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第一课时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0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第一课时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30 15:13: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誊、励”等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父亲和母亲对作者的诗为什么有不同看法。3.抓住文中对人物的语言、行动、外貌等描写的句子,指导学生朗读,初步体会父亲和母亲对“我”的诗的不同看法。
重点难点 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幻灯片示例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5分钟) 1.本单元的主题是“父母之爱”,通过前面两篇课文的学习,我们已经充分感受到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一篇和父爱母爱有关的文章,看看这篇文章又是怎样来诠释这两种伟大的爱的。(齐读课题)2.“糟糕”和“精彩”是一对反义词,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评价。面对同一首诗,父亲母亲为什么会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评价呢 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0分钟)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0分钟) 1.自由朗读课文,读后用铅笔画出生字新词。2.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3.请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想一想本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都讲了什么内容?(教师相机指导)4.说说每一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1-14):写父母对“我”的诗的两种不同的评价。第二部分(15):写“我”在母亲的鼓励和父亲的帮助下一直在写作。第三部分(16、17):写“我”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后的体会。5.认读生字词。(1)指名读、齐读。腼腆 誊写 鼓励 出版 慈祥 歧途 谨慎 糟糕精彩 奇妙 自豪 迫不及待 一如既往 得意扬扬师生参与评价,重点强调生字“誊、祥”是后鼻音,“谨”是前鼻音,“励”是边音。(2)识记生字。你是如何认识这些生字的?出示生字:誊 励 版 祥 歧 谨加一加:“厉+力=励”“片+反=版”“支+止=歧”形近字辨析:誊——誉版——板祥——详换一换:“详”把“讠”换成“礻”就是“祥”,“槿”把“木”换成“讠”就是“谨”。
精读课文读中感悟(20分钟) 1.朗读第一部分(第1-14自然段)。(1)出示句子:“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母亲大肆地夸奖“我”,此时此刻,如果你是作者,心情会如何?(高兴、开心、得意……)(2)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文章第5-14自然段,找出描写父亲的反应以及“我”的表现的相关语句。小组合作探究,汇报人物的描写手法。(父亲的反应:神态、动作、语言描写。“我”的表现:心理、神态、动作描写。)通过对父亲的动作和语言的刻画,我们看到了一个严厉的父亲,他给了自己儿子的诗一个极端的否定评价。请同学们思考:父亲为什么要这样评价 难道他不爱自己的儿子吗 (相比感性的母亲,父亲更理智,他的评价是针对儿子写的诗本身,其评价强调事实,所以父亲给作者的是一种鞭策的力量。)2.朗读第二部分(第15自然段)。出示句子:“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从“不得不承认”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不得不”,双重否定表示肯定,“不得不承认”,说明作者认识到父亲的评价是对的,但在感情上似乎还不好接受。)3.朗读第三部分(第16、17自然段)。齐读第16自然段,请同学说说在文中“引入歧途”指的是什么。
总结全文延伸拓展(5分钟) 1.学了课文,谈谈你对父爱、母爱的理解。再试着举出一个父母爱你的不同表现的事例。2.如果作者被“精彩极了”,或者被“糟糕透了”刮倒了,结果又会怎样呢?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课文既有鲜明的形象,又凝聚着感情,渗透着深刻的哲理,文质兼美,富有人情味,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情感体验十分接近。文章前一部分文字浅显生动,后一部分概括优美,个别语句含义较深,具有启发性,给学生提供了多维的思考感悟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