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秋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课后训练(基础巩固+能力提升)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2份,含答案点拨)

文档属性

名称 (2013年秋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课后训练(基础巩固+能力提升)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2份,含答案点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3-10-28 09:24:29

文档简介

课后训练
基础巩固
1.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特点是(  )。
A.东南多,西北少 B.东多西少
C.夏秋多,冬春少 D.夏秋少,冬春多
2.我国水资源季节变化大,主要是因为______影响降水的季节变化(  )。
A.不同季节水资源利用量不同 B.西高东低的地势
C.夏季风的进退 D.陆地面积广阔
3.下列地区中,缺水最严重的是(  )。
A.东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华北平原 D.成都平原
4.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重大工程有(  )。
①南水北调工程 ②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③引黄济青工程 ④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北京的小明兴高采烈地对同学们说:“我们喝上长江水了。”他说的与下列哪项工程有关?(  )
A.引黄济青 B.南水北调
C.兴修水库 D.引滦入津
6.2013年,许多地区大幅度提高水价,其目的是(  )。
A.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B.提高人民消费水平
C.提倡居民节约用水 D.加快水资源的利用
7.解决我国水资源不足的途径中,我们能直接积极参与的是(  )。
A.跨流域调水 B.节约用水
C.修建水库 D.淡化海水
8.能缓解华北地区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A.大规模开采地下水 B.缩减农田面积,以减少用水量
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D.发展节水农业
9.下图反映的家庭节约用水方式为(  )。
流水作业
A.推广节水器具 B.一水多用
C.少使用清洗剂 D.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能力提升
10.关于我国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水资源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少
B.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为自东南向西北减少,我国耕地的分布也是南多北少,因此我国水土资源配合良好
C.我国水资源在季节分配上的特点为夏秋少,冬春多
D.我国水资源最丰富的河流是长江,其次是黄河
11.读图,正在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其起点位于(  )。
A.①图中 B.②图中
C.③图中 D.④图中
12.根据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季风区四城市降水季节分配图
我国南、北方比较(%)
耕地
水资源
北方
62
17
秦岭—淮河
南方
38
83
(1)读图判断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____(季节);我国东部季风区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
(2)读表判断华北平原耕地资源和水资源的配合状况是____________。
(3)造成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缺乏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该线以北耕地以________为主,以南耕地以________为主。
13.读漫画,完成下列问题。
(1)漫画甲说明我国水资源________严重。造成的危害是水质________,严重影响了水资源可利用价值,加剧了水资源的危机程度。造成以上危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漫画乙说明我国水资源________严重。
(3)针对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保护水资源?
14.读漫画,完成下列问题。
(1)该漫画反映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一问题在我国也越来越严峻,其原因有哪些?
(3)你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有哪些?
(4)请为这一主题拟一则公益广告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我国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而降水主要集中于夏秋季节,因此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
2.C 解析:夏季风来自海洋,温暖湿润,所到之处降水丰沛;冬季风寒冷干燥,所到之处降水稀少。
3.C 解析:长江中下游平原、成都平原位于湿润地区;东北平原虽降水较少,但是气温低,蒸发量小,属于湿润、半湿润地区;华北平原虽位于半湿润地区,但由于耕地多,加之工农业用水量大、蒸发强烈,成为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
4.C 解析: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途径是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引黄济青、引滦入津工程等。三峡、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解决的是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问题。
5.B 解析:为解决水资源南多北少的状况,我国实施了把长江水引入西北、华北地区的南水北调跨流域调水工程,北京饮用的长江水得益于南水北调工程。
6.C 解析:提高水价主要目的是提倡居民节约用水。
7.B 解析:作为一个公民,在解决水资源紧张方面,我们应积极做到节约用水。
8.D 解析:大规模开采地下水,会使地面沉降,产生“地下漏斗”,地下水会越采越深;缩减农田面积,会减少粮食产量,影响人民生活;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会污染土壤;发展节水农业,可缓解华北地区用水紧张状况,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9.B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水资源的重复使用,即为一水多用,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10.A 解析:我国水资源的基本特征是总量丰富(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量少。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而耕地资源是北多南少,水土资源的配合不佳,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我国水资源最丰富的河流是长江,其次是珠江。
11.C 解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起点是丹江口水库,该水库位于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上,位于湖北省境内,由图中轮廓和河流信息可判断,①为云南省,②为广东省,③为湖北省,④为黑龙江省。
12.答案:(1)夏 南方多、北方少
(2)耕地多,水资源少
(3)北方地区降水少(或北方地区雨季短)
(4)旱地 水田
解析:第(1)题,认真分析判读四城市降水季节分布图,其共同点是降水集中在夏季。东部季风区南方(广州、武汉)降水多,水资源丰富;北方(北京、哈尔滨)降水少,水资源相对缺乏。第(2)题,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很容易得出,北方地多水少,南方地少水多。第(3)题,造成北方地区水资源缺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北方降水少,降水时间短,主要集中在7、8月。第(4)题,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季风区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
13.答案:(1)污染 下降 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污水排放
(2)浪费
(3)采取节约和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等措施。
解析:从漫画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在利用中存在严重污染和浪费的现象,影响了水的利用价值,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究其原因,还是由人们的工业废水、城市废水、化肥、农药等引起的。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采取节约和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等措施。
14.答案:(1)全球水危机(或水荒、水资源短缺)
(2)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秋多,冬春少;时空分布不均,生产、生活用水量剧增,导致水资源严重不足;水体污染、浪费严重。
(3)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4)惜水、节水势在必行或若不珍惜水资源,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只要切合主题,新颖即可)
解析:从全球水危机、我国水资源的特点以及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等方面分析。
课后训练
基础巩固
1.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自然资源是(  )。
A.森林资源 B.矿产资源 C.土地资源 D.海洋资源
