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爬山虎的脚》阅读理解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爬山虎的脚》阅读理解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29 09:58: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0课《爬山虎的脚》阅读理解题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  )成小圆片,(  )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  )一把,使它紧(  )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  )。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1.在文中的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动词。
2.“不费一点儿劲”中的“费”的意思是(  )
A.费用 B.消耗得多 C.花费
3.“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这两句话中,作者采用了(  )的观察方法。
A.用鼻子闻 B.用耳朵听 C.用眼睛看 D.用手摸
4.画“ ”的句子把爬山虎的脚比作_________,写出了爬山虎的脚_______的特点,这是作者运用了__________的方法才观察到的。
5.仔细读第1自然段,填写爬山虎向上爬的过程。
脚触着墙→( )→巴住墙→( )→把嫩茎拉一把。
6.读第2自然段,从文中加点的词语可以看出,作者在不同的时间点对事物进行了_______观察,看到了它________的过程。
7.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请你用波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8.读画“ ”的句子,“不几天”“后来”能删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牵牛花娃娃
蒲华清
春天,爸爸带艳艳在阳台上的花槽(zāo cáo)里撒(sàn sǎ)下一排牵牛花种子。不久,土里冒出绿芽了;又不久,绿芽长成胖胖的绿藤了。爸爸在阳台边拉起一排长绳。
艳艳问:“爸爸,拉绳干吗?”
爸爸说:“牵牛花藤儿要比赛爬绳呀!”
艳艳不信。只见爸爸把藤儿绕上长绳,一条绳一根藤儿,就像一排绿娃娃站在一道道起跑线上。艳艳乐了,忙喊:“预备——爬!”
绿藤儿一动也不动,爸爸骗人。
第二天早晨,呵!每根藤儿都向上爬了一段,中间那根最胖的藤儿爬得最快了,比旁边的藤儿高出了好长一段。爸爸没骗人,艳艳乐得大声叫:“爸爸,来看!它们真的在比赛爬绳了!”接着,便拍着小手喊:“加油!加油!”
但绿藤还是一动也不动。谁也没见它们往上爬。
中午,艳艳放学回家,又见藤儿往上爬了一段。艳艳想:牵牛花藤儿真奇怪,它们为什么总是悄悄往上爬,不让人看见呢?
不久,牵牛花藤儿爬上阳台顶了,就像给阳台挂了床绿纱帐;又不久,绿藤儿上长满了红花朵,就像绿纱帐(chàng zhàng)挂满了密密的红喇叭。
艳艳家的阳台好看极了。
艳艳明白了:牵牛花是一群悄悄做好事的娃娃!
9.将文中加下划线的字的错误读音用“\”画掉。
10.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说话中断或间顿 B.表示解释说明
C.表示声音延长 D.表示突然转换话题
11.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请照样子仿写一句:________ 。
12.牵牛花藤儿为什么总是悄悄往上爬,不让人看见呢?
___________
13.你还知道哪些攀爬的植物?请把它们的名字写下来。
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变 巴 拉 贴 爬 2.B 3.C 4. 蛟龙的爪子 非常有力 细致观察 5. 六七根细丝变成小圆片 细丝由直变弯 6. 连续 离墙萎,触墙活 7.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8.不能。“不几天”“后来”表示作者不仅细致地观察事物,而且还进行了连续观察,体现了爬山虎的脚不断变化的过程。
【解析】1.本题考查对动词的掌握。
根据语境可判断动词填入的动作。也可根据原文,提取关键信息。
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2.本题考查字词理解。
“不费一点儿劲”的意思是:没有消耗一点劲;故“费”的意思是:消耗得多。选B。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这两句话中爬山虎的脚的变化都是作者通过细致观察而得出的;“观察”的意思是仔细地察看事物或现象。所以作者采用了用眼睛看的观察方法。
4.本题考查对比喻的修辞手法和对观察方法的掌握。
本句中,本体是爬山虎“细小的脚”,喻体是“蛟龙的爪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爬山虎脚的样子,让文字富有画面感,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爬山虎的脚进行了细致地观察。
5.本题考查对选段内容的把握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联系上下文“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可知前一句“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就是解释了爬山虎向上爬的过程;从中提取关键信息:脚触着墙→六七根细丝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由直变弯→把嫩茎拉一把。
6.本题考查对观察方法的掌握。
“后来”“逐渐”这两个词可以看出作者不仅细致地观察事物,还在不同时间点对事物进行了连续观察,写出了爬山虎的脚触着墙与没有触着墙时的两种变化。
7.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联系上下文“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可知前一句“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就是解释了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用波浪线画上即可。
8.本题考查字词句段的含义与作用。
“不几天”“后来”这两个词可以看出作者不仅细致地观察事物,还在不同时间点对事物进行了连续观察,写出了爬山虎的脚触着墙与没有触着墙时的两种变化,所以不能删除;体现了爬山虎的脚不断变化的过程。
9.zāo sàn chàng 10.C 11. 比喻 书籍就像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12.因为植物生长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是用肉眼看不到的。 13.葡萄、紫藤、野蔷薇。
【分析】9.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花槽huā cáo。
撒下sǎ xià。
纱帐shā zhàng。
10.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破折号(——)短横线,表示解说、话题转1、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例如: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敞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2、用于话题突然转变。例如:“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张强对刚刚进门的小王说。3、用于声音延长的拟声词后面。例如:“呜——”火车开动了。4、用于事项列举分承的各项之前。例如: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环境声学;——环境光学;——环境热学;——环境电磁学;——环境空气动力学。
忙喊:“预备——爬!”是表示声音延长。
11.本题考查赏析修辞手法和仿写句子。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见爸爸把藤儿绕上长绳,一条绳一根藤儿,就像一排绿娃娃站在一道道起跑线上。”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一条绳一根藤儿的样子。
仿写:树上的苹果像灯笼似的又大又红。
1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从“第二天早晨,呵!每根藤儿都向上爬了一段,中间那根最胖的藤儿爬得最快了,比旁边的藤儿高出了好长一段。”可知,植物生长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是用肉眼看不到的。
13.本题考查开放性试题。
联系实际生活举例。如:黄瓜、丝瓜、扁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