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农业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农业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3-10-27 19:00: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后训练
基础巩固
1.下列各生产部门中,受自然条件影响最大的是(  )。[来源:学科网]
A.交通运输业 B.农业
C.工业 D.高技术产业
2.在我国的农业产值构成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
A.种植业 B.林业
C.牧业 D.渔业
3.下列自然条件适合发展种植业的是(  )。
A.地形陡峭,水土流失严重 B.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C.降水较少,地势平坦 D.河湖较多,降水丰沛
4.下列农业行为符合因地制宜观点的是(  )。
A.在干旱的草原地区,开垦耕地种粮食
B.在湿润的亚热带地区,在地势低洼处,挖鱼塘养鱼,鱼塘周围种植桑树
C.在坡度大于25°的山坡开垦耕地
D.在西双版纳林区大面积地毁林开荒
5.我国四大牧区在自然条件方面的共同特征是(  )。
A.热量、水源充足 B.面积广大,地形崎岖
C.气候温暖、湿润 D.有广阔的天然草场
6.关于我国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多种多样
B.我国农业生产自然灾害较少发生
C.全国各地雨热同期,利于农业生产
D.南方的气候和地形均利于农业生产[来源:Zxxk.Com]
7.我国青藏高原发展农业最不利的条件是(  )。
A.地势高,平原面积狭小 B.人口少,农业劳动力资源不足
C.山地多,土层薄,土壤贫瘠 D.地势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8.山东广饶县花官乡以大蒜种植取代小麦,大蒜成为该乡的主导产品,其生产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市场 D.技术
能力提升
9.下列关于我国农业生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的粮食生产以小麦、水稻为主
B.我国的牧业生产只分布在四大牧区
C.我国最大的林区位于东北林区
D.我国的渔业生产主要集中在东南部地区
10.“玉米黄,高粱红,大地笼罩青纱帐”,存在这种农业生产景观的地区是(  )。
A.青藏高原 B.东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1.下图所示是我国东部某丘陵地区。
其中A为山区,B为丘陵梯田地区,C为平原地区,D为水库,在保护环境、促进农业生产良性循环的条件下,请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各业的生产布局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种植业宜在________。
(2)经济林(茶、果树等)宜在________。
(3)渔业宜在________。
(4)用材林宜在________。
(5)畜牧业宜发展________。
(6)根据上述种植业、林业、渔业和畜牧业的生产情况,本区农村副业应以__________业为主。
12.读“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北方旱作区和南方水田区大致以________为分界线。
(2)北方旱作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南方水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
(3)山东省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该作物在这里的播种季节是________,收获季节是________。
13.读“我国油料、糖料作物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例中A、B、C、D分别代表的经济作物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B类作物主要分布在________平原;C类作物主要分布在________平原和________盆地。
(3)我国农作物的分布以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分为东部和西部,东部又以__________一线为界分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以________为主,北方地区以________为主;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以________为主,北方地区以________为主。
(4)造成我国南、北方农业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条件的差异。
1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来源:学科网]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牧区名称。
A________牧区,B________牧区,C________牧区,D________牧区。
(2)在②④两地中,以种植水稻为主的是________,以种植小麦为主的是________;以水田为主的是________,以旱地为主的是________。我国的粮食作物生产的地区分布呈现“________”的格局。
(3)在①⑦两地中,盛产甜菜的是________,盛产甘蔗的是________;我国糖料作物生产的地区分布呈现“________”的格局。
(4)在⑤⑥两地中,属于天然林区的是________,属于人工林区的是________。[来源:Zxxk.Com]
(5)我国油料作物生产形成了④________油菜带和③________花生区两大生产区。
(6)我国棉花生产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大产棉区。

参考答案
