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秋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课后训练(基础巩固+能力提升)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2份,含答案点拨)

文档属性

名称 (2013年秋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课后训练(基础巩固+能力提升)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2份,含答案点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3-10-28 09:23:19

文档简介

课后训练
基础巩固
1.地理学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以下词语与地理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辨别方向 B.天气预报
C.为希望工程捐款 D.风土人情
2.在国际长跑比赛中,一些来自东非高原的选手常常取得好成绩,其原因是(  )。
A.当地交通不便,靠步行 B.黑人身体素质好
C.生活在高原,无氧耐力强 D.国家贫穷,人们能吃苦耐劳
3.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正确的是(  )。
A.东北平原发展冬小麦种植 B.四川盆地发展热带作物生产
C.海南岛大力发展棉花生产 D.内蒙古高原发展畜牧业
4.阿拉伯男子的传统打扮是身穿白色的宽大长袍,头戴头巾。与这种传统服装有关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宗教 D.审美观
5.一次朋友聚会时,小王告诉大家:“滑冰还用学吗?我们那里三岁的小孩都会。”请问小王最有可能是哪里人?(  )
A.海南人 B.新疆人
C.东北人 D.北京人
能力提升
6.将下列体育活动与其适合开展的地理环境连接起来。
7.有个同学说,我是一名学生,平时很少出门,每天除了在家,便是在学校,与地理关系不大。这种说法对吗?
8.有几位企业家准备合资建一家葡萄酒厂,在选择厂址时发生了争论,有的要建在城镇附近,有的要建在葡萄园附近,到底谁的观点正确?
9.贝贝和玲玲是在北京地理夏令营新结识的好朋友,一个来黑龙江省,一个来自海南省,在谈到自己喜欢的活动时,两人的答案截然不同。
贝贝:我最喜欢溜冰,打雪仗……
玲玲:我最喜欢游泳……
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10.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列问题。
悟空的旅行
孙悟空保唐僧去西天取经后终于修成了正果,被封为佛,住在西天。日子长了,倍感烦闷,越发向往美好的人间生活,于是他决心离开佛国,到人间走一遭。
孙悟空一个筋斗从天上翻下来,落到了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一块绿洲上,走进一个村子,看到这里的房子都没窗子,他感到十分奇怪。这时,房子里走出一个维吾尔族老人,看到孙悟空,想到他曾在取经途中借来芭蕉扇,煽灭火焰山上的大火,使火焰山下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便邀请他在此住宿,热情款待。
孙悟空问他:“这里的房子为什么都不留窗子?”
(1)你能解答孙悟空的这个问题吗?
第二天,孙悟空说:“住这样的房子会把我闷死的!”于是,谢过主人的好意,又一个筋斗翻到了西双版纳。孙悟空来到一个傣族村寨,见这里的房子都长着腿,孙悟空奇怪地问道:“这里的房子怎么都有腿呀?”
(2)你能告诉孙悟空吗?
第三天,孙悟空又一个筋斗翻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他看到这里的房子都是斜顶和尖顶的,很是奇怪,忙问当地的居民:“你们这里的房顶为什么要建成这样?”
(3)你能回答孙悟空的这个问题吗?
第四天,孙悟空又一个筋斗翻到了雪花飞舞的大兴安岭,在鄂伦春族的屯子里,见到这里的房子也是尖顶的。他不由得想:这里跟长江中下游地区相距几千千米,气候条件截然不同,房子怎么还是这样奇怪呢?
(4)你能试着解答这个问题吗?

