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材解读 课件(5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材解读 课件(5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29 11:00: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4张PPT)
大剧


1
2
3
单元文本解读
单元学习目标
单元整体规划
4
单元课例设计






01
单元整体解读>>双线并行教学内容
人文主题——成长故事
语文要素:
1、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
2、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来体会人物的心情。
3、记一次游戏,把游戏过程写清楚。
单元整体解读>>双线并行教学内容
阅读
阅读
习作
单元整体解读>>单元结构图
冒险经历
失败经历
荣耀经历
童年的快乐
童年的快乐 经历挫折后的成长
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与童年生活有关的主题
语文要素:
1、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
2、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来体会人物的心情。
3、记一次游戏,把游戏过程写清楚。
阅读
阅读
习作
单元整体解读>>一横一纵梳理要素
人文主题——成长故事
单元整体解读>>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纵看批注要素在同一册次不同单元的的体现)

册次 语文要素
四上第二单元 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提问)
四上第四单元 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内容)
四上第六单元 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批注)
册序 单元 语文要素
三上 第七单元 感受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词句。
四上 第六单元 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批注)
在旁边写写感受
单元整体解读>>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纵看批注要素在不同册次的要求)

编排上是循序渐进的
单元整体解读>>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横看本单元要素分解)
语文要素:
1、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
2、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来体会人物的心情。
3、记一次游戏,把游戏过程写清楚。
阅读
阅读
习作
单元整体解读>>一横一纵梳理要素
人文主题——成长故事
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品质
四下7
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四上6
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
单元整体解读>>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
(纵看要素在不同册次的要求)
五下4
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六下4
单元整体解读>>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
(横看本单元要素分解)
通过勾画人物动作、神态等方面的语句
借助梳理出的相关语句,
单元整体解读>>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横看本单元要素分解)
语文园地的“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题要求仿照例子,用动作描写来表现某种心情,引导学生从阅读走向表达。
关于语文要素一和语文要素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要处理好两个语文要素之间的关系。教学时,可以将本单元的两个语文要素融合,引导学生勾画出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的语句,对各种心情变化进行批注,促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要避免泛泛地谈人物心情,而忽略了用批注方法阅读的现象。
单元整体解读>>处理好两个语文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学时,可以将本单元的两个语文要素融合,引导学生勾画出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的语句,对各种心情变化进行批注,促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要避免泛泛地谈人物心情,而忽略了用批注方法阅读的现象。
语文要素:
1、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
2、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来体会人物的心情。
3、记一次游戏,把游戏过程写清楚。
阅读
阅读
习作
单元整体解读>>一横一纵梳理要素
人文主题——成长故事
习作要素:记一次游戏,把游戏的过程写清楚。
(纵观统编教材写事习作内容序列)
册次、单元 习作内容 习作要求
三上4 续写故事 续写故事。能根据插图和提示续写故事,把故事写完整。
三上8 那次玩得真高兴 学写一件简单的事。把事情的过程相对完整地写下来,并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
四上5 生活万花筒 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
四上6 记一次游戏 记一次游戏,把游戏的过程写清楚。
四上8 我的心儿怦怦跳 写一件事,能写出自己的感受。
四下6 我学会了—— 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
五下1 那一刻,我长大了 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
六上8 有你,真好 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习作:写事序列
习作要素:记一次游戏,把游戏的过程写清楚。(纵看一册教材)
册序 单元 表达训练要素
四上 第五单元 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
四上 第六单元 记一次游戏,把游戏的过程写清楚。
语文要素2:
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来体会人物的心情。
习作要素:记一次游戏,把游戏的过程写清楚。






02
延迟符
单元目标制定的依据
学情
课标
教材
课标
KEBIAO
一是关注对学生批注的处理。
在处理上建议分类,梳理出对内容有帮助的批注,不宜对学生的批注进行优劣好坏的评价,要通过教师的示范及交流把批注从内容和情感引向语言和写法。
二是关注两个要素的结合。
本单元不仅有批注,还应关注通过人物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心情这一要素,结合批注进行落实,不能把批注和课后练习搞成两张皮,要把两者结合起来
教材
学情
学生已有的学习能力
学生学习中的障碍点
◎能标注自然段的序号。 ◎能在难理解的词语旁写出其意思。 ◎能勾画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能写出自然段的段意。 ◎不明确可从哪些角度给文章作批注。
◎不善于针对文章的写法作批注。
1、借助范例,能梳理出从内容、写法等不同角度的批注,就不理解或体会比较深刻的地方练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并与同学分享,使阅读充满思考、发现、挑战的乐趣。
2、通过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心情及变化并加以批注,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通过阅读反映童年成长体验的故事,感受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珍惜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批注,
单元阅读训练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本单元的阅读训练目标制定为:
课标
KEBIAO
延迟符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兴趣
方法
知识
习惯
能力
数量
学情
1、“写清楚”,有基础。
2、把游戏的全过程都做了一遍描述;
3、能写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但不能用动作描写等细节来表现人物心情;
基于以上分析,本单元的习作训练目标制定为:
1.按游戏前、游戏中、游戏后的顺序,把游戏过程写清楚,愿意把自己游戏中印象深刻的地方写出来。
2、仿照例子,学习运用动作描写等方式来表现人物心情。
3.写完后读给同学听,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自评、互评。






