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内战爆发 期末试题分类选编 2021-2022学年四川省各地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3课内战爆发 期末试题分类选编 2021-2022学年四川省各地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5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29 20:06: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23 内战爆发
1.(2022·四川遂宁·八年级期末)1945年8月,民主人土柳亚子先生曾赠毛泽东诗云:“阔别羊城(今广州)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今重庆),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下列事件中体现毛泽东“弥天大勇”的是
A.西安事变
B.抗日战争
C.重庆谈判
D.渡江战役
2.(2022·四川巴中·八年级期末)1945年9月,毛泽东会客时说:“我们的目标是‘和平民主’,这与蒋介石打算正相反。不过,他愿意谈,我就谈;他愿意打,我就打。反正我是延安来的客人,客随主便嘛!”据此判断,这次会客是在( )
A.西安 B.重庆
C.上海 D.北平
3.(2022·四川乐山·八年级期末)1945年8月29日,《大公报》社评的题目是《毛泽东先生来了!》。毛泽东“来”到的地方是
A.重庆
B.南京
C.上海
D.延安
4.(2022·四川泸州·八年级期末)国民党《中央日报》总主笔陶希圣对报社的编辑们说:“我们明知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气。”这反映了国民党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真实目的在于
A.和平建国 B.“假和平,真内战” C.共商国是 D.结束内战
5.(2022·四川·雅安中学八年级期末)下面知识卡片中应填写的内容是
A.中共七大 B.重庆谈判
C.转战陕北 D.挺进大别山
6.(2022·四川广元·八年级期末)民谣“国民党的税多,共产党的会多。”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通过召开一次又一次重要会议纠正错误,总结经验,统一思想,制定出路线、方针、政策,一步步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终胜利。以下中共重要会议与史实不符的是( )
A.八七会议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B.古田会议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C.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共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D.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
7.(2022·四川宜宾·八年级期末)两幅图片展示的历史事件反映的信息是
A.国共两党实现了和平 B.重庆谈判避免了内战
C.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 D.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了
8.(2022·四川乐山·八年级期末)某历史活动小组准备编写《重庆谈判》话剧本,你认为下列哪一个人物不可能出现在剧中( )
A.毛泽东 B.蒋介石 C.周恩来 D.张学良
9.(2022·四川德阳·八年级期末)对下侧关于重庆谈判的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A.蒋介石蓄谋发动反革命政变 B.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英勇抵抗
C.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阴谋 D.国共两党正式合作和平建国
10.(2022·四川凉山·八年级期末)1946年6月,蒋介石违背“双十协定”,全力进攻_________,发动了全面内战。横线处的内容应该是
A.中原解放区 B.山东解放区 C.陕北解放区 D.东北解放区
11.(2022·四川乐山·八年级期末)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国民党军队进攻( )
A.陕北解放区 B.中原解放区 C.山东解放区 D.华东解放区
12.(2022·四川广安·八年级期末)在解放战争时期,面对国民党的疯狂进攻和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毛泽东作出的预判是( )
A.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B.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C.战争是持久的战争 D.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13.(2022·四川广安·八年级期末)“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有;存地失人,人地皆失。”这是毛泽东经典的战略思想之一。以下战役最能够充分体现该战略思想精髓的是( )
A.挺进大别山 B.辽沈战役 C.转战陕北 D.孟良崮战役
14.(2022·四川遂宁·八年级期末)孟良崮战役打响后,后被誉为“沂蒙大姐”的李桂芳组织村里的32名妇女拆掉自家门板,在冰冷的河水中用身体当桥墩架起了一座“火线桥”。当主力部队通过后,战士们看着累倒在沙滩上的妇女,都流下了眼泪。据上述材料可知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A.人民群众渴望和平 B.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
C.人民群众大力支持 D.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
15.(2022·四川成都·八年级期末)从图像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的方法是中学生学习历史必须要掌握的基本方法之一。阅读下列图像,回答问题。
图1武汉民众赠送给第四军的“铁军”盾牌 图2中国工农红军军旗
图3八路军的臂章 图4解放军的臂章
(1)根据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铁军”独立团团长姓名,以及第四军为统一全国参加的战争名称;盾牌左边有“民国十六年一月五日”字样,请把“民国十六”换算成公历年份。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2中国工农红军前身的名称。
(3)图3是八路军的臂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编为八路军的部队名称及改编背景,同时指出南方八省游击队改编后的名称。
(4)图4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臂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解放军名称的由来。
参考答案:
1.C
【解析】依据材料中关键词“1945年8月”“渝州(今重庆)”“重逢握手”,这首诗的含义是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重逢,在重庆会谈。涉及的历史史实是重庆谈判。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内战;为了争取和平,揭露蒋介石的内战阴谋,毛泽东亲赴重庆,达成了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因此,此诗创作于重庆谈判期间。C符合题意;西安事变发生在1936年12月12日,A不合题意;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B不合题意;1949年4月,毛泽东、朱德指挥了渡江战役。D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不合题意,故应选C。
2.B
【解析】由“我们的目标是‘和平民主’,这与蒋介石打算正相反。不过,他愿意谈,我就谈;他愿意打,我就打。反正我是延安来的客人,客随主便嘛!”可知是重庆谈判。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经过40多天的艰苦谈判,10月10日,国民党被迫同中国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所以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3.A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毛泽东先生来了!》--这是1945年8月29日《大公报》的社评,结合所学知识:《大公报》的这篇社论,讲的是1945年8月,为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的陪同下,到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重庆谈判的历史事件。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4.B
