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基因的分离定律(二)学案 - 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2(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 基因的分离定律(二)学案 - 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2(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9-29 11:15: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4:基因的分离定律(二)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1.了解孟德尔对的测交实验的设计及意义。(重点、难点)2.理解分离定律的实质。(重点)3.能运用分离定律原理解释一些遗传现象。(重点、难点) 通过对测交实验设计的学习提高实验设计能力及演绎推理能力。通过对一些遗传现象的分析的提高逻辑推理的思维能力。
一、自主学习
1.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1)验证的方法:____实验,选用亲本F1和__________杂交,目的是为了验证F1的_______。
(2)测交的结果:子代出现 种表现型,比例为 。
2.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发生时间
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在 (即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成对的遗传因子
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孟德尔遗传实验成功的原因有:选用 作实验材料;先研究 因子再研究
因子;运用 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科学地设计了实验程序,主要是先观察分析提出问题→ →设计实验演绎推理→得出结论。
二、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一:尝试绘制测交实验的遗传分析图解。
探究活动二:分离定律的应用
1.显隐性的判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判断
下表为豌豆花色遗传实验结果,试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假设决定显性性状的遗传因子用“A”表示,决定隐性性状的遗传因子用“a”表示)。
(1)以上哪几组实验可判断显隐性关系 哪一种是显性性状
(2)请写出以上三组实验中紫花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并说明哪个亲本是纯合子。
(3)三组实验中哪一组属于测交
(4)为鉴定一株紫花豌豆和一只黑色豚鼠(已知黑色是显性性状)是否是纯合子,应采用的简便方法分别是什么
2.已知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求子代的遗传因子组成、性状表现及其比例。
亲本 子代基因型 子代表现型
AA×AA
AA×Aa AA∶Aa=
AA×aa
Aa×Aa AA∶Aa∶aa= 显性∶隐性=
Aa×aa Aa∶aa= 显性∶隐性=
aa×aa
3.由子代的遗传因子组成、性状表现及其比例推测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类型(用字母D、d表示)
(1)先根据亲代性状表现写出能确定的遗传因子,如显性性状的遗传因子组成可用D_ 来表示,那么隐性性状的遗传因子组成只有dd一种。
(2)利用已知的分离比确定。
①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双亲遗传因子组成为 ;
②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双亲遗传因子组成为 ;
③若后代性状只有隐性性状,则双亲遗传因子组成为 ;
④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遗传因子组成为 。
遗传病发病几率的推算
1.小麦麦穗有芒对无芒为显性,鉴别一株有芒小麦是否是纯合子,最常用的方法是(  )
A.杂交 B.自交
C.测交 D.观察性状
2.已知一批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种子,其数目之比为1∶2,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种子数之比为 (  )
A.1∶2∶1 B.3∶2∶1 C.3∶5∶1 D.4∶4∶1
3.一对双眼皮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那么这对夫妇再生两个孩子,两个孩子都为双眼皮的概率是 (  )
A.1/4 B.3/4 C.1/16 D.9/16
4.某夫妇均患有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他们所生的一个女儿正常,预计他们生育第二个孩子患此病的概率是 (  )
A.1/8     B.1/4 C.3/4 D.1/2
5.某种家鼠中,当用短尾鼠与正常尾鼠交配,得到的后代中正常尾与短尾比例相同;而短尾类型相互交配,子代中短尾与正常尾之比为2∶1,对上述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家鼠的这对性状中正常尾对短尾为显性
B.该种家鼠中正常尾个体均为纯合子
C.该种家鼠中的显性杂合子有致死现象
D.家鼠尾长短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
自我检测2
班级 姓名
A类
1.下列有关测交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通过测交可以测定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
