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江苏省盐城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新生入学摸底考试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 45分)
1.(2021七上·盐城开学考)看拼音写词语
duàn liàn zhuǎn huà yōu yǎ jiǎo zi
fěi cuì cǎi pái Wàn xiàng gēng xīn zhāng dēng jié cǎi
2.(2021七上·盐城开学考)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酝酿(liánɡ) 瞭亮 咄咄逼人(duō) 盛气凌人
B.发髻(jì) 水藻 淅淅沥沥(xī) 呼朋引伴
C.粗犷(kuànɡ) 抖擞 蓝汪汪(lán) 迫不急待
D.着落(zháo) 骄媚 欣欣然(xīn) 花枝招展
3.(2021七上·盐城开学考)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挑着花篮灯的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艳丽俊俏。
B.下雪了,孩子们呼朋引伴,玩起了打雪仗。
C.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D.他对自己已取得的那些成就总是津津有味。
4.(2021七上·盐城开学考)语言运用——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2018年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吸引了阿里巴巴、惠普、华为、戴尔……等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前来参展。
B.手机究竟是什么时候掉的?掉哪了?他一点都不记得了。
C.“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D.李老师虽然已经年近四十,但从外表看上去只有三十一二岁的样子。
5.(2021七上·盐城开学考)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国首架大型民用飞机C919第一次首飞成功,国人欢呼雀跃。
B.能否有效预防校园欺凌,关键在于相关部门主动关心未成年人。
C.《朗读者》栏目精心挑选经典美文,意在达到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
D.读书不仅能够使人远离纷扰的环境,保持内心沉静,而且可以使人感受世界,体悟人生,获得启迪。
6.(2021七上·盐城开学考)语言运用——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甲:“我有两张球票,请你看球赛,好吗?” 乙:“没空,别找我。”
B.甲:“你的书法真棒,全校第一。” 乙:“你知道我付出了多大的代价,我是天天练的呀,不得第一才怪!”
C.甲:“谢谢你给我让座!” 乙:“不客气,帮助老人是我应该做的。”
D.甲:“大夫,我要出院了,谢谢你在我住院期间对我悉心照顾和治疗。” 乙:“不客气,请走好,欢迎再来!”
7.(2021七上·盐城开学考)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们已经取得了抗洪抢险的决定性胜利, 洪水造成的损失是严重的,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工作十分艰巨, 是今年 各项改革和经济发展的任务相当繁重,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倍努力地工 作。 要把洪水造成的损失夺回来, 要确保实现今年 经济发展的目标。
A.不过 虽然 不但 更
B.然而 尽管 既 就
C.但是 特别 不仅 还
D.虽然 尤其 既 就
8.(2021七上·盐城开学考)下列四句中,和“风来花自舞”对仗最工整的一句是( )
A.春到鸟能言 B.云傍马头生 C.山高月上迟 D.千树落花红
9.(2021七上·盐城开学考)下列句中强调“看见他”和“搞卫生”的一组是( )
①我今天早晨在学校是看见他搞教室卫生。②我是今天早晨在学校看见他搞教室卫生。③我今天早晨在学校看见他是搞教室卫生。④我今天早晨是在学校看见他搞教室卫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2021七上·盐城开学考)下面句子中的标点,恰当的一组是( )
A.有的同学正奋笔疾书;有的同学正掩卷沉思;而老师则平静地站在讲台前默默地注视着他们。
B.“怎么了?”一个关切的声音传来:“有什么困难需要我帮助吗?”
C.郑板桥是清代一位有名的书画家。他一生最杰出的成就,是在诗书画方面独树一帜,堪称“诗书画”三绝。
D.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11.(2021七上·盐城开学考)下列诗句中有一句不是送别诗,是( )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2.(2021七上·盐城开学考)下面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花坛中间有十多种奇花异草。②走进学校大门,迎面便是美丽的大花坛。③花坛外圈摆着十几盆盛开的月季花,招人喜爱。④这花坛有一米多高,有半间教室那么大。⑤花坛最后面是两行高大的大丽花,绿叶茂盛,把花坛衬托得更美了。
A.④③①⑤② B.②③①⑤④ C.②③①④⑤ D.②④③①⑤
13.(2021七上·盐城开学考)针对《三打白骨精》作出评说的诗句是( )
A.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B.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D.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14.(2021七上·盐城开学考)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温故而知新(复习)
B.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厌烦)
C.鲜为人知(少)
D.快走踏清秋(奔驰,跑)
15.(2021七上·盐城开学考) 按要求写句子。
(1)深蓝色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缩句)
(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改为反问句)
(3)月亮升起来了。(扩句)
(4)爸爸说:“看到这壮观的场面,我不禁想起了‘惊涛拍岸’这个词。”(改为转述句)
16.(2021七上·盐城开学考)出口成章,根据提示写名句。
(1) ,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2)谁道人生无再少, ! (苏轼《浣溪沙》)
(3) ,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4)每当我们遇到棘手的问题往往一筹莫展,可经过冥思苦想,会突然发现问题的根源,难题也就迎刃而解,真可谓 。(陆游《游山西村》)
(5) ,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己亥杂诗》)
二、阅读理解(35分)
(2021七上·盐城开学考)现代文阅读
《春》选段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②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③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 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④春天像__刚落地的娃娃__,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⑤春天像__小姑娘__,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⑥春天像__健壮的青年__,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17.根据课文内容补全文章空白处,并明确这三处依次突出了春天 、 、 的特点。(各用一个字填空)
18.“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句话中的“杨柳风”指什么?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19.结合语境,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逼:
20.以上语段生动细致地描绘了春天的动人画面,请给①②③段各加上一个小标题。
① ② ③
21.作者描写雨中的乡村、行人和农民,有什么作用?
