解释概括基本含义 深层 情志 人的价值与尊严、社会责任、人性的关怀、描述的现象、揭示的本质、好奇心与探索精神等。
人文 家国情怀、爱好和平、安土重迁、敬畏自然、和谐相处、淡泊宁静、不计得失等。
物象藏深意
《百合花》其实是一个巨大的隐喻,以平常之举抵近生活的本质。这更接近于生长于大地的百合花的花语:百年好合,美好家庭,伟大的爱,深深祝福。那位通讯员下铺半条百合花被,上盖半条百合花被,也就是带着百合花的温馨与清雅走向了远方。这是新媳妇无私的奉献,也是我们美好的祝愿。无论世间如何变幻,我们心中有朵百合花,灵魂就会得到清洁。(《百合花:一朵永不凋谢的文艺之花》)
“百合花”
表层百年好合。
象征着纯洁无瑕的性格美、军民之间人情美、战争年代人性美。
物象藏深意
铅笔盒作为一个文具,自然可以看成知识的象征。对知识的追求,正是1980年代初现代化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上最响亮的话语,乡村中学生香雪的铅笔盒故事,不能说没有呼应关于现代化的历史诉求。(毕光明,《文明落差间的心理风景一重读铁凝<哦,香雪>》)
“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香雪铅笔盒阶段’是一个必经的少年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起点,才会有未来的辉煌。”(程翔《语文建设》2019年第11期)
“自动铅笔盒”
象征现代文明,蕴含着摆脱落后、融入现代文明的渴望;
象征知识、文化,表达了对知识和文化的追求;
象征自尊、自信,表现了人主体意识的觉醒。
活动一:纯真动人,赏析“诗一般”的青春人物
活动二:管中窥豹,从物象与细节读出小说的多重境界
活动三:清新俊雅,从诗化景致欣赏小说诗韵气度
战争与和平 永别了武器 红岩/亮剑 敦刻尔克 血战钢锯岭 八佰……
乔厂长上任记 平凡的世界 人生 大江东去(改编电视《大江大河》)人世间……
活动一:纯真动人,赏析“诗一般”的青春人物
活动二:管中窥豹,从物象与细节读出小说的多重境界
活动三:清新俊雅,从诗化景致欣赏小说诗韵气度
作家茅盾评论《百合花》:“这是我最近读过的几十个短篇中最使我满意,也最使我感动的一篇。它是结构谨严,没有闲笔的短篇小说,但同时它又富于抒情诗的风味。”
作家孙犁评论《哦,香雪》:“今晚安静,在灯下一口气读完了你的小说《哦,香雪》,心里有说不出的愉快。这篇小说,从头到尾都是诗,它是一泻千里的,始终如一的。这是一首纯净的诗,是清泉。它所经过的地方,也都是纯净的境界。”
活动一:纯真动人,赏析“诗一般”的青春人物
活动二:管中窥豹,从物象与细节读出小说的多重境界
活动三:清新俊雅,从诗化景致欣赏小说诗韵气度
何为诗化小说?
一种追求诗美效果的小说。是小说和诗融合、渗透后出现的一种边缘体裁。
为何诗化小说?
