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8张PPT)
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
语言建构与运用
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思想
思维发展与提升
鉴赏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多种辩论技巧和修辞手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
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文化传承与理解
核心素养
目
录
导入新课
知人论世
逐译晓意
辩论艺术
壹
贰
叁
肆
积累文言
语言艺术
伍
陆
齐
恒
事
之
文
晋
孟子
壹
导入新课
齐桓晋文之事
王道
K
霸道
P
贰
知人论世
壹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代表,被称为"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
贰
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孟子的主要思想就是:仁、义、善。
叁
政治思想:争取民心、尊贤任能
哲学思想:"性善论"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易子而教
知人论世
作者
壹
《孟子》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弟子共同编写,记录孟子的语言和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民贵君轻。
贰
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叁
冯友兰:"孔子在中国历史的地位如苏格拉底在西洋史,孟子在中国历史地位如柏拉图在西洋史。"
知人论世
作品
壹
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贰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叁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肆
爱人者,人恒爱之;
敬人者,人恒敬之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语录
知人论世
1
2
孟子生活的时代:“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衡,以攻伐为贤。”
孟子正是在这样的情势下见齐宣王的。齐宣王有效仿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大欲,却没有行王政的志向和信心。。但孟子通过亲切生动的举例,浅显恰切的设喻,明确犀利的语言,最终说动了齐宣王,并从正面提出了自己“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
知人论世
背景
叁
逐译晓意
逐译晓意
第一层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
译文: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可以讲给我听听吗?”孟子回答说:“孔子这些人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人,因此后世没有流传。我没有听说过这事。(如果)不能不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齐宣王)说:“德行怎么样,才可以称王呢?”(孟子)说:“使人民安定才能称王,没有人可以抵御他。”(齐宣王)说:“像我这样的人,能够保全百姓吗?”(孟子)说:“可以。”。(齐宣王)
逐译晓意
第二层
原文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逐译晓意
第二层
译文:(齐宣王)说:“从哪里知道我可以呢?”(孟子)说:“我从胡龁那听说:‘您坐在大殿上,有个人牵牛从殿下走过。您看见这个人,问道:‘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准备用它(的血)来涂在钟上行祭。’您说:‘放了它!我不忍看到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这样没有罪过却走向死地。’(那人问)道:‘那么既然这样,(需要)废弃祭钟的仪式吗?’你说:‘怎么可以废除呢?用羊来换它吧。’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齐宣王)说:“有这事。”
(孟子)说:“这样的心就足以称王于天下了。百姓都认为大王吝啬。(但是)诚然我知道您是出于于心不忍(的缘故)。”
(齐宣王)说:“是的。的确有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啬一头牛?就是因为不忍看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就这样没有罪过却要走向死亡的地方,因此用羊去换它。”
逐译晓意
第三层
原文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逐译晓意
第三层
译文:(孟子)说:“您不要对百姓认为您是吝啬的感到奇怪。
以小(的动物)换下大(的动物),他们怎么知道您的想法呢?
您如果痛惜它没有罪过却要走向死亡的地方,那么牛和羊又有什
么区别呢?”
齐宣王笑着说:“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想法呢?(我也说不清楚),我(的确)不是(因为)吝啬钱财才以羊换掉牛的,(这么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了。”
(孟子)说:“没有关系,这是体现了仁爱之道,您看到了牛而没看到羊。有道德的人对于飞禽走兽:看见它活着,便不忍心看它死;听到它(哀鸣)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的肉。因此君子不接近厨房。”
逐译晓意
第四层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
译文:齐宣王高兴了,说:“《诗经》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测到。’说的就是先生您这样的人啊。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却想不出是为什么。先生您说的这些,对于我的心真是有所触动啊!这种心和王道仁政合拍的原因,是什么呢?”