(2021七上·盐城开学考)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22.请简要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
23.“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在文中有何作用?
24.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述雪后小山的?找出几个显示作者观察顺序的词语,说一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5.本段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1七上·盐城开学考)
诗歌鉴赏。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26.“小桥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它被穿插在曲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27.这首小令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营造出怎样的意境 衬托了天涯游子怎样的心情
28.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枯藤老树昏鸦”所描绘的画面。
29.下列对这首小令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三、作文。(40 分)
30.(2021七上·盐城开学考)即将告别童年的你,还记得童年中发生的有趣的事吗?请以《童年生活中的一件乐事》为题写一篇作文,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事件完整具体。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锻炼;转化;优雅;饺子;翡翠;彩排;万象更新;张灯结彩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
故答案为: 锻炼 ; 转化 ; 优雅 ; 饺子 ; 翡翠 ; 彩排 ; 万象更新 ; 张灯结彩
【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2.【答案】B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形声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
A:酝酿(niànɡ) , 瞭亮 -嘹亮
B:无误;
C:粗犷(guǎnɡ) 迫不急待-迫不及待
D:着落(zhuó) ,骄媚-娇媚
故答案为: B
【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的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的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3.【答案】D
【知识点】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
A花枝招展:形容女性打扮得十分艳丽。
B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
C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D项有误, 津津有味:形容趣味浓厚或有滋味的样子。适用的对象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首先要把握成语的准确含义,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分析与判断。成语的误用一般容易出现几种情况:色彩不当、轻重不分、词义不明、谦敬误用、语境不和等等。
4.【答案】D
【知识点】逗号;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问号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
A.省略号与“等”不能连用。
B.此句是陈述句,把问号改为句号。
C. “一年之计在于春” 是间接引用,逗号要放在引号外。
故答案为:D.
【点评】判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误并修改是中考最常考的题型,要求学生首先要掌握常见的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然后结合例句识记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最后结合语境分析标点符号的运用是否恰当。
5.【答案】D
【知识点】成分残缺;重复啰嗦;前后不一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语病的辨析。
A.表意重复,将“第一次”删去。
B.两面对一面,将“能否”删去,或是在“主动”前添加“是否”。
C.成分残缺,可在句末添加“的目的”。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主干,找出病因。
6.【答案】C
【知识点】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语言的得体。
A.“没空, 别找我”语气生硬,不礼貌。
B.“不得第一 才怪”不谦虚。
D.“欢迎再来” 不符语境。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语言的得体。“得体” 就是语言的运用要注意并适用各种情境条件,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如说话的目的,说话的场合,需要表达的方式,发话者的身份、职业、处境等,要符合语境的各种要求,还要注意掌握语言使用的分寸。
7.【答案】C
【知识点】递进关系;转折关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使用。
结合语境,第一空应为转折关系;第二空表示强调,应为“特别”;第三空表示递进关系,应为“不仅……还”。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使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判断用什么关系的关联词:理解句子内容,明辨分句间的关系。充分利用已知推断未知。从宏观入手,逐层推断。
8.【答案】A
【知识点】补写对联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联。
B项 “马头生”与“花自舞”构不成对仗。
C项中“山”是名词,“高” 是形容词,D项中“千”是数词,“树” 是名词,与例句中“风”是名词,“来” 是动词 “词性不同。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联。对联是用对偶修辞写出的句子,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的意思的艺术形式。解题时,要根据题干要求,依据对联的特点分析作答。
9.【答案】B
【知识点】创新题型;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解析】【分析】 ②④强调“今天”“在学校” 这类时间和地点的状语成分的,所以应选B。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句义,一般要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即从结构上和内容上。在结构上,你要看这个句子所处的位置和与上下文的联系,一般的有承 上启下、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作铺垫等作用。从内容上,你就要把握全文的主旨和思想感情,想一想所给的句子是怎样体现出文章主旨的。
10.【答案】C
【知识点】分号;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引号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
A.错误。并列的分句之间用逗号。
B.错误,在直接引用的句子中间交代说话者,后面要用逗号。
D.错误,“ 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 ”不表示疑问,应用逗号;“ 我哪能离开呢 ”是反问句,应用问号。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正误的辨析。平时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11.【答案】D
【知识点】把握诗歌内容;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
D项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意思是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这是一首思乡诗。
故答案为:D.
【点评】解答诗句的理解,应当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诗歌写作的背景完成作答。
12.【答案】D
【知识点】句子排序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句子的排序。 本题语句描写的是学校的花坛,②点出描写对象,故放在前面。④紧承②句,是对花坛的总体描写,故放在②后面。“中间” “外圈” “最后面” 按空间顺序对花坛进行描写。因此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②④③①⑤。
故答案为:D.
