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几何》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王几何》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10-27 18:10: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9 ﹡王 几 何1.整体感知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3.培养学生热爱知识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马及时(1946—)?,四川省都江堰市人。民盟成员。1965年毕业于四川都江堰市聚源中学。曾为《都江堰报》记者、编辑、新闻部副主任。现为都江堰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儿童文学作家、诗人,著有散文诗集《最后一片树叶》,诗集《泥土与爱情》《树杈上的月亮》《中国孩子》等,歌词《茶山谣》等。须臾 (??? )?? ? ?屏息 (? )
嘈杂( ) 优雅 (??? )
?
绰号 (??? )?? 离谱 (?? ) ?

叛逆 ( ? ) 铭记 (? ) mínɡ yú bǐnɡ cáo yǎ chuò pǔ nì 一、读一读长久地坚持下去。 ①持之以恒 :
②眉开眼笑 :
③鸦雀无声 :
④哄堂大笑 :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形容非常安静。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 二、记一记1.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写了王玉琳老师的哪几件事?
在黑板上徒手画出标准的圆和三角形;?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绰号“王几何”;让同学们在黑板上画圆和三角形;下课前的结束语富有教育意义。?2.理清文章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第1段):总写我们上第一节几何课前的好奇和渴望之情。
第二部分(2~28段):记叙了王老师上第一堂几何课的几件事。
第三部分(29段):点明王老师是父亲的好朋友。 1.在文中勾画出描写王老师的肖像、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的语句,并分析表现了其怎样的性格特点。
2.王老师请同学们画圆和三角形的目的是什么?
3.你认为王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1.在文中勾画出描写王老师的肖像、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的语句,并分析表现了其怎样的性格特点。
(1)须臾,一个方头大耳、矮胖结实的中年人夹着一本厚书和一个大圆规、一个大三角板挤进门,眨眼工夫就站到了讲台上。
外貌、动作描写,“方头大耳”“矮胖”描写了王老师不漂亮的外貌。“挤”“眨眼工夫就站到了”表现了王老师虽胖但行动敏捷的特点。(2)那矮胖老师一句话不说,像一尊笑面佛一样,只是站在讲台上哑笑。眉梢、眼角、鼻孔、嘴巴、耳朵,可以说,他脸上的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皱纹,甚至每一根头发都在微笑!
神态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王老师爱笑,平易近人的性格特点。(3)他突然面向课堂,反手在背后的黑板上徒手画了一个篮球大的圆,紧接着,又反手画了一个等边三角形。
动作描写,王老师把他的绝技“徒手画圆”“反手画等边三角形”展示给大家,这是王老师的教学艺术。(4)“上几届的同学,承蒙他们的特别关爱,私下里给本老师取了个绰号——” 矮胖老师缓缓转过身去,挥手在黑板上优雅地又写了三个大字:王几何。
语言描写,王老师的语言充满了幽默风趣,非常吸引学生。从而侧面烘托了王老师的教学艺术之高。(5)王老师却毫不理会满教室的笑声,继续用他那金属般的声音说:“这就是那些老同学给我取的绰号。天啦,本人太喜欢这美妙的绰号了!可惜,从来没有一位同学当面喊我‘王几何’……”
语言描写,“天啦”“可惜”既表现了王老师的幽默风趣,又写出了他的平易近人,让学生容易接近。(6)胖得像弥勒佛一般的王老师,站在讲台上眉开眼笑:“现在,我就请同学们一个个上台来,用不着反手,只是正面徒手画圆和三角形……”
外貌、神态、语言描写,给人以和蔼可亲的感觉。(7)王老师下课前的结束语是:“……我反手画圆,只是向大家说明一个简单朴素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棒可以磨成针!我要大家牢记的是一种热爱知识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语言描写,王老师的话道出了让学生画圆、画三角形的意图,学生在快乐中得到了教育。可见,王老师的教育教学艺术之高。2.王老师请同学们画圆和三角形的目的是什么?
展现了自己较强的专业水平,引发学生们对几何产生浓厚的兴趣,向同学们说明一个简单朴素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棒可以磨成针,教育同学们要热爱知识和有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3.你认为王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是一位讲究教育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业务水平极高、幽默风趣的老师。 徒手反手画
标准的圆和三角形 介绍自己的
绰号“王几何” 让同学正面
徒手画圆和三角形 富有教育意义
的结束语幽默风趣
平易近人
业务水平极高
讲究教育教学方法
和蔼可亲
关爱学生不能总是牵着他的手走,而还是要让他独立行走,使他对自己负责,形成自己的生活态度。 ——苏霍姆林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