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高效整合
整合一 历代中央政府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管辖
1.对西北(包括新疆)地区
(1)秦朝:蒙恬夺取河套,置县、移民、筑长城。(2)两汉:设置西域都护府、“河西四郡”。
(3)唐朝:设置安西、北庭都护府。(4)清朝:设乌里雅苏台将军、伊犁将军。
2.对东北地区
(1)两汉:设护乌桓校尉,设乐浪等四郡。(2)唐朝:安东都护府。(3)元朝:辽阳行省。
(4)明朝:设羁縻性质的都司、卫、所。(5)清朝:设盛京、黑龙江、吉林三将军辖区。
3.对西南地区(包括西藏)
(1)秦朝:设岭南三郡。
(2)西汉:武帝派唐蒙经略西南夷,改滇为郡,赐予滇王玉印,设牁郡。
(3)唐朝:唐玄宗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4)元朝:设宣政院,西藏成为元的行政区域,设云南行省。
(5)明朝:设土司;敕封西藏宗教领袖。
(6)清朝:册封达赖与班禅,设驻藏大臣,金瓶掣签制度,康熙平定“三藩之乱”;改土归流。
4.对台湾地区(注意与大陆两次分离、两次回归、郑成功、施琅、康熙几个人物)
(1)元朝:设澎湖巡检司。
(2)清朝:康熙时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中法战争后设行省(加强了台湾地区同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地区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整合二、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1、汉朝:对外已打通了陆海两个通道,与外部世界的交往扩大。
2、隋唐:通过与大食国的接触,使包括造纸术在内的中国技术传到阿拉伯地区。通过海路,日本大量遣唐使来到唐朝,将唐朝文化带到日本。
3、宋代:陆路交通阻隔,海路转趋发达,泉州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
4、元朝:通往欧洲的海陆通道都很通畅,马可·波罗抵达中国,后来留下著名的《马可·波罗行纪》。
5、明清
①在对外关系上致力于维护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体系,但民间贸易屡禁不绝。
②清朝对外关系开始缓慢转型,1689年,中俄订立《尼布楚条约》,是清朝政府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
整合三、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1.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1)王权国家: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的封建割据势力遭到削弱,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了教会势力,强化了各国的世俗权力,国家和民族认同观念日益显现。
(3)民族语言:英国和法国先后将英语和法语定为官方语言,强化了民族认同,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
(4)法国革命: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不仅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还促进了欧洲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2.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
(1)近代国际关系规则的建立
①奠定基础:格劳秀斯的《战争与和平法》,确定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奠定了国法的基础。
②确立原则:1648年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确认了国际法的一些基本原则。
③外交制度:17世纪时,欧洲国家的君主们派常驻外交使节和外交使团,近代外交制度逐渐建立起来。
④维也纳体系:在1815年建立的维也纳体系下,外交制度进一步发展,国际法的应用范围也逐渐从欧洲扩大到美洲、亚洲等其他地方。
(2)对近代国家关系规则的评价
①积极:外交制度的建立和国际法的形成为用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减少争行为开辟了新的途径。
②局限:西方各国在国际法应用中实行双重标准,为了谋取利益经常违反国际法,最后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3.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①十月革命后,苏俄提出了不兼并不赔偿的原则,宣布侵略战争为反人类罪,为国际法开辟了新的发展阶段。
②战胜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参加的政治性国际组织——国际联盟。
③1928年,美、法等国签订了《非战公约》。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①1945年,《联合国宪章》签署。宪章确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制裁侵略的机制,并赋予安理会制裁的权力,确定了“大国一致”原则,集体安全体制进一步完善。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的民族国家的独立和各类国际组织数量的激增,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
③一些大国为了一已私利,不惜退出国际条约,甚至不经联合国授权就进行制裁或发动战争,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
整合四、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背景
①历史传统:中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逐渐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
②少数民族:在近代中国,许多少数民族长期遭受压迫和歧视,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③革命经验:抗日战争时期建立了“蒙、回民族的自治区”解放战争时期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
④法律依据:1949年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奠定了法律基础。
(2)建立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
(1)法制轨道: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此纳入法制轨道。
(2)“三个离不开”:1990年,中共中央提出“三个离不开”,深刻阐述了中国各民族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血肉关系。
(3)基本制度:197年,中共十五大明确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主义政治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3、东西方比较 近代东西方民族主义的不同
不同点 西方民族主义 东方民族主义
产生 背景 由重商主义与自由主义理念相结合而促成,是资本主义扩张性下的主动选择 基于19世纪中叶以来西方殖民扩张、民族生存面临危机而被动应对