【点评】解答句子的排序题,第一,要明确中心话题。第二要理清句子的思路。第三,组合、整合句子单元。将初步排成的语段连起来读一读,看语意是否连贯。如有不对的地方,再进行调整,直到感觉流畅为止。
13.【答案】A
【知识点】作品的综合评价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名著情节的把握。
B.是赞美石灰的诗句,隐喻做人应清白。
C.是李清照赞美项羽的诗句。
D.突出的是“忠言”的重要性。
故答案为:A.
【点评】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14.【答案】B
【知识点】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翻译。
B.句意为:学习而不觉的满足,教诲别人而不知疲倦。厌:满足。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15.【答案】(1)天空中挂着圆月。
(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3)圆圆的月亮从海面上缓缓地升起来了。(至少扩两处)
(4)爸爸说,看到这壮观的场面,他不禁想起了‘惊涛拍岸’这个词。
【知识点】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变换;缩句;扩句
【解析】【分析】 (1)此题要求缩句,即压缩句子只保留句子主干。句子主语是“天空”,谓语是“挂着”,宾语是“圆月”。
(2) 此题要求改为反问句,在句首或谓语动词前添加反问词,然后将句子意思加以否定,并在句末添加“吗”与问号即可。
(3)此题要求扩句,可在各句子成分前添加适当的修饰成分,比如“月亮”可扩写为“弯弯的月亮”“圆圆的月亮” 等。
(4)此题要求将直接引用句改为转述句,注意转换人称词即可。
故答案为:⑴、天空中挂着圆月。
⑵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⑶ 圆圆的月亮从海面上缓缓地升起来了。
⑷ 爸爸说,看到这壮观的场面,他不禁想起了‘惊涛拍岸’这个词。
【点评】 句式变换,指在一定的语境中, 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在不改变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将句子由一种句式变换成另一种句式。这种题型从语序、语气、语意和语境等多个方面考查学生运用恰当的句式准确表达的能力。
16.【答案】(1)留连戏蝶时时舞
(2)门前流水尚能西
(3)白日放歌须纵酒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我劝天公重抖擞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
【解析】【分析】诗文默写要求不能添字、少字,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 蝶 、 纵 、 复 、 抖擞 ”
故答案为:⑴留连戏蝶时时舞
⑵门前流水尚能西
⑶ 白日放歌须纵酒
⑷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⑸ 我劝天公重抖擞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答案】17.新;美;力
18.杨柳风,吹动杨柳的风,指春风。意思是:春风吹到脸上不觉得寒冷,很温暖。
19.突出了雨水冲洗后小草青而闪亮的特点,准确地描绘出在春雨的滋润下,万物充满生机的景象。
20.①春风图;②春雨图;③迎春图
21.这是侧面描写,烘托了春雨中安静祥和的氛围。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分析文章语言特点
【解析】【点评】⑴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⑵本题考查对语句的理解。解答句子理解的试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情感分析、区位分析、主旨分析、修辞分析。作答时学生可自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即可。
⑶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解答此题关键要结合词语所处的语境,弄清这个词语的表述对象,然后综合词义与表达效果这两方面因素进行揣摩。
⑷本题考查小标题的拟写。小标题能吸引读者,让读者在通读全文前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在阅读过程中更快更准确地理解文章内容,了解写作意图。
⑸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解答时既要注意文段的内容,也要结合景物描写的语段在文章中的位置。
17.本题考查内容的掌握以及概括。根据对课文的背诵、识记,空白处可填“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 “健壮的青年”。三个句子体现了春天的特点, “从头到脚都是新的”突出了春天的“新”;“花枝招展的”突出了春天的“美”;“有 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突出了春天的“力”。
故答案为:
1、新
2、美
3、力
18.本题考查重点语句的理解能力。“杨柳风”指的是春风,它的特点是温暖。“吹面不寒杨柳风”出自志南和尚的《绝句》,意思是:轻轻吹拂人面的暖风带着杨柳的清新气息,令人心旷神怡。
故答案为: 杨柳风,吹动杨柳的风,指春风。意思是:春风吹到脸上不觉得寒冷,很温暖。
19.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解答此题要先写出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逼” 突出了小草的光泽,这是春雨滋润的结果,突出了雨水冲洗后小草青而闪亮的特点,准确地描绘出在春雨的滋润下,万物充满生机的景象。
故答案为: 突出了雨水冲洗后小草青而闪亮的特点,准确地描绘出在春雨的滋润下,万物充满生机的景象。
20.本题考查小标题的拟写。小标题能吸引读者,让读者在通读全文前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在阅读过程中更快更准确地理解文章内容,了解写作意图。第①段写的是春风的特点,第②段写的是春雨的特点,第③段写的是人们迎接春天的到来,据此概括即可。
故答案为:
1、①春风图
2、②春雨图
3、③迎春图
21.本题考查侧面描写的运用。作者描写雨中的乡村、行人和农民,是为了突出春雨中安静祥和的氛围,这是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
故答案为: 这是侧面描写,烘托了春雨中安静祥和的氛围。
