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同步练习
整体感知
整体把握课文,填写以下内容。
请从所给的两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 全国政协委员、导演郑晓龙表示,对文艺作品的剽窃、抄袭,如同偷盗,应该受到法律的 (制裁 制约),而且应严厉处理。
(2) 要想把文章写好,得于平常多读、多看、多写, (妄想 想象)梦笔生花,突飞猛进是不切实际的。
阅读语段,完成下题。
①中国拥有 5000 多年文明史,存世文献典籍数量丰富、内容深厚,举世无双。②为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播和延续,中国开展了规模巨大的古籍整理出版工作。③经由几代学者和出版工作者锲而不舍的努力,今天的中华古籍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成为传承优秀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宝贵滋养。
(1) 请将第①句中“存世文献”“内容深厚”与之对应的短语结构匹配。(填序号)
a 并列短语 b 偏正短语 c 主谓短语 d 动宾短语 e 补充短语
存世文献 内容深厚
(2) 第②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3) 第③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晨曦(xī) 规模(mú) 骈进(pián)
B.旁骛(wù) 赞誉(yù) 缀满(zhuì)
C.劫掠(lüè) 调和(diào) 箱箧(xiá)
D.解剖(pāo) 拣择(zé) 曲折(qǔ)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在全球跟病毒赛跑、与死神竞速的关键时刻,任何分散抗疫合力的声音和行为,都是对生命的漠视、对公平的亵读。
B.习近平总书记号召青年学习,在肩负时代重任时行胜于言,在真刀真枪的实干中成就一番事业。谆谆教悔,饱含关爱,凝结厚望。
C.画面中,除却富丽堂皇的建筑顶端有皑皑白雪外,其他环境依然郁郁葱葱,人们或坐或行,往来从容。
D.被市场包裹下的电影最复杂也最简单,再眼花瞭乱的剧情设计、天价特效和艺术概念,都比不过真实和诚意。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 。 。 。 。今天,让我们再次向共和国的英雄和先锋致敬。
①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②英雄胸前的勋章、奖章,凝结着人民的敬意
③这是一部民族史,一部奋斗史,一部英雄史
④无数先辈筑起了坚不可摧的血肉长城,铸就了坚强不屈的民族脊梁
⑤后代手中的荣誉牌和纪念物铭刻着国家记忆
A.②①④⑤③ B.④②⑤③① C.③①②④⑤ D.④③②⑤①
学习了本课后,你所在的班级准备开展以“圆明园的昨天和今天”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 你所在的小组准备围绕该主题出一期黑板报,假如你是负责人,你将策划哪些内容?
(2) 请为以下新闻拟写一则标题。(15 字以内)
据圆明园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推动公众考古的发展,也为了让公众更深入地了解圆明园的遗址考古和保护工作,今天,圆明园首次尝试在新媒体上直播远瀛观遗址考古现场,并通过实时互动,让更多的人了解考古发现和考古知识,进一步传播历史文化,让公众走近文化遗产,也让文化遗产融入大众的生活。今后,圆明园还将继续开展公众考古活动,并以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传播。
(3) “中国政府拟斥资 4.6 亿元重修圆明园”这一消息见报后,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围绕“圆明园是否该重建”这一话题,九年级(2)班的同学们也纷纷发表了意见。请你也围绕该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甲:圆明园应该重建,这样可以让国人一睹昔日圆明园的风采,增强民族自豪感!
乙:圆明园不应该重建,要让后人牢记这段沉痛的历史,以史为鉴,催人奋进!