诗性人物(人情美 人性美 青春美)
诗性视角(情节:日常小事 物象:日常小物 题材:以小见大,回避宏大叙事)
诗性景致
景致 小结
《百合花》中,“雨后赶集”“天目山拖毛竹”“故乡中秋”三段景致,将战争空间拉向富有生活意味的乡村空间,
烘托我乐观积极的心情;
表达了“我”对小通讯员的亲近感,体现了他年轻、平凡、勤劳、纯朴的特质;
扩大了人物活动的虚实空间,唤起了熟悉的历史想象,实现了情感的无限延伸,增加了叙述的抒情意味。
景致 小结
景致(环境、场景) 文段 作用、效果
台儿沟 第1段
香雪夜归 第74段
第76段
第78段
台儿沟偏僻、贫穷、封闭、落后,为火车开通后的生活变化,香雪渴望铅笔盒等做铺垫
烘托人物心理:月亮照亮了香雪原本孤寂的内心,从恐惧害怕开始有了变化
烘托:香雪拥有铅笔盒后的心满意足,开始用欣赏眼光和期待的心情看待周围环境
烘托:香雪想出铅笔盒由来的解释后的轻松,对大学的憧憬,内心的愉悦
百合花
哦香雪
“诗化小说”的特征
海德格尔:一切艺术本质上都是诗
“诗化小说”有着普通的人物、纯美的人性、平淡的情节、丰富的情感、诗化的隐喻、舒缓的节奏、空灵的景致、抒情的语言等特色,作家既坚持现实主义,又追求浪漫主义和乐观精神。
除了以上三个维度一一人物、景物、视角之外,也可以从情节结构、散文笔法、抒情节奏、表现手法、主题表达等角度加以探讨。
百合花
在语文《教学参考书》中,这篇小说的主题被概括为几句话:“塑造了通讯员和新媳妇这两个平凡而又感人的人物形象,歌颂了他们为革命甘愿献出一切的崇高品质,表现了军民之间和同志之间纯洁真挚的深厚感情。”
讨论主题
你同意这个评价吗?除此之外,你对这篇小说的主题,还有别的理解吗?
百合花
作家几次谈到她在战争年代那简陋的包扎所工作时的深切感受:伤员一个个从前线抬下来,“光从脸上看去,除了颜色有些灰黄以外,一个个都是熟睡中的小伙子。我要看见他坐起来,看见他羞涩地笑。……我就着天上大个儿的圆月,翻看他们的符号,记录他们的姓名、单位。心里不可遏止地设想着他们的家庭、亲人、朋友,他们生前的种种愿望……”“他还只刚刚开始生活,还没有涉足过爱情的幸福。……我当时主要想的就是这些,至于主题是什么,副主题又是什么,主要事件又是什么,我都没有考虑过。”(茹志鹃《我写<百合花>的经过》)
讨论主题
百合花
讨论主题
百合花:一曲青春与生命的挽歌
“我麻里木足地爱上了要有一个新娘子的构思。为什么要新娘子,不要姑娘也不要大嫂子?现在我可以坦白交待,原因是我要写一个正处于爱情的幸福之漩涡中的美神,来反衬这个年轻的、尚未涉足爱情的小战士。”(茹志鹃《我写<百合花>的经过》)
哦,香雪
讨论主题
1.细读下列有关台儿沟的语句,揣摩作者渗透其间的情感态度。
它和它的十几户乡亲,一心一意掩藏在大山那深处的皱褶里,从春到夏,从秋到冬,默默地接受着大山任意给予的温存和粗暴。
一切又恢复了寂静,静得叫人惆怅。
面对严峻而又温厚的大山,她心中升起一种从未有过的骄傲。
哦,香雪
讨论主题
2.朗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想一想,在象征层面上,“台儿沟”与“香雪”,有什么关系?
台儿沟:故乡/原生环境
香雪:追求自由、进步、开放的思想
哦,香雪
讨论主题
3.请重返文本,由小说的具体内容出发,设身处地地替香雪想一想:换得塑料铅笔盒为什么非常值得?