觉醒 方式 由民主精神唤起公民意识,反对封建割据和专制 与反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斗争处于同一过程
政治 诉求 革命时代,西欧民族主义的政治诉求是以民主的代议制代替君主专制,当民族国家建立和巩固后,就展开对外扩张,谋求民族最大利益 建立统一、独立的民族国家,通过自立自强来维护民族的生存
内容 特点 具有扩张性,强调经济利益与民主、自由 多具有自卫倾向,强调集体利益、意志和目标;文化民族主义占据东方民族主义的中心,是经济民族主义和政治民族主义的基础
整合四、全面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含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内容。就是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力。
2.中国制定一系列民族政策的依据
(1)基本依据: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中国现阶段的国情。
(2)直接依据: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3.处理民族关系的最基本要求及内容:民族平等是处理民族关系的最基本要求。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都享有相同的权利,承担相同的义务。
4.实现民族平等的重要途径:要实现民族平等,需要加强各民族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了解各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民族情感,充分尊重各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和语言等。
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权利,遵循了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2)民族区域自治既保证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的事务,又保证了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巩固和发展了中华民族大团结。
整合五 新中国外交的特点及调整
1.新中国成立初期
(1)特点:“一边倒”。
(2)原因:两大阵营对立,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政治敌视、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政策。
(3)作用:先后与苏联等17国建交,从而使新中国在保卫革命胜利果实、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孤立。
2.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
(1)特点:采取“两只拳头打人”“一大片”。
(2)原因和作用:美国继续敌视中国,利用台湾和侵越战争威胁中国。50年代末起,中苏关系紧张,外交环境恶化。
(3)作用:与20多个国家建交,大大改善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处境,扩大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
3.20世纪70年代
(1)特点:“一条线、一大片”,既重视改善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又注重发展与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2)原因:美苏争霸,美国趋于守势;苏联陈兵中国北部边境,给中国造成巨大压力。中美双方都有改善关系的要求。
(3)作用: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缓和,中日邦交正常化,中国同更多西方国家建交,扩大了世界影响。
4.1978年以后
(1)特点:实行“无敌国外交”“不结盟”,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2)原因:90年代苏联解体,两极世界结束。世界向多极化发展。我国认为战争的危险虽然存在,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改革开放成为发展我国经济的基本国策。
(3)作用:同周边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赢得了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5、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外交布局: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2)外交理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3)国与国交往: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不断扩大同各国利益的交汇点,谋求共同发展。
(4)全球治理:倡导、支持并践行多边主义,大力推动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同发展用;积极探索解决国际热点问题;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练习
1.在西周的金文记录中已经出现有“戎”“夷”之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华夏”与“戎”的对立更加明显,无论“华夏”各国之间关系多么敌对,他们从未称呼对方为“戎”。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 )
A.华夏族不断扩大种族认同观念增强
B.国家统一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C.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之间冲突剧烈
D.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唯一纽带
2.有人认为:“严格说来,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属‘无心之举’,因为他最初的目的仅是为了联合盟友共同抗击匈奴。”其认识历史的视角是( )
A.动机与效果 B.目的与手段 C.背景与影响 D.原因与结果
3.张骞通西域后,政府招募了大量商人到西域各国经商,沿线设关卡征税,并设置西域都护府,总管西域事务,防范匈奴的袭扰。这些举措( )
A.旨在攫取西域经济利益 B.反映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延伸
C.有助于丝绸之路的繁荣稳定 D.标志着西域被纳入郡国体系
4.有诗赞:“岭南圣母冼夫人,历侍三朝功业存。绥靖边陲识大体,德昭日月化烝民。”此处的“冼夫人”为哪一地区的女首领( )
A.南诏 B.突厥 C.百越 D.吐蕃
5.唐蕃和亲促进了汉藏经济文化交流,唐蕃会盟使唐蕃间基本上停止了纷争。唐与吐蕃“和同为一家”是指( )
A.唐朝实现了对吐蕃的有效管辖
B.汉藏两族的融合进程大为加快
C.唐蕃之间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军事同盟
D.唐蕃之间的友好关系得到了巩固
6.唐玄宗派使者出使新罗时说:“新罗号为君子国,颇知书礼,有类中华。以卿学术,善以讲论,故选使充此。”这反映的信息不包括( )
A.新罗文化十分发达 B.新罗国与唐朝关系密切
C.中国文化对新罗影响大 D.新罗已经学会了印刷术
7.假设某班正在开一个讨论会,内容涉及“中央册封达赖、班禅”“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驻藏大臣与伊犁将军”。你认为讨论会的主题是( )
