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大战中的插曲》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新闻具有及时性和真实性的特点,它以消息、通讯、特写等样式,向我们提供各方面最新的资讯。报告文学脱胎于新闻,强调真实,但又不同于新闻,作者可以对所涉及的事件和人物进行合理的艺术加工,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B.《大战中的插曲》是选自《聂荣臻回忆录》的一个章节,其中“大战”指历史上著名的“百团大战”,“插曲”的意思是“比喻连续进行的事情中插入的特殊片段”,在文中指拯救两个日本小姑娘的故事。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被鲁迅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作者是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
D.《大卫科波菲尔》是狄更斯的代表作,包含了作家本人的许多生活事实。小说自始至终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每一个读者都会从天真无邪的大卫身上唤回对自己童年的回忆。他采用了“纪实”的方法,把它们都“化用”了,他本人父母双全,却把大卫安排成一名孤儿。他父母的形象又在密考伯夫妇身上得以充分体现。小说的结局体现了狄更斯的道德信念:善恶必报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观察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斑马线是一个直观的窗口。斑马线不仅是一道“红线”,①__ 。对行人而言,礼让斑马线,就是守护生命线。因为,与机动车相比,行人是弱势群体,无论从身体的保护上还是行进的速度上,行人都处于劣势。从这一点出发,②__ 。对司机而言,礼让斑马线,③__。法国思想家、哲学家伏尔泰也曾说过:“在任何地点,在任何时代,为公益做出最大牺牲的人,都被人们称为最道德的人。”因此,礼让斑马线,也是对每一位行车司机的道德考量。
3.请根据以下信息,以实验中学校团委的名义给各年级拟写一则通知。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得体,格式正确。(可对文字进行适当删改)
①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学校团委拟举行演讲比赛。
②本次比赛由学校团委举办,请各年级组织师生观看比赛。
③演讲比赛的地点为学术报告厅。
④本次演讲比赛的主题是“牢记国恨,振兴中华”。
⑤比赛时间为2020年8月15日晚7点,通知发布时间为2020年7月15日。
4.下面是一幅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漫画,请结合漫画寓意,用简洁的文字解说画面,不超过80字(含标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什么是IP【注】 哪吒这样的就是IP。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狂飙,强势“复活”了这个古老的神话人物,不仅赢得了现在,也撑大了未来的想象空间。跨媒介内容运营是IP区别于常规文化产品最显著的特点,( ),最典型的当属美国两大超级英雄阵营(漫威和DC)及迪士尼。这些IP起始于漫画,从线上跨到线下,从纸上跳到屏上,电影隔几年推一部,商业开发覆盖游乐场、玩具、服装、食品等各行各业,人民群众 ,幕后金主盆满钵满,加之,最近两年,移动互联网传播 ,对老中青少实现全覆盖,IP资产长盛不衰,不断增值。动漫形式因其 强,是最常见的IP起点,据统计,全球电影票房最高的IP中,约有七成改自动漫。假如从动漫出发是最可行的IP 路径,哪吒这次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注:IP直译为“知识产权”,可以理解为所有成名文创(文学、影视、动漫、游戏等)作品的统称。
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
A.雅俗共赏 见缝插针 创造力 生成
B.喜闻乐见 无孔不入 可塑性 养成
C.雅俗共赏 见缝插针 可塑性 养成
D.喜闻乐见 无孔不入 创造力 生成
6.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有助于IP覆盖更广泛的人群,延续更长的生命活力
B.IP可覆盖更广泛的人群,延续更长的生命活力
C.这使IP覆盖更广泛的人群,IP延续更长的生命活力
D.IP可覆盖更广泛的人群,使IP延续更长的生命活力
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狂飙,强势“复活”了这个古老神话人物,既赢得了现在,又撑大了未来的想象空间。
B.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狂飙,使得这个古老神话人物强势“复活”,赢得了现在,更撑大了未来的想象空间。
C.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狂飙,这个古老的神话人物强势“复活”,既赢得了现在,但撑大了未来的想象空间。
D.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狂飙,这个古老的神话人物强势“复活”,不只赢得了现在,也撑大了未来的想象空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首个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人类探测器——嫦娥四号降落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月球背面是天文学家梦寐以求的观测场所,将填补低频射电观测点的空白。整个降落过程可谓惊心动魄,嫦娥四号继承了嫦娥三号绝大部分月面软着陆技术,但落月难度更大。
嫦娥四号与地面交流需要通过“鹊桥”中继卫星中转,其间会产生约60秒的延时,这对于瞬息万变的降落过程而言显然太久,因此落月全程需要由它自主完成。嫦娥四号探测器之所以能够完全自主判断,实现“盲降”,靠的是GNC(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研发费时三年的GNC系统担负嫦娥四号着陆器和巡视器组合体环月、奔月、落月整个过程的控制。为了防范在最紧张的、不可逆的月球背面着陆过程中“鹊桥”出现问题,影响数据上传,GNC系统设计了数据延时注入功能,即把要注入着陆器计算机的数据做成带有时间标签的数据包提前发送到着陆器的某个地方暂存,( )。GNC系统还可以“全程自主故障诊断与重构”,万一发生故障,系统可以随时自己给自己进行“诊断”,找到并剔除病灶,保障机体整体功能的正常,确保落月过程万无一失。
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待到着陆器上的时间和该标签时间相同时,数据便自动注入
B.待到该标签时间和着陆器上的时间相同时,数据便自动注入
C.待到着陆器上的时间和该标签时间相同时,自动被数据注入
D.待到该标签时间和着陆器上的时间相同时,自动被数据注入
9.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首个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人类探测器——嫦娥四号”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
A.他偏要放下经卷,横来招是搬非,大约是怀着嫉妒罢,——那简直是一定的。
B.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贡献。
C.他不喜欢乘马车游公园——除非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D.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周——总——理——
1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研发费时三年的GNC系统担负嫦娥四号着陆器和巡视器组合体奔月、环月、落月整个过程的控制。
B.费时三年研发的GNC系统负责嫦娥四号着陆器和巡视器组合体奔月、环月、落月整个过程的控制。
C.费时三年研发的GNC系统担负嫦娥四号着陆器和巡视器组合体环月、奔月、落月整个过程的控制。
D.研发费时三年的GNC系统负责嫦娥四号着陆器和巡视器组合体环月、奔月、落月整个过程的控制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怀念“黑大夫”柯棣华
在当年白求恩卫生学校驻地河北唐县葛公村的老百姓中曾流传着这样一副对联:“华佗转世白医生,葛公重现黑大夫”。对联中的“黑大夫”就是被誉为“第二个白求恩”的伟大国际主义战士、印度友人柯棣华。
柯棣华本名德瓦卡纳特·桑塔拉姆·柯棣尼斯,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已经在孟买格兰特医学院担任助教的柯棣尼斯毅然放弃了稳定的职业和考取英国皇家医学院进一步深造的机会,于1938年8月参加了印度援华医疗队。
在武汉时,周恩来、叶剑英分别向他们详细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战略方针,医疗队最后决定要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医疗队5名成员取了一个中国名字,柯棣尼斯取名“柯棣华”。
1939年2月12日,柯棣华一行到达延安,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等中共中央领导同志及延安各界的热烈欢迎,并被安排在八路军医院工作。
1940年8月17日,柯棣华被分配到晋察冀军区白求恩卫生学校任外科教员。“百团大战”第二阶段战斗打响了,柯棣华坚决要求到前线去。时任白求恩卫生学校校长的江一真不同意柯棣华去,因为了解到柯棣华患上了绦虫病。但柯棣华说:“不到前线去,我还能算是八路军军医吗?”江一真实在拗不过他,只好同意了。
战斗在激烈地进行,手术台上方的屋顶被震得直颤动,同志们一再要求他撤下去,他发火说:“为什么叫我撤下去!假如我不能和你们同生死,就不配在八路军里工作!”就这样,柯棣华在前线一直战斗了13天,救治伤员800多名,为其中558名伤员施行手术。在战斗最紧张的时候,他曾3天3夜没合眼。
1941年1月反扫荡之后,聂荣臻司令员亲自和柯棣华谈话,请他出任白求恩卫生学校附属医院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院长。当时柯棣华认为自己不适合做行政工作。江一真说:“聂司令员希望你成为第二个白求恩。 ”他若有所思地“哦”了一声。
在就职欢迎会上,柯棣华激动地用汉语说:“我决不玷污白求恩的名字,我要像他那样,献身于你们和我们的也属于全人类的反法西斯事业……”他像白求恩一样开拓进取,创新工作。制定了许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柯棣华担任院长两年,亲自实施大手术900余人次。聂荣臻司令员称赞他是 “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边区科学家”。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作为一位院长,他经常要到病房亲自给病号喂饭,还把自己的被褥、衣服拿去给伤员用,行军路上更是形影不离地跟着担架走,亲自照顾伤病员。有的老百姓甚至亲切地称呼他为“黑妈妈”。