(孟子)说:“(假如)有人报告大王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却不能够举起一根羽毛;(我的)眼力足以看清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末梢,却看不到整车的柴草。’那么,大王您相信吗?”齐宣王)说:“不相信。”
逐译晓意
第五层
原文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逐译晓意
第五层
译文:(孟子说:)“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及禽兽,而老百姓却得不
到您的功德,却是为什么呢?这样看来,举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气
的缘故;看不见整车的柴草,是不用目力的缘故;老百姓没有受到爱护,
是不肯布施恩德的缘故。所以,大王您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是不肯干,而不是不能干。”
(齐宣王)说:“不肯干与不能干在表现上怎样区别?”(孟子)说:“(用胳膊)挟着泰山去跳过渤海,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确实是做不到。向老者折腰行鞠躬礼,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是不肯做,而不是不能做。大王所以不能统一天下,不属于(用胳膊)挟泰山去跳过渤海这一类的事;大王不能统一天下,属于向老者折腰行鞠躬礼一类的事。尊敬自己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照此理去做)要统一天下就如同在手掌上转动东西那么容易了。
逐译晓意
第六层
原文
《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逐译晓意
第六层
《诗经》说:‘(做国君的)给自己的妻子作好榜样,推广到兄弟,
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说的就是把这样的心推广到他人身上罢了。
所以,推广恩德足以安抚四海百姓,不推广恩德连妻子儿女都安抚不了。
古代圣人大大超过别人的原因,没别的,善于推广他们的好行为罢了。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广到禽兽身上,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好处,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用秤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才能知道长短,任何事物都是如此,人心更是这样。大王,您请思量一下吧!还是说(大王)您发动战争,使将士冒生命的危险,与各诸侯国结怨,这样心里才痛快么?”
齐宣王说:“不是的,我怎么会这样做才痛快呢?我是打算用这办法求得我最想要的东西罢了。”
逐译晓意
第七层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译文:(孟子)说:“您最想要的东西是什么,(我)可以听听吗?”
齐宣王只是笑却不说话。
(孟子)说:“是因为肥美甘甜的食物不够吃呢?又轻又暖的衣服不够穿呢?
还是因为美女不够看呢?美妙的音乐不够听呢?左右受宠爱的大臣不够用呢?(这些)您的大臣们都能充分地提供给大王,难道大王真是为了这些吗?”
(齐宣王)说:“不是,我不是为了这些。”
逐译晓意
第八层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是其甚与?”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译文:(孟子)说:“那么,大王所最想得到的东西便可知道了:是想开拓疆土,使秦国、楚国来朝见,统治整个中原地区,安抚四方的少数民族。(但是)以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就像爬到树上却要抓鱼一样。”
齐宣王说:“真的像你说的这么严重吗?”
孟子说:“恐怕比这还严重。爬到树上去抓鱼,虽然抓不到鱼,却没有什么后祸;假使用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又尽心尽力地去干,结果必然有灾祸。”
逐译晓意
第九层
原文
曰:“可得闻与?”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逐译晓意
第九层
译文:(齐宣王)说:“(这是什么道理)可以让我听听吗?”
(孟子)说:“(如果)邹国和楚国打仗,那您认为谁胜呢?”
(齐宣王)说:“楚国会胜。” (孟子)说:“那么,小国本来不可以
与大国为敌,人少的国家本来不可以与人多的国家为敌,弱国本来不可以
与强国为敌。天下的土地,纵横各一千多里的(国家)有九个,齐国的土地总算起来也只有其中的一份。
以一份力量去降服八份,这与邹国和楚国打仗有什么不同呢?还是回到根本上来吧。(如果)您现在发布政令施行仁政,使得天下当官的都想到您的朝廷来做官,种田的都想到您的田野来耕作,做生意的都要(把货物)存放在大王的集市上,旅行的人都想在大王的道路上出入,各国那些憎恨他们君主的人都想跑来向您申诉。如果像这样,谁还能抵挡您呢?”
