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说课稿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29 14:48: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华民国的创建》说课稿
各位老师、同学们好。我的说课题目是《中华民国的创建》,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七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首先,说教材。鸦片战争后,在中国人民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的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这是我国乃至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所以在整个中国近代史当中是开辟了新篇章的一段历史。
这节课是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课本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的第三节课“中华民国的创建”。讲述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的基本史实,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过程,以及为了限制袁世凯权力而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比较完整地为学生呈现出了辛亥革命的主要结果。
因此,这节课既是前面所学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内容的延续,又可以为后面学习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和新文化运动及五四爱国运动打下基础,是本章的重要内容。
在学情上,本课面向的是八年级学生。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历史学习,在知识层面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分析、理解能力;而通过本单元前两节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到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因而已经能够对中华民国的建立过程及接下来的国内态势通过简单的史料分析自主学习。而对袁氏窃权的多方面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难以理解。初二学生知识背景较为简单,且思维不够发散,但可利用其较强的求知欲及较为活跃的课堂氛围,通过辩论赛、小组探讨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阐释。
根据教材分析结果和对学情的分析,我制定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如下:
在知识与能力上,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中华民国的成立,掌握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过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及其内容和性质。在过程与方法上,通过讲述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革命性和软弱性的表现,培养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体会中国民主革命的艰巨性和曲折性,树立崇高的爱国精神;正确认识近代中国的国情,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本课教学重点为中华民国的建立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难点为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
在教学方法上,我主要采用讲授法、多媒体辅助法、小组探究法、读图识图法。同时注重以讨论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新课导入中,我会播放提前准备好的电子相册,电子相册的内容为本单元前两节中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相关图片(如同盟会于东京成立时的照片、《民报》封面)及辛亥革命中革命党人的努力相关图片(如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图、黄兴绝命书),并对学生提出设问:革命党先烈为革命做出了哪些努力?其目的是什么?学生答出“共和”目的后,进一步设问:那革命党人有没有完成这一目的?其结果如何?进一步引出本节课共和制的命运发展。
通过这个电子相册导入的目的是: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回顾前两节所学革命党人为建立共和制所做的努力,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引发学生对接下来共和制命运的思考。通过设疑,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激起学习本课兴趣。
本课的三个子目“中华民国的建立”“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属于纵向发展的顺序,因而对教材的整合要注重前后连贯,避免知识点过散,故以民主共和制的命运为线索,设计“共和起步”“共和梦魇”“共和遗产”三部分,分别对应教材三目。
第一目“共和起步”中,首先请学生回顾前一节“武昌起义”相关内容,并观看《武昌起义形势图》,设问:武昌起义后的革命形势是怎样的?使学生意识到当前的革命形势迫切需要一个统一的政府。再请学生阅读课本第一幕内容并结合课前所学,让学生自主理清中华民国成立的过程,并完成表格(包括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首都、总统、副总统、机构、纪年、意义)。在学生完成表格以后,我会适当补充有关五色旗、民国纪年法的相关资料,加强学生对中华民国建立的理解。
在“共和梦魇”这一部分中,首先我会设问: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以后,国家的形势是怎么发展的?请学生通过阅读课本相关史料及ppt出示的有关帝国主义、保守势力、袁世凯与革命军的实力对比的相关材料,并进行小组讨论得出相关结论。接下来,我会进一步设问:面对这样的国内外形势,如果你是孙中山,你会让位给袁世凯吗?为什么?并请学生们自由选择观点,开展一场小型辩论赛。辩论结束后,我会带领学生们共同梳理袁世凯窃权的过程,并对其中“清帝退位”重点阐述。
“共和遗产”这一目中,我会向学生提出设问:孙中山为了维护辛亥果实,限制袁世凯权力采取了怎样的措施,进而引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目的。继而,我会通过ppt展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有关国家主权、国民权力、司法权、立法权、行政权的主要条目内容,通过这些条文,引导学生归纳《约法》的主要内容、原则。接着出示《约法》与封建专制制度下的法律相比有何不同,并总结《约法》性质。
在讲完这三目的内容后,我会提出设问: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辛亥精神”,结合本节课和前两节所学谈谈你心中的“辛亥精神”是一种怎样的精神。
我这样设计是因为:中华民国建立过程作为重点内容,但较容易理解。学生是可以通过自己阅读课本掌握的。这样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第二幕中的袁世凯窃权是本节课的难点,通过开展辩论赛,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们体会到孙中山不得不让位给袁世凯的原因,同时意识到资产阶级在领导近代中国革命过程中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在对《约法》性质分析中,通过对比其与专制制度下的法律文件,更为直观的体现出《约法》的民主、自由、平等性。对“辛亥精神”的思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导学生学习艰苦奋斗、追求民主的精神,并积极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去。
最后我会以板书的形式进行课堂小结,请学生尝试总结,教师加以点评补充,并过渡到下一课:随之而起的民国政府能够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复兴之路吗?下节课让我们共同学习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这一部分的设计意图是:本节课脉络较为清晰,但知识较为零碎。因而学生在对照板书进行总结时,线索较为清晰,能做较好的总结。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总结能力、加强对本课的认知和巩固,又能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而对于那些较零散的、容易遗忘的知识,教师又可在最后加以补充,进而完善本节课的知识结构体系。
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中华民国的创建
(一)共和起始——中华民国的诞生
1.背景
2.经过
(二) 共和梦魇——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原因
2.过程
(三)共和遗产——《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内容
2.性质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