由于1941年敌人实行秋季大扫荡,加之1942年大旱,造成了边区军民的严重饥荒。健康人尚且吃不消,何况柯棣华还是个绦虫病患者。聂司令员经常嘱咐白求恩卫生学校领导,要尽一切努力照顾好他的生活,具体到要给他单独做饭,要让他吃上大米等。而柯棣华根本不让对他有特殊照顾。
知道柯棣华患上绦虫病后,江一真和同志们更加关心他的身体了。但是,柯棣华一如既往拼命工作,这使江一真非常担心。特别是他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常常发生癫痫、晕厥。尽管也采取了不少治疗办法,但就边区当时的条件,很难取得理想效果。
聂司令员得知柯棣华的病情后,让他易地治疗。柯棣华不愿离开前线。后来,聂司令员亲自劝他,他也谢绝了。到了1942年夏天,柯棣华癫痫频繁发作,每次昏厥时间也渐次延长。一天,他突然问江一真:“一个外国人可以加入中国共产党吗?”江一真笑了,因为他早就知道柯棣华有入党的愿望。请示上级党组织后,江一真做了柯棣华的入党介绍人。1942年7月7日,柯棣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庄严地宣誓:“我将永远和解放区的军民一起战斗,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 ”
入党后,柯棣华的情绪更加激奋,学习和工作更加勤奋。为培训医务人员,他编完《外科总论》讲义后,又开始了编写《外科各论》。正当他废寝忘食加紧进行编写工作的时候,12月8日晚,他的癫痫病又发作了,这次发病对他宝贵生命给予了最致命的一击。12月9日凌晨6时,柯棣华大夫不幸病逝于河北省唐县葛公村,享年32岁。
12月17日,柯棣华的遗体安葬在了白求恩墓旁。从几十里外赶来的边区军民,无不像送别自己的亲人一样,哭泣着站立在柯棣华的墓前。
相关链接:印度友人柯棣华大夫,远道来华,援助抗日,在延安、华北工作五年之久,医治伤员,积劳病逝,全军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柯棣华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是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的。
1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柯棣华为了参加印度援华医疗队,毅然放弃了稳定的职业和继续深造的机会,到中国后,坚决要求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
B.柯棣华被分配到晋察冀军区白求恩卫生学校任外科教员,可当战斗一打响,他就要求到八路军医院工作,并坚决要求到前线去。
C.柯棣华患上了绦虫病,各级领导都很关心他,而柯棣华坚决不搞特殊,谢绝异地治疗,病情加重也不离开前线,仍一如既往拼命工作。
D.柯棣华病情越来越重,此时他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学习和工作更加勤奋,直至献出宝贵的生命,毛泽东同志对其予以高度评价。
12.根据文章内容,分析柯棣华被誉为“第二个白求恩”的原因。
13.柯棣华是一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边区科学家”,这一点体现在哪些方面
14.我八路军本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必当与野蛮横暴之日阀血战到底。深望君等幡然觉醒,与中国士兵人民齐心合力,共谋解放,则日本幸甚,中国亦幸甚。
专此即颂
安好
聂荣臻
八月二十二日
聂荣臻写给日军的信的结尾有什么作用
15.美穗子及其全家来我国探望的时候,我接见了他们。美穗子很激动,热泪盈眶,一再表示感谢。我对她讲,这件事,不只是我一个人会这样做,我们的军队,不论谁,遇到这样的事情,同样都会这样做的,这是我们的政策,是我们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所决定的。美穗子说,她这次由日本来中国,北海道的渔民托她带来一盒干贝,表示对中国人民的祝愿。
请理解《大战中的插曲》这段文字的含义。
16.为什么写这样一封信?我是这样考虑的:我们进行抗日战争,这中间不只是打仗的问题,还要注意不失时机地对敌军进行政治工作。这一点非常重要,它涉及军心的问题。就是将来不论同任何侵略军作战,都不能忽视这项工作。在战争中间,如果你拿着枪同我们打,那我们绝不客气;但是,一旦解除了你的武装,我们就坚决执行“宽待俘虏”的政策。
请简单概括《大战中的插曲》中的这段话中聂荣臻为什么写这封信。
17.美穗子这件事,对中日友好产生了很好的影响。日本人民很受感动。那些参加过侵华战争的旧军人,得知这件事的来龙去脉,非常感慨。他们说,八路军拯救日本小姑娘这件事,更使他们认识到侵华战争的罪恶,表示要道歉,要感谢,赞扬八路军的革命人道主义。我收到了一大批来自日本各地的电报和书信。这些信电热情洋溢,北起北海道,南到九州,有的是请美穗子带来的,有的是直接寄来的,有的还送来了礼物。日本旧军人的一个组织也送来了信和礼物,还称我是什么“活菩萨”。
这段话写出了什么内容?
18.《大战中的插曲》中,在进攻井陉煤矿的战斗里,我们的部队——三团一营的战土们救起了两个日本小女孩,大的五六岁,小的还在襁褓之中。她们的父亲——井陉火车站的日本副站长,受了重伤,经抢救无效殒命,她们的母亲也在炮火中死亡。
文章为什么要写救日本小女孩的故事?
19.赏析聂荣臻的《大战中的插曲》中的语段:中日两国人民本无仇怨,不图日阀专政,逞其凶毒,内则横征暴敛,外则制造战争。致使日本人民起居不安,生活困难,背井离乡,触冒烽火,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独人父母。对于中国和平居民,则更肆行烧杀淫掠,惨无人道,死伤流亡,痛剧创深。此实中日两大民族空前之浩劫,日阀之万恶罪行也。
20.当时,我的想法是,孩子是无罪的,应当很好地安置她们。至于究竟怎么办,我考虑,或是由我把她们养起来,或是把她们送回去。我想,如果养起来,激烈的战事不知何时结束,边区的环境不仅艰苦,而且敌人“扫荡”频繁,部队经常转移,照顾两个小孩子,将有不少困难。再说,两个孤苦伶仃的孩子留在异国他乡,大的五六岁了,已经开始懂事,留下来她很可能会伤感的。她们失去了父母,只剩姐妹二人,不在本国的土地上,将来也会给她们造成痛苦。送回去,爸爸妈妈虽然死了,她们家里总还会有亲戚朋友可以照应吧。想来想去,我决定还是把她们送回去。
节选自《大战中的插曲》中的这段话中聂荣臻为什么最终决定将日本小女孩“送回去”而不是“养起来”?
21.《大战中的插曲》中,作者在回忆故事的同时,第3段和第7段回忆了自己当时的一些想法或思想活动,第8段插入了关于日本军队的残忍和中国军队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的对比议论。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和好处?
22.赏析《大战中的插曲》中画线句子。
《人民日报》在1980年发表的那几幅照片,就是当时的情景。后来,我安排往石家庄送她们,找了一个可靠的老乡,准备了一副挑子。那时候,挑子要算太行山区最好的交通工具了,翻山越岭,不怕颠簸。我和指挥所的几个同志,担心孩子在路上哭,在筐里堆了许多梨子。我还给日本官兵写了一封信。这封信的原文是:
日本军官长士兵诸君:
日阀横暴,侵我中华,战争延绵于兹四年矣。中日两国人民死伤残废者不知凡几,辗转流离者,又不知凡几。此种惨痛事件,其责任应完全由日阀负之。
23.太阳快要出来,人已到了不少。司令部、政治部、供给部、一纵、二纵的同志已把一个晒麦的场子占得满满的了。
这个地方本来就不大,只几十户人家,这里四周有土墙,墙外长着几株大树,正是天然的屏障。
会议还未开始,会场里熙熙攘攘,许久不见的同志相互寒暄、敬礼、握手。我找了一个靠墙的地方坐下。
《长征胜利万岁》这几段文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4.本段列举“一个叫中西的日本兵”和“‘反战同盟’支部”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我写的这封信没有加封,不管你高级军官理不理,反正要经过你下层人员的传递,他们总可以看到。这些下层人员同军阀战犯是不同的,好多人是强征来的工人、农民。我记得,晋察冀军区俘虏过一个叫中西的日本兵,他被俘后要求留在我们这里,我同他谈过话。我问他,你不回去,想做些什么呢?他说,随便分配我做点什么工作都行。那个时候,我们部队还缺乏使用日本掷弹筒的经验,缴获的大批掷弹筒,不能及时用上,中西就担任了这方面的教官,教八路军战士使用掷弹筒。后来,被俘日军士兵愿意留下的越来越多,他们就组成了一个“反战同盟”支部。这些人在我方多数表现很好,很能吃苦,作战勇敢,没发现有逃跑的。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以后,这些人回到日本,不少人参加了日本共产党。所以说,日军中间并不是不可以做工作的,应该大力地开展工作。
——《大战中的插曲》
25.《大战中的插曲》中,聂荣臻写给日军的信,和这篇回忆录整体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给日军的信为什么会采用这样一种语言风格?
26.文章《大战中的小插曲》中,全文引述了“我”当时写给日军的一封信,占用了较大篇幅,将这封信的内容删除好不好?为什么?
27.战时的生活,并不都是炮火轰鸣、刀光剑影的场面,也常常遇到一些曲折有趣的事情。这些事情留给人的印象是很深刻的,时间虽然过去了几十年,但一想起来,好像并不遥远。百团大战中,我们部队拯救日本小姑娘的故事,就一直留在我的记忆之中。这是激烈的战火中一个很有意义的“插曲”。
《大战中的插曲》这段文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8.在《大战中的插曲》中,聂荣臻在统帅军队向日本侵略军发起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战争的间隙,以送还日本小女孩为契机,向日本侵略军进行了一次有效的政治工作。那么你认为,在战争中,是军事上的对抗谋略更重要,还是对敌人开展政治宣传更重要?说说理由。
29.两个小孩子在指挥所停留期间,这个大一点的孩子一直跟着我,常常用小手拽着我的马裤腿,我走到哪里,她跟到哪里。
赏析《大战中的插曲》中的这句话。
30.阅读《大战中的小插曲》中的段落,思考:本段的论证思路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但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所以坚持抗战,誓死抗日者,迫于日阀侵略而自卫耳。而侵略中国亦非日本士兵及人民之志愿,亦不过为日阀胁从耳。为今之计,中日两国之士兵及人民应携起手来,立即反对与消灭此种罪恶战争,打倒日本军阀财阀,以争取两大民族真正的解放自由与幸福。否则中国人民固将更增艰苦,而君辈前途将亦不堪设想矣
31.从《大战中的插曲》选段中前线部队的“请示”和“我”的“答复”可以看出我军的一个什么特点?
部队从战火里救起她们的时候,那个不满周岁的女孩伤势很重,经过我们的医务人员及时抢救和治疗,她脱离了危险。前线部队不能带着两个孩子参加战斗,他们请示我如何处理,我答复他们:立刻把孩子送到指挥所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草有时比花漂亮
肖复兴
草有时比花漂亮,这话其实并不准确,因为所有的草都应该也是开花的,只不过,它们大多数的花很小,我们几乎看不见,或者基本忽略掉了它们,甚至鄙夷不屑地认为:它们居然还会开花?
