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导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导学案(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29 08:2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学习 目标 1.掌握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局面,采取的政治、思想、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措施。 2.分析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军事等方面巩固大一统局面的影响。 3.认识汉武帝时期的大一统局面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课前导学
一、“推恩令”的实施
1.实施背景:西汉初, 势力强大,地方上的 也发展起来,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2.“推恩令”的内容:汉武帝采纳 的“推恩”建议,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 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 ,由皇帝制定封号。
3.其他政策:
(1)以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囯,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等。
(2)建立刺史制度: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 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
4.“推恩令”等政策的作用: 大大加强了对 的控制。
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1.背景:西汉初,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诸子百家学说流行;诸侯王门下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
2.表现:
(1)统一思想: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 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2)兴办太学:汉武帝在长安兴办 ,以 的《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培养 需要的 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3.作用:从此,儒学居于 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三、盐铁专卖
1.背景:西汉初,盐铁经营权大都掌握在豪强手中,他们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2.目的: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3.具体措施:①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 ;②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实行 ;③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 。
4.作用: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为 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四、北击匈奴
1.背景:秦末汉初,匈奴族首领冒顿单于率领匈奴族统一了 ,不断南下袭扰;西汉建国之初,国力疲弱,不得不对匈奴实行“ ”,每年还要送给匈奴大量粮食和布匹;经过“文景之治”,到 统治时期,国力强盛。
2.概况:
(1)大举反击: 、霍去病率兵与匈奴进行了三次大战。匈奴受到重创,被迫迁徙 。
(2)对抗匈奴的高潮:公元前119年的 ,使匈奴遭受沉重打击,匈奴再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 。
五、汉武帝统治措施的影响
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课堂助学
材料 到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语,彻底实行了。封建政体反动的余波,至此才算解决。
——[美]阿尔伯特 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
问题 根据材料并结合本课内容,指出汉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的措施,并简要分析此措施起到的作用。
措施:颁布“推恩令”。作用: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
1.大一统:中央加强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汉武帝的大一统实际上是秦朝中央集权的延续和巩固。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
2.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学态度的比较:
项目 秦始皇“焚书坑儒” 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不 同 点 方式 采用法家的思想,对其他思想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进行粗暴破坏 尊崇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结果 未能巩固统治,反而加速其灭亡 巩固了汉朝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西汉的兴盛
相 同 点 目的 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
实质 思想文化上的专制政策
【例题】“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武帝接受此建议,采取的措施是( )
A.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B.减轻赋税,发展生产
C.以德化民,稳定民心 D.分封诸侯,加强皇权
【思路点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国家的正统思想,使得文化的一统与政治的一统相一致。
达标检测
1.(跨学科 地理)以下两幅图分别为西汉初期、后期各封国大致范围。出现图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推恩令”实施
B.盐铁官营的推行
C.“和亲”政策的实行
D.北方匈奴的败退
2.汉武帝即位……从政治上进一步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经成为封建统治者的迫切需要,主张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已不能满足上述政治需要……儒家学说终于取代了道家成为正统思想。这表明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是( )
A.道家思想的衰落 B.政治发展的需要
C.社会经济的发展 D.地方势力的强大
3.汉朝规定,凡产铁的郡里均设置铁官,即便不产铁的郡里也要在县一级设置小铁官。铁的冶炼和铁器的制作与销售,一律由铁官负责。这一政策的实施( )
A.巩固了中央集权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行政控制
C.减轻了农民负担 D.消除了匈奴对汉朝的军事威胁
4.(2022 湖北)他武艺高强,英勇善战,第一次出征河西,率轻骑深入大漠,转战六日,消灭匈奴兵数千人。由于战功赫赫,在他24岁英年早逝后,汉武帝下令将他的坟墓修成祁连山形,以示纪念。他是( )
A.蒙恬 B.王翦
C.霍去病 D.张骞
素能提升
1.(侧重史料实证)下图这件汉墓出土的金缕玉衣,用1 100多克金丝连缀起2 498块大小不等的玉片,由上百个工匠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完成,相当于当时100户中等人家加起来所有的家产。它的主人是诸侯王刘胜,汉景帝刘启之子,汉武帝刘彻异母兄。据此可知( )
A.西汉豪强地主聚敛财富横行乡里
B.汉武帝对诸侯势力发展放任不管
C.西汉诸侯国王实力强大骄奢淫逸
D.汉武帝为此加强对社会经济控制
2.西汉一代政区变化较大。汉初七国四十余郡,七国分领二十余郡;景帝中元六年,郡四十三,王国二十五;武帝天汉以后基本维持在郡八十三,王国二十。这一变化说明汉代( )
A.地方行政机构不断完善 B.始终未能解决王国问题
C.中央集权得到不断强化 D.国家统治区域日趋扩大
3.《汉书 食货志》载:“大农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则卖之,贱则买之。如此,富商大贾亡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跃。”汉朝政府这样做旨在( )
A.统一铸币 B.盐铁官营
C.平抑物价 D.休养生息
4.公元前106年,西汉武帝将全国103个郡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置刺史1人,刺史“奉诏条察州”,主要依据“六条问事”,因郡守和国相官佚为二千石,故在六条法律条文中有四条是针对“二千石”的。这说明刺史制度( )
A.利于完善州、郡、县等地方行政机构
B.均衡了州郡和封国的地方权力分配
C.可消除地方豪强势力对中央的威胁
D.主要是为了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
5.(跨学科实践活动)为进行研究性学习,某历史学习小组开展了以下活动。请判断该小组研究的课题是( )
活 动 内 容
查阅文献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桓宽《盐铁论》、司马迁《史记》等
观看视频 《中国通史——北击匈奴、南定吴越》等
搜集图片 《五铢钱》《独尊儒术群雕》等
考察遗址 陕西茂陵、陕西凤翔县祭天遗址等
A.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秦统一货币促进经济交流
C.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D.儒家思想确立为正统思想
6.(2022 广东)(跨学科 体育)汉代体育项目众多,包括蹴鞠、骑射、步射、击剑、格斗等,深受民众喜爱,甚至帝王也参与“斗虎”“格熊”活动。这反映出,汉代社会风尚的一个侧面是( )
A.崇尚勇武 B.含蓄内敛
C.悠然清闲 D.宁静纯朴
7.(历史解释、史论结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董仲舒非常强调“大一统”。从这个观点出发,他主张政治上必须统一于天子,思想上也必须统一,要独尊儒术,罢黜百家。这种思想是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论依据。
——摘编自《文物秦汉史》
材料二 孝武(汉武帝)穷奢极欲……外事四夷……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
——摘编自《资治通鉴》
(1)根据材料一,指出董仲舒主张的核心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采纳其观点的原因。
观点:大一统思想。原因:大一统思想符合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地方与诸侯势力的膨胀成为中央集权的潜在威胁;统一思想有利于保证皇帝
(2)材料二认为汉武帝“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请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任选两个角度,结合史实进行说明。
政治上:汉武帝与秦始皇都加强了中央集权。汉武帝通过“推恩令”解钱。思想上:两人都加强了对人民思想的控制。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任答两个角度即可)
(3)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发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