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导学案 (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导学案 (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2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29 08:13: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学习 目标 1.知道战国七雄的形成过程、著名的兼并战争及结果。 2.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国家强大的需要。 3.知道都江堰的修建概况、构成系统、功能和意义,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4.认识诸侯兼并是战国时期社会的重要内容,社会变革是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
课前导学
一、战国(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七雄
1.形成背景:经过春秋近300年的争霸战争,大部分小诸侯国被兼并,几个大诸侯国左右着政局,维系周王室统治的各种制度已经完全崩溃。
2.形成:战国初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三家分晋)齐国由大夫田氏 取代。(田氏代齐)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
3.七雄之间的兼并战争:
(1)战争特点:规模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
(2)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3)势力变化:魏国、齐国、赵国、秦国先后崛起,秦国逐渐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对东方六国构成威胁。
二、商鞅变法
背景 (1)经济方面: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根本原因) (2)政治方面: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 (3)军事方面:兼并战争激烈,需要改革求强
目的 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开 始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内容
政治 (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 (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最能体现变法性质) (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统一度量衡
军事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影响 (1)确立了新的政治经济制度——封建制度。 (2)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1.修建: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
2.结构:由渠首(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三个主体工程)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构成。
3.功能和作用:综合性的水利枢纽,使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
4.影响: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2 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课堂助学
观察下图并结合本课内容,回答A、B处应填什么,并指出都江堰工程的特点。
A:鱼嘴。B:宝瓶口。特点:它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组成,是一座综合性的(防洪、灌溉、水运等)水利枢纽。
1.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与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比较:
项目 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 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
时代特征 奴隶社会走向瓦解 封建制度逐渐确立
战争性质 非正义的争霸战争 兼并战争、具有统一战争的性质
战争特点 持续时间相对短、规模相对小、次数相对少 持续时间长、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战争规模大
战争结果 先后出现了春秋五霸,诸侯国数量减少,出现了疆域不断扩展的强大诸侯国,有利于统一 各诸侯国势力此消彼长,秦国逐渐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对东方六国构成威胁,有利于秦国统一全国
2.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及启示:
(1)原因:①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合乎秦国国情,这是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②变法得到秦孝公的大力支持,变法措施行之有效、执行坚决,这是变法成功的重要原因。③商鞅不顾个人安危,敢于同旧势力进行坚决斗争。④商鞅首先取信于民,得到百姓信任,使变法深入人心。
(2)启示:①改革是发展的动力,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是强国之路。②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要付出血的代价。③今天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深化改革、勇于创新。
【例题】(跨学科 地理)从图1到图2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趋势是( )
A.诸侯争霸 B.走向统一
C.百家争鸣 D.社会倒退
【思路点拨】本题突出时空观念的考查,由图1可以看出,春秋时期,诸侯国众多。由图2可以看出,到战国时期,只剩下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的诸侯国。根据诸侯国数目逐渐减少,可推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趋势。
达标检测
1.(跨学科 语文)唐朝诗人胡曾的咏史诗句“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直接反映了战国时期( )
A.周王室衰微 B.分封制崩溃
C.兼并战争不断 D.注重兴修水利
2.(2022 重庆)如图是一位同学绘制的有关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思维导图。图中①处应填写的正确内容是( )
A.周平王迁都洛邑 B.社会生产力发展
C.齐桓公称霸中原 D.铁制农具的出现
3.(侧重史料实证)下图是文物铜方量,其铭文中记载了公元前344年12月,大良造(爵位)鞅,定十六又五分之一立方寸的容积为一升。该文物可实证( )
A.商朝青铜工艺高超 B.商鞅废除井田制
C.商鞅维护贵族特权 D.商鞅统一度量衡
4.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从北往南运动的物体会向右偏移,都江堰的主体工程体现了这一原理,并借助地势和弯道来排沙和泄洪。由此可见,都江堰( )
A.同时具备防洪和灌溉的功能 B.是世界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
C.体现了中国先民高超的智慧 D.完全借助于地势因素而建造
素能提升
1.《史记》记载,战国时期,秦国“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这表明当时秦国( )
A.世袭贵族的特权受到冲击 B.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损害
C.废除了封建等级制度 D.维护了旧贵族的利益
2.“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
A.注重法治,稳定社会秩序 B.承认土地私有,发展经济
C.推行县制,便于国家管理 D.推动民族交融,富国强兵
3.司马迁《史记 商君列传》记载:商鞅相秦“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恃德者昌”等治国要领;苏轼《商君功罪》:“其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两者都认为商鞅变法( )
A.遭到了普遍反对 B.严刑峻法导致混乱
C.最终必然会失败 D.忽视了道德教化
4.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水利工程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
A.井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5.(历史解释、唯物史观)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强国的根本保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即位前一年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作战65次。下表为秦国的战绩。
全胜 互有胜负 败北
58次 3次 4次
(注:秦始皇于公元前247年被立为秦王)
——摘编自粟劲《秦律通论》
材料二 商鞅变法的发起者是商鞅和秦孝公,秦国变法的成功与此二人的独特品质息息相关。在“要不要变法”的廷议上,商鞅以“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为主旨,说服秦国君臣;然后以“南门徙木”一幕来取信于民。在变法法令上,他十分注意抓住秦人的特点,以“名、利”为导向,移风易俗,促其“农、战”,效果颇著。
——张守慧《论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之成败及其现实意义》
材料三 秦国率先实现县制,按地区划分国民,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国家公共权力直接控制到基层社会的每一个人。秦统一后将秦国的制度推向了全国,建立了统一的、具有东方特色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简言之,商鞅变法使国家形态走向成熟,对统一国家和中华民族具有长远影响。
——任世江《通过商鞅变法让学生接触思辨》
材料四 从商鞅变法开始,秦人就彻底抛弃了“王德”,凡事只要能获利就算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去做。所有人都只为利益而奔波,都以奴役他人作为自己的幸福观。战争又使秦国劳动力丧失,粮价上涨,当时的粮价已经高出魏国几乎六十倍。
——陈雨露、杨忠恕《中国是部金融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军同六国战争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
特点:秦国对外战争大部分取得胜利。原因: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2)根据材料二,指出商鞅变法能取得成功的原因。
秦孝公与商鞅的变法决心与毅力;变法措施实事求是、不因循守旧;取信于民,得到老百姓支持;以名利为向导,符合老百姓切身利益。(言之有理即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中“使国家形态走向成熟”的具体措施。
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统一度量衡。
(4)材料三和材料四分别从什么角度评价商鞅变法?由此得出历史评价应注意什么?
角度:正面和负面两个角度。注意:历史评价应该实事求是、一分为二;历史评价应以史实作为依据,论从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