B.通过测交可以测定被测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
C.通过测交得到的后代都能稳定遗传
D.通过测交得到的后代表现类型一定相同
2.如果绵羊的白色(B)对黑色(b)是显性,一只白色公羊与一只白色母羊交配,生下一只黑色小绵羊,白色公羊、白色母羊和黑色小绵羊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 (  )
A.Bb、Bb、bb B.BB、Bb、bb
C.BB、BB、Bb D.Bb、BB、bb
3.一株杂合的红花豌豆自花传粉共结出10粒种子,9粒种子长成的植株开红花,第10粒种子长成的植株开红花的可能性是 (  )
A.9/10 B.3/4 C.1/2 D.1/4
4.下面最能阐述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
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
B.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
C.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
D.测交后代分离比为1∶1
5.对下列实例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有耳垂的双亲生出了无耳垂的子女,因此无耳垂为隐性性状
B.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
C.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子一代出现了高茎和矮茎,所以高茎是显性性状
D.杂合子的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6.下图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
B类
7.已知马的栗色和白色受一对遗传因子控制且与性别无关。现有一匹白色公马(Ⅰ1)与一匹栗色母马(Ⅰ2)交配,先后产生两匹白色母马(如图所示)。根据以上信息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  )
A.马的白色对栗色为显性
B.马的毛色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
C.Ⅰ1与Ⅱ2遗传因子组成一定不同
D.Ⅱ1和Ⅱ2遗传因子组成一定相同
8.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遗传因子A、a控制,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3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实验组 亲本性状表现 F1的性状表现和植株数目
红果 黄果
1 红果×黄果 492 504
2 红果×黄果 997 0
3 红果×红果 1 511 508
A.番茄的果实颜色中,黄色为显性性状
B.实验1的亲本遗传因子组成:红果为AA,黄果为aa
C.实验2的后代红果番茄均为杂合子
D.实验3的后代中黄果番茄的遗传因子组成可能为Aa
9.已知豌豆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现要确定一株高茎豌豆甲的基因组成,最简便易行的办法是 (  )
A.选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子代若有矮茎出现,则甲为杂合子
B.选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子代若都表现为高茎,则甲为纯合子
C.让甲豌豆进行自花传粉,子代中若有矮茎出现,则甲为杂合子
D.让甲与多株高茎豌豆杂交,子代若高茎与矮茎之比接近3∶1,则甲为杂合子
10.在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假设F1的高茎豌豆产生的含d的花粉一半败育,其他条件不变,F1自交,F2的分离比是 (  )
A.1∶1 B.3∶1
C.4∶1 D.5∶1
11.豌豆花腋生和顶生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遗传因子B、b控制,下表是几组杂交实验的结果。
杂交组合 亲本性状表现 子代表现类型及个体数量
腋生 顶生
一 顶生×顶生 0 804
二 腋生×腋生 651 207
三 顶生×腋生 295 265
根据以上杂交实验结果,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杂交组合________可判断出豌豆花腋生和顶生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填“顶生”或“腋生”)。
(2)杂交组合二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其子代花腋生豌豆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
(3)杂交组合三子代花腋生豌豆中杂合子占________。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1、(1)测交 隐性类型 基因型(2)2 1:1
2、形成配子 分别
3、豌豆 单 多 数学 作出假设
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二:
1.(1)第二、三组。紫花是显性性状。
(2)甲(Aa)、乙(AA)、丙(Aa)、丁(Aa),其中乙是纯合子。
(3)第一组。
(4)自交法、测交法。
2.
亲本 子代基因型 子代表现型
AA×AA AA 全为显性
AA×Aa AA∶Aa=1∶1 全为显性
AA×aa Aa 全为显性
Aa×Aa AA∶Aa∶aa=1∶2∶1 显性∶隐性=3∶1
Aa×aa Aa∶aa=1∶1 显性∶隐性=1∶1
aa×aa aa 全为隐性
Dd×Dd Dd×dd dd×dd DD×DD、DD×Dd或DD×dd
B B D C B
自我检测题
1-5:BABCA 6-10:CDCCD
11.答案:(1)二 腋生、(2)Bb Bb 2/3(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