你:
在参加“身边的文化遗产”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同学收集到以下资料,请你阅读这些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战国时期,思想家墨子在鲁山(潍坊境内)“斫木为鸢,三年而成”。到了清代,潍县城里的风筝作坊已有 30 多家,商贾云集,生意兴隆。1988 年,潍坊被世界风筝联合会确定为世界风筝之都。2006 年,潍坊风筝制作工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材料二:潍坊风筝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先用竹精巧地扎成骨架,再把纸、绢、绸等细心地糊到骨架上,然后独具匠心地绘制出色彩艳丽的图案。潍坊风筝融入了潍县木版年画技法和宫廷风筝庄重典雅的风格后,具有了很高的艺术价值。传承和创新使潍坊风筝既有娱乐、运动方面的实用性,又有造型、绘画方面的艺术性。
(1) 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简要概括潍坊风筝的三个特点。(不超过 20 字)
(2) 根据材料内容,以“风筝”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手法,写写你对潍坊风筝的了解。
课内精读。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节选)
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不过,我要抗议,感谢你给了我这样一个抗议的机会。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法兰西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赃物,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那才是真正的物主。
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
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1) 作者所说的“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
(2) 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深刻含义?(教材母题变式)
(3) “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一句表现了雨果怎样的思想?
(4) 雨果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立场和态度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雨果是个怎样的人?(教材母题变式)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利剑总是对精神俯首称臣
高国成
①拿破仑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力量——利剑和精神,从长远说,精神总能征服利剑。
②一名军人过硬的本领,是拳头更是意志;一支军队可持的法宝,是武器装备更是战斗精神。在人民军队的历史上,无论是对抗反动派军队,还是对垒日本侵略军,我们从来没在武器装备上占有绝对优势,但总能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其中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军具有“逢敌亮剑、英勇顽强”的血性虎气,具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这也充分印证了这样一句真理:利剑总是对精神俯首称臣。
③如今,少数吃着薯片、看着大片、玩着芯片长大的年轻官兵,对强敌有少许“恐高心态”,对精神能否战胜利剑有所怀疑,对传承军人血性的意义认知不足,对立足现有装备打胜仗的信心、决心不足。有的唯技术论,认为技不如人,打赢胜算不大;还有的唯武器论,认为器不如人,无法与对手较量。
④剑之利靠科技,剑之雄靠士气,剑之魂靠血性。战场不仅是武器装备的对抗,更是军人血性和勇气的较量。精神上有了“恐高症”,战场上就无法抢占胜利的“制高点”。武器上的差距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观念上有“代差”、精神上有“落差”。武器装备上的不足可以通过意志、精神和信念等因素来弥补,而心理上的“恐高”不消除,精神上的“准备”不到位,未战先怯、遇敌先怂,何足一战?
⑤战争的胜负,四分之三取决于精神因素,只有四分之一取决于实际力量的对比。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军一个军拥有坦克 430 辆,我初入朝的 6 个军无一辆坦克;美军一个步兵师拥有电台 1600 部,我一个军才数十部,仅装备到营,营以下通信依然靠军号和哨子。但是,志愿军打赢了战争,获得了对手的尊敬,靠的就是“东方之谜”的神奇、“钢少气多”的魅力,以及“原木在移动①”的zhèn hàn!