参考答案
1.C 解析:辨别方向属于地图方面的问题;天气预报属于气象方面的问题;为希望工程捐款不属于地理问题;风土人情属于地域方面的问题。
2.C 解析:高原地区地势高,空气稀薄、含氧量低,因此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们耐氧力强。
3.D 解析:东北平原冬季寒冷,小麦不能越冬;四川盆地位于亚热带,不适宜发展热带作物生产;海南岛地处热带,棉花主要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内蒙古高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草场广阔,适宜发展畜牧业。
4.A 解析:阿拉伯人大多生活在炎热干旱的沙漠气候区,这里气候炎热,多风沙,穿白色的衣服反射阳光,宽大的衣服也有利于透气。
5.C 解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域的民风无不打上一方环境的“烙印”。我国南方地区的人们喜欢游泳,北方地区的人们喜欢溜冰。
6.
7.答案:这位同学的说法是错误的。
解析:地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每天收听、收看天气预报,以便决定第二天是否要增减衣物,是否携带雨具;每天吃的粮食、水果、蔬菜都来自于农业生产;家里的家用电器则来自于工业生产;周围的建筑体现了当地自然环境特色。所以我们时时刻刻都处在地理之“家”中。
8.答案:葡萄酒厂建在城镇附近比较合适。
解析:人类的活动不能随心所欲,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兴建工业企业要考虑到原料、能源、水源、市场和运输条件。在选择葡萄酒厂址时,一方面要考虑葡萄容易变质,不易储藏等因素;另一方面也要考虑酒瓶易碎,不宜长途运输,城镇酒销售量大等因素。所以统筹考虑,酒厂还是建在城镇附近比较合适。
9.“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域的民风无不打上一方环境的“烙印”。不同地域的居民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在体育运动上也会有较大的差异。贝贝是黑龙江人,冬天经常溜冰,打雪仗;玲玲是海南人,靠近海边可以游泳。
10.(1)天气炎热干燥,房屋不设窗户可以防风防暑。
(2)西双版纳气候湿热,还有毒蛇野兽,竹楼高出地面1~2米,既干燥又安全。
(3)因为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丰沛,房屋建成斜顶和尖顶有利于排水。
(4)这里降雪太多,容易积压房顶,尖顶有利于缓解压力和排除积雪。
课后训练
基础巩固
1.地图的三要素是(  )。
A.图名、比例尺、方向 B.图名、比例尺、图例
C.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D.图名、方向、图例和注记
2.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向(  )。
A.南方 B.西方 C.东方 D.北方
3.下图是“某中学校园平面图”,校门朝向是(  )。
A.南方 B.北方 C.西方 D.东方
4.在比例尺为1∶8 000 000的地图上,量的A、B两地距离为5厘米,A、B两地的实际距离为(  )。
A.40千米 B.400千米
C.4 000千米 D.40 000千米
5.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
A.五万分之一 B.1∶1 500 000
C.1∶3 500 000 D.三百万分之一
6.下列图例表示国界线的是(  )。
7.有关图例和注记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②注记是地图上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 ③填绘地图时,注记横写应从右到左,竖写应从上到下 ④在地图上,所有城市都用一样的符号表示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8.下列关于地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地图中图例和注记都是一样的 B.现在还没有适合盲人使用的地图
C.世界地形图属于自然地图 D.现在的地图都是平面地图
9.下列有关学习地理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学会看地图 B.学会收集地理信息
C.学会欣赏大自然 D.只需记忆无需理解
10.野外旅行我们应掌握的地理技能有(  )。
①地理素描 ②地理标本制作 ③会制作地球仪 ④地理摄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能力提升
小明暑假回老家探亲,顺便画了一幅家乡的规划图,读图完成第11题。
11.图中是一片优美的田园风光,有大片的耕地和林地,其中林地位于耕地的(  )。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正西方向
12.在甲、乙两幅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上,某两地间的图上距离分别为8厘米和4厘米,这说明(  )。
A.甲图表示的实地范围比乙图广 B.进行工程建设选用乙图更为实用
C.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小 D.甲图所表示的内容比乙图更详细
13.在1平方米的墙壁上,绘制某中学规划图,采用下列比例尺比较合适的是(  )。
A.1∶500 B.1∶50 000
C.1∶10 000 D.1∶150 000
14.在两张面积相同的纸张上,分别绘制山东地图和中国地图,那么(  )。
A.画山东地图应选小比例尺 B.画中国地图应选大比例尺
C.可以用相同的比例尺 D.山东地图比中国地图内容详细
15.下图是一幅公路平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公路两端点A、B的指向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方向。
(2)图中河流流向的总趋势是:从________方向流向________方向。
(3)甲村位于乙村的________方向。
1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有哪几种比例尺?
(2)甲、乙两图中,比例尺较大的是图______。
(3)天津在北京的________方向。
(4)两图图幅相同,则图乙表示的范围是图甲的________倍。

参考答案
1.C 解析: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是地图的三要素。
2.D 解析:指向标如果不特别注明,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3.A 解析:学校平面图上画有指向标,该图可以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与校门的朝向相反,所以学校的大门朝向南方。
4.B 解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本题是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5厘米÷1/8 000 000=400千米。
5.A 解析:比较比例尺大小时,统一转化为数字式较容易看出。选项A可转化为1/50 000;选项B可转化为1/1 500 000;选项C可转化为1/3 500 000;选项D可转化为1/3 000 000。其分子均为1,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显而易见,选项A的分母最小,即比例尺最大。
6.A 解析:A项和C项的区别是线段中间的点,国界中有点,未定国界中没有点。其他比较容易区分,B项是铁路,D项是河流。
7.A 解析:图例是图形符号,注记是文字和数字,注记的填写横写应该从左到右,竖写是从上到下,不同城市的图例是不同的。
8.C 解析:不同地图中的图例和注记不一定完全一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图例和注记;现在有供盲人触摸的地图;地形图反映的是自然地理特征,属于自然地图;地图并不都是平面图,也可以是模型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地势的高低起伏。
9.D 解析:学习地理需要多种方法,既需记忆又需理解。
10.C 解析:野外旅行我们应掌握一般的地理观察、摄影、素描、标本制作等技能。对于地球仪的制作并没什么要求。
11.C 解析:可以把指向标平移到林地和耕地之间的小河处,这样能够看出林地位于耕地的东南方向。
12.D 解析:图上距离大,说明反映的事物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大,因此甲图的比例尺大,表示的内容比乙图更详细,但是范围比乙图小,在工程建设中一般选用表示内容更详细的大比例尺地图。
13.A 解析:题中要求在1平方米的墙上绘制,这实际给了图上的距离,因为一般的校园长度也就是500米左右,由于图上距离要小于1米,所以比例尺应该是1∶500左右。
14.D 解析:图幅大小相同时,地图所示范围大小不同,其比例尺选择有大小之分。通常是图示范围越大的地图,其比例尺越小。所以在两张面积相同的纸张上分别绘制山东地图和中国地图时,画中国地图应选小比例尺,画山东地图应选大比例尺。另外图幅相同的情况下,图示范围越大的地图内容越粗略,图示范围越小的地图内容越详细。
15.答案:(1)西北 东南
(2)东 西
(3)东北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有指向标地图上方向的判断。首先把指向标平移,然后根据指向标确定南北方向,东西方向与南北方向垂直。
16.答案:(1)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2)甲
(3)东南
(4)400
解析:图中有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三种比例尺;图甲中的数字比例尺分母小,比例尺大。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可判断出天津在北京的东南方;图甲比例尺是图乙的20倍,则图乙表示的范围实际长是图甲的20倍,实际宽也是图甲的20倍,范围(面积)是图甲的4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