对于我们这一代在北京四合院里长大的孩子,认识最早最多的草,是狗尾巴草。那种草的生命力最顽强,属于给点儿阳光就灿烂,在大院墙角,只要有一点儿泥土,就能长得很高,而且是密密地挤在一起,就像我们小时候玩“挤狗屎”的游戏,大家拥挤在一起看谁把谁挤出人堆。夏天,狗尾巴草尖上长出毛茸茸的东西,我不知道是不是它们的花,我们男孩子常常会揪下草尖探进女孩子的脖领里,逗得她们大呼小叫。
我对我曾经度过童年少年和整个青春期的大院的回忆,少不了狗尾巴草。大院里,有很多色彩鲜艳芬芳四季的花木,但是,不能少了狗尾巴草,就像我们大院里那位老派的学究的桌前,少不了一盆蒲草。蒲草,是他的清供,自是高雅;狗尾巴草,是我童年的伙伴,是如今老年回忆中少不了的一味解药。
离开大院,我到北大荒去了六年。当地老乡常对我说去打羊草。我不知道荒草甸子的草是不是大多属于羊草,用来喂牲口的,应该是那种叫作苜蓿的草。野生的首蓿草,在北大荒很多,但一般不会生长在沼泽地里。那些生长在沼泽地里的荒草,很长,很粗,韧性很强,不容易扯断。当地的老乡和我们知青的住房,都是用这种草和上泥,拧成拉禾辫,盖起来草房,再在房子的里外抹上一层泥,房顶上苫上一层。别看是草房,冬天却很保暖,荒原上的荒草,居然派上这样大的用场。当年在北大荒的时候,并没有觉得什么,现在,看到公园里修剪得平整如地毯一样的草坪,再想起它们,贫寒的它们,没有草坪的贵族气息,却更接地气,曾经温暖过我整个的青春。
在北大荒,我见过最多的草,一种是乌拉草,一种是萱草。夏天的时候,成片成片的萱草开着黄色的喇叭花,花瓣硕大,明艳照人。在它们还没有绽开花瓣的时候,赶紧摘下来,晾干,就是我们吃打卤面时放的黄花菜,北大荒的特产。那时候,我是把它们当作花的,从来没有认为是草。但它们确实是草。
现在想来,萱草应该属于草里的贵族了。草里面开那么大那么长花朵的,我还真的没有见过。后来,读孟郊诗“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想起年轻时北大荒的萱草,不禁心生感喟,我看见的是成片成片壮观的萱草花,母亲却看不见,但母亲的堂前明明也是有萱草花在开着呀,因为母亲望着的是天边久不归家的儿子。对于萱草,我不再认为属于贵族,而属于亲情。
属于贵族的草,如今大概是薰衣草了。不知从何时起,薰衣草被大片引进种植,普罗旺斯成了高贵的背景。
去年,我去密云一家山地公园,吸引众多人前往的,是那里的一片薰衣草。拍照的人,一拨紧接一拨,成了流水的兵,薰衣草成了铁打的营盘,被宠爱有加。不仅如此,还被制成薰衣草口味的冰淇淋,在那里专卖。
今年,我去广东新会,在巴金写过的“小鸟的天堂”前,有一片跟薰衣草一样紫色的园地,很多人呼叫着薰衣草像呼叫着情人的名字一样,奔向前去拍照。拍完照后,才发现草地前立有一块小木牌,上面写着“鼠尾草”。鼠尾草和薰衣草的确像是双胞胎姊妹,长得很像,鼠尾草却只能是薰衣草的替身。如果薰衣草是属于草中的贵族,鼠尾草大概属于平民了,因为它们很常见,几乎在所有的公园里都能够见到。
就像在一般人眼里,花要比草高级,草中也确实是有这样贵贱之分的,在我国古代就早已有草芥之说。这不过是人群中社会学划分在花草中的折射而已。看苏联作家巴乌斯托夫斯基的《一生的故事》,他把苜蓿草说成是草中的灰姑娘。首蓿草就是我们北大荒司空见惯的羊草,岁岁枯荣,任人践踏。同样是草,只能喂牲口,不能如萱草一样给人吃,更不能如薰衣草一样为人作拍照的背景,甚至可以制成冰淇淋吃。大自然中,如这样卑微的草有很多,多得我根本叫不上它们的名字。
(选自《文汇报》,有删减)
3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写“草有时比花漂亮,这话其实并不准确,因为所有的草都应该也是开花的”,是为了体现作者科学严谨的写作态度,使作品主题更加鲜明。
B.第二段中运用比喻写狗尾巴草“密密地挤在一起,就像我们小时候玩‘挤狗屎’的游戏,大家拥挤在一起看谁把谁挤出人堆”,生动形象又充满童趣。
C.生活的阅历,亲人的别离,让作者对萱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而对孟郊诗的引用,充实了内容,深化了意境,充分表达出萱草上凝结着的美好情愫。
D.本文语言质朴自然,内容丰富,与之相关的作家作品信手拈来,既有知识含量,又具文化气息,且情感鲜明,充分体现散文创作“形散神聚”的特点。
33.本文段与段之间衔接紧密,过渡自然。请举三例简要说明。
34.文中的各种草身上,分别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机器人新闻是使用算法自动从结构性数据中生成的新闻,这种依赖数据生成新闻的程序一旦开发出来就可以高速生产出海量的内容。所谓机器新闻写作是一种自然语言生成引擎,利用算法程序,通过采集大量的各种题材及高质量的数据,建立各种分类的庞大数据库,借助人工智能(AI)实现从数据到认识、见解和建议的提升和跨越,最后由机器自动生产新闻。由此可见,机器人新闻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是自动化,因此也可以称之为自动化新闻。
目前热度正居高不下的机器人以其强大的精准性、时效性和数据挖掘能力在新闻领域中脱颖而出。通过“多、快、好”且本来就备受关注的新闻消息吸引并锁住大众,机器人新闻俨然成为了媒介抢占市场的一把利器。
紧随着西方国家将机器人应用于新闻生产的成功实践,近几年来,把机器人撰写新闻稿件应用于新闻生产过程也在国内新闻生产领域得到了极高的重视和推广,并在体育、财经、地震报道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完成的报道也主要是那些标准化程度较高的消息、快讯等新闻题材。
(摘编自《机器人新闻:开启新闻生产模式新样态》)
材料二:
最先出现的腾讯梦幻写手,第一次将AI(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应用于国内新闻生产中;新华社推出的“快笔小新”则是开启了央媒机器人写稿的先河;今日头条的“张小明”让写稿机器人的技术水平提升到了2.0的时代。其它的如阿里巴巴与第一财经、南方都市报等都争先恐后地加入到利用机器人生产新闻过程的大潮中,并推出了自己的新闻机器人“DT稿王”和机器人“小南”。人工智能机器人可以促进传媒业传统思维的转化、采编流程的优化以及内容结构的深化,日渐成为新闻生产过程的最佳触媒。
人工智能在目前还没有办法取代人类的创造力和思辨能力,但人工智能在数据的处理能力和处理速度上的优势是传统记者所无法比拟的,物联网时代的海量传感器可能使媒体面临更多的大数据挖掘报道,这将使机器人新闻的优势持续扩大。
同时,机器人新闻可以用来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阅读需求,人工智能也能轻松地对每个用户的阅读习惯进行分析,进而生产定制化的新闻产品。
那些重大的与人们切身利益相关又无法通过实时直播传输的讯息,比如初发地震、突发性洪涝灾害等专业新闻媒体可能无法实时记录的场景,对于机器人新闻来说并不值一提,通过实时数据检测和数据分析,算法会自动识别、筛选和数据处理,在几秒钟的时间内将消息发布和传达给受众,并且精准、有效。
(摘编自《新闻写作机器人将被普遍应用》)
材料三:
目前的AI写作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它背后的潜力依然让“靠写字谋生”的笔者不能平静。如今,业内都在讨论AI的“奇点”,“奇点”可以理解为AI从目前的弱人工智能变成强人工智能。李开复认为,从目前的弱人工智能到强人工智能(如同人类可以推理和解决问题的AI)需要漫长的时间,但是从强人工智能到超人工智能(超越人类的智慧)可能仅仅需要一天的时间。
虽然当下,写作者还可以惴惴度日,但高枕无忧的写作时代已经结束了。如果奇点真的来临,作为写作者的人的价值真的毫无存在的必要了吗?
雨果科幻文学奖获得者,《北京折叠》作者郝景芳给出了她的思考:“在未来,工厂机器流水线留给机器人,人会以更加富有创造性的方式与流水线竞争。人的独特性会体现出来:思考、创造、沟通、情感交流;人与人的依恋、归属感和协作精神;好奇、热情、志同道合的驱动力。”人和机器人最大的差别不是计算能力和文字转化,而是人的情感、道德内核以及对现实世界的观察与思索。你给AI再多次的训练,它也只不过是更改一个个值对应的函数和概率,却理解不了这些值背后的含义,更不用说从海量信息中挑选出有价值的信息来作为新作品的题材了。创造者的个性化思考才是文字作品的价值所在!