物质的差距并不可怕,要有改变落后的决心和志气。
品味语言,感知小说风格
茅盾评论《百合花》:它是结构谨严,没有闲笔的短篇小说,但同时它又富于抒情诗的风味。
孙犁谈《哦,香雪》:这篇小说,从头到尾都是诗,它是一泻千里的,始终一致的。这是一首纯净的诗,是清泉。它所经过的地方,也都是纯净的境界。
请找出具体的语句,读一读,体会这两篇小说语言的抒情性。
语 言 的抒 情 性
“哦,五彩缤纷的一分钟,你饱含着台儿沟的姑娘们多少喜怒哀乐”
“仿佛是在同一时刻听到了大山无声的命令”
“在同一时刻忽然完全静止了,静得那样深沉、真切,好像在默默地向大山诉说着自己的虔诚”
……
课 后 拓 展
为了展现青春的价值,点燃澎湃的青春激情,学勉电影集团重拍了《百合花》和《哦,香雪》两部电影,现在急需向社会推广,如果你是这两部电影的导演,请设计一个预告片,以此来扩大影响,吸引观众。”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①请选择两篇小说中的一个细节来拍摄预告片中的精华片段,并阐述你们的用意;②拟写预告片的旁白。
镜号 景别 镜头运用 时长 画面内容 备注 音效
示例:1 特写 定 5秒 新媳妇捧着被子流泪 镜头最后聚焦百合花被子 忧伤民乐(唢呐除外)
电影镜头运用的种类
电影镜头是多种多样的,根据电影内容和表现人物性格的需要而使用不同的镜头。电影摄影机从开拍起到停止拍摄,这一段电影胶片叫做一个镜头。从第二次开拍到再停止就算第二个镜头。一般地来说,那电影镜头有几种呢?
(一)拉镜头:它的作用是为了让观众在看清楚某一重点的基础上,由点到面,认识人物和环境,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拉镜头使人产生宽广舒展的感觉。
(二)眼镜头:顾名思义,就是镜头始终是跟随一个在行动中的表现对象进行拍摄,以便连续而详细地表现他的活动情形,或在进行中的动作和衷情。
(三)摇镜头:这是指摄影机放在固定位置,向左右环顾,摇摄全景,或者跟着拍摄对象的移动进行摇摄。它常用于介绍环境或突出人物行动的意义和目的。
(四)推镜头:是指被摄人位置不动,只移动摄影机推成近景或特写镜头。同一个镜头内容,缓慢地推近,给人以从容,舒展和细微的感受。快推则产生紧张,急促、慌乱的效果。推拍,可以引导观众更深刻地感受人物的内心活动,加强气氛的烘托。
(五)主观镜头:是将电影的镜头当做剧中人物的眼睛来观察和表达客观事物的,它可以模拟感觉、渲染气氛。主观镜头比较普遍的是用来表现人物在特殊情况下的精神状态,也常用来反映人物的幻觉,想象,这在电影中是经常出现的。同时,对于刻划人物性格也有突出的作用。
(六)空镜头:这种镜头,以具体的视觉形象(即画面)表明一定的时间、地点、没有人物,没有语言,只展现具有一定寓意的自然景物和气氛的场面。如山、水、海、青松、花草、白云、月亮、飞鸟等。它是使电影富有诗情画意的重要手段,从而造成宽广,深邃的意境。
(七)俯仰镜头:俯仰镜头可分为俯镜头和仰镜头。俯镜头除鸟瞰全景之外,还可以表现阴郁、压抑的感情,一般起贬意的作用。仰镜头为瞻仰景,在感情上起着褒意的作用。
(八)升降镜头:升降镜头一般用于大场面的拍摄,它能够改变镜头视角和画面空间,有助于戏剧气氛和效果的渲染。
(九)综合性镜头:综合性镜头,指镜头的运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为了使电影更充分、更突出地表现某一情节,往往在一个电影镜头里,将推、拉、升、降、摇、移等镜头结合在一起使用。它为画面造成正、侧、仰、俯、平等各种不同的镜头角度,既能表现环境的全貌,又能表现某个特定人物的近景,以及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使电影更加富有表现力。所以,电影镜头既可以单独使用,又可以结合、交织在一起使用。这种镜头也称为长镜头。
(十)变焦距镜头:它是指摄影机的位置不变,通过安装在影机内的变焦距镜头的焦距变化,使拍摄对象在不改变与摄影机的距离的条例下,加速或匀速的拉远或推近。
浪漫主义
本质特征:强烈主观情感
丰富的想象——超现实情节
大胆的夸张——无法考究的细节
强烈的对比——极端鲜明的爱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