【答案】22.济南的冬天薄雪覆盖下的山景。
23.这是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4.空间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这样写有层次地描写了雪色、雪光、雪态,使读者不仅领略到雪的外在美,更能感受到雪的神韵。
25.最后一句既是与老天爷商量的语气,怕秀气的小山被大雪压垮了;又是一种赞许的口吻,流露出作者对济南小山的怜爱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玲珑秀美的济南小山的喜爱、赞美之情。
【知识点】文章过渡及其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记叙顺序;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⑵本题考查句段的作用。分析句段的作用需要关注两点:一是句段所处的位置来分析。二是从句子的表达内容来分析。
⑶本题考查描写的顺序,常见的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解答时依据文章的内容做出判断即可。
⑷本题考查人物情感的把握。解答此题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找到相对应的段落内容,然后根据内容概括情节,或找出人物描写的句子,根据理解概括人物情感或是从中提取词语作答。
22.本题考查概括选段内容。读文可知,选段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描写对象是雪后的小山,表现了山色的美好,暗含着作者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故可概括为:小雪后的山色。意近即可。
故答案为: 济南的冬天薄雪覆盖下的山景。
23.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作用。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然后抓住关键性的词语来分析。“最妙” 说明前面的介绍已经很妙了,而下面要写的下雪的情景更妙,所以在结构.上应该是承上启下的作用。
故答案为: 这是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4.本题考查描写顺序。根据选段中的“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山尖全白 了”“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微黄 的阳光斜射在山腰_上”可知描写顺序是山上--山尖--山坡--山腰。这是空间顺序。这样写有层次地描写了雪色、雪光、雪态,使读者不仅领略到雪的外在美,更能感受到雪的神韵。
故答案为: 空间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这样写有层次地描写了雪色、雪光、雪态,使读者不仅领略到雪的外在美,更能感受到雪的神韵。
25.本题考查作者感情的表达。读文可知,选段主要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描写了雪后小山的可爱温情的情态。“最妙的是 下点儿小雪呀”“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其中的“最妙”与“秀气”写出了济南冬天雪后山景的神韵,包含着作者对济南雪后小山的怜爱与呵护、喜爱与赞美之情。
故答案为: 最后一句既是与老天爷商量的语气,怕秀气的小山被大雪压垮了;又是一种赞许的口吻,流露出作者对济南小山的怜爱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玲珑秀美的济南小山的喜爱、赞美之情。
【答案】26.以乐景写哀情,反衬离人思乡的愁绪。
27.这首小令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手法,借助枯藤、老树、昏鸦等具有明显深秋特色的景物,渲染出萧瑟、凄凉的意境,烘托出游子孤寂、悲凉的心境。
28.示例:黄昏时分,一棵缠着枯藤的老树上,盘旋着数只归巢的乌鸦。
29.C
【知识点】把握诗歌内容;体味诗歌的遣词;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解答时既要注意文段的内容,也要结合景物描写的语段在文章中的位置。
⑵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方法:①揭示手法;②结合诗歌分析诗中是如何体现此手法的;③表达效果:结合语句意思、主旨、情感分析这种手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⑶描绘诗歌展示的画面时,首先理解诗歌的内容。然后在翻译句子的基础上,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述。
⑷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对比选项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26.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小桥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以乐景写哀情,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故答案为: 以乐景写哀情,反衬离人思乡的愁绪。
27.本题写作手法的运用及作用的分析。此曲以枯藤、老树、昏鸦等具有明显深秋特色的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渲染出萧瑟、凄凉的意境。运用景物烘托的手法,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故答案为: 这首小令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手法,借助枯藤、老树、昏鸦等具有明显深秋特色的景物,渲染出萧瑟、凄凉的意境,烘托出游子孤寂、悲凉的心境。
28.本题考查画面的描绘。描绘诗歌展示的画面时,首先理解诗歌的内容。然后在翻译句子的基础上,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述。
故答案为: 黄昏时分,一棵缠着枯藤的老树上,盘旋着数只归巢的乌鸦。
29.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
C.有误,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属于直接抒情。
故答案为:C.
