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病历卡
姓名:近代中国
患病时间:1840-1949
病史: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瓜分中国的狂潮、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主要症状:民族危亡,亟需救亡图存
阶段性用药:
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维新变法、义和团
剂
第19课 辛亥革命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六单元 第19课
民主革命之“药” ——辛亥革命
治疗过程
病急乱投医
专家会诊
开出药单
外科手术
疗效初显
病灶转移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一、病急乱投医
——庸医清政府
(一)清末新政(1901-1905)
(二)预备立宪(1906-1911)
清末新政
倡导创办
工商企业
废科举、办学堂、设学部、改学制
编练新军
改革官制
(外务部等)
时人评价:
“以旧人行新政”,“新政不新”
结果
清廷以“新政”挽救王朝气数的动机,却换来了推翻王朝以实现改革的结果:新式学堂培养了近代学生,因而造就了成批反封建斗士;新政发展工商,却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军淘汰了旧军,结果却铸成了把枪口指向清王朝的武装力量。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坏政府改革之日,即是最危险之时。
——《旧制度与大革命》
在清政府改革之时,革命思潮和革命运动风起云涌!
(革命派:美式民主共和)
失,垂死
一、病急乱投医
——庸医清政府
(一)清末新政(1901-1905)
(二)预备立宪(1906-1911)
宣布预备立宪
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请愿运动
“皇族内阁”
1906年9月
1908年8月
1911年5月
预备立宪(1906—1911)
清皇族内阁合影(1911年)
凡识时务者皆能知之……潮流万派,皆趋共和。
——立宪派代表张謇
拭,诚,彻
派 众
病急乱投医
专家会诊
开出药单
外科手术
疗效初显
病灶转移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二、专家会诊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革命准备:
1、1894 兴中会(孙中山)
2、1903 《革命军》(邹容)
3、1905 同盟会(孙中山、黄兴)
政治纲领:三民主义
组织
专家
孙中山(主治医生)
若夫最大权力者,无如政治。政治之力,可为大善,亦能为大善。吾国人民之艰苦,皆不良之政治为之。若救国救人,非锄去恶劣政府不可。” ——陈少白《兴中会革命史要》
邹容(专家)
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革命者,争存争斗过渡时代之要义也;革命者,顺乎天而应乎人者也。
——邹容《革命军》
陈天华(专家)
须知事到今日,断不能再讲预备救中国了。只有死死苦战,才能救得中国……要革命的,这时可以革了, 过了这时没有命了。——《警世钟》
会诊结果:
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
二、专家会诊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革命准备:
1、1894 兴中会(孙中山)
2、1903 《革命军》(邹容)
3、1905 同盟会(孙中山、黄兴)
政治纲领:三民主义
病急乱投医
专家会诊
开出药单
外科手术
疗效初显
病灶转移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三、开出药单——三民主义
内容: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民族) (民权) (民生)
评价:积极:体现人民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要求
消极:1、反帝不明确,反封建不彻底
2、没有满足人民的土地要求
实践:武昌起义
材料一 我们并不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如果满人始终执迷,仍然要把持政权,制驭汉族,那就汉族一日不死,一日不能坐视的!
材料二 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所以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
材料三 文明之福祉,国民平等以享之。当社会改变经济组织,核定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
——孙中山:1906年《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
民族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民权主义
“创立民国”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推翻清政府,争取民族独立
推翻君主专制,建立共和国
核定地价,涨价归公,国民共享
对象,敌 确
关注 人群 原主
三、开出药单——三民主义
内容: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民族) (民权) (民生)
评价:积极:体现人民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要求
消极:1、反帝不明确,反封建不彻底
2、没有满足人民的土地要求
实践:武昌起义
成功
病急乱投医
专家会诊
开出药单
外科手术
疗效初显
病灶转移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四、外科手术——武昌起义
时间:1911
导火线:四川保路运动使武汉兵力空虚
“铁路为全国命脉,从经济上论,则关于财政;从调运上论,则关于兵政。若铁路为外人所有,不啻举财政、兵政之权,全授之外人也,国尚能自立乎?”
铁路所布,即权力所及。左右之,存亡之,操纵于铁路两轨,莫敢谁何!——日本《朝日新闻》
川人
七千万四川人民,虽然一直挣扎在饥饿线上,但他们几年来怀抱难以言喻的爱国热忱,不惜卖儿鬻女,竭力抵交租股。不怕别的,怕的就是外国人侵占我们的路权和国权……盼了许久,等了许久,熬了许久,最终却得来清廷把铁路“收归国有”的虎狼谕令。仇恨的怒火,顿时燎原而起!