(摘编自《机器人书写时代到来,营销行业将被彻底颠覆》)
3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述说,正确的一项是
A.机器人新闻起源于西方国家,广泛运用于国内新闻生产领域,俨然成为媒介抢占市场的一把利器。
B.人工智能的优势显而易见,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机器人新闻的优势还将持续扩大,但目前人工智能还无法替代人类的创造力和鉴赏能力。
C.人工智能可充分利用其数据处理能力的优势,分析用户的阅读习惯,从而生产完全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阅读产品。
D.人工智能的出现意味着写作者高枕无忧的写作时代已经结束了,但写作者作为人,仍然可以凭借自己的独特性与人工智能写作展开竞争。
3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中,都写到了国内媒体对机器人新闻的重视,但前者重在介绍机器人新闻写作新样态,后者重在介绍新闻写作机器人的应用情况。
B.机器人新闻,具有“多、快、好”的特点,主要在体育、财经、地震报道几个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正在不断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阅读需求。
C.“奇点”的来临虽然对写作者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人工智能并不理解那些数值背后的含义,更缺乏写作者的个性化思考。
D.人工智能不仅可将人从日常繁重的写作流水线上解脱出来,而且还可以促进人以更富有创造性的方式与流水线竞争。
37.如何克服机器人新闻的那些局限?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刘正琛(慢粒患者):全世界范围内,中国的格列卫①原研药价格最高,一盒售价两万四,但在韩国,只要不到9000元人民币。在韩国,药品监管部门、医保部门会出面谈判价格:而在我们国家,制药公司报一个离岸价,再加上关税、增值税、层层经销商要赚的钱,就成了最终售价。因此,让进口抗癌药尽快纳入医保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在我国现在的医保名录里,有许多营养药、辅助药,它们占据了大量的医保资金,救命药却迟迟无法进入。今年,国家宣布对进口药实施零关税。可关税只占进口药最终药价的4%,影响很小。
(摘编自《中国的进口抗癌药,为什么全世界最贵?》,《人物》2018年7月9日)
材料二
经过3个多月的谈判,17种抗癌药纳入医保报销目录。与平均零售价相比,谈判药品的支付标准平均降幅达567%,将极大减轻国内肿瘤患者的用药负担,下一步将确保11月底前开始执行。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协调有关部门加强对医生用药的指导,保障抗癌药的采购和合理使用,确保药品进得了医院,患者可以买到。”国家医保局医疗组牵头人熊先军说。
他进一步解释说,从企业角度看,下一步最应该做的是加大供应,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从动机上看,也不会断供。
(摘编自《17种抗癌药入医保,民众买得到吗?》,“中国新闻网”2018年10月12日)
材料三
为何零关税新规的“反射弧”②还没有传导到终端?中国药科大学研究员颜建周说,终端药价变化“慢半拍”受到多重因素影响,比如,国内市场中已经库存了一定量的进口抗癌药品,这部分药品并没有受到降税政策的影响。
颜建周同时指出,药品价格受多方因素影响,如研发和生产成本、原辅材料价格、市场供求关系等,降税政策出台后,企业会综合考虑决定药品的市场价格。此外,药品集中采购和医保支付标准也未到调整周期。
颜建周建议,进一步完善医药产业政策环境,提高创新药物和高品质仿制药的研发、生产能力,从根本上提高药品可及性,在实现对部分进口抗癌药临床替代的同时,缓解进口药短缺的困境,减轻居民就医负担。
(摘编自《抗癌药零关税“反射弧”何时传导到终端》,《新华每日电讯》2018年6月28日)
材料四:
“在免疫治疗的两个主要方面,中国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沈琳介绍,“例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国外上市了两年左右,我国药审部门已经接受了国内药企的新药申请;而在细胞免疫治疗方面,我国也开始得非常早,可能最多的临床研究是在中国进行的。”沈琳坦言,我国免疫治疗跟国外的差距是有的,但不像创新药物研发的差距那么大,几乎处于“并跑”状态。
与此同时,免疫治疗对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你可能在县医院就能注射到免疫治疗药物,但后续的疗效评估、方案调整和不良反应的监控和管理却需要格外专业的知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鲁智豪博士表示担忧,免疫治疗人才资源的储备不足,可能使得患者难以获得应有的疗效。
作为北京市政协委员,沈琳提出应优化肿瘤专科医师培训方案,让患者在不同的医疗机构都能享受到同等质量的肿瘤治疗服务,
(摘编自《免疫治疗研制适合中国的抗癌药》,《科技日报》2018年3月8日)
【注】①格列卫: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慢粒”)等癌症的药物,原研国为瑞士。②反射弧:原为医学名词,借喻“反应缓慢”。
3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多种抗癌药纳入医保报销目录,平均降幅达56.7%的支付标准:这两项举措的落实,将极大地减轻肿瘤患者的用药负担。
B.在零关税新规执行前,国内市场已经库存了一定量的进口抗脑药,对于当下终端药价“慢半拍”的态势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C.鼓励国产抗癌药的创新和研发,可以从根本上提高药品可及性,从而缓解进口药短缺的现实困境,减轻广大民众的就医负担。
D.相对于我国免疫治疗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免疫治疗人才的储备不足与不均衡,可能使得患者难以获得应有的疗效与服务
3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进口抗癌药之所以全世界最贵,与制药公司报价高、商业利润大等因素有关,与营养药等占据大量医保资金未必无关。
B.我国对抗癌药的政策协调不仅可以在国内的医保、供应等方面有所作为,还可以借鉴韩国的经验,由政府与国外企业谈判。
C.抗癌药能否真正惠及民众,一方面受到成本、价格、供求关系等市场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国家的政策调整息息相关。
D.由于在创新药物研发方面,我国与技术领先国家仍有较大差距,现阶段发展“免疫疗法”不失为一条可供选择的抗癌途径。
40.为使抗癌药更好地惠及民众,患者刘正琛、官员熊先军、专家颜建周等三方主张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概括分析。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下列小题。
天湖海桀
走进西部,你不可以不去看湖,看那高天大地上独有的液态的翡翠,看那独属于世界第三极的纯粹的原始,看那浑古苍茫中的生命的鲜活。
那是可以触摸到的真实的梦啊!视觉里,湖天一色,长云横空。倒映在湖中的雪山冰肌玉骨,水面莹波荡漾。满眼都是湿漉漉的清逸,一如天然的水墨。
你向她走去。
天地安详,净若装饰,却又毫不虚玄,那实实在在的鲜美质感,那青春弥漫的天灵之光,使人在茫茫然然,浩渺无涯的醺然里,充满生命的自豪。心灵里清辉熠熠,通明如澈。恍恍惚惚之间,似有一条曲曲
弯弯的小路,在洒满光斑的湖面上诱惑着、浮遥着它伸向太阳,伸向尽头,伸向谜一般的深处,却又
分分明明铺展在脚下……
地球上的喜马拉雅海消失了。而这片湖水却更加年轻,更加美丽,更加温情,像一位默默无语的仙女,静静偎依在雪山的怀抱;又像是一轮永远皎洁、永远安宁的满月,在那幽远而又孤独的清澈里,在那只会消失不会变老的诗意中,守望着那个终极的谶语……
天湖的独异举世无双。她的周围没有亭台,没有飞檐,没有园艺,没有楼阁;不见帆影,不见闹嚷,不见气象万千的云雾缠绵,连最最普通的一棵小树都不长……所有的只是云,只是雪,只是湖,只是草显示出的坦然。所有的只是自然叠积出的圣洁的山,仙灵的水。
无限静卧于斯。面对这样的境域,你生命的孤独,本能的渴望,会就此蛻变。距离消失了,坦途历历。你只想再看一眼真切的雪山、冰川、草原;你只想再领略一次三伏的清凉,超凡的意味,归宿的自然;你只想在荒野的深处,看着瀚海落日的苍凉,走向真朴,走向纯粹……既而,在突如其来的孤寂中,在恍如隔世的空落里,在幽梦般的清逸和爱悦般的境界中,忘记尘世的喧嚣和魅惑,忘记所有的烦闷和苦恼。心啊,如汪洋中的船,高扬着鼓胀的帆,全部的目的和向往都只会是那可以真正落脚的坚实的彼岸——火热,温情,弥漫着人烟和爱的祥祺的所在。
然而,像日落后星辰的闪耀一样,当你回到都市,回到那个被欲念之力旋转不已的尘世的轨道上。你会在楼群的挤压中、酸雨的雾霭中、烦嚣的昏冥中、应酬的喟叹和无常之苦的缘分中想起这片美如理想的蓝色,想起她乳汁般的纯净;想起她超拔的仙姿,恍然间,别梦依稀心里充满空寥的忧伤。
于是,你在自我的影子里结识安慰,在人生的沉浮中呼唤真情,在迷惘的苦痛中虚拟现实,在无序的回味里吟诵自然……既而,怀着稽首的肃穆,怀着洗礼的庄严,怀着对阴柔的向往,怀着对挚情的依恋,思念那西部的奇伟浩瀚,思念那独属于荒野的纯净,思念那原始的真实,思念那你曾触摸过的鲜活的梦境。
永无宁静的心啊,如婴儿的眼睛,在那片超凡的泰然里,在那摇篮的煦暖里明亮着、闪烁着……
你或许会说,西部的天湖的确很美,可我更喜欢长江黄河,我赞美大海的瑰丽,我崇拜汪洋的宏伟。
我知道,在你心的屏幕上,一旦离开,天湖就正在远去,像退潮的浪花,苍茫在微濛濛的天际……
一片片鱼鱗状的沙滩裸露出来。一块块赤褐色的废墟袒呈开来。
可是我要说,你还是忘不了天湖啊丨那天外世界的干净,那自然原始的真朴,那对生命本质的贴近,多么深孚,多么坦然;多么沉静,多么空灵;多么神秘,多么纯粹。寻阅一次,就会成为生命链条上的一个链扣。无须想起,不会忘记。没有痛苦,不思喜悦;没有哀伤,不求幸福……所有的只是那亲爱之中的
本真的渴望,所有的只是那深不可测的生命的悲壮和交响
不知今晚是否有梦,如果有,一定是湖。
(选自《经典美文》)
4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湖的特异,主要表现在她古朴、安谧、空灵、和谐等优美动人的意境。
B.“永无宁静的心啊,如婴儿的眼睛……”一句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抒发了作者离开天湖后对天湖真挚而纯洁的依恋之情。
C.深邃凝重的意蕴、强烈的生命意识和丰富的精神内涵使这篇散文独具魅力。
D.本文写出了天湖的独特之美,她美丽迷人的景色比长江黄河还要宏伟瑰丽,让人的心灵为之震撼。
42.文章用“不知今晚是否有梦,如果有,一定是湖”作为结尾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3.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写天湖的美?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圆梦正当时,中国梦激荡最大“海归潮”。优惠的政府政策、全球最活跃的经济、快速发展的高新产业、持续投入的科教事业、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以及海内外“人才、项目、技术、市场、资本、场地、服务”全面对接的平台,正吸引越来越多海外学子归国追梦。
国外媒体评价,全球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重视、这样大规模、这样专业化地吸引人才回国。
“现在,海归回国主要是被‘吸’回来的。”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说,随着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靠近世界舞台中心,也比以往任何时期更有条件、更有能力吸引全球人才。詹天佑、茅以升、钱学森、邓稼先……纵观历史,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赴外求学、归国兴邦。
