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玲玲的画 教案(表格式 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5 玲玲的画 教案(表格式 2课时)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29 08:32: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 玲玲的画(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玲、详”等15个生字,会写“画、幅”等10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重点难点 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幻灯片示例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5分钟) 1.课件展示小女孩图像,问:你想认识她吗?认真看老师写她的名字——玲玲。学习生字“玲”,注意读准后鼻音。2.板书课题,学生就课题质疑,老师随机导入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25分钟)初读课文学习字词(25分钟) 1.学生按照要求读课文。(1)学生学习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将句子读通顺,并圈出生字。(2)教师指名认读生字卡片。(3)学生分小组“开火车”读生字。(4)同桌互读,相互纠正读错的音。(5)小组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大家讨论。2.小组交流识记生字。(1)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跟读,熟悉课文。(2)学生分小组交流、总结识记生字的办法。(3)教师让学生集体讨论,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比较记忆:玲——邻——岭——零——冷想象记忆:啪——啪的一声,铅笔尖断了。“啪”是一个表示声音的词语。(4)学生分组抢答,进行识字比赛。3.指导写字。(1)学生观察生字结构。左右:幅 评 纸 报独体字:及上下:奖 另 拿 并半包围:画(2)教师重点指导。另:第四笔是横折钩。拿:上半部分是“人”,但是要写得扁一点。①老师范写,学生在练习本上描红、临写生字。②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③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提出要求。④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指正。⑤同桌比赛书写,互评。
课堂练习巩固提高(6分钟)
课堂小结课后作业(4分钟)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认识了哪些生字呢?2.你能写出本课中的生字吗?3.在田字格本上抄写本课生字,每个字写3遍。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在课堂上我通过合作探究识字方法,让学生通过多种识字方法,分类归纳新、旧生字。我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积累好词好句。在生字书写方面,我亲自指导学生规范书写生字,把握书写要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试着用“得意、伤心、满意”等关键词复述课文内容。2.读懂爸爸的话,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品读重点句子。感悟爸爸说的最后两句话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幻灯片示例
复习旧知巩固字词(5分钟) 1.认读生字新词。2.听写:一幅画、评奖、时间、时候、来不及。3.说一说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精读课文读中感悟(25分钟)精读课文读中感悟(25分钟) 1.理清情感变化,读出感情。(1)找一找:快速找一找,看谁先找到描写玲玲心情变化的句子。(提示:得意、伤心、满意)(2)比一比:看谁能把玲玲的心情变化用不同的语气读出来。(3)学生找句子,比读句子,体会不同的心情。2.出示故事起因(第1~3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高兴的心情。(1)指名读后全班评价。(2)引导学生思考:玲玲把《我家的一角》这幅画画好了,她的心情怎样呢?(3)引导学生品读“得意”的心情。(4)指导学生用表演的方式理解“端详”。(学生表演理解“端详”:仔细地看。)(5)指导学生表演故事起因,展示故事真实情景。(学生表演故事起因,师生共同评价。)3.出示故事发展(第4~6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伤心的心情。(1)指名读,思考:你体会到玲玲的心情变得怎样?(学生读文,回答:伤心、焦急、难过……)(2)课件出示爸爸和玲玲的人物图像及他们的对话,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学生分角色读。读玲玲的话要读出焦急的语气,读爸爸启发玲玲的话要用上扬的语调。)4.出示故事结果(第7~9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高兴的心情,领悟道理。(1)思考:玲玲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学生讨论后回答:激动、高兴、快乐、感激……)(2)追问:玲玲的画看上去更好了,这时你觉得玲玲的心情怎样呢?(3)师设疑:玲玲的画弄脏了,再画一张来不及了,这本是一件让玲玲伤心的事情,可是最后玲玲的画为什么会更好了呢?(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全班汇报:是爸爸启发了玲玲,而且玲玲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4)引导学生回答: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汇报: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教师指明:这里的“坏事”泛指做得不如意的事;这里的“好事”泛指通过自己开动脑筋,想出办法,把做得不如意的事情变成令人满意的事情。
提取信息叙述故事(6分钟) 1.课文中,玲玲的情绪发生了三次变化,自由朗读课文,把相关的句子找出来画上横线。2.试着用上“得意”“伤心”“满意”这三个词语,复述这个故事。
总结全文延伸拓展(4分钟) 1.总结:课文写了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了,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了污渍,还让作品看上去更好了。2.拓展:同学们,你们遇到过这样的事吗?以后遇到这样的事你会怎么做?如:下课的时候,新买的裙子不小心被钉子划破了。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1.我以玲玲的情感变化“得意—伤心—满意”为主线,引导学生读课文,让学生找出玲玲情感变化的原因,这样学生就能很快了解课文的层次和内容。2.在讲到玲玲哭的时候,提问:“爸爸为什么不直接告诉玲玲在哪里画点儿什么,而是让玲玲自己想呢?”学生回答,老师点评,让学生体会爸爸的用心良苦。3.爸爸最后说的话是本文的中心句,我引导学生仔细体会。同时,我指明这里的“坏事”和“好事”各指什么样的事,以免学生理解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