【解析】根据材料“我们明知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气”可知,国民党电邀毛泽东重庆谈判的真实目的是假和平真内战,故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和平建国,共商国是,故排除AC项;重庆谈判时内战还没有爆发,故排除D项。故选B。
5.B
【分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重庆谈判,是抗日战争胜利之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就中国未来的发展前途、建设大计在重庆进行的一次历史性会谈。从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经过43天谈判,国共双方达成《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重庆谈判及达成的《双十协定》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希望和曙光。虽然在1946年国民党统治集团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悍然撕毁《双十协定》,但其历史意义和启示仍是非常重大的。所以答案选B。
6.D
【解析】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1945年8月,毛泽东赴重庆同国民党谈判。1945年10月10日,国共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与中共重要会议不符,D项符合题意;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A项与史实相符,排除;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会议,即古田会议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B项与史实相符,排除;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共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C项与史实相符,排除。故选D项。
7.C
【解析】1945年8月——10月,国共两党在重庆进行谈判,在重庆谈判的同时,美国用飞机把国民党军队空运到内战的前线,图片说明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C项正确;图片反映的内战一触即发,不是实现了和平,排除A项;重庆谈判只是国民党布置的幌子,内战不可避免,排除B项;1946 年 1 月 10 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举行,排除D项。故选C项。
8.D
【解析】去重庆与蒋介石谈判的中共代表是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重庆谈判的国民党代表没有张学良,故选D。
9.C
【解析】根据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蒋介石组织重庆谈判是在为发动内战准备时间,漫画体现了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ABD项与漫画信息不符,C项符合题意,故选C。
10.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6年6月,蒋介石违背“双十协定”,全力进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A项正确;山东解放区和陕北解放区是国民党重点进攻的地区,排除BC项;东北解放区不是全面内战爆发的地点,排除D项。故选A项。
11.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选项B符合题意;1947年3月,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开始发动对陕北解放区与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AC排除;华东解放区是在原华东地区各抗日根据地基础上发展而成,与题干内容不符,D排除。故选B。
12.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在解放战争时期,面对国民党的疯狂进攻和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D项正确;1929年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排除A项;1927年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排除B项;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的胜利属于人民,排除C项。故选D项。
13.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这些言论相关的军事行动是中共中央转战陕北,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二十多万人,大举进攻陕甘宁解放区,当时在陕北的红军与敌人相比,众寡悬殊,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毛泽东、周恩来等撤离延安后,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一直转战陕北,指挥解放战争,彭德怀、贺龙率西北人民解放军,进行了多次战役,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解放区重点进攻,B项正确;刘邓大军推进大别山标志战略反攻开始,排除A项;辽沈战役是战略大决战,排除B项;孟良崮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在山东省蒙阴县东南孟良崮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进攻作战,排除D项。故选C项。
14.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人民群众大力支持。题干的“孟良崮战役打响后,后被誉为‘沂蒙大姐’的李桂芳组织村里的32名妇女拆掉自家门板,在冰冷的河水中用身体当桥墩架起了一座‘火线桥’”表明了这一点。故C符合题意;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是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故BD不符合题意;人民群众渴望和平,所以大力支持中国人民解放军。故A不符合题意。故选C。
15.(1)团长:叶挺。 战争:北伐战争。 公历:1927年。
(2)工农革命军。
(3)部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 背景:抗日战争。 名称:新四军。(答“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亦可)
(4)由来:解放战争。
【解析】(1)根据图1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北伐战争中,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称号。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912年是民国一年,“民国十六”年换算成公历年份的方法是1912+16-1=1927。“民国十六”年换算成公历年份是1927年。
(2)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举行秋收起义,起义军称工农革命军。1928年4月,朱德、陈毅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两军会师后,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3)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后,国共分别发表声明,表明抗战立场,并加快了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步伐。根据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解放军名称的由来是解放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