今天,除了拥有前辈们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吸引大量海归人才归来的,还包括自我价值与个人梦想的实现。
然而,在全球竞争中发展成一个人才大国、人才强国,仍需下更大决心、更大力气。一份面向全国200多所高校的问卷调查显示,“编制过死、编制偏紧”是人才管理中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从人才发展上看,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还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布局不优、效率不高等困境,破解这些“瓶颈”,唯有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
附图:
(选自2月22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
新东方海威时代与全球化智库(CCG)共同发布了《2016年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六成企业在招聘时仍更倾向于使用海归人才,而82.5%的单位均在一定程度上对海归员工采取了倾斜性优待(如更核心的岗位,较高起薪等)。
而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是,身处海外的留学生在回归本土职场的过程中也遭遇了些许不利因素。《报告》结果显示,多数企业的招聘岗位数量,招聘时间,招聘渠道对海归求职较为不利。同时,海归人才在求职过程中也暴露出对国内就业形势不了解,错过企业招聘季以及缺乏明确职业规划等问题。超过50%的海归认为不了解国内就业形势和企业需求是回国就业的第一不利因素,同时47.3%和32.4%的受访人员认为回国时间错过校招季以及岗位海投效率低这两大因素导致了海归回国就业难度增大。
(摘自中国新闻网,有删改)
材料三
日前,杨振宁、姚期智两位老科学家放弃外国国籍、转为中科院院士一事,引发热烈关注。
在舆论场上,以耄耋之龄回归故土的杨振宁更是备受关注。已近百岁之龄的杨振宁,估计已不会如年轻时那般埋头扎根于科研一线,或许正如他本人所述,“我的身体里循环着的是父亲的血液,是中华文化的血液”,是文化的归属感让他对故土恋恋不舍。亦或是科学上的引路精神让他回来发挥“余热”,为后来者指引前路,如他自己在诗中所说:“学子凌云志,我当指路松。”
杨振宁选择入籍,是他对晚年道路的选择,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与国家的道路选择是交叉的。得益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所创造的开放环境,对世界潮流的融入,杨振宁的归来方才有了现实的可能;而杨振宁等一批海外科学家的归来,又会给中国科研带来从项目到建制与世界接轨的机会。
对于中国来说,迎来杨振宁桑榆晚年的同时,也不可否认,错过了杨振宁最辉煌的科研生涯。由此,未来的方向也当因之厘清:让更多科学家们愿意留在这片土地上,诞生出最精尖的科研成果,不仅是因为中华文化的血液,更因为是先进的设备、优厚的条件、社会的理智与尊重、环境的平和与包容。
(来自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有删改)
44.下列针对上诉材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则材料都认为在当下我国的“海归”热潮中,一方面海外留学人员踊跃回归祖国,另一方面在人才回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B.第一则材料是一篇新闻报道,客观地介绍了海外留学人才怀揣“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为实现自我价值和个人梦想,积极回国创业,释放出巨大的发展能量。
C.第二则材料是调查报告,反映了海归人才在回国求职就业过程中遇到的不利因素,为他们在国内的职业发展提出建议、指明方向。
D.第三则材料是新闻评论,该评论认为杨振宁回归中国国籍这一事件彰显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更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归属感。
45.下列针对上述材料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 )
A.我国出国留学及留学归国人数逐年增加,出国人数和回国人数之间的差距逐年缩小。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这样的发展趋势将持续下去。
B.在吸收海归人才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源自我们在人才管理中“编制过死,编制偏紧”的体制,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坚定不移的深化改革。
C.海外科技人才的大量回归,有助于我们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科技成果,有助于中国科研从项目到建制与国际接轨。
D.杨振宁、姚期智两位老科学家在耄耋之龄转为中国公民,虽然已经不能在科研上为祖国做出贡献,但他们为更多的海外精英做出了积极示范。
E.当前,无论是回国创业还是入职国内企业,海归人才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挥的领域,可以很好的把个人的梦想和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46.请综合三则材料归纳我国当前出现“海归”热潮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和和名著阅读的能力。记忆文学常识时,作家的姓名字号、朝代、作品、风格特点、文学流派、文学主张等都要记忆清楚,不可张冠李戴。名著阅读首先要感知作品内容,了解情节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思想主题和意义。小说主题蕴藏于作品的所有艺术形象中,它有待于读者去寻找、去挖掘、去发现、去获得。
D项,采用“纪实”的方法有误,而是“经验想象,糅合为一”。《大卫科波菲尔》狄更斯编写的长篇小说,既然是小说,那当然就不像纪实文学那样完全取材于现实生活。其中的大卫是作者杜撰的一个人物,并不真实存在。只不过是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语并融进了作者本人亲历的许多生活经历而已,更多的还是文学创作,小说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所以不具有那么高的真实性。“小说的结局体现了狄更斯的道德信念:善恶必报”应为“希望人间充满善良正义的理想”。
故选D。
2. ①而且是生命线、道德线 ②汽车礼让行人是对生命的一种守护 ③就是守护道德线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补写句子能力。补写句子,一定要结合句子所在的上下进行。①处,根据横线前“斑马线不仅是一道‘红线’”,和横线后“对行人而言,礼让斑马线,就是守护生命线”推断出此处填写表示“斑马线也是一条生命线”意思的句子。②处,根据横线前 “从这一点出发”相当于后文的“因此”,故线上应填结论性语句。再者,关注话语的主体就是说机动车礼让行人,学生不认真审题易写成“行人礼让斑马线”,这是错误的。根据分析,结合横线前“与机动车相比,行人是弱势群体,无论从身体的保护上还是行进的速度上,行人都处于劣势”,此处填写表示“汽车礼让行人是对生命的一种守护”意思的句子。③处,根据前文“对行人而言,礼让斑马线,就是守护生命线”“对司机而言,礼让斑马线”,以及横线后伏尔泰的话及“礼让斑马线,也是对每-位行车司机的道德考量”推断出此处填写的句子为“就是守护道德线”。
3.各年级:
学校团委将于2020年8月15日晚7点在学术报告厅举办以“牢记国恨,振兴中华”为主题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演讲比赛,届时请组织师生观看比赛。
实验中学校团委
2020年7月15日
【详解】此题考查拟写通知的能力。
从题干的要求来看,本题要求“根据以下信息,以实验中学校团委的名义给各年级拟写一则通知”,所以要先回顾“通知”的格式,再浏览所给的材料,最后按照“通知”的格式来写即可。“通知”一般包括标题、通知对象、正文、署名、时间。本题从题干来看,通知对象是“各年级”,正文主要包括如下内容——比赛的时间、比赛的地点、比赛的项目、比赛的主题以及要求,即“学校团委将于2020年8月15日晚7点在学术报告厅举办以“牢记国恨,振兴中华”为主题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演讲比赛,届时请组织师生观看比赛”,署名应该是“实验中学校团委”,而时间为2020年7月15日。
4.画面中跪着一名举手投降的日本兵,他神情沮丧,右手攥着一面太阳旗,旗上的太阳陨落,几乎砸在他的光头上;地面上扔着被折断的战刀和战帽。
漫画告诉我们:多行不义必自毙。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具体讲,是为漫画命名和对漫画寓意进行解读。
解答这类题,第一步要明确画面的主体,体味漫画标注的文字;第二步是判断作者的情感倾向,是批判,是讽刺,是劝告,还是赞扬?第三步要由漫画联想到现实生活,由物及人,要挖掘漫画隐含的现实意义。
仔细观看漫画,首先看清画面的主体是一名跪着的日本士兵,他神情沮丧,双手高高举起,其中右手还攥着一面日本太阳旗,旗上的太阳已经陨落,几乎砸在他的光头上;除画面主体日本士兵外,还要看到地面上扔着的被折断的战刀和破裂的战帽。
考生可以结合历史,并抓住漫画中陨落的太阳几乎砸在日本士兵光头上等细节,考虑得出画面的寓意:多行不义必自毙。
5.B
6.A
7.D
【解析】5.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
第一组,“雅俗共赏”形容某些文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形容很受欢迎。根据语境“人民群众”,此处应该选择“喜闻乐见”。
第二组,“见缝插针”比喻尽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时间或机会。“无孔不入”指是空隙就钻进去,比喻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多指坏事。语境中主语是“移动互联网传播”,后一分句说的是对老中青少实现全覆盖,因此应该用“无孔不入”。
第三组,“创造力”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可塑性”指生物体在不同的生活环境影响下,某些性质能发生变化,逐渐形成新类型的特性。语境中的主语是“动漫形式”,根据语境,动漫形式可以发生变化,形成不同类型的特性,但不一定具备产生新思想、发展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因此,选择“可塑性”。
第四组,“生成”,指自然现象形成或经过化学反应而形成。“养成”,培养而使之形成或成长。语境中,从动漫出发是IP经过培养后形成的路径,因此,选择“养成”。
故选B。
6.此题考查衔接句子的能力。
“跨媒介内容运营是IP区别于常规文化产品最显著的特点”,谈的是IP与常规文化产品有所区别的最显著特点,根据上下句的连贯,补写部分的主语应与前面的句子保持一致,因此,补写部分的主语不能是IP,由此可以排除B项和D项。
补写部分用“这”来指代前一分句的内容,说明跨媒介运营对IP发展的作用。C项,前一分句表意过于绝对;第二分句暗换主语,使得句子前后衔接不当,故可排除C项。
故选A。
7.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
文中画线句子中“赢得了现在,也撑大了未来的想象空间”,呈现的是递进关系,但分句所用的关联词“也”表并列关系,应该用“不仅……还……”。
另外“赢得了未来”“撑大了未来的想象空间”的主语应该是“神话人物哪吒的强势‘复活’”,而不是“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狂飙”。