30.【答案】略
【知识点】全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 本题是一篇命题作文。
【题目分析】 “童年生活”限定子写作的内容是童年的生活 ,“一件”限定了数量,“乐事”限定了快乐的事情。
【提取立意】我们可以写 一个会让我们难忘的关于童年的事,也可以写件令我们难忘 的场景,这两种写作思路都可以。 因为题目中有这样个词语:乐, 说明童年的这件事或者这个场面是件意义深远的事,能触动我心灵的事,而不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所以选材时,力求写出让自己真正难忘的事,而不是件琐碎的生活小事。 记叙文和散文都可以。写记叙文更容易写。
【点评】写好一篇考场作文需要做好四个方面:审题、立意、选材、布局。审题应从辨析作文侧重点、明确写作的方向、明确限制,规范作文的要求入手做到准确审题;立意要求深刻、有格调、有时代感。选材应做到紧扣主题、真实典型、生动新颖、避免雷同。在布局上要从做好开头、结尾入手,根据自己的特长来选择适合自己风格且容易掌握的技巧。当然,规范、工整的正楷或行楷书写也是获得作文成功的一个关键的因素。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江苏省盐城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新生入学摸底考试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 45分)
1.(2021七上·盐城开学考)看拼音写词语
duàn liàn zhuǎn huà yōu yǎ jiǎo zi
fěi cuì cǎi pái Wàn xiàng gēng xīn zhāng dēng jié cǎi
【答案】锻炼;转化;优雅;饺子;翡翠;彩排;万象更新;张灯结彩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
故答案为: 锻炼 ; 转化 ; 优雅 ; 饺子 ; 翡翠 ; 彩排 ; 万象更新 ; 张灯结彩
【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2.(2021七上·盐城开学考)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酝酿(liánɡ) 瞭亮 咄咄逼人(duō) 盛气凌人
B.发髻(jì) 水藻 淅淅沥沥(xī) 呼朋引伴
C.粗犷(kuànɡ) 抖擞 蓝汪汪(lán) 迫不急待
D.着落(zháo) 骄媚 欣欣然(xīn) 花枝招展
【答案】B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形声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
A:酝酿(niànɡ) , 瞭亮 -嘹亮
B:无误;
C:粗犷(guǎnɡ) 迫不急待-迫不及待
D:着落(zhuó) ,骄媚-娇媚
故答案为: B
【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的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的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3.(2021七上·盐城开学考)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挑着花篮灯的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艳丽俊俏。
B.下雪了,孩子们呼朋引伴,玩起了打雪仗。
C.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D.他对自己已取得的那些成就总是津津有味。
【答案】D
【知识点】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
A花枝招展:形容女性打扮得十分艳丽。
B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
C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D项有误, 津津有味:形容趣味浓厚或有滋味的样子。适用的对象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首先要把握成语的准确含义,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分析与判断。成语的误用一般容易出现几种情况:色彩不当、轻重不分、词义不明、谦敬误用、语境不和等等。
4.(2021七上·盐城开学考)语言运用——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2018年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吸引了阿里巴巴、惠普、华为、戴尔……等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前来参展。
B.手机究竟是什么时候掉的?掉哪了?他一点都不记得了。
C.“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D.李老师虽然已经年近四十,但从外表看上去只有三十一二岁的样子。
【答案】D
【知识点】逗号;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问号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
A.省略号与“等”不能连用。
B.此句是陈述句,把问号改为句号。
C. “一年之计在于春” 是间接引用,逗号要放在引号外。
故答案为:D.
【点评】判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误并修改是中考最常考的题型,要求学生首先要掌握常见的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然后结合例句识记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最后结合语境分析标点符号的运用是否恰当。
5.(2021七上·盐城开学考)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国首架大型民用飞机C919第一次首飞成功,国人欢呼雀跃。
B.能否有效预防校园欺凌,关键在于相关部门主动关心未成年人。
C.《朗读者》栏目精心挑选经典美文,意在达到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
D.读书不仅能够使人远离纷扰的环境,保持内心沉静,而且可以使人感受世界,体悟人生,获得启迪。
【答案】D
【知识点】成分残缺;重复啰嗦;前后不一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语病的辨析。
A.表意重复,将“第一次”删去。
B.两面对一面,将“能否”删去,或是在“主动”前添加“是否”。
C.成分残缺,可在句末添加“的目的”。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主干,找出病因。
6.(2021七上·盐城开学考)语言运用——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甲:“我有两张球票,请你看球赛,好吗?” 乙:“没空,别找我。”
B.甲:“你的书法真棒,全校第一。” 乙:“你知道我付出了多大的代价,我是天天练的呀,不得第一才怪!”
C.甲:“谢谢你给我让座!” 乙:“不客气,帮助老人是我应该做的。”
D.甲:“大夫,我要出院了,谢谢你在我住院期间对我悉心照顾和治疗。” 乙:“不客气,请走好,欢迎再来!”
