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上册●
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1.(科技创新)我国科研团队在鳊鱼、草鱼和银鲫身上试验了敲除调控鱼刺生长的主效基因,获得了第一代少刺鱼,再将少刺鱼进行杂交,有望获得稳定的无刺鱼。无刺鱼的培育利用了( )
A.个体的多样性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基因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双基巩固
C
2.近年来,我国在绿化治沙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改善生态环境利于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增加
B.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C.生物种类的增加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无关
D.生物种类的增加丰富了基因的多样性
C
3.下列关于云南地区物种多样性丰富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气候适宜 B.环境多样
C.政策保护 D.人为干扰
D
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做了“探究小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实验,实验设计方案如下表,小鱼存活时间最长的生态瓶是( )
A
选项 组别 小鱼/条 水藻/棵
A 生态瓶1号 2 12
B 生态瓶2号 2 8
C 生态瓶3号 2 4
D 生态瓶4号 2 0
5.我国近年来非常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如今我国植树面积有很大的提高,城市绿化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田间、河岸鸟类日益增多,发现了山鸡、喜鹊等多种鸟类的身影。下列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保护生物多样性就要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保护生物物种
B.发现多种鸟类,体现了环境改善可增加基因的多样性
C.为丰富我国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可大量引进外来物种
D.生物多样性面临危险的主要原因是栖息环境遭到破坏
D
提升与迁移
6.我国南方多地建立了“桑基鱼塘”,这是一种集果园、鱼塘、农田一体的混合农业模式,具有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下列关于该模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桑基鱼塘”中的生物种类更多,
生态系统更加稳定
B.“桑基鱼塘”中多样的栖息环境有
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C.“桑基鱼塘”能够有效进行废物利用,减少能量损失
D.“桑基鱼塘”的自动调节能力比传统农田生态系统的弱
D
7.联合国发布的《2020人类发展报告》指出,自20世纪以来,各类动物的灭绝速率大幅提升,已经达到了自然灭绝速率的数百倍甚至数千倍。下图是自1500年以来脊椎动物物种灭绝速度的调查数据,下列分析不恰当的是( )
A.从1800年至今,物种灭绝速
度加快
B.目前两栖动物的灭绝速度是
最快的
C.在自然条件下,少数物种也会走向灭绝
D.哺乳动物适应能力强,灭绝速度最慢
D
8.(读图理解)下图中,图1是“生物多样性之间关系”的示意图,①~③三项共同组成了生物多样性;图2所示是一个生态系统中三种生物的关系图,④~⑥表示生态系统中三种生物成分,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走进大自然,丰富
多彩的生物世界是我们对
生物多样性最直观的认识。
这是指图1中[_________]
____________的多样性。
①
生物种类
(2)不同品种的宠物狗长相各异,这是由图1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多样性造成的。图1中③指的是__________的多样性。
(3)图2中的④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这类生物除了在维持生态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外,还能促进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和帮助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基因
生态系统
消费者
物质循环
传粉、传播种子
(4)图2中的⑥指的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解者
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
(5)如果图2表示森林生态系统,那么在④~⑥三种成分中,属于该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是____________(填序号),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____________。
⑤⑥
太阳能
应用与实践
9.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我国在努力保护大熊猫的同时,也注重生态环境的恢复,促进其他珍稀动物的保护,出现明显的“伞护”效应。请你查阅资料,了解“伞护”效应的概念,并且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伞护”效应对区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的意义。
操作指引:①通过上网查阅资料了解“伞护”效应,结合相关的新闻报道,了解受到大熊猫“伞护”效应影响的生物有哪些。②从生物种类、基因、生态系统三个方面谈谈“伞护”效应的意义。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