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 沁园春·长沙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 沁园春·长沙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29 10:1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 沁园春 长沙
1.对《沁园春 长沙》中的诗句及词语的解说,不确切的一项是(  )
A.“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一落笔,诗人便将自己置于长天秋水的大背景之中,当然也将读者带进了一个高远的深秋意境中。“独立”“湘江”“橘子洲”三词,点明了人物、时间、地点等要素,属于写实手法。
B.“看”这一动作,其对象包括“万山”“层林”“漫江”“百舸”——这是近观和远眺;还包括长天的鹰、水底的鱼——这是仰视和俯瞰。“红遍”“尽染”“碧透”,则展示出物象的广度、深度和透明度。
C.“万类霜天竞自由。”这不仅是对上述各物象的总结,也是将物象提升为意象的一个概括。“万类”中,无论是静态物,还是动态物,诗人均赋予它们灵性,一个“竞自由”,便使“万类”鲜活起来。
D.“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百侣”们在一起评论国家大事,写一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的各路军阀看得如同粪土一般。万户侯——本为汉朝设置的一种高级爵位,此处指代大军阀、大官僚。
2.《沁园春 长沙》用词精当,极富表现力,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遍”字写出红的范围之广,“染”字写出红的程度之深。
B.“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透”字描绘江水的满溢之状,“争”字展现千帆竞发之景。
C.“鹰击长空”,“击”字富有力量感,准确地形容出了雄鹰在空中展翅翱翔的矫健姿态。
D.“鱼翔浅底”,“翔”字写出了江水的澄澈,形象地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自由轻快的神态。
3.下面对《沁园春 长沙》这首词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沁园春 长沙》中,“沁园春”是词牌名,它规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平仄、音韵等,“长沙”是这词的题目。
B.上阕以“看”和“怅”为线索。“看”总领七句,描绘了一幅江南秋景图;“怅”此处意为惆怅,即为人民不能主宰世界而惆怅。
C.词的下阕重在抒情。以“忆”和“恰”为线索。由“忆”追忆往事,“恰”引领七句,突现了“竞自由”的青年革命家的风貌。
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刻画了一批奋发有为的青年知识分子的激流勇进的精神,含蓄回答了上文“谁主沉浮”的问题。
4.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夸张)
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反问)
C.万类霜天竞自由 (拟人)
D.粪土当年万户侯 (比喻)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 长沙》中运用对偶的手法描写动态景物的两句是“     ,     ”。
(2)《沁园春 长沙》中,词人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自然之景,发出了“     ,     ”的慨叹,表现了自己的雄心壮志。
(3)“      。     ”两句在《沁园春 长沙》中起过渡作用,描写词人旧地重游,引发了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4)《沁园春 长沙》中“     ,     ”两句表现了青年学子意气奔放,正当强劲有力之时。
阅读下面的两首词,完成6、7题。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6.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毛泽东《卜算子 咏梅》中“风雨”“飞雪”点出了四季的变化、时间的更替,“春归”“春到”着眼于事物的运动,既给全篇造成了一种空间的流动感,又为下文写雪中之梅作了饱经沧桑的准备,词句挺拔,气势昂扬。
B.毛泽东《卜算子 咏梅》下阕一个“笑”字赋予了梅花人格化的特征,写出了梅花的神韵——既谦逊脱俗又豁达大度,升华了词的艺术境界。
C.陆游《卜算子 咏梅》以梅花自况,咏梅的凄苦以泄胸中抑郁,感叹人生的失意坎坷;赞梅的精神又表达了青春无悔的信念,以及对自己爱国情操及高洁人格的自许。
D.毛泽东的词表达了词人在险恶的环境下决不屈服,勇敢地迎接挑战,直到取得最后胜利的乐观主义精神。陆游的词借孤高寂寞的梅花表达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操守和高洁的傲骨。
7.请简要分析“犹有花枝俏”中“俏”字的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少年行(其一)
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少年行(其二)
李白
五陵年少全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8.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两位诗人都有少年游侠的经历,诗中的少年都是诗人自己,都暗含诗人的自我反省,有规劝之意。
B.王维诗用典“美酒斗十千”写酒之珍美,李白诗用“五陵年少”写少年豪贵的家世。
C.王维和李白的诗都用了“酒”这一意象来描写塑造少年的形象,展示其无限的青春活力。
D.王维和李白的诗都沿用乐府旧题,反映出了盛唐时期民众的积极、自信、进取的时代风貌。
9.王维诗中的“咸阳游侠”,李白诗中的“五陵年少”和毛泽东词中“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中的“同学”“书生”都是各自时代的青年,请对他们的形象稍作分析。
参考答案
1.A 2.B 3.B 4.B
5. (1)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2)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3)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4)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6.A
7.①“俏”是俊俏、挺拔,美好的样子。词人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梅花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梅花俏丽挺拔的美好神韵。②一个“俏”字不仅描画出梅花的艳丽形态,更凸显了在美好环境中,梅花傲岸挺拔的精神气质。
8.A
9.①王维诗中的“咸阳游侠”慷慨好客,豪爽仗义,在欢聚痛饮中让人看到大唐盛世的慷慨大气;李白诗中的“五陵年少”宝马香车,美女为伴,豪放洒脱。这些形象都表现出盛唐时人物的意气风发、自信满满。②而《沁园春 长沙》中,“同学”“书生”是中国现代的有志青年,他们以天下为己任,怀着满腔热忱,投入到为祖国、民族前途而奋争进取的时代激流中去,并且坚定地要去做时代的领导者和新世界的创造者。这种书生意气不是饮酒交友洒脱春游,而是改造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满腔豪情和积极进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