【答案】C
【知识点】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语言的得体。
A.“没空, 别找我”语气生硬,不礼貌。
B.“不得第一 才怪”不谦虚。
D.“欢迎再来” 不符语境。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语言的得体。“得体” 就是语言的运用要注意并适用各种情境条件,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如说话的目的,说话的场合,需要表达的方式,发话者的身份、职业、处境等,要符合语境的各种要求,还要注意掌握语言使用的分寸。
7.(2021七上·盐城开学考)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们已经取得了抗洪抢险的决定性胜利, 洪水造成的损失是严重的,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工作十分艰巨, 是今年 各项改革和经济发展的任务相当繁重,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倍努力地工 作。 要把洪水造成的损失夺回来, 要确保实现今年 经济发展的目标。
A.不过 虽然 不但 更
B.然而 尽管 既 就
C.但是 特别 不仅 还
D.虽然 尤其 既 就
【答案】C
【知识点】递进关系;转折关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使用。
结合语境,第一空应为转折关系;第二空表示强调,应为“特别”;第三空表示递进关系,应为“不仅……还”。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使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判断用什么关系的关联词:理解句子内容,明辨分句间的关系。充分利用已知推断未知。从宏观入手,逐层推断。
8.(2021七上·盐城开学考)下列四句中,和“风来花自舞”对仗最工整的一句是( )
A.春到鸟能言 B.云傍马头生 C.山高月上迟 D.千树落花红
【答案】A
【知识点】补写对联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联。
B项 “马头生”与“花自舞”构不成对仗。
C项中“山”是名词,“高” 是形容词,D项中“千”是数词,“树” 是名词,与例句中“风”是名词,“来” 是动词 “词性不同。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联。对联是用对偶修辞写出的句子,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的意思的艺术形式。解题时,要根据题干要求,依据对联的特点分析作答。
9.(2021七上·盐城开学考)下列句中强调“看见他”和“搞卫生”的一组是( )
①我今天早晨在学校是看见他搞教室卫生。②我是今天早晨在学校看见他搞教室卫生。③我今天早晨在学校看见他是搞教室卫生。④我今天早晨是在学校看见他搞教室卫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创新题型;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解析】【分析】 ②④强调“今天”“在学校” 这类时间和地点的状语成分的,所以应选B。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句义,一般要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即从结构上和内容上。在结构上,你要看这个句子所处的位置和与上下文的联系,一般的有承 上启下、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作铺垫等作用。从内容上,你就要把握全文的主旨和思想感情,想一想所给的句子是怎样体现出文章主旨的。
10.(2021七上·盐城开学考)下面句子中的标点,恰当的一组是( )
A.有的同学正奋笔疾书;有的同学正掩卷沉思;而老师则平静地站在讲台前默默地注视着他们。
B.“怎么了?”一个关切的声音传来:“有什么困难需要我帮助吗?”
C.郑板桥是清代一位有名的书画家。他一生最杰出的成就,是在诗书画方面独树一帜,堪称“诗书画”三绝。
D.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答案】C
【知识点】分号;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引号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
A.错误。并列的分句之间用逗号。
B.错误,在直接引用的句子中间交代说话者,后面要用逗号。
D.错误,“ 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 ”不表示疑问,应用逗号;“ 我哪能离开呢 ”是反问句,应用问号。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正误的辨析。平时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11.(2021七上·盐城开学考)下列诗句中有一句不是送别诗,是( )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答案】D
【知识点】把握诗歌内容;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
D项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意思是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这是一首思乡诗。
故答案为:D.
【点评】解答诗句的理解,应当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诗歌写作的背景完成作答。
12.(2021七上·盐城开学考)下面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花坛中间有十多种奇花异草。②走进学校大门,迎面便是美丽的大花坛。③花坛外圈摆着十几盆盛开的月季花,招人喜爱。④这花坛有一米多高,有半间教室那么大。⑤花坛最后面是两行高大的大丽花,绿叶茂盛,把花坛衬托得更美了。
A.④③①⑤② B.②③①⑤④ C.②③①④⑤ D.②④③①⑤
【答案】D
【知识点】句子排序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句子的排序。 本题语句描写的是学校的花坛,②点出描写对象,故放在前面。④紧承②句,是对花坛的总体描写,故放在②后面。“中间” “外圈” “最后面” 按空间顺序对花坛进行描写。因此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②④③①⑤。
故答案为:D.
【点评】解答句子的排序题,第一,要明确中心话题。第二要理清句子的思路。第三,组合、整合句子单元。将初步排成的语段连起来读一读,看语意是否连贯。如有不对的地方,再进行调整,直到感觉流畅为止。
13.(2021七上·盐城开学考)针对《三打白骨精》作出评说的诗句是( )
A.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B.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D.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答案】A
【知识点】作品的综合评价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名著情节的把握。
B.是赞美石灰的诗句,隐喻做人应清白。
C.是李清照赞美项羽的诗句。
D.突出的是“忠言”的重要性。
故答案为:A.
