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件(2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1.4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件(24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29 07:35: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上天、入地、下海三大壮举。载人宇宙飞船可以在太空遨游,下海有潜艇,可谓上天有路,下海有法,但对于我们脚下的地球却是入地无门。那么地球内部到底什么样子呢?是否像传说中那样有十八层呢?目前人类研究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主要靠什么手段研究?
纵波
(P波)
Primary waves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划分依据——地震波
横波
(S波)
Secondary waves
分 类 特 点
传播速度 传播介质状态
纵波
横波
较 快
较 慢
固体、液体
固 体
共同点:传播速度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改变。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
(1)假设地球是均质的,地震波速还会变化吗?为什么?
(2)地震波速的变化特点反映了什么?
(3)地震波速的最大变化在哪个深度?如何变化?反映了什么?
速度(千米/秒)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2、圈层划分
地核
不连续面
地下深度
波速变化
33千米处(大陆 部分 )
莫霍界面
该面下,P、S波速都明显增加
古登堡界面
2900千米处
在这里,P波速忽然下降,S波完全消失
地壳
地幔
外地核(液)
内地核(固)
1.海拔高低与地壳厚薄的关系;
2.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区别;
大陆地壳:双层
大洋地壳:单层
莫霍界面
上层: 硅铝层
下层:硅镁层
地幔
地壳
读图思考以下问题
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
大陆地壳由硅铝层和硅镁层组成,平均厚度约33km;大洋地壳只有硅镁层,平均厚度约6km
地壳
地幔
莫霍面
古登堡面
软流层
上地幔
下地幔
岩石圈
地幔
岩石圈——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圈层部分。
试比较岩石圈和地壳的范围
说出软流层的位置
软流层:上地幔上部,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地幔物质组成
地壳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地 核
地 核
地核:位于古登堡面以下直至地心,厚度约3400千米。 分为:内核和外核。
外核
内核
地核:组成物质可能是高温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
外核:呈液体或熔融状态,它们相对地壳流动,可能是地球磁场产生的主要原因.
内核:呈固态
水 圈
大 气 圈
生 物 圈
岩石圈
地核
地幔
地壳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大 气 圈
水 圈
大 气 圈
岩 石 圈
生 物 圈
大气圈
水 圈
生物圈
地球外部圈层与地理环境
岩石圈
自然
地理
环境
1.内部圈层与外部圈层的划分界限有什么差异?
想一想
2.人类生活的空间与哪些圈层直接相关?
3.就你的认识,人类的生产、生活与这些圈层(尤其是四大圈层)是什么关系?
内部圈层的界限相对明显,外部圈层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更为密切,并无明显的界限。
四大圈层——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B
3. 读地球四个圈层构成的示意图
大气圈
A
C
分析A、B、C分别代表什么圈层?
水圈
生物圈
岩石圈
外部圈层
概念
组成
特征或重要性



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包围地球的复杂系统
气体和悬浮物质,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
水圈里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生物圈与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低层大气的组成
组成
干洁空气
主要成分
微量成分


CO2
O3
  水  汽
 杂  质
作用(对生命活动和自然环境)
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光合作用基本原料,对地面保温
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
成云致雨的物质基础
水汽凝结核,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水圈的作用
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水分和能量的不同组合使地球表面形成了不同自然带和自然景观类型;
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水溶解岩石和土壤中的营养物质,为满足生物需要创造了前提。
地理环境发展演化的动力:水分循环不仅调节气候,净化大气,而且几乎伴随着一切自然地理过程,促进了地理环境的发展和演化。
生物圈是地球生物与其环境共同组成的特殊圈层。
生物圈
生物圈存在于大气圈下层、水圈和岩石圈中,是自然地理环境中最活跃的圈层。
植物的生长环境需要有岩石圈提供其生长的土壤条件;需要水圈提供水分条件;需要大气圈通过光合作用进行物质积累和通过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吸收大气中的氧气;水分条件又制约着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生存;影响着岩石的侵蚀和土壤的发育。
地球的圈层结构
内部圈层
外部圈层
地壳
地幔
地核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小结:
岩石圈
【例1】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有( )
A.①为地壳 B.②为岩石圈
C.③为软流层 D.④为下地幔
(2)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
A.①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B.②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
C.③圈层横波不能穿过
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
C
B
【例2】北京时间2014年2月12日17时19分,位于昆仑山北麓的新疆于田县(36.1°N,82.5°E)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地壳 B.软流层
C.上地幔顶部 D.下地幔
(2)此次地震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是
A.震级小 B.震源深
C.人口密度小 D.抗灾能力强
(3)此次地震发生一个月以来
A.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B.广州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
C.北京昼长时间越来越短 D.北极圈内的极昼范围越来越大
C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