1.B 解析:交通运输业、农业、工业生产等都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农业生产是直接利用土地资源所从事的生产活动,受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影响最大。高技术产业受科技影响较大,受自然条件影响小。
2.A 解析:种植业在我国的农业中占主导地位。
3.B 解析:农业是靠生物生长和繁殖获得产品的生产部门,它受地形、土壤、水源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充足的水源和适宜的气候等,是发展种植业生产的理想条件。
4.B 解析:干旱的草原适宜发展畜牧业;湿润的亚热带地区适宜发展生态农业;在坡度大于25度的山坡不宜开垦耕地,易造成水土流失,应发展林业。
5.D 解析:我国四大牧区主要分布在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西以北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这里降水稀少,地势平坦,有广阔的天然草场。
6.A 解析:我国的农业生产深受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我国气候多种多样,自然灾害多发。我国南方气候水热条件充足,利于农业生产,但地形多丘陵和低山,不利于农业生产。雨热同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优势,但西北和青藏地区不具备这个条件。
7.D 解析:青藏高原的突出特点是地势高,气温低,发展农业的热量不足。
8.C 解析:影响农作物种植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一般情况下,农作物的分布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多种经营,走产业化道路的今天,人们往往注重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9.B 解析:我国的畜牧业分为两类,一类是牧区畜牧业,分布在西部地区,而农耕区畜牧业则分布在广东的东部地区,其余三项均正确。我国的粮食生产以小麦、水稻为主,东北林区是我国最大的林区,东北林区和西南林区为天然林区,东南林区为人工林区。我国人工林面积居世界之首;我国的渔业分布于东部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东部沿海多为海水养殖或海洋捕捞,长江中下游地区为淡水养殖业。
10.B 解析:我国的玉米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而高粱主要分布在土壤肥沃的东北平原。
11.答案:(1)C(或平原地区)
(2)B(或丘陵、梯田地区)
(3)D(或水库)
(4)A(或山区)
(5)农耕区畜牧业、家庭饲养业、养殖业(任一点即可)
(6)农产品加工(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各个地区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也不同。一般来说,在平原地区适合发展种植业;在丘陵梯田地区适合发展经济林(茶、果树等),既可增加收入,又可保持水土,发挥森林的环境效益;在山区适合发展用材林;在水库适合发展渔业。
12.答案:(1)秦岭—淮河
(2)小麦 水稻
(3)冬小麦 秋季 夏季
解析:秦岭—淮河一线以北是旱地,以南是水田,是北方旱作区和南方水田区的分界线。北方旱作区适宜种植小麦,南方水田区适宜种植水稻。山东省位于北方旱作区,主要种植冬小麦,冬小麦秋季播种,第二年夏季收获。
13.答案:(1)甘蔗 甜菜 油菜 花生
(2)东北 长江中下游 四川
(3)400 秦岭—淮河 水田 旱地 水稻 小麦
(4)气候
解析:我国的油料作物生产形成了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糖料作物则呈现明显的“南甘北甜”的分布特点。根据A、B、C、D四种经济作物的分布位置,可判断其名称。甜菜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内蒙古、新疆北部,油菜在我国种植面积最广,最大产区是长江流域。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大致把我国农业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又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分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南方的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北方以旱地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南方和北方的气候条件差异,造成南、北方农业分布差异显著。
14.答案:(1)内蒙古 新疆 青海 西藏
(2)④ ② ④ ② 南稻北麦
(3)① ⑦ 南甘北甜
(4)⑥ ⑤
(5)长江 黄淮[来源:Zxxk.Com]
(6)新疆南部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解析:西部地区气候干旱,水、热、土条件的配合较差,大部分地区是以放牧为主,有我国四大牧区,即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东部地区水、热、土条件配合较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人口稠密,是我国绝大部分种植业、林业、渔业的集中地区。东部地区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该线以北以旱地为主,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糖料作物以甜菜为主,油料作物主要是花生;该线以南由于降水较多,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糖料作物以甘蔗为主,油料作物主要是油菜。我国三大林区中,东北林区和西南林区是天然林区,东南林区是人工林区。棉花生产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三大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