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19: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1.了解生物进化的证据。2.理解协同进化。(重点)3.理解生物多样性是进化的结果。(重点、难点) 1.生命观念——理解协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概念。2.科学思维——结合具体实例明确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关系。3.社会责任——了解和关注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
自主学习
1、为生物进化提供直接证据的是 。 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是对 的研究;分子生物学方面,通过 方法可鉴定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
2.协同进化是指 之间及 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又称为 。
3.生物多样性是 的结果。生物多样性包括 多样性、 多样性和 多样性。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一、阅读教材119-123页,思考:哪些方面可为生物进化提供证据?
合作探究二、分析讨论:
事实1:动物学家对生活在非洲大草原奥兰治河两岸的羚羊进行研究时发现,东岸羚羊群的奔跑速度比西岸羚羊每分钟快13米。为何差距如此之大?经过观察和科学实验,动物学家终于明白,东岸的羚羊之所以强健,是因为它们附近有一个狼群,它们时时处于危险之中(如下图1)。
图1 图2
事实2:某种兰花长着细长的花矩,花矩的顶端贮存着花蜜。有一种以吸食这种花的花蜜为生的昆虫生有同样细长的吸管似的口器,它们在吸食花蜜的同时为这种兰花完成传粉(如上图2)。
事实3:地球上的原始大气中是没有氧气的,因此最早出现的生物都是厌氧(进行无氧呼吸)的;在出现了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之后,使得原始大气中有了氧气,才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1) 从事实1可以看出,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有什么作用?为什么有狼群的地区羚羊奔跑的速度较快?
(2) 有狼群的地区,羚羊为什么没有绝灭?
分析事实2,请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吸食这种兰花的花蜜为生的昆虫具有细长吸管
似的口器的形成原因。
事实3说明什么问题?
合作探究三、阅读教材126-127页相关内容,思考并讨论下列问题:
生物多样性包括哪三个层次的内容?
(2)遗传多样性是由什么决定的?
自我检测19
班级 姓名
A类
1.某种兰花有细长的花矩(如图),花矩顶端贮存着花蜜,这种兰花的传粉需借助具有细长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完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蛾口器的特征决定兰花花矩变异的方向
B.花矩变长是兰花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口器与花矩的相互适应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D.蛾的口器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
2.下列关于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物种之间可以相互选择协同进化
B.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就是新物种不断产生的过程
D.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可概括为协同进化
3.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下列事实不属于协同进化的是( )
A.随着工业的发展,导致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全球气温升高
B.随着光合生物的出现,大气中有了氧气,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C.生活在草原上的斑马和猎豹都能迅速奔跑,是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D.4亿年前形成了原始的陆生植物,随后出现了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
4.虫媒花与为其传粉的昆虫间表现出了惊人的相互适应,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A. 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B. 定向变异的结果
C. 偶然相遇的结果 D. 用进废退的结果
B类
5.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B.种群内部个体间的差异体现了物种多样性
C.化石研究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D.可遗传变异提高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6.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多样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绝灭,不会影响到其他物种的进化
B. 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C.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物种的不断形成过程
D. 有性生殖出现推动了生物进化是因为增强了生物的变异
7.研究化石时发现,某地区在距今10 000年前生活着长尾山鸡和中长尾山鸡。距今5 000年前,该区域出现了一条宽阔的大河,将该地区分割为甲、乙两区域。距今约30年前,统计发现甲区域山鸡仍为长尾和中长尾山鸡,乙区域全部为短尾山鸡。研究发现,甲区域的长尾和中长尾山鸡能正常交配、产生可育后代;甲区域的长尾和中长尾山鸡与乙区域的短尾山鸡均能交配,但受精卵不能发育。回答下列问题:
(1)甲区域的山鸡个体间尾部形态的差异,体现的是________多样性。
(2)乙区域出现的短尾山鸡________(填“是”或“不是”)一个新物种。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乙区域出现短尾山鸡的原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使甲、乙两个地区的山鸡产生不同的变异;大河阻碍甲、乙两区域山鸡间的 交流;自然选择使山鸡的 发生定向改变;基因库逐渐产生明显差异,最终导致 隔离。
(3)近些年,甲区域的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研究人员对该区域山鸡的数量与山鸡的翅色基因(A/a)和翅形基因(B/b)频率的研究数据如下表:
中长尾山鸡 长尾山鸡
数量/只 A B 数量/只 A B
1980年 8 000 31% 66% 5 900 38% 59%
1988年 7 900 29% 57% 6 050 41% 60%
1997年 5 900 30% 48% 6 000 40% 57%
2006年 4 200 31% 32% 5 950 39% 61%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近些年发生明显进化的山鸡是________。1997年时,长尾山鸡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数量为________只。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1、化石 同源器官 DNA分子杂交
2、不同生物 生物与无机环境 共同进化
3、生物进化 物种 遗传 生态系统
合作探究一、
1、古生物学证据:化石;2、比较解剖学证据:同源器官;细胞生物学方面:真核生物每个物种细胞内的染色体数量和每条染色体的形态结构是恒定的,细胞呼吸方式多为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分子生物学方面:通过DNA分子杂交方法鉴定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远近。
合作探究二、
(1)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老年、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促进被捕食者种群进化的作用。有狼群的地区,羚羊在躲避捕食者的追捕过程中,往往肌肉发达、动作敏捷的个体更容易存活下来。
(2) 捕食者一般不会将所有的猎物都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活。
(3)各种昆虫的口器不同,只有细长口器的昆虫才能吸食到这种兰花的花蜜,被选择保留下来;而保留下来的这种昆虫又能够为这种兰花起传粉作用,使这种兰花种族得以延续,正是这种相互选择促进了生物协同进化。
(4)说明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
合作探究三、
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DNA分子的碱基排列顺序
自我检测
1-6:CCAABD
7.答案:(1)基因 (2)是 基因;基因频率开 生殖 (3)中长尾山鸡 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