03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四上
第六单元
板块一:阅读导语了解批注
板块二:细读课文
尝试批注
板块一:阅读导语了解批注
板块五:
写清过程
表达感受
板块六:合理安慰
口语交际
板块四:拓展阅读
联系批注
板块三:聚焦语言
感受心情
课文 训练点 路径 评价 课时
《牛和鹅》 1.学习批注,从不同的角度作批注。 2.能借助相关词句,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 1.借助范例,学习批注多角度。 2.各自批注,分享交流,全班总结批注的角度。 3.圈画相关词句,把你体会到的作者的心情作批注。 1.批注数量的多寡 2.批注角度的丰富。 3.能将自己体会到的作者的心情作批注 2课时
单篇训练点及课时安排
课文 训练点 路径 评价 课时
《一只窝囊的大考虎》 1.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 2.能借助动作、语言、神态等的描写,说出“我”心情的变化及原因。 1.各自批注,小组内分享有关不理解的地方的批注。 2.圈画出跟作者心情有关的句子,并能概括出作者的心情及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 1.批注的地方是否是你产生问题的地方。 2.课后表格。 2课时
单篇训练点及课时安排
课文 训练点 路径 评价 课时
《陀螺》 1.在体会比较深的地方作批注,并借助批注进行阅读。 2.能借助表现心情的语句体会“我”心情变化的过程。 1.各自批注,小组内分享批注。全班分享“体会比较深的地方”的批注。 2.读课后习题的句子,想想“我”心情变化的过程,并作批注。 1.能从多角度进行批注。 2.能借助关键语句感受作者的心情变化。 2课时
单篇训练点及课时安排
单篇训练点之间的关系
三篇课文都指向语文要素一二,但主体功能却是有所区分的,三文的教学也是有梯度的。
其他课时安排