2.下列有关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小 B.总量大,人均占有量也大
C.总量小,人均占有量小 D.土地类型单一,以耕地为主
3.我国目前土地资源的国情是(  )。
A.人多地多 B.人少地少 C.人少地多 D.人多地少
4.目前,我国最重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未开发土地
5.我国耕地在土地资源中所占比重相对偏小,其主要原因是(  )。
A.农业用地多 B.人口众多
C.城市建设用地多 D.山地多,平原少
6.我国耕地总面积比美国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山地多,平地少,平原面积小 B.我国人口多
C.农业用地绝对数量较少 D.美国农业发达
7.下列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与分布的主要地形结合正确的是(  )。
A.耕地—高原 B.林地—山地
C.草地—平原 D.建筑用地—高山
8.下列土地利用类型与气候特点对应正确的是(  )。
A.森林—半干旱地区 B.水田—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C.草地—湿润地区 D.荒漠—半干旱、干旱地区
9.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水土流失不严重
B.森林资源有日益减少的趋势
C.草场普遍超载,导致草质下降,草场遭到破坏
D.土地沙漠化严重,南方也出现了成片的沙荒地
10.“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其主要依据是(  )。
A.土地资源不可再生 B.土地资源多种多样
C.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D.人口多,耕地少
能力提升
11.下图表示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下列选项与图中内容相符的是(  )。
A.①水田 ②旱地 ③林地 ④草地
B.①旱地 ②水田 ③林地 ④荒地
C.①水田 ②旱地 ③荒地 ④林地
D.①旱地 ②水田 ③荒地 ④草地
1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数字表示的土地类型中,②表示________,③表示________。
(2)图中①表示的土地类型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的东北平原、________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________盆地。
(3)本区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该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我国____________以北地区。
13.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的构成特点是________,其中比重最大的是________,有利于发展______业。耕地比重______,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较______,后备耕地资源不足。
(2)我国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与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耕地在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随着经济的发展,今后我国人地矛盾会进一步加剧,原因是(  )。
①我国可垦荒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匮乏 ②建设用地将不断增多 ③随着人口的增长,对耕地的需求量会增加 ④大规模植树造林,使土地面积迅速减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均为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区,区域A表示______________(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区,区域B表示______________(土地利用类型)。
(2)区域A和B大致以______________为分界线,这条分界线与我国1月平均气温____ ℃等温线及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3)区域①为______林区,②为______林区。
(4)区域①的主要山脉有________和________,区域②的主要山脉有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此从地形看,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而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
15.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和漫画“鲸吞”,完成下列问题。
(1)从土地利用类型来看,表示________,表示______,表示______,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下列四位同学的介绍,判断他们所说地区所属的土地利用类型。
甲:我的家在北京市海淀区,这里高楼林立,到处是学校、商店、住宅。________。
乙:我爷爷的家在东北一望无际的黑土地上,那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________。
丙:暑假里爷爷带我去了东北长白山区,那里地形崎岖,森林茂密。________。
丁:我的同学去了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那里牛羊遍地,我也希望去看一看。________。
(3)漫画“鲸吞”反映的问题最有可能发生在第(2)题中________同学描述的地区。
(4)漫画反映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怎样解决漫画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答案
1.C 解析:人类生活在土地上,土地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基本场所。
2.A 解析:我国土地资源丰富,由于人口众多,总量大,人均占有量较小。
3.D 解析: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居第三位。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面积还不到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1/2,所以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4.A 解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农业中占有主导地位的是种植业,因此,在几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中,尽管耕地的比重比草地和林地都小,但耕地的地位是最重要的。
5.D 解析:耕地是主要的农业用地,耕地的形成与地形关系密切,我国地形山区面积广大,平原少,所以耕地少。
6.A 解析:与美国相比,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平地少,平原面积小,加上干旱区域大,因此耕地总面积小于美国;耕地总面积与人口多少、农业用地绝对数量和农业发达与否没有直接关系。
7.B 解析: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丘陵地区,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高原地区,建筑用地应建在比较平坦的地方。
8.D 解析:森林和水田主要分布在湿润地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区,荒漠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和干旱地区。
9.A 解析: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化、草场普遍超载、滥伐森林等。
10.D 解析:我国耕地比重小,而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就更少,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因此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1.答案:(1)草地 林地
(2)华北 四川
(3)小麦 秦岭—淮河一线
解析:东北平原为耕地,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为林地,内蒙古高原东部地区为草地。我国耕地类型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以北主要为旱地,以南主要为水田,从而决定了粮食作物的不同。南方的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北方的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
12.答案:A 解析:水田主要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旱地主要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我国天然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西南横断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
13.(1)类型齐全 可利用草地 畜牧 小 多
(2)东部湿润和半湿润区 800 面积日益减少,耕地质量下降
(3)A
14.答案:(1)水田 旱地
(2)秦岭—淮河一线 0 800
(3)东北 西南
(4)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 横断山区 山区 平原
解析:本题考查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中耕地和林地的分布及利用情况。耕地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由于南方和北方气候条件的差异,在利用类型上有旱地和水田之分。我国林区主要分布在东北、东南和西南地区。
15.(1)水田 林地 草地 旱地
(2)甲:建设用地 乙:耕地 丙:林地 丁:草地
(3)甲
(4)人口增长,建设用地挤占耕地
(5)控制人口增长,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