逐译晓意
第十层
原文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
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
逐译晓意
第十层
译文:齐宣王说:“我糊涂,不能懂得这个道理。希望先生您帮助我
(实现)我的愿望。明确的指教我,我虽然不聪慧,请(让我)试一试。”
(孟子)说:“没有长久可以维持生活的产业而常有善心,只有有志之士
才能做到,至于老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因而就没有长久不变的心。如果没有长久不变的善心,(就会)不服从约束、犯上作乱,没有不做的了。等到(他们)犯了罪,随后用刑法去处罚他们,这样做是陷害人民。
哪有仁爱的君主掌权,却可以做这种陷害百姓的事呢?所以英明的君主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使他们上能赡养父母,下能养活妻子儿女;年成好时能丰衣足食,年成不好也不致于饿死。这样之后督促他们做好事。所以老百姓跟随国君走就容易了。如今,规定人民的产业,上不能赡养父母,下不能养活妻子儿女,好年景也总是生活在困苦之中,坏年景免不了要饿死。
逐译晓意
第十一层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译文:这样,只把自己从死亡中救出来,恐怕还不够,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大王真想施行仁政,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给每家)五亩地的住宅,种上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的衣服了;鸡、小猪、狗、大猪这些家畜,不要失去(喂养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要(因劳役)耽误了农时,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重视学校的教育,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叮咛他们,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会再背着、顶着东西在路上走了。老年人穿丝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饿受冻,如果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那是没有的(事情)。”
肆
辩论艺术
第一招:婉言“转”之
辩论艺术
1.齐宣王的提问。 一开篇,齐宣王毫不避讳,提出他要做齐桓晋文,也就是要称霸天下。在齐宣王看来,齐桓、晋文是春秋五霸,像齐桓、晋文那样称霸诸侯,是他向往已久的目标,所以他劈头所问的便是这称霸的问题,目的在于探讨称霸天下的办法。
2.孟子转移话题。 要对这些崇尚“霸道”的君主讲“王道”绝非易事。孟子的高明之处就在揣摩对方的心理,循循善诱。婉言回避宣王的问题,并顺其语势,避实就虚,弃异求同,以商量的口气建议宣王谈比霸道更高层次的话题--“王道”。
第二招:趣言“挑”之
辩论艺术
1.“王道”的兴趣。
“王道”的话题果然挑起了齐宣王的极大兴趣:“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
孟子讲“王道”能吸引齐宣王的兴趣,是因为想称霸天下的齐宣王感受到了“王道”也能达到一统天下的目的。
2.孟子的主张。
孟子十分清楚,齐宣王不仅没有“保民”行为,甚至连“保民”的念头都没有。孟子为了能使谈话进行下去,因势利导,借以激发对方的善端,减少论辩的对抗。先肯定齐宣王具有“保民而王”的条件,以“保民而王”为诱饵,牢牢掌握谈话主动权,一步一步地由“霸道”转移到“王道”上,把话题纳入自己的轨道,变被动为主动。
第三招:常言“导”之
辩论艺术
1、寻找突破口。
把谈话者引入自己的话题,只是第一步。下一步的关键是以什么为突破口获取对方的完全信任。因为,不取信于宣王,即使说得天花乱坠,顽石点头,那也是听来激动、听后不动。孟子一反常态,不再高谈阔论,而是同宣王拉起家常,说起宣王过去的一件被全国老百姓议论的小事--“以羊易牛”。
2、孟子从日常生活入手,投其所好,欲擒故纵,机警巧妙地利用齐宣王“以羊易牛”这件小事中“吾不忍其觳觫”的说法来大做文章,以小见大,由近及远。
第四招:真言“信”之
辩论艺术
1.孟子的真言。孟子说这是仁术,是君子行为,“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别具慧眼,他感慨地说以羊易牛不是吝啬,而正是最宝贵的仁义之心,正是宣王人性的闪光点。
2.孟子指出齐宣王“以羊易牛”绝不是吝啬,而是有不忍之心,这种不忍之心到仁心,是“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础。是合于王道并大加肯定。孟子一番知痛知热的辩繁高度的评价使好大喜功的齐宣王充分相信从而放松了戒心,化解了敌意,缩短了双方心理距离,为说服齐宣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五招:浅言“激”之
辩论艺术
1.推行仁政的可行性。
取得别人信任还不是终极目标,因为仁政观点是否具有可行性还难以断定。孟子巧用事实来进行说明。
2.解读“不为”与“不能”。
孟子用“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说明“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什么是“能”什么是“不能” 孟子用“挟泰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形象对比,说明了推行仁政不过是举手之劳,简单易行。实行王道对王来说是非常容易的事,因为王有“不忍之心”。只要将这种"不忍之心”从牛羊身上推及百姓身上就可以了。用文中的话说就是“推恩”。