【点评】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14.(2021七上·盐城开学考)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温故而知新(复习)
B.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厌烦)
C.鲜为人知(少)
D.快走踏清秋(奔驰,跑)
【答案】B
【知识点】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翻译。
B.句意为:学习而不觉的满足,教诲别人而不知疲倦。厌:满足。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15.(2021七上·盐城开学考) 按要求写句子。
(1)深蓝色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缩句)
(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改为反问句)
(3)月亮升起来了。(扩句)
(4)爸爸说:“看到这壮观的场面,我不禁想起了‘惊涛拍岸’这个词。”(改为转述句)
【答案】(1)天空中挂着圆月。
(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3)圆圆的月亮从海面上缓缓地升起来了。(至少扩两处)
(4)爸爸说,看到这壮观的场面,他不禁想起了‘惊涛拍岸’这个词。
【知识点】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变换;缩句;扩句
【解析】【分析】 (1)此题要求缩句,即压缩句子只保留句子主干。句子主语是“天空”,谓语是“挂着”,宾语是“圆月”。
(2) 此题要求改为反问句,在句首或谓语动词前添加反问词,然后将句子意思加以否定,并在句末添加“吗”与问号即可。
(3)此题要求扩句,可在各句子成分前添加适当的修饰成分,比如“月亮”可扩写为“弯弯的月亮”“圆圆的月亮” 等。
(4)此题要求将直接引用句改为转述句,注意转换人称词即可。
故答案为:⑴、天空中挂着圆月。
⑵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⑶ 圆圆的月亮从海面上缓缓地升起来了。
⑷ 爸爸说,看到这壮观的场面,他不禁想起了‘惊涛拍岸’这个词。
【点评】 句式变换,指在一定的语境中, 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在不改变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将句子由一种句式变换成另一种句式。这种题型从语序、语气、语意和语境等多个方面考查学生运用恰当的句式准确表达的能力。
16.(2021七上·盐城开学考)出口成章,根据提示写名句。
(1) ,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2)谁道人生无再少, ! (苏轼《浣溪沙》)
(3) ,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4)每当我们遇到棘手的问题往往一筹莫展,可经过冥思苦想,会突然发现问题的根源,难题也就迎刃而解,真可谓 。(陆游《游山西村》)
(5) ,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己亥杂诗》)
【答案】(1)留连戏蝶时时舞
(2)门前流水尚能西
(3)白日放歌须纵酒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我劝天公重抖擞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
【解析】【分析】诗文默写要求不能添字、少字,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 蝶 、 纵 、 复 、 抖擞 ”
故答案为:⑴留连戏蝶时时舞
⑵门前流水尚能西
⑶ 白日放歌须纵酒
⑷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⑸ 我劝天公重抖擞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二、阅读理解(35分)
(2021七上·盐城开学考)现代文阅读
《春》选段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②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③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 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④春天像__刚落地的娃娃__,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⑤春天像__小姑娘__,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⑥春天像__健壮的青年__,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17.根据课文内容补全文章空白处,并明确这三处依次突出了春天 、 、 的特点。(各用一个字填空)
18.“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句话中的“杨柳风”指什么?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19.结合语境,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逼:
20.以上语段生动细致地描绘了春天的动人画面,请给①②③段各加上一个小标题。
① ② ③
21.作者描写雨中的乡村、行人和农民,有什么作用?
【答案】17.新;美;力
18.杨柳风,吹动杨柳的风,指春风。意思是:春风吹到脸上不觉得寒冷,很温暖。
19.突出了雨水冲洗后小草青而闪亮的特点,准确地描绘出在春雨的滋润下,万物充满生机的景象。
20.①春风图;②春雨图;③迎春图
21.这是侧面描写,烘托了春雨中安静祥和的氛围。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分析文章语言特点
【解析】【点评】⑴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⑵本题考查对语句的理解。解答句子理解的试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情感分析、区位分析、主旨分析、修辞分析。作答时学生可自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即可。
⑶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解答此题关键要结合词语所处的语境,弄清这个词语的表述对象,然后综合词义与表达效果这两方面因素进行揣摩。
⑷本题考查小标题的拟写。小标题能吸引读者,让读者在通读全文前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在阅读过程中更快更准确地理解文章内容,了解写作意图。
⑸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解答时既要注意文段的内容,也要结合景物描写的语段在文章中的位置。
17.本题考查内容的掌握以及概括。根据对课文的背诵、识记,空白处可填“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 “健壮的青年”。三个句子体现了春天的特点, “从头到脚都是新的”突出了春天的“新”;“花枝招展的”突出了春天的“美”;“有 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突出了春天的“力”。
故答案为:
1、新
2、美
3、力
18.本题考查重点语句的理解能力。“杨柳风”指的是春风,它的特点是温暖。“吹面不寒杨柳风”出自志南和尚的《绝句》,意思是:轻轻吹拂人面的暖风带着杨柳的清新气息,令人心旷神怡。
故答案为: 杨柳风,吹动杨柳的风,指春风。意思是:春风吹到脸上不觉得寒冷,很温暖。
19.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解答此题要先写出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逼” 突出了小草的光泽,这是春雨滋润的结果,突出了雨水冲洗后小草青而闪亮的特点,准确地描绘出在春雨的滋润下,万物充满生机的景象。
故答案为: 突出了雨水冲洗后小草青而闪亮的特点,准确地描绘出在春雨的滋润下,万物充满生机的景象。
20.本题考查小标题的拟写。小标题能吸引读者,让读者在通读全文前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在阅读过程中更快更准确地理解文章内容,了解写作意图。第①段写的是春风的特点,第②段写的是春雨的特点,第③段写的是人们迎接春天的到来,据此概括即可。
故答案为:
1、①春风图
2、②春雨图
3、③迎春图
21.本题考查侧面描写的运用。作者描写雨中的乡村、行人和农民,是为了突出春雨中安静祥和的氛围,这是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
故答案为: 这是侧面描写,烘托了春雨中安静祥和的氛围。
(2021七上·盐城开学考)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22.请简要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
23.“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在文中有何作用?