A项,搭配不当,整句主语都是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同时不合逻辑,“既……又”是并列关系,因此排除A项;
B项,搭配不当,整句主语都是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因此排除B项;
C项,“既……但”,关联词搭配不当,因此排除C项。
故选D。
【点睛】病句题历来是高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积累经验,辨析时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枝叶。
8.A
9.B
10.B
【解析】8.此题考查衔接句子的能力。
括号所在位置是对“数据延时注入功能”的具体阐述,陈述的对象是“数据”,从陈述对象一致性的角度分析,可排除C、D两项。
再比较A、B两项,“标签时间”是固定的,而“着陆器”上的时间是变化的,因此应选择“待到着陆器上的时间和该标签时间相同时”,故排除B项。
故选A。
9.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中“首个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人类探测器——嫦娥四号”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A项,破折号表示意思的递进。
B项,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C项,破折号表示意思的转折。
D项,破折号表示话语的中断或声音的延长。
故选B。
10.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研发费时三年的”语序不当,“担负……整个过程的控制”搭配不当,“环月、奔月、落月”语序不当。
A项,“研发费时三年”错误,语序不当,改为“费时三年研发”。
C项,“担负……整个过程的控制”搭配不当,改为“负责……整个过程的控制”;“环月、奔月、落月”语序不当,改为“奔月、环月、落月”。
D项,“研发费时三年的GNC系统负责嫦娥四号着陆器和巡视器组合体环月、奔月、落月整个过程的控制”错误,既语序不当,又搭配不当。
故选B。
【点睛】病句题历来是高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积累经验,辨析时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枝叶。
11.C
12.他们都是国际主义精神的代表。他是印度人,却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他像白求恩一样开拓进取,创新工作。在抗日烽火中,柯棣华来到八路军中,把壮丽的青春年华乃至生命都献给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
13.①在前线一直战斗了13天,救治伤员800多名,为其中558名伤员施行手术。在战斗最紧张的时候,他曾3天3夜没合眼。②他像白求恩一样开拓进取,创新工作。制定了许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③柯棣华担任院长两年,亲自实施大手术900余人次。
【解析】11.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以偏概全或偷换概念等。
A项,“到中国后,坚决要求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表述有误,原文是“医疗队最后决定要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
B项,“可当战斗一打响”欠准确,原文“‘百团大战’第二阶段战斗打响了,柯棣华坚决要求到前线去”。
D项,“毛泽东同志对其予以高度评价”时间不准确,“毛泽东同志对其予以高度评价”在这之前。
故选C。
1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在此基础上回归文本,根据题目要求确定答题区域,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
题干问的是“根据文章内容,分析柯棣华被誉为‘第二个白求恩’的原因”。这是一道局部信息筛选的题目,注意找准区位,抓住柯棣华和白求恩的相同点,选取关键的此句分条作答。该题的答题区域在全文中,注意对文段进行切分,提取关键词句。
“被誉为‘第二个白求恩’的伟大国际主义战士、印度友人柯棣华”“出任白求恩卫生学校附属医院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院长”“他像白求恩一样开拓进取,创新工作”概括为:他们都是国际主义精神的代表。他是印度人,却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他像白求恩一样开拓进取,创新工作。
“于1938年8月参加了印度援华医疗队”“我决不玷污白求恩的名字,我要像他那样,献身于你们和我们的也属于全人类的反法西斯事业……”“柯棣华担任院长两年,亲自实施大手术900余人次。聂荣臻司令员称赞他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边区科学家’”“12月17日,柯棣华的遗体安葬在了白求恩墓旁”“印度友人柯棣华大夫,远道来华,援助抗日,在延安、华北工作五年之久,医治伤员,积劳病逝,全军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柯棣华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是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的”概括为:在抗日烽火中,柯棣华来到八路军中,把壮丽的青春年华乃至生命都献给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
1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题干问的是“柯棣华是一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边区科学家’,这一点体现在哪些方面”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注意找准区位,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选取关键的词句分条作答。
本题答题关键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边区科学家”,这句话在文中第八节中,答题区间在文章6-8节,筛选关键句,加以总结,形成答案。
“他发火说:‘为什么叫我撤下去!假如我不能和你们同生死,就不配在八路军里工作!’就这样,柯棣华在前线一直战斗了13天,救治伤员800多名,为其中558名伤员施行手术。在战斗最紧张的时候,他曾3天3夜没合眼”提取概括为:在前线一直战斗了13天,救治伤员800多名,为其中558名伤员施行手术。在战斗最紧张的时候,他曾3天3夜没合眼。
“在就职欢迎会上,柯棣华激动地用汉语说:‘我决不玷污白求恩的名字,我要像他那样,献身于你们和我们的也属于全人类的反法西斯事业……’他像白求恩一样开拓进取,创新工作。制定了许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提取并概括为:他像白求恩一样开拓进取,创新工作,制定了许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
“柯棣华担任院长两年,亲自实施大手术900余人次。聂荣臻司令员称赞他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边区科学家’”概括并提取为:柯棣华担任院长两年,亲自实施大手术900余人次。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去粗取精。基本要点有二:一是切块法,即在锁定与答案有关信息句段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小包围圈,将目光锁定在一段或几段中的某一“块”。可以依据写作的角度切块,也可以依据内容上的关键词切块,还可以依据语句上的连接词(关联词、序数词、插入语、介词等)切块。本题的“块”就在全文中。二 是抽条法,即在锁定“块”的基础上,分出“条”来抽取答案信息,然后再提炼概括。有时候与答案有关的信息并不是集中在某一“块”,而是分布在全文的各部分,这就要对全文进行整体把握,点面结合,逐一摘取,避免遗漏。瞄准目标。目标语句使指代表有用信息的语句,它不一定就是文章的段落或全篇的核心语句或精要语句。瞄准目标语句,依题干要求进行提取和整合是迅速、准确地解决问题的关键。比如本题中关键句提取关键词语“被誉为‘第二个白求恩’的伟大国际主义战士、印度友人柯棣华”“出任白求恩卫生学校附属医院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院长”“他像白求恩一样开拓进取,创新工作”“12月17日,柯棣华的遗体安葬在了白求恩墓旁。”
14.结尾义正词严地申明正义之师、英勇之师的态度,并对侵略者进行劝告,深化了大战中的“插曲”的意义。
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写日本小女孩对“我”很依赖,最终被送还给日军。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结尾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不仅要理解文段的意思,还要挖掘该文段对表现主题的作用,在结构上的作用,以及给读者的阅读效果等方面来思考。
本题问“聂荣臻写给日军的信的结尾有什么作用?”本段的主要意思,首先说“我八路军本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必当与野蛮横暴之日阀血战到底。”态度坚决地表明我军是站在正义的角度,为维护人类的和平而奋斗到底的。接着用“深望君等幡然觉醒,与中国士兵人民齐心合力,共谋解放,”对侵略者进行劝告,一起为世界和平而努力奋斗,最后表明其意义“则日本幸甚,中国亦幸甚”。深化了上文救日本小女孩这一插曲意义。
从结构上看,这封信的结尾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我军将领救了日本小女孩这一事情有了高潮,也是这一事情的结局。“我们将两个小女孩送交给日军后,他们还回了信,说八路军这样做,他们很感谢”。突出了我军乃仁义之师的主要思想。
15.八路军的善举和革命人道主义关怀,在美德子心中种下感恩和向善的种子,在日本人民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详解】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本题可通过抓住句子中的关键性词语啦理解含义。如“很激动”“热泪盈眶”“一再表示感谢”这三个关键词反映了美穗子对八路军的善举和革命人道主义关怀的感恩。“北海道的渔民托她带来一盒干贝,表示对中国人民的祝愿”这句话通过对北海道渔民托她代礼的描写,反映了八路军的善举和革命人道主义关怀在日本人民中产生的广泛影响。
16.战争中的政治工作关系到军心问题,阐明了聂荣臻对战争的独到理解。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语句内容的理解能力。理解内容首先要通读文本,掌握文章的脉络和主要内容,然后重点分析相关区间,“瞻前顾后”的看一下与之有关的段落,逐词逐句分析所写内容,然后按点来答。
依据原文“这中间不只是打仗的问题,还要注意不失时机地对敌军进行政治工作。这一点非常重要,它涉及军心的问题”可知,聂荣臻关注的问题是“军心的问题”,也就是“对敌军进行政治工作”的问题。这也充分表明了聂荣臻作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的代表的高瞻远瞩,以及他对战争的深刻理解。
【点睛】上课认真听讲并积极参与会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识记;课后注意对课本重点篇目的复习,在理解的基础上要重点识记课文的结构、内容、手法、主旨等内容:比如开头、结尾、过渡段的作用,文中主要内容的含义、作用,主要人物的典型特征和意义,课文的主要表现手法,课文的主旨思想等。