A.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 B.明朝中央政府加强对边疆的管理
C.中西交通与文化交流 D.清朝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贡献
8.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国际交通线。中国的丝绸、茶、瓷器等沿着这条路传往世界各地,世界各国的香料、珠宝、药材等相继传入中国,天文历法、印度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外来宗教也传播到了中国。这说明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外( )
A.物种交流之路 B.商贸流通之路
C.文明交流之路 D.政治交往之路
9.1077年,罗马教皇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在任命主教等问题上矛盾尖锐,教皇宣布废黜亨利四世,革除其教籍,并煽动诸侯反抗亨利四世。亨利四世被迫冒着严寒长途跋涉到意大利卡诺莎城堡,极尽卑微悔过,受尽侮辱后才获教皇赦免,史称“卡诺莎之辱”。这一事件反映出( )
A.神权统治阻碍民族国家发展 B.天主教会与专制王权相制衡
C.罗马教皇权力取代世俗权力 D.封建诸侯是神权政治的支柱
10.16世纪,英国自上而下地进行宗教改革,国王成为英国国教教会唯一的首脑。17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宣布实行宗教自由,强调英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此举旨在( )
A.促进信仰自由 B.巩固君主立宪
C.强化专制统治 D.落实《权利法案》
11.17-18世纪,欧洲社会不再颂扬个人对国王和宗教的忠诚,各种爱国人士的塑像竖立起来,出现了国旗、国歌和各种国家节日。这反映出欧洲( )
A.封建专制王权进一步强化 B.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扩大
C.启蒙运动推动思想的解放 D.国家和民族认同观念显现
12.《欧洲与法国政府》指出:“路易十六的法国还只能算作一个朝代国家,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才是一个民族国家。很多法国人跟随着拿破仑,因为他们每个人都自认为是组织中的一部分,生命荣辱与共。”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路易十六是法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君主
B.《民法典》维护了公民私有财产权
C.《人权宣言》颁布激发了民众革命热情
D.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民族主义发展
13.从10世纪开始,在英国、法国等地,逐步产生了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认为国王的触摸可以治愈患者的皮肤病,这种观念在17、18世纪达到高峰。这一现象可以说明( )
A.医学水平长期低下 B.民族国家观念发展
C.民众卫生意识增强 D.启蒙运动影响有限
14.下列有关维也纳体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其特点是大国协调、欧洲均势 B.确认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C.促进外交制度进一步发展 D.扩大了国际法的应用范围
15.1920 年 1 月 10 日,美国总统威尔逊主持了国联的成立大会,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美国并没有加入国联。美国没有加入国联的原因不包括( )
A.凡尔赛体系没有在最大限度上符合美国利益
B.美国国内存在着强大的孤立主义势力
C.美国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和约》
D.国际联盟在当时未能发挥任何作用
16.一般认为最早互派常驻外交使节的是十五世纪意大利各城市国家。到十七世纪后半期,欧洲各国已相当普遍地互派常驻外交使节。常驻外交使节制度的建立( )
A.有利于稳定国家间关系 B.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
C.说明欧洲均势体制形成 D.消除了国家间的争端
17.海牙和平宫是国际法院所在地,全称是联合国国际审判法院,是联合国六大主要机构之一和最主要的司法机关,也是主权国家政府间的民事司法裁判机构,根据《联合国宪章》于1945年6月成立。该机构的成立( )
A.发展了国际司法制度 B.清除了世界纳粹势力
C.维护了世界司法公正 D.推动了联合国的成立
18.毛泽东认为,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完全孤立民族反动派,没有大批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的。他强调培养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为了( )
A.更好地落实民族区域自治 B.消除各个民族之间的区别
C.推行相同的地方管理体制 D.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19.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中华文化、捍卫祖国统一、推动历史进步,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大一统”思想,汇聚成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证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
A.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
B.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C.有利于维护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有利于确保少数民族享有高度自治权
20.“在一九五八年,少数民族的经济和文化,也有了巨大的跃进。据统计,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等地,一九五八年工业总产值比一九五七年增长百分之八十八,粮食产量也增长了百分之八十三。”这一现象直接得益于(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一国两制”
21.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于1951年发布了《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碣、扁联的指示》,废除了带有侮辱性的称谓、地名等。这一做法( )
A.充分体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需要
C.是巩固新中国统一的主要手段 D.主要是为了消除各民族之间的差异
22.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 )
A.民族区域自治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实行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层民主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
23.从1949年至1955年4月,除社会主义国家外,在亚非,同中国建交的仅5个亚洲国家。亚非会议后至1959年,同中国建交的亚非国家达到15个,增加了6个亚洲国家和4个非洲国家,这表明中国参加亚非会议( )