24.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述雪后小山的?找出几个显示作者观察顺序的词语,说一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5.本段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22.济南的冬天薄雪覆盖下的山景。
23.这是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4.空间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这样写有层次地描写了雪色、雪光、雪态,使读者不仅领略到雪的外在美,更能感受到雪的神韵。
25.最后一句既是与老天爷商量的语气,怕秀气的小山被大雪压垮了;又是一种赞许的口吻,流露出作者对济南小山的怜爱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玲珑秀美的济南小山的喜爱、赞美之情。
【知识点】文章过渡及其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记叙顺序;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⑵本题考查句段的作用。分析句段的作用需要关注两点:一是句段所处的位置来分析。二是从句子的表达内容来分析。
⑶本题考查描写的顺序,常见的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解答时依据文章的内容做出判断即可。
⑷本题考查人物情感的把握。解答此题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找到相对应的段落内容,然后根据内容概括情节,或找出人物描写的句子,根据理解概括人物情感或是从中提取词语作答。
22.本题考查概括选段内容。读文可知,选段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描写对象是雪后的小山,表现了山色的美好,暗含着作者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故可概括为:小雪后的山色。意近即可。
故答案为: 济南的冬天薄雪覆盖下的山景。
23.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作用。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然后抓住关键性的词语来分析。“最妙” 说明前面的介绍已经很妙了,而下面要写的下雪的情景更妙,所以在结构.上应该是承上启下的作用。
故答案为: 这是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4.本题考查描写顺序。根据选段中的“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山尖全白 了”“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微黄 的阳光斜射在山腰_上”可知描写顺序是山上--山尖--山坡--山腰。这是空间顺序。这样写有层次地描写了雪色、雪光、雪态,使读者不仅领略到雪的外在美,更能感受到雪的神韵。
故答案为: 空间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这样写有层次地描写了雪色、雪光、雪态,使读者不仅领略到雪的外在美,更能感受到雪的神韵。
25.本题考查作者感情的表达。读文可知,选段主要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描写了雪后小山的可爱温情的情态。“最妙的是 下点儿小雪呀”“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其中的“最妙”与“秀气”写出了济南冬天雪后山景的神韵,包含着作者对济南雪后小山的怜爱与呵护、喜爱与赞美之情。
故答案为: 最后一句既是与老天爷商量的语气,怕秀气的小山被大雪压垮了;又是一种赞许的口吻,流露出作者对济南小山的怜爱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玲珑秀美的济南小山的喜爱、赞美之情。
(2021七上·盐城开学考)
诗歌鉴赏。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26.“小桥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它被穿插在曲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27.这首小令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营造出怎样的意境 衬托了天涯游子怎样的心情
28.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枯藤老树昏鸦”所描绘的画面。
29.下列对这首小令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答案】26.以乐景写哀情,反衬离人思乡的愁绪。
27.这首小令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手法,借助枯藤、老树、昏鸦等具有明显深秋特色的景物,渲染出萧瑟、凄凉的意境,烘托出游子孤寂、悲凉的心境。
28.示例:黄昏时分,一棵缠着枯藤的老树上,盘旋着数只归巢的乌鸦。
29.C
【知识点】把握诗歌内容;体味诗歌的遣词;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解答时既要注意文段的内容,也要结合景物描写的语段在文章中的位置。
⑵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方法:①揭示手法;②结合诗歌分析诗中是如何体现此手法的;③表达效果:结合语句意思、主旨、情感分析这种手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⑶描绘诗歌展示的画面时,首先理解诗歌的内容。然后在翻译句子的基础上,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述。
⑷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对比选项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26.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小桥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以乐景写哀情,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故答案为: 以乐景写哀情,反衬离人思乡的愁绪。
27.本题写作手法的运用及作用的分析。此曲以枯藤、老树、昏鸦等具有明显深秋特色的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渲染出萧瑟、凄凉的意境。运用景物烘托的手法,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故答案为: 这首小令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手法,借助枯藤、老树、昏鸦等具有明显深秋特色的景物,渲染出萧瑟、凄凉的意境,烘托出游子孤寂、悲凉的心境。
28.本题考查画面的描绘。描绘诗歌展示的画面时,首先理解诗歌的内容。然后在翻译句子的基础上,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述。
故答案为: 黄昏时分,一棵缠着枯藤的老树上,盘旋着数只归巢的乌鸦。
29.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
C.有误,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属于直接抒情。
故答案为:C.
三、作文。(40 分)
30.(2021七上·盐城开学考)即将告别童年的你,还记得童年中发生的有趣的事吗?请以《童年生活中的一件乐事》为题写一篇作文,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事件完整具体。
【答案】略
【知识点】全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 本题是一篇命题作文。
【题目分析】 “童年生活”限定子写作的内容是童年的生活 ,“一件”限定了数量,“乐事”限定了快乐的事情。
【提取立意】我们可以写 一个会让我们难忘的关于童年的事,也可以写件令我们难忘 的场景,这两种写作思路都可以。 因为题目中有这样个词语:乐, 说明童年的这件事或者这个场面是件意义深远的事,能触动我心灵的事,而不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所以选材时,力求写出让自己真正难忘的事,而不是件琐碎的生活小事。 记叙文和散文都可以。写记叙文更容易写。
【点评】写好一篇考场作文需要做好四个方面:审题、立意、选材、布局。审题应从辨析作文侧重点、明确写作的方向、明确限制,规范作文的要求入手做到准确审题;立意要求深刻、有格调、有时代感。选材应做到紧扣主题、真实典型、生动新颖、避免雷同。在布局上要从做好开头、结尾入手,根据自己的特长来选择适合自己风格且容易掌握的技巧。当然,规范、工整的正楷或行楷书写也是获得作文成功的一个关键的因素。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