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一章 遗传的细胞基础
第2节 基因的分离定律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1.通过分析、绘制图解、举例等方法掌握遗传学的一些基本概念。(重点) 2.能运用演绎与推理的方法解释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重点、难点) 3.了解孟德尔对的测交实验的设计及意义。(重点、难点) 4.理解分离定律的实质。(重点) 5.能运用分离定律原理解释一些遗传现象。(重点、难点) 1.通过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学习培养归纳总结的科学思维。
2.通过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的学习培养演绎与推理的科学思维。
3.通过对测交实验设计的学习提高实验设计能力及演绎推理能力。
4.通过对一些遗传现象的分析的提高逻辑推理的思维能力。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提出问题
一
重要概念
1.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的总称。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注意 牢记两个“同”,一个“不同”。
5.归纳总结:(1)F1全部为 ;(2)F2发生了 。
重要概念
1、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代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称为显性性状。
2、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称为隐性性状。
3、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在遗传学上叫做性状分离。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
二
重要概念
1、纯合子与杂合子
①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如DD、dd)。
②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注意: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但纯合子杂交,后代会出现杂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且后代中会出现一定比例的纯合子。
2、自交: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如DD×DD、Dd×Dd等
3、测交:杂种一代×隐性纯合子,如Dd×dd
4、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如DD×dd等
重要概念
6、基因型与表现型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演绎推理
三
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发生时间——得出结论
四
孟德尔遗传实验成功的原因
五
分离定律的应用
1.由子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逆推型)
⑴基因填充法。先根据亲代表现型写出能确定的基因,如显性性状的基因型可用A_来表示,那么隐性性状的基因型只有一种aa,根据子代中一对基因分别来自两个亲本,可推出亲代中未知的基因。
⑵隐性纯合突破法。如果子代中有隐性个体存在,它往往是逆推过程中的突破口,因为隐性个体是纯合子(aa),因此亲代基因型中必然都有一个a基因,然后再根据亲代的表现型进一步判断。
⑶根据分离定律中规律性比值来直接判断
①若子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3∶1→亲代一定是杂合子,即Bb×Bb→3B_∶1bb。
②若子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1∶1→双亲一定是测交
类型,即Bb×bb→1Bb∶1bb。
③若子代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是显性纯合子,即BB×BB或BB×Bb或BB×bb。
④若子代只有隐性性状,则双亲一定都是隐性纯合子,即bb×bb→bb。
2、遗传病发病率的计算:
白化病是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如果双亲是杂合子,生一个患白化病孩子的几率是多少?
Aa×Aa→1AA∶2Aa∶1aa,父方产生A、a配子的概率各是1/2,母方产生A、a配子的概率也各是1/2,因此生一个白化病(aa)孩子的概率为1/2×1/2=1/4。
练一练:
1.下图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
解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答案 C
练一练:
2.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学问题 ( )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是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答案 B
练一练:
3.南瓜果实的黄色和白色是
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用
一株黄色果实南瓜和一株白色果实
南瓜杂交,子代(F1)既有黄色果实
南瓜也有白色果实南瓜,让F1自交
产生的F2表现型如图所示。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
A.由①②可知黄果是隐性性状
B.由③可以判定白果是显性性状
C.F2中,黄果与白果的理论比例是5∶3
D.P中白果的基因型是aa
练一练:
解析 首先判断亲本中白果为显性且为杂合子。F1中黄果和白果各占1/2,再分别自交,F2中黄果占5/8,白果占3/8。
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