04
《牛和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目标制定
评价任务
学习活动
板块设计
《牛和鹅》
第一课时
延迟符
一 学习目标
序号 学习目标
1 通过课前自主识字,课上预习的检测和运用,能会认“谓”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吁”。通过观察字形,学生能正确端正地书写“绕”等生字。
2 通过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能够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能用简炼的语言概括。
3 结合文中前两条的示范性批注,研读课文1-7自然段,梳理出从提出疑问、记录感受、评点写法等角度去批注的方法。(重点)
4 试着运用三种批注方法给文章的5-7自然段做批注,通过抓住关键词句,读中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让自己的阅读更深入。(难点)
《牛和鹅》
第一课时
延迟符
一 学习目标
序号 学习目标
1 通过课前自主识字,课上预习的检测和运用,能会认“谓”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吁”。通过观察字形,学生能正确端正地书写“绕”。
依据: ①学情分析:大多数孩子在北方的城市中长大,没有见过甚至没有听到过怎么唤鹅,因此对于“吁”字这一字词模糊点很有必要进行点拨。 ②《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二学段关于写字的要求是“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对于书写“绕”字,好多同学总是加上一个点,写成错别字,通过“戈”的自理点拨,学生就会明白“绕”字与兵器没有关系,所以不能加点。 ③理解“谓”字的字义,在教参147页明确提到可引导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字义。 《牛和鹅》
第一课时
延迟符
一 学习目标
序号 学习目标
2 通过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能够基本梳理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能用简炼的语言概括。
依据: 统编教科书在三年级引导学生学习段落的理解和概括,从四年级开始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二学段关于阅读,第4条明确提到是“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对于这一课,就可以引导学生从课题切入,抓住起因经过结果,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牛和鹅》
第一课时
延迟符
一 学习目标
序号 学习目标
3 结合文中前两条的示范性批注,研读课文1-7自然段,梳理出从提出疑问、记录感受、评点写法等角度去批注的方法。(重点)
依据: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会一些简单的勾画批注,或是批注角度单一,学生陌生的是“批注”这个术语,缺少的是多种批注方法的梳理。为此很有必要引导学生结合文中批注,通过读文,梳理做批注的多种方法。 《牛和鹅》
第一课时
延迟符
一 学习目标
序号 学习目标
4 试着运用三种批注方法给文章的5-7自然段做批注,通过抓住关键词句,读中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让自己的阅读更深入。(难点)
依据: “实践出真知”,学了方法,还需要实践中去尝试运用方法。本单元教学中,容易出现老师只教学生批注的形式,学生批注的地方往往是浅问题,真正有价值的问题还需多实践。为了让学生有更深入的阅读,批注更有效,我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相关语句,循序渐进地学习批注。
《牛和鹅》
第一课时
延迟符
二 评价任务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
1、通过课前自主识字,课上预习的检测和运用,能会认“谓”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吁”。通过观察字形,学生能正确端正地书写“绕”。 【书面】通过“选择正确的读音”“选择正确的字形”“选择正确的字义”三道基础模糊点的检测题让学生自测自评,出示自评标准:三题全对,得三颗星;两题对,得两颗星;做对一题,得一颗星。
2、 通过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能够基本梳理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能用简炼的语言概括。 【书面形式+口头形式】
(1)课前:读文三遍,在书中标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并在每部分后面尝试写一写每部分内容。
(2)课上:同桌交流,用抓起因经过结果的方法说一说每部分的内容,相互补充,启发,连接每部分内容再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3、结合文中前两条的示范性批注,研读课文1-7自然段,梳理出从提出疑问、记录感受、评点写法等角度去批注的方法。(重点) 3、通过阅读课文1-7自然段,并结合前两条批注,在与同学交流的基础上,理一理批注的几个角度:提出疑问、记录感受、评点写法。
4、试着运用三种批注方法给文章的5-7自然段做批注,通过抓住关键词句,读中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让自己的阅读更深入。(难点) 4、通过默读课文5-7自然段,试着运用三种批注方法做批注,读中去体会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
1
2
3
延迟符
4
5
基础知识 检测
初读课文,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借助范例,研读课文,梳理出批注的三个角度
运用批注方法
尝试独立批注
总结课堂收获
布置批注作业
《牛和鹅》
第一课时
三 学习活动
(一)从“提出疑问”的角度做批注
(二)从“评点写法”、“纪录感受”的角度做批注
《牛和鹅》
第一课时
延迟符
三 学习活动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 学习活动
1、通过课前自主识字,课上预习的检测和运用,能会认“谓”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吁”。通过观察字形,学生能正确端正地书写“绕”。 【书面】通过“选择正确的读音”“选择正确的字形”“选择正确的字义”三道基础模糊点的检测题让学生自测自评,出示自评标准。 三题全对,得三颗星; 两题对,得两颗星; 做对一题,得一颗星。 第一板块:
基础知识检测,取舍学习生字词
1、选择正确的字音
2、选择正确的字形
3、选择正确的字义
2、 通过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能够基本梳理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能用简炼的语言概括。 【书面形式+口头形式】
(1)课前:读文三遍,在书中标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并在每部分后面尝试写一写每部分内容。
(2)课上:同桌交流,用抓起因经过结果的方法说一说每部分的内容,相互补充,启发,连接每部分内容再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板块:
抓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
(欺牛怕鹅--被鹅追赶--改变看法)
《牛和鹅》
第一课时
延迟符
三 学习活动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 学习活动
3、结合文中前两条的示范性批注,研读课文1-7自然段,梳理出从提出疑问、记录感受、评点写法等角度去批注的方法。(重点) 3、通过阅读课文1-7自然段,并结合前两条批注,在与同学交流的基础上,理一理批注的几个角度:提出疑问、记录感受、评点写法。 第三板块:借助范例,研读课文,梳理出批注的三个角度。
(一)从“提出疑问”的角度做批注
1、出示牛和鹅的图片,分别说说对牛和鹅的印象。
2、阅读第1自然段,感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批注。
3、梳理出从“提出疑问”的角度做批注
(二)从“评点写法”、“记录感受”的角度做批注
1、找出描写“我们”对待牛和鹅不同态度的语句。
2、交流对牛的态度,感受一系列动作的传神,读出感受,梳理出从“评点写法”的角度做批注。
3、 简单交流对鹅的态度,感受鲜明的态度对比,读出感受,梳理出从“记录感受”的角度做批注。
《牛和鹅》
第一课时
延迟符
三 学习活动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 学习活动
4、试着运用三种批注方法给文章的5-7自然段做批注,通过抓住关键词句,读中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让自己的阅读更 深入。(难点) 通过默读课文5-7自然段,试着运用三种批注方法做批注,读中去体会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
第四板块:
运用批注方法,尝试独立批注
1、“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是怎样的?默读课文5-7自然段,试着运用三种批注方法做批注体会。
2、交流自己的批注。
3、读出感受
总结课堂收获,布置批注作业。
后来,“我”为什么会改变对待牛和鹅的态度呢?课后请继续阅读8-15自然段,借助今天学习的批注方法试着做批注,下节课来交流。
1
2
3
延迟符
4
5
基础知识 检测
初读课文,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借助范例,研读课文,梳理出批注的三个角度
运用批注方法
尝试独立批注
总结课堂收获
布置批注作业
《牛和鹅》
第一课时
三 学习活动
(一)从“提出疑问”的角度做批注
(二)从“评点写法”、“纪录感受”的角度做批注
著名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说的:“一种教学策略是一把钥匙,各种教学策略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教学策略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时,也需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进行合理调试。在研读教材中,还需要我们多走几个来回,寻找一条好教、好学的路。




立足整体,砥志研思,做教学路上最美的追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