A.实现了外交战略根本转变 B.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空间
C.完全摆脱了外交孤立困境 D.意在为重返联合国作准备
24.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后,美国国务院研究认为:美国有必要支持中国,以防止中国被苏联推毁,致苏联坐大,从而不利于美国的国家利益。这表明当时( )
A. 中美关系改善迎来有利时机 B.中美两国国家利益趋于一致
C.美国改变对华“孤立”政策 D.在美苏对抗中美国处于劣势
25.有研究者发现,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很多国家的建交文件中都有如下内容:“……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说明( )
A.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求同存异方针具有强大适应性
C.我国的外交政策受到各国赞赏 D.维护国家统一是我国核心利益
26.1960年12月20日,陈殺主持召开了我国第一次“夫人外交工作会议”。陈毅在动员报告中强调了四点:夫人工作值得做;夫人工作内容相当多:夫人工作与本职工作三七开;领导同志带头。会议决定成立夫人工作小组,张茜任组长。该会议的召开主要表明( )
A.新中国的外交方式有所完善 B.中国的女性正式登上政治舞台
C.平等往来是中国外交的基础 D.新中国采用了多边的外交方针
27.“弱国无外交”这一法则在新中国成立后已离我们远去。在正确的外交政策的指引下,70多年来我国外交成就硕果累累。以下属于新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取得的外交成就是( )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参加万隆会议
C.重返联合国 D.中美建交
28.从八大到十一大,新中国在对外关系布局中始终把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团结放在首位。从十二大到十七大,逐步形成了“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外交是重要舞台”的成熟、稳定的外交布局。这其中一以贯之的政策或方针是( )
A.“一边倒” B.和平发展
C.不结盟政策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9.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这表明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原则是( )
A.不结盟 B.和平共处 C.另起炉灶 D.独立自主
30.1900年,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途经东单牌楼时被击毙。1901年,中国政府派专使赴德国就克林德一事致歉,并在克林德被害处建立牌坊,即“克林德碑”;1918年11月,北京人将此改为“公理战胜碑”,并迁至中央公园;1952年,召开的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决定将其改为“保卫和平碑”。对与此相关的历史解读正确的是( )
A.历史文物的名称应该随着历史的发展与时俱进,不断修改
B.克林德被击毙于太平天国运动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改名“公理战胜碑”后召开的国际会议,中国被以“公理”对待
D.“保卫和平碑”时期,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贞观四年(630年),唐太宗李世民平定突厥,突厥愿意归附,唐太宗除将突厥十万户内迁到中原地区之外,又在突厥原所在地设置羁縻府州。在行政管辖方面,任命该族各部首领为都督、刺史、县令,责令他们统率原来的部众,允许保留本部族原有的治理形式,保持半独立状态。唐太宗在突厥族设置羁縻府州取得成功以后,又把这种制度推广到其他少数民族部落,见于史志的羁縻府州就有856个,“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
根据材料,概括唐朝羁縻府州制度的特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朝羁縻府州制度的历史作用。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自秦代以来就重视采取合适的民族政策,在少数民地区实行与中原内地不同的地方行政制度,以有利于国家的巩国与民族的团结,从秦到宋,基本上行的都是羁縻政策。有的少数民族只是表示臣服,受领封号,不时朝贡,名义上内属而已.有的少数民族虽然在王朝版图之内,但朝廷并不过问其内部事务,只是通过其首领来实现间接统治,有时虽有内地行政组织和行政区域的名称,但实质都与正式郡县制完全两样.元代以后,改行土司制度,表面上还是采用羁手段,但实际上已通过派至土司当中的流官来进行半直接的治理,明代中期起又逐渐采取改土归流政策,经过四五百年的调整,才把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行政制度基本纳入郡县制之中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二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之内,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遵循宪法的規定,以少数民族聚居地方为基础,接照民族聚居的人ロ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地区和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利,由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を)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少数民族地方行政制度发展演变的特点,并简析中央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治理的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代少数民族地方行政制度相比,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何发展,并分析原因。
第四单元练习答案
01-05:AACCD 06-10:DDCAC 11-15:DDBBD
16-20:AAACA 21-25:BDBAD 26-30:ACDDD
31.(1)特点:官员由原部族首领担任并且可以世袭;官员由中央任命;羁縻府州有较大的自治权力。
(2)作用:有助于唐王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巩固国家的统一;有助于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32.(1)特点:元代以前,以统而不治,间接统治为主。元代以后,以直接治理为主。意义:对于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及加强中央集权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2)发展:由在内蒙古地区建立第一个省一级民族自治区,到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全面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原因:民族自治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距较大。第2页 共4页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