⑥气为兵神,勇为兵本。气实则斗,气夺则走。缺失战斗意志,丧失必胜信念,打仗必败!甲午战争中,清军与日军的装备差距不大,但少数官兵没有敢于亮剑、刺刀见红的拼命精神,一遇强敌,要么逃跑,要么投降。如此恐惧心理、恐战心态,再先进的武器也挽救不了覆灭的命运。
⑦枪是不会自己动的,需要勇敢的心和强有力的手来驾驭。朱德元帅也说过:“勇敢加技术,就战无不胜。”未来战争中,武器在战斗力要素中的比重有所提升。但武器依然要靠人来操作,人始终是武器的灵魂和主宰。有了人的现代化,有了人的智慧和血性,人与装备才能完美结合,发挥最大战斗力。
⑧心胜则兴,心败则衰。真正的力量,发自内心。如果内心缺乏力量而期待装备力量、技术力量来弥补,那么不管外部力量多么壮观、多么强大,恐怕都难以支撑。除了胜利一无所求,为了胜利一无所惜!作为新一代革命军人,必须具有敢于亮剑、血战到底的意志、血性和精神。
(选自《解放军报》)
【注】①原木在移动:朝鲜战场上,被冻僵的志愿军战士,虽动作僵硬如原木,但仍冲锋不止,视死如归,让敌军肝胆俱裂。于是联合国军士兵用“原木”来称呼让他们震惊不已的中国军人。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zhèn hàn
(2) 请简述本文的写作目的。
(3) 请分析文章第⑤段使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4) 结合语境,说说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精神上有了“恐高症”,战场上就无法抢占胜利的“制高点”。
(5) 下面一则材料能否证明第⑥段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进攻意大利时,为了出奇制胜,拿破仑派了一支部队翻越高山,经过一条冒险的“死亡之路”。每当部队遇到特殊困难,雄壮的冲锋号声就会响彻群山之巅。尽管在危险的攀登中到处充满了障碍,导致部队被拉长到 30 公里,但始终没有一个士兵掉队。四天之后,这支部队犹如神兵突然出现在意大利平原。
(6) 通读全文,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
A.文章开头引用拿破仑的名言,是专门为了引出本文的论题:利剑与精神。
B.本文论证思路清晰:第①段提出问题,第②~⑥段分析问题,第⑦⑧两段得出结论。
C.作者认为,未来战争中,武器在战斗力要素中的比重会有所提升。武器是灵魂和主宰。只有人与武器装备完美结合,才能发挥最大战斗力。
D.第⑧段画线句和第②段画线句的意思基本相同,结尾处又出现,是再次发出号召,强调新时代革命军人必须具有意志、血性和精神。
答案
1. ①痛斥侵略者;②世界奇迹;③胸怀博大。
2.
(1) 制裁
(2) 妄想
3.
(1) b;c
(2) 为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更好地延续和传播,中国开展了规模巨大的古籍整理出版工作。
(3) 将“前所未有的生机”后的句号改为逗号(意对即可)
4. B
5. C
6. D
7.
(1) 示例:①展示圆明园曾经的辉煌;②陈述帝国主义对圆明园的暴行;③呈现圆明园的残垣断柱;④对圆明园的未来寄托的希望。
(2) 示例:圆明园遗址考古首次进行网络直播。
(3) 示例一:圆明园应该重建;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我们中国不能没有圆明园!
示例二:圆明园不应该重建;让圆明园的断壁残垣时刻警示国人不要忘记那一段沉痛的历史。
8.
(1) ①历史悠久;②工艺精湛;③实用性和艺术性兼具。
(2) 示例一:风筝是潍坊的城市名片和文化象征。
示例二:潍坊风筝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实用美观。
9.
(1) 英法联军洗劫焚毁中国圆明园,洋洋得意地回到欧洲。
(2) 这句话运用了反语,对英法联军进行辛辣的讽刺,英法帝国厚颜无耻地自我标榜是文明人,却干出侵略他人的野蛮行径,其行为可笑可憎。
(3) “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一句表现出雨果的立场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人类的立场,他将政府与人民相区别,强盗政府不能代表人民,法兰西人民对中国人民是友好的,焚掠圆明园是英法政府的罪行,他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抗议政府犯下的罪行。
(4) 立场和态度:他愤怒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和毁灭圆明园的罪行,深切同情中国所遭受的空前劫难。从中可以看出雨果是个正直、没有狭隘民族情绪、是非分明、爱憎分明、头脑清醒的人。
10.
(1) 震撼
(2) 本文的写作目的是论证利剑总是对精神俯首称臣。
(3) 第⑤段举了抗美援朝的例子论证了战争中精神因素的重要性,增强了说服力。
(4) “恐高症”原指因害怕高处而出现眩晕的症状,在这里指在战场上的战士因害怕敌人的武器装备而产生的畏惧心理;“制高点”原本指在作战时占领最高地形,在这里指精神上的优势。
(5) 第⑥段主要观点是:在战争中要有必胜的信念,要有战斗意志,重点不在于克服困难,因此不能证明。
(6)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