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9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题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书写
1.看拼音写词语
yín chàng cè miàn yuán gù làng fèi
bì xū gē bǐ gāo fēng rì mù
lú shān cán yáng
二、选择题
2.下列加点词意思有误的一项是( )
A.暮江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
B.梅雪争春未肯降(服输)
C.只缘身在此山中(缘故)
D.费评章(评议,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3.下列诗句中,不是写花的一项是( )
A.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D.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下列对古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暮江吟》表达了诗人闲适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B.《题西林壁》中诗人站在不同角度,描绘了庐山千姿百态的景象。
C.《雪梅》这首诗借“梅”“雪”争春,劝诫人们要和平共处。
D.《暮江吟》描绘的是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的景象。
三、填空题
5.比一比,组词语。
暮( ) 题( ) 峰( )庐( ) 须( )
慕( ) 提( ) 锋( )炉( ) 需( )
6.查字典。
(1)“缘”字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应先查首字母( ),再查音节( )。“缘”字的解释有:①缘故;②因为;③缘分;④沿着、顺着。“缘由”一词中的“缘”解释为( )(填序号)。
(2)“降”字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应先查( )部,再查( )画。这个字在“梅雪争春未肯降”中读( ),而在“降落伞”中读作( )。
7.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1)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的《题西林璧》中,说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必须要站在客观立场上来分析 ,正如俗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暮江吟》中诗人选取了_________到________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
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全诗用“________”二字点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3)看到晶莹的露珠及一弯新月,我会想到《暮江吟》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运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的喜爱之情。
(4)一首诗就是一幅画。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_在《暮江吟》中准确生动地再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一幅夕照图,表现了色彩美;而后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一幅月夜图,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的热爱之情。
四、信息匹配
8.用“√”给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瑟(sè shè)瑟的秋风吹拂着森林,带走一片片金黄的树叶。
(2)他输(shū sū)了这场比赛,心情不好,你就别去骚(sāo shāo)扰他了。
9.选字组词
暮 慕 幕
夜( ) 日( ) 爱( )
峰 锋 蜂
蜜( ) ( )利 山( )
提 题 堤
( )目 ( )岸 ( )倡
五、诗词曲鉴赏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
10.“暮江吟”中“吟”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的题目告诉我们,写这首诗的时间是_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_。
11.“残阳”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傍晚时分的太阳还叫作_________。
12.后两句诗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比作________,把_______比作_________。
1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阅读理解。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把这首诗写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 诗人 。
15.解释词语:
题:_______ 缘:______ 不识:______
16.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庐山的感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17.所谓“当局者迷”,诗中表示这个道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19.诗人认为“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诗中的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吟唱 侧面 缘故 浪费
必须 阁笔 高峰 日暮
庐山 残阳
2.C
3.D
4.C
5. 暮色 题目 山峰 庐山 必须 羡慕 提醒 锋利 火炉 需要
6. Y yuán ① 阝 6##六 xiáng jiàng
7. 宋 苏轼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想要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认识,就必须要站在客观立场上来分析 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 傍晚 晚上 比喻 可怜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比喻 秋夜美景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大自然
8.(1)sè
(2)shū sāo
9. 幕 暮 慕 蜂 锋 峰 题 堤 提
10. 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 傍晚 江边 11. 西沉的太阳 夕阳 12. 比喻 露珠 珍珠 月亮 弯弯的弓 13.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喜爱之情
14.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代 苏轼 15. 书写、题写 因为、由于 不能认识,辨别 16. 横 竖 远 近 高 低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都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样子 17.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18.B 19.只缘身在此山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