第五招:浅言“激”之
辩论艺术
3.理解“推恩”的内涵。
明确:“推恩”就是推广自己的恩情。按照孟子前面的论述,推恩”的基础是国君具有“不忍之心”;“推恩”的做法就是以国君的“仁心”为起点,使其发扬、推广。“老吾老,以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这两句表明“推恩”的方式是由小及大,由近及远,推己及人;而“推恩”的最终目的是团结自己的民众,进而“王天下”。
点拨:如此“天下可运于掌”,多么轻松!孟子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除了宣王心中的疑惑,打消了他畏难的情绪,激起了他干一番事业的雄心,使宣王不再担心自己的能力不足,条件不够。
第六招:危言“醒”之
辩论艺术
1.宣王的“霸道”防线。上文表面看来,问题似乎已经解决,但孟子清醒地知道宣王心中根深蒂固的霸道思想一下子难以动摇“兴甲兵”“危士臣”“构怨诸侯”“求大欲”……
2.孟子的“危言”警示。
用“缘木求鱼”的故事,运用比喻说理的方法,形象地揭示了霸道的不可行。“邹与楚战”的战例,说明了小不可敌大、寡不可敌众、弱不可敌强的道理。
如果不改弦更张,“后必有灾”。言下之意,亡家亡国,多么可怕!宣王不由冷汗淋漓,只好说:“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
第七招:美言“诱”之
辩论艺术
研读“仕者………”“耕者……”“商贾………”
“行旅……”,孟子用一组排比句适时提出“今王发政施仁”好处多多,何乐而不为呢 在堵死宣王退路,使他不再徘徊于“王道”与“霸道”之间后,孟子又描绘了一幅发政施仁后的美好社会图景:国家有凝聚力,有吸引力,仕者、耕者欲至,商者、行者欲来,天下归之。这样的美好图景当然具有诱惑力。
第八招:直言“昭”之
辩论艺术
1、孟子不仅仅向齐宣王灌输仁政,更是直言相告,向他阐述了发政施仁保民而王的主要措施。其核心是两点,第一点是“制民之产”,使百姓有衣有食;第二点是“谨庠序之教”,使百姓懂得礼义。
2.明君良民,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生活富足,教育发展,民风淳厚,既恬静又和谐,带有浪漫主义的尧舜大同气息。多么诱人的前景啊,怎能不让人心驰神往,为之努力奋斗 到此,孟子已经彻底说服了齐宣王,达到了宣扬自己政治主张的目的。
总结
辩论艺术
纵观全文,孟子犹如一个高明的心理学家、军事家、外交家,他审时度势,坚持攻心为上的原则,巧妙运用“转”“挑”“导”“信”“激”“醒”“诱”“昭”八字绝招,使齐宣王倾耳恭听了懦家“保民而王”的仁政学说,彻底放弃了心存侥幸的“霸道”。这不仅是“王道”战胜“霸道”,更是高妙的劝说艺术的胜利。
伍
语言艺术
“挟太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形象地对比出前者是绝对做不到的,而后者不过是举手之劳。
壹
贰
叁
“力足以举百钧 ,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来突出宣王的“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同样是力能做到而不做,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缘木求鱼”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齐宣王要以区区之齐去战胜八倍于自己的各诸侯国是多么愚蠢,这个生动的比喻,彻底打碎了齐宣王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文势如悬崖坠石,有千钧之力。
善用比喻
语言艺术
如“然一羽之不举……为不用恩焉”,以不可辩驳的气势说明“不能”是有别于“不为”的。它的浅显易懂,还由于排比之中兼用了比喻的手法,真正是以简御繁地把难懂的道理轻松自然地讲得清楚明白。
壹
贰
叁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是不厌其烦地故意揣度,既扩充了文章的内容,又使齐宣王为生活奢侈而自感惭愧,包含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又迫使齐宣王朝着王天下的方向迈进。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四个排比句,形象地写出了小农生产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情景,不但加强了思想上的说服力,而且加强了情绪上的感染力。
善用排比
语言艺术
陆
文言积累
语言艺术
通假字
1、无以,则王乎:以,通“已”,停止 2、然则废衅钟与:与,通“欤”,语气词,表疑问3、王说:说,通“悦”,高兴 4、为长者折枝:枝,通“肢”,肢体(一说折枝,就是折树枝)5、刑于寡妻:刑,通“型”,作榜样 6、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已,通“矣”,语气词,相当于“了”
语言艺术
通假字
7、盖亦反其本矣:盖,通“盍”,何不;反,通“返”,回归
8、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涂,通“途”, 道路
9、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愬,通“诉”, 控诉、控告
10、是罔民也:罔,通“网”,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
1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头发花白,常比喻老人
12、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已。通“矣”,表确定语气
语言艺术
古今异义
1、吾何爱一牛:爱,吝啬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以及,用来推及到