——梅毅《辛亥革命:启蒙,光荣与梦想》
镇压 使
110年前的一个烟头,加速了革命的进程:10月9日,配置炸弹,不慎起火,俄巡捕闻讯赶来,将革命党人的名册等起义文件起获,武昌形势顿时紧张。
10月10日,新军工程第八营打响起义第一枪:排长查房时,恶声责问士兵晚上为何擦枪,是否想造反?……一名战士举枪便射,瞬时武昌城内外枪炮齐鸣……
成立湖北军政府
占领楚望台军械库
宣告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北京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中 华 民 国
建立,治疗效
病急乱投医
专家会诊
开出药单
外科手术
疗效初显
病灶转移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五、疗效初显——中华民国的建立
五色旗(五种颜色依次代表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象征着“五族共和”)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五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六条 人民得享有左列各项之自由权。
第四十四条 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第四十五条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摘自191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主权在民
三权分立
自由平等
责任内阁
防止专制,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否定封建等级制度
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限 美 因
病急乱投医
专家会诊
开出药单
外科手术
疗效初显
病灶转移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成绩
六、病灶转移
——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
清政府
袁世凯
帝国主义列强
革命党人
立宪派
旧官僚
施压革命阵营
军事威胁
外交孤立
经济封锁
攻陷汉口
汉阳
政治讹诈
妥协,压力
孙?留 袁
政治上
史料阅读:
我胡里胡涂地做了三年皇帝,又胡里胡涂地退了位。 有一天隆裕太后坐在炕上,用手绢擦眼,地上跪着一个粗胖老头,满脸泪痕。我不明白两个大人为什么哭。胖老头很响地一边抽缩着鼻子一边说话,说的什么我全不懂。这个胖老头就是袁世凯。如果别人没有对我说错的话,正是在这次,袁世凯向隆裕太后直接提出了退位的问题。
——整理自爱新觉罗·溥仪《我的前半生》
清,结束 袁
阶段性诊疗结论:
性质:
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
的民族民主革命。
影响:
1、推翻清王朝,结束两千年君主专制
2、传播民主共和,推动思想解放
3、使社会风俗发生变化
4、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5、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6、缺乏能提出科学革命纲领、能发动广大民
众、组织严密的政党的领导
民族 民主 比较
材料:辛亥革命更是以暴力推翻了帝制,代之以民国……它是一条分界线,在此之后帝王由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公敌。“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成为一种时代意识。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剪辫运动
迫令放足
剪辫运动
常见礼节
结束君主专制
传播民主共和,推动思想解放
使社会风俗发生变化
观念
反 革命
材料:民国之政治,比之满清尤为不及……把持国事者,均系军阀武人,争权夺利,祸国误民,有国家共和之名,无国家共和之实。
——《孙中山全集》第七卷
材料: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有效;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偿还之责,不变更其条件;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告各友邦书》节选(1912.1)
史料: 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448马力,1918年为82750马力,约增加1倍。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反封建不彻底
促进民资发展,抵制外来侵略
反帝不明确,
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比较 反
彻底共和
清 革命
使命
材料:民国二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戴君身着外国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君“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戴君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范小芳等《戴季陶传》
材料:中国同盟会在武昌起义之后开始出现分裂,有一些人并不赞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对孙提出的平均土地更有人反对,章炳麟等与黎元洪组建共和党,到1912年中国同盟会已经四分五裂了,南京临时政府的九个成员中只有三个是中国同盟会的成员。
——林增平:《辛亥革命史研究备要》
材料:……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申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
——1905年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缺乏科学的革命纲领
未能发动广大民众
中国同盟会组织不严密
认识
汇总
阶段性诊疗结论:
性质:
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
的民族民主革命。
影响:
1、推翻清王朝,结束两千年君主专制
2、传播民主共和,推动思想解放
3、使社会风俗发生变化
4、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5、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6、缺乏能提出科学革命纲领、能发动广大民
众、组织严密的政党的领导
积极意义
历史局限
孙中山先生说:“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国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我呼吁,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发扬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精神,携手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继续奋勇前进!
——习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谢谢,再见!
性质:
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反帝”?
——推翻清朝,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反封建”?
——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建立民国
为什么是“比较完全意义”?
(1)“反帝”的局限:
①目标:未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②结果:未改变半殖民地的性质
(2)“反封建”的局限:
仅仅推翻君主专制制度,未改变半封建的性质。
(地主阶级统治,封建自然经济,封建思想文化)
四、阶段性治疗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