17.善良、正义的人道主义行为,可以促使侵略者反省自己的行为——“认识到侵华战争的罪恶”。
写美穗子事件在日本产生的影响。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语段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可以将于短分成层次,然后对每个层次的内容进行概括,然后在总结整个段落的内容。
本语段采用了总分式的结构。首先第一句话是总括性语句,美穗子事件对中日友好产生了很好的影响。然后剩下的语句分别从那些参加过侵华战争的旧军人、收到的来自日本各地的电报和书信、日本旧军人的一个组织等角度说明美穗子事件在日本产生的影响,这种善良、正义的人道主义行为,可以促使侵略者反省自己的行为。
18.孩子弱小,父母双亡,写出战争给孩子带来的灾难。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进而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的能力。
解答时首先要了解相关内容的主要意思,然后联系作品主题,结合文本具体语境,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切记断章取义,主观臆断。
本题问,文章为什么要写救日本小女孩的故事?百团大战中,我们部队拯救日本小姑娘的故事,这是激烈的战火中一个很有意义的“插曲”。“曲折有趣”“很有意义”点明了“插曲”的特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在进攻井陉煤矿的战斗里,我们的部队——三团一营的战土们救起了两个日本小女孩,大的五六岁,小的还在襁褓之中。她们的父亲——井陉火车站的日本副站长,受了重伤,经抢救无效殒命,她们的母亲也在炮火中死亡。部队从战火里救起她们的时候,那个不满周岁的女孩伤势很重,经过我们的医务人员及时抢救和治疗,她脱离了危险。前线部队不能带着两个孩子参加战斗,他们请示我如何处理,“我”答复他们:立刻把孩子送到指挥所来。孩子弱小,父母双亡,写出战争给孩子带来的灾难。前线部队的“请示”和“我”的“答复”表明,八路军从将军到士兵,都具有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他们是正义之师、仁义之师。作者的创作意图在于一是突出战争的灾难,一是八路军的人道主义精神。
19.写日寇制造的战争给中日两国人民带来的灾难,句式整齐,铿锵有力,直击人心。尤以“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独人父母”之句最具震撼力,引人深思。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语句的赏析能力。“赏析句子”是一个意义很宽泛的术语,内容表现的角度、表达方式、遣词造句的特色、语言表达的风格、修辞手法等均涵盖其中,解答时应学会结合具体的文本,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此类题目最好的应对方法就是认真听讲,平时听讲要重点记住老师所讲的有关课文段落层次,写作方法、手法,主要内容,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及作用,中心思想等方面的知识。
内容上:高度概括了日本“内则横征暴敛,外则制造战争”的残酷现实,换言之就是日寇制造的战争给中日两国人民带来的灾难很大。表达方式上,采取了抒情议论兼用的手法,四字结构,“生活困难,背井离乡,触冒烽火,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独人父母”“烧杀淫掠,惨无人道,死伤流亡,痛剧创深”,形式上整齐有力,说理透彻,抒情震撼人心。可以说用语极其准确简明。
【点睛】上课认真听讲并积极参与会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识记;课后注意对课本重点篇目的复习,在理解的基础上要重点识记课文的结构、内容、手法、主旨等内容:比如开头、结尾、过渡段的作用,文中主要内容的含义、作用,主要人物的典型特征和意义,课文的主要表现手法,课文的主旨思想等。
20.聂荣臻最终决定将日本小女孩“送回去”而不是“养起来”,一是因为“养起来”“有不少困难”,二是因为“养起来”“会给她们造成痛苦”。如此设身处地为日本小女孩着想,反映了聂荣臻宽厚、仁和、善于为他人着想的思想情怀。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语句内容的理解能力。理解内容首先要通读文本,掌握文章的脉络和主要内容,然后重点分析相关区间,“瞻前顾后”的看一下与之有关的段落,逐词逐句分析所写内容,然后按点来答。
根据原文“如果养起来,激烈的战事不知何时结束,边区的环境不仅艰苦,而且敌人“扫荡”频繁,部队经常转移,照顾两个小孩子,将有不少困难”可知,一是激烈的战事不知何时结束;二是环境太艰苦,照顾有困难。根据原文“两个孤苦伶仃的孩子留在异国他乡,大的五六岁了,已经开始懂事,留下来她很可能会伤感的。她们失去了父母,只剩姐妹二人,不在本国的土地上,将来也会给她们造成痛苦。送回去,爸爸妈妈虽然死了,她们家里总还会有亲戚朋友可以照应吧”可知,一是异国他乡对于孩子来讲不适应;二是中国没有亲人,而本国却有亲戚朋友的照顾。所以最终决定将日本小女孩“送回去”。从这也体现出了聂荣臻遇事考虑全面,有爱心,善良,乐于帮助他人的美好品质。
【点睛】上课认真听讲并积极参与会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识记;课后注意对课本重点篇目的复习,在理解的基础上要重点识记课文的结构、内容、手法、主旨等内容:比如开头、结尾、过渡段的作用,文中主要内容的含义、作用,主要人物的典型特征和意义,课文的主要表现手法,课文的主旨思想等。
21.①在回忆故事的同时,作者对自己当时想法或思想活动的回忆,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思想和感受,有利于表现文中人物形象特点和性格特点。
②议论性的内容,可以帮助读者透过故事表象深入故事实质,从更深层面揭示事件的意义,对深化主旨起到积极作用。
【详解】本题考查把握段落作用、分析作者情感的能力。分析语段的作用,首先明确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结构上注意伏笔、照应、铺垫等,内容上注意主旨的体现,和其它语段的关系。
比如第3段,写聂荣臻对部队请示答复时的想法和对日本小女孩“养起来”“送回去”的思想活动,就表现了聂荣臻宽厚仁和的性格和博大的人文情怀。第7段写聂荣臻关于给日军写信的“考虑”,极好地体现了聂荣臻等八路军高级将领的形象,同时也表现了他对战争中政治工作重要性的深刻理解。
比如第8段插入了关于日本军队的残忍和中国军队实行革命人道主义的对比议论,就通过八路军拯救两个日本小女孩这一偶然发生的事件,让读者了解到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这一重大内容,揭示了事件偶然性背后的必然性,揭示了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获得战争最终胜利的必然性。
22.信件开头,聂荣臻站在战争给中日两国人民带来巨大伤害的高度,痛斥日寇侵略暴行。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应认真阅读所给文段,结合全文以及作者的创作背景认真分析其含义,这是聂荣臻写给日本官兵的一封信,“日阀横暴,侵我中华,战争延绵于兹四年矣”,这句话揭露了日本侵华的史实,此时战争已达四年之久,日本侵华铁证如山;“中日两国人民死伤残废者不知凡几,辗转流离者,又不知凡几”,陈述了战争给中日两国人民造成的伤害;“此种惨痛事件,其责任应完全由日阀负之”,这句话明确宣布:日本侵华,日本应负全部责任。开头这样写,是站在中日两国人民的立场上,从大局出发看问题,痛斥日寇侵略暴行,明确写信的目的,表明自己立场,痛斥侵略者,维护民族主权与尊严。
23.以上三段文字,简洁详尽,生动形象地交代了与会干部的积极性、会场环境的隐蔽性和会场氛围的轻松、热闹。
交代会场环境及氛围。
【详解】本题考查段落结构在文中的作用。此类题目的答题思路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层面思考(有些时候也要注意语言表达)。这段文字主要交代了会场的环境及氛围,“这里四周有土墙,墙外长着几株大树,正是天然的屏障。”交代了会场环境的隐蔽性;“把一个晒麦的场子占得满满的了”“会场里熙熙攘攘”反映了与会干部的积极性;“许久不见的同志相互寒暄、敬礼、握手”这是对会场轻松、热闹的氛围的描写。
24.“一个叫中西的日本兵”的例子是点,“‘反战同盟’支部”的例子是面,由点到面,用事实证明日本侵略战争的非正义性和人心向背,预示了其失败的必然性。
【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的能力。分析语段的作用,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考虑。结构方面考虑与前后文的关系,是否有照应、铺垫,是否是承上启下。内容方面则需要考虑主旨、感情、形象方面的作用。
本题考查列举事例的作用,首先在文中找到相关事例,分析其用例特点,先详细描写“一个叫中西的日本兵”的典型例子:“晋察冀军区俘虏过一个叫中西的日本兵,他被俘后要求留在我们这里,我同他谈过话……中西就担任了这方面的教官,教八路军战士使用掷弹筒”。然后再概括描写“‘反战同盟’支部”的例子:“后来,被俘日军士兵愿意留下的越来越多,他们就组成了一个‘反战同盟’支部”。这是详略结合、点面结合的用例方式。再分析这样用例的作用,根据“这些人在我方多数表现很好,很能吃苦,作战勇敢,没发现有逃跑的。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以后,这些人回到日本,不少人参加了日本共产党”概括出这样由点到面,用事实证明日本侵略战争的非正义性和人心向背,预示了其失败的必然性。
25.①这篇回忆录的整体语言风格:浅显平易,通俗易懂,口语与书面语共用,雅俗共赏,自然亲切。
聂荣臻写给日军的信的语言风格:典雅庄重,义正词严,情理并重,言简意明,多文言词汇和成语,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②聂荣臻的回忆录,以口述的形式,叙述了聂荣臻革命生涯中的种种经历,成书于1983年。回忆录的目的是让后人更多地了解那一段风起云涌的革命历史,因而具有通俗性;作者在主观叙述的同时,力求做到对历史史实的客观再现,因而适当运用书面语,以求对内容的严谨表达;采用自然亲切的语言风格,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聂荣臻给日军的信,在当时无疑具有外交属性,因而,语言庄重典雅、言简意明,符合这封信外交属性的要求。同时,这封信还被赋予给日军做政治工作的功能,因而,不仅借送还日本小女孩的事件动之以情,而且义正词严地阐明中国人民的立场,揭露日本军阀的罪恶,晓之以理,情理并重,促使日本军人认识到日本军阀发动的侵华战争的非正义性和邪恶性,从而产生强大的说服力和感召力,进而有效发挥这封信政治思想工作的功效。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章语言风格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着眼整体文本,揣摩整个文章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语言风格是指人们在进行交往时,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目的、任务及交际者的秉性和素质而采用的不同的语言素材和方式。可分四类:日常口语体风格、应用文体风格、艺术文体风格和个人的语言风格,各类风格都有自己独特的一套词汇、语法、语音和修辞手段等风格要素。所以,解答时要认真揣摩。