3、至于兄弟:至于,推广到
4、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妻子,妻子和儿女
5、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中国,指中原一带
6、然后从而刑之:从而,接着就
语言艺术
词类活用
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闻,使动,使 听到
2、无以,则王乎(本文有多处):王,名词作动词,行王道,成就王业,取得天下
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异,意动,对......感到奇怪
4、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明,形容词作名词,视力
语言艺术
词类活用
6、老①吾老②,以及人之老②:
老①,形容词作动词,尊敬,爱护;老②,形容词作名词,老人
7、幼①吾幼②,以及人之幼②:
幼①,形容词作动词,爱护;幼②,形容词作名词,幼儿,孩童
8、刑于寡妻:刑(通“型”),名词作动词,作榜样
9、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肥甘,形容词作名词,肥美的食物
10、轻暖不足于体与:轻暖,形容词作名词,轻暖的衣服
语言艺术
词类活用
11、危士臣:危:使动,使……受到危害
12、朝秦楚:朝,使动,使……来朝见
13、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国家;大,形容词作名词大的国家
14、寡固不可以敌众:寡,形容词作名词,人口稀少的国家;众,形容词作名词,人口众多的国家
15、弱固不可以敌强:弱,形容词作名词,弱小的国家;强,形容词作名词,强大的国家
语言艺术
词类活用
16、然后从而刑之:刑,名词作动词,处罚
17、是罔民也:罔(通“网”),名词作动词,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
18、树之以桑:树,名词作动词,种
19、谨庠序之教:形容词作动词,谨慎从事,重视
语言艺术
判断句
1、是乃仁术也
2、夫子之谓也
3、是诚不能也
4、是折枝之类也
5、是罔民也 判断句
6、百姓之不见保:见,表示被动
语言艺术
省略句
1、有牵牛而过(于)堂下者
2、将以(之)衅钟
3、将以(之)求吾所大欲也
4、及(其)陷于罪
5、必使(之)仰足以事父母
语言艺术
宾语前置句
1、臣未之闻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臣未闻之也”,之,代词
2、莫之能御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莫能御之也”,之,代词
3、何由知吾可也: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由何知吾可也”
4、牛何之: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牛之何”,此处之是动词,去、往
5、然则一羽之不举: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不举一羽”,之,
起提宾作用
语言艺术
宾语前置句
6、夫子之谓也:即“谓夫子也”,之,起提宾作用
7、舆薪之不见: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不见舆薪”,
之,起提宾作用
8、何以异: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以何异”
9、未之有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未有也”,之,起提宾作用
语言艺术
状语后置句
1、王坐于堂上:即“王于堂上坐”
2、构怨于诸侯:即“于诸侯构怨”
3、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即“皆欲于王之朝立”
4、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即“而以羊易之”
5、树之以桑:即“以桑树之”
语言艺术
一词多义
道:
(1)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谈论)
(2)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致负诚托,又乖恳愿(道路)
(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
(4)道芷阳间行(取道)
(5)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道理)
语言艺术
一词多义
舍:
(1)shè舍南舍北皆春水(房屋)
(2)shě舍之!吾不忍其觳觫(释放)
(3)shě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停止)
(4)shè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居住)
(5)shě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舍弃,放弃)
语言艺术
一词多义
诚:
(1)诚有百姓者(的确)
(2)是诚何心也(真的)
(3)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真诚)
(4)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果真,如果)
之:(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的)(2)牛何之(去、往) (3)臣闻之胡龁曰(助词,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