本题问,聂荣臻写给日军的信,和这篇回忆录整体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给日军的信为什么会采用这样一种语言风格?首先要分清楚这两篇文章的文体特点。聂荣臻写给日军的信,在当时是一件大事,属于外交辞令。信件开头,“日阀横暴,侵我中华,战争延绵于兹四年矣”聂荣臻站在战争给中日两国人民带来巨大伤害的高度,痛斥日寇侵略暴行。接着叙述关于救助、送还日本小女孩事件,言简意明,使日本军人知晓事件始末。再写日寇制造的战争给中日两国人民带来的灾难,句式整齐,铿锵有力,直击人心。尤以“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独人父母”之句最具震撼力,引人深思。再次阐述日阀侵略战争的非正义性,然后倡导中日两国之士兵及人民应携起手来反对战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结尾义正词严地申明正义之师、英勇之师的态度,并对侵略者进行劝告,深化了大战中的“插曲”的意义。所以语言风格要庄重典雅,言简意明。为什么用这样的语言风格呢?因为,战争中的政治工作关系到军心问题,阐明了聂荣臻对战争的独到理解。使日本侵略军的“三光政策”与八路军实行的“革命的人道主义”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战争中的邪恶与正义。这样的语言风格,交代给日军写信的原因,对比分析日军的惨无人道和八路军革命的人道主义,举例说明八路军对敌人开展政治工作的效果。从而产生强大的说服力和感召力,进而有效发挥这封信政治思想工作的功效。
而《长征胜利万岁》是一篇回忆录。是我军的一个战士写的。该战士怀有朴素的革命情操,又没有很高深的文字功底,记事平实,语言浅近,自然亲切。而这个回忆录的读者也是中国人,要激起中国人的民族情感,就不必过多修饰,实实在在就好。
【点睛】常见的语言风格有:1、平实质朴、朴素自然。其特点是看似寻常最奇崛,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2、含蓄隽永、含蓄委婉。诗歌最富有灵气,诗的灵气在于隽永,在于"字短情长",字里行间总是留着启人联想、开人悟性的"空白"。含有深意,藏而不露。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多用象征、双关等手法。3、清新明丽、清新雅致。这种风格往往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其艺术境界多如大雨过后的清清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水珠。4、形象生动。诗歌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地展现了赤壁的壮丽景色,气势雄伟,境界开阔。5、婉约细腻。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6、幽默风趣。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运用夸张、反语、仿词、双关等手段,突出事物特征,揭露事物本质,富于讽刺意义,增强批判性和说服力,令人轻松愉快,忍俊不禁。7、雄浑雄浑。指力的至大至刚,气的浑厚磅礴。其特点是:骨力挺健,气壮山河,气吞宇宙,气度豁达,气概恢宏,气宇轩昂,气势浩瀚,气魄雄伟。8、豪放。豪迈奔放,谓之豪放。其特点既表现了作为主体的诗人的特点,又表现了作为客体的描绘对象的特点。就主体而言,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志向高远,襟怀旷达;气呑宇宙,力拔山河;傲骨嶙峋,狂荡不羁。就客体而言,往往拥有巨大的体积、伟大的力量而显示出特有的壮美、崇高,或显示出浑茫、浩淼的无限阔大的景象,因而气势峥嵘,场面壮阔,境界缥缈,极目无垠。9、沉郁。沉郁,就是指情感的浑厚、浓郁、忧愤、蕴藉。"沉则不浮,郁则不薄。"杜甫之诗,为浓郁之极至。忧愁是杜诗沉郁的主要内容,他的忧愁,不只是个人的,更是国家的、民族的、人民的,因而这种忧愁具有丰富的情感层次,使其沉郁获得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价值。10、冲淡。冲淡,即冲和、淡泊,含有闲逸、静穆、淡泊、深远的特点。11、旷达。即疏狂不羁,通脱豁达,潇洒飘逸,高洁特立,代表作家是苏轼。苏轼的词除了豪放外,更多的是旷达的词风。
26.不好。
①给日军写信是“大战中的插曲”这一故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删除就损害了故事的完整性。
②这封信是聂荣臻主张在战争中重视对敌人开展政治工作的体现,有助于全面、深刻地表现聂荣臻的形象以及其政治、军事思想和主张。
③信中提到的“国际主义之精神”是对文中所说“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的补充与佐证,保留信件原文有利于宣扬和展示八路军奉行的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
④后文有两个小女孩送交给日军后日军表示“很感谢”的“回信”,这一内容与下文写战后日本人民和参加过侵华战争的日本旧军人的反省和悔过形成有机关联。删除信件后,没有了前文的这些铺垫,后文的叙述就会显得比较突兀。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引用的作用。首先明确引用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结构上注意伏笔、照应、铺垫等,内容注意主旨的体现,和其它内容的关系。还要注意其所处的位置,如开头注意铺垫、引起下文、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阅读兴趣等,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结尾注意点明深化主旨等。
首先我们要明确,《大战中的小插曲》中,故事情节是聂荣臻救日本小女孩,但维系文章前后情节的关键却在于这封信,这封信写于小女孩被送回之时,又关联着后文政治工作的观点、寻找小女孩等情节,在结构上可以说承上启下,是全文的重头戏,删去它,情节将不完整;
接着,从人物形象来说,如果没有这封信而只有故事,那么就无法全面展现聂荣臻“要注意不失时机地对敌军进行整治工作”的思想,在这封信后,聂荣臻详细阐述了自己写信的原因,如果只有自己的阐述而没有信件内容作为印证,就会显得缺乏实际依据;因此这封信能帮助我们更深刻全面地理解他的政治、军事思想;
再从文章主旨上来说,救小女孩本身是一种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信中也向日方指出“我八路军本国际主义之精神”,与聂荣臻所说的八路军的精神“我们共产党人领导的八路军,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对被俘士兵我们绝不伤害,对日本人民我们不仅不伤害,还要尽最大力量给予爱护和照顾”相呼应,保留信件既是一种印证,也是告诉我们,不仅要这样做,还要宣传、展示,以便让中日双方都理解八路军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
从结构上来说,这封信与后文“他们还回了信,说八路军这样做,他们很感谢”“美穗子这件事,对中日友好产生了很好的影响。日本人民很受感动……他们说,八路军拯救日本小姑娘这件事,更使他们认识到侵华战争的罪恶,表示要道歉,要感谢,赞扬八路军的革命人道主义”等内容相呼应,保留这封信,能够更好地说明他们为何受到触动,从而让后文的叙述不那么突兀,顺理成章。
27.“曲折有趣”“很有意义”点明了“插曲”的特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详解】本题考查段落结构在文中的作用。此类题目的答题思路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层面思考,有些时候还可从读者感受角度思考。这段文字在内容上主要是描写了战时的生活也常常遇到一些曲折有趣的事情,从而引出下文对“插曲”的叙述。文中的“曲折有趣”“很有意义”点明了“插曲”的特点,有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28.观点一:军事上的对抗谋略更重要。
没有高超的军事谋略,就难以在战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并战胜敌人。战争最直接地体现为军事上的对抗和冲突,因此,运用过人的军事智慧和军事谋略,战胜敌人,取得胜利,是战争的关键因素。比如,课文故事发生的背景——百团大战,打击了日伪军的反动气焰,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战,极大地振奋了全国的抗战信心,对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具有重大意义。
在军事谋略上处于优势,是开展对敌政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军事上的胜利或局部胜利,就失去了话语权。因此,如果不能运用军事谋略在军事对抗中处于有利地位或相对稳固的地位,对敌开展政治工作就失去了前提和基础。
观点二:对敌人开展政治工作更重要。
政治工作能使已方获得更多道义上的支持。孟子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政治工作是争取更多道义支持的渠道,使战争向着有利于已方的目标发展。聂荣臻通过送还日本小女孩,对日军展开政治工作,触动了当时日军士兵的内心,使他们回信表示感谢;在战后又引发日本人民和参加过侵华战争的日本旧军人的反省和悔过,这些作用都是军事谋略和军事手段难以产生的。
政治工作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兵法》云,“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不战而屈人之兵”要好于“百战百胜”,而这一目的的达成,更多的在于带有政治工作色彩的“伐谋”“伐交”,而不是在于体现军事谋略色彩的“伐兵”和“攻城”。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文中相关信息作答。解题思路是:首先亮明观点,而后结合小说具体内容分析,言之成理,言之有据。
本题可以认为军事对抗谋略重要,也可以认为对敌人开展政治宣传更重要;其实一般情况都是双管齐下,各有各的优点,互有补益。但本题最好明确自己的观点,再结合文中内容详细分析,证明观点。
如认为军事上的对抗谋略更重要,可以认为“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本文中,拯救日本小姑娘并送还,其实是建立在我方战争胜利的基础上,正因为有了战争胜利的基础,我军才有余暇救护他人。如果军事战争失败,一来自顾不暇,不会有机会救小姑娘,二来一旦战事失利,我方的话语在敌军看来是毫无意义的,因此军事对抗谋略更重要。
如认为政治工作更重要,结合文中内容来看,我方的政治工作促使不少日本军人投降并融入我军,甚至成为我军的战术指导;日军收到信,特意回信表示感谢;解放后这件事引起日本人民对侵略中国行为的反省和悔过,促使中日两国人民修复关系,这些都在历史发展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也是单纯依靠军事谋略无法达到的效果;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传统文化,更崇尚在文德上使敌人心悦诚服地归服,只有心悦诚服,才不会产生反抗谋逆心理;这些其实就是“政治工作”,这是能够以较小的代价获得最大利益的办法,在崇尚和平发展的现在,更需要以“政治工作”作为切入点,潜移默化,“不战而屈人之兵”。
【点睛】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对语句内涵的挖掘,不要脱离文本随意作答。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实现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
29.细节描写,写大一点的小女孩对聂荣臻的亲近和依赖,从侧面表现聂荣臻对孩子的关怀是无微不至的、发自内心的。
【详解】本题考查赏析文段语言的能力。“赏析语言”是一个意义很宽泛的术语,内容表现的角度、表达方式、遣词造句的特色、语言表达的风格、修辞手法等均涵盖其中,解答时应学会结合具体的文本,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首先从手法上分析,属于刻画人物的细节描写。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运用细节描写,要为表现人物性格、发展故事情节以及直接间接揭示作品意义或主题思想服务。“一直跟着我”“用小手拽着我的马裤腿”“她跟到哪里”等均属于细节描写,表现了小女孩对聂荣臻的亲近和对他的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