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考2022-2023学年度作文专项练习——全命题作文(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中考2022-2023学年度作文专项练习——全命题作文(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30 08:34: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中考2022-2023学年度作文专项练习——全命题作文
一、作文
小溪深山启程,冲破险阻,汇入大海,壮大的路上留下阵阵欢歌;学子追逐梦想,砥砺意志,不负芳华,成长的路上洒下声声欢歌。欢歌是愈挫愈勇时的乐观,是爱与被爱中的愉悦,是拼搏成功后的欣喜……亲爱的同学,一路前行,你有怎样的欢歌?
请以“一路欢歌”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如果写诗歌,不少于20行)
(3)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二、作文。
家人的陪伴,让莫怀戚的妈妈熬过了严冬;母亲的陪伴,让史铁生找回了生活的色彩;莎莉文老师的陪伴,重塑了海伦·凯勒的生命;百草园的陪伴,让鲁迅舒展了童真的自由;小动物们的陪伴,让劳伦兹收获了科学与真理……陪伴是悉心的照顾,是温暖的鼓励,是坚定的指引,是理解与尊重……
请以“陪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三、作文
你玩过不倒翁吗?不倒翁又叫“扳不倒”。它上轻下重,脚踏实地地站着。不管怎么扳,它都面带微笑:不管怎么扳,它都能站起来。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吗?
请以“我身边的不倒翁”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按要求写作;
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
③说真话,抒真情,不套作;
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⑤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四、请以“心愿”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除诗歌、戏剧外);②文章字数不少于600字,不得套写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五、以“那时,我突然长大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不少于600字;(2)不要套作,不得抄袭:(3)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六、作文。
“握手言欢”“握手言和”“握手成交”“大手握小手”“何时再握手”“和美好时光握手”……握手不仅是一种礼仪,更有着丰富的内涵。
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题目一:我们握手言和吧
题目二:紧握_________的手
写作提示: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④如果选择题目二,请务必先补全题目。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内…………○…………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范文
一路欢歌
人生就像一条路,一条曲折坎坷漫无边际的路。有的人行得豪放自由;也有的人行得拘束谨慎。一路上,我们历经风雨,也曾见过彩虹。我们哭过笑过;也梦过拼过。我们一路欢歌,迈着轻盈的步伐走向美好的未来。
拾起记忆的贝壳,串成一串项链;拿起岁月的纸笔,记录下我们成长的点点滴滴。小溪深山启程,冲破险阻,汇入大海,壮大的路上留下阵阵欢歌;学子追逐梦想,砥砺奋进,不负芳华,成长的路上洒下声声欢歌。欢歌是愈挫愈勇的乐观,是爱与被爱中的愉悦,是拼搏成功后的欣喜……
那是一年夏天,乒乓球暑期集训刚开始,我的手感直线下滑,球打得一天比一天差。我曾不止一次看见过教练无奈又失望的眼神,能做的却只有逃避与颓废……于是,我打算放弃。
父亲知道了,也不语,只是带我去一处荷花池边散步。荷花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池里;正值八月盛夏,荷花长势喜人,一朵朵鲜红的荷花结在翠绿的荷叶上,这已然成了酷暑里最美的一道风景。
父亲问我:“荷花美吗?”
“嗯”我点点头。
“那你知它是经历了些什么才有如此美丽吗?”我木然。“其实,荷花的根生长在淤泥中,能汲取的营养少之又少,况且生存环境这么恶劣,可它仍然开出了这么美的花……”
我明白了,与其哀叹自己遇到的种种挫折,不如迎着太阳走,把所有的阴影抛在身后;与其愁眉苦脸,不如用微笑写意每个黎明,把快乐填满每个角落。
于是我重振旗鼓,用微笑面对挫折。我要学会一路欢歌,那些古人不都是这样吗?李白自信过人,写下“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诗句。龚自珍也曾畅望:“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黄巢更是向天下宣誓:“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我要学会一路欢歌,不要在困难与失败的恐惧中退缩;学会一路欢歌,也不要轻言放弃、低头沮丧;学会一路欢歌,让我们学会坚强和乐观,用微笑对待一切。
人生这条路,越走越宽,还是越走越窄,归根结底和遇到的阻碍无关,靠的是你面对阻碍的精神。
让我们一路欢歌,用乐观和微笑谱写我们的人生,唱出生命的赞歌。
【详解】这是一篇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由题目中给出的材料可知,“欢歌”应是乐观的态度和成功后的喜悦。对“一路”的解读直接关系到作文的创造性和独特性。“一路”表现时间的跨度,应是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自己的生活感怀和奋斗历程。“一路”可以界定为回家之路、学习之路、阅读之路、游览之路、成长之路等,不一而足。“欢歌”可以写亲情之歌、友情之歌、师恩如歌、青春之歌等等,作文的主旨必须是积极乐观的。
第二,精心选材。在选材上,“歌”,既可以选择具体的歌,叙事抒情踏歌前行;也可以写它的延伸义、比喻义,写出往事如歌、岁月如歌、历史如歌的韵味。“一路欢歌”可唱响生活的幸福和甜美,可赞美人性的真诚与善良,可赞叹文化的博大与精深,可讴歌祖国的繁荣与富强。命题为同学们提供了极为广阔的构思、创作的空间,写作触角可涉及人生、社会、自然、历史等各个方面,最适合以记叙性散文文体展现文采。
第三,思路点拨。创作本文,可以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入手,选择能表现自己乐观成功的事例,采用以小见大写法来表现主旨。因为“一路”体现了时间的跨度,在创作本文时,可按时间顺序,采用小题的形式,分几个小节来表现自己在不同阶段的“欢歌”。文首以题记的形式点明主旨,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文末以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来升华主旨,总结全文,与第一段首尾呼应,使文章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因为本文为一篇写人记事类的文章,所以一定要重视细节描写的作用。细节描写,可以是一句简短的话语,可以是一个细微的动作,可以是一个微妙的表情,细节描写是为了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心理情感,目的要突出,不能为了细节而细节。
2.范文:
陪伴
“在那遥远的小山村,小呀小山村,我那可爱的妈妈,已白发鬓鬓。”十几年来,是这首歌和唱首歌的美丽女人陪伴着我,不管是咫尺天涯,
我明白她一直住在我的心中。
我对她——我的妈妈,年轻时候的事全然不知,我是靠着几本厚厚的日记走进她的岁月。1990年的时候,她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孩子的世界纯真无邪,孩子的笑能驱散一冬的阴霾,将来我要教我的孩子读书识字。”原来,早在那个时候,她就已经开始了对我的陪伴,以文字的方式。
一岁多的我体弱多病,几乎一整年都躺在医院里,她说那时候的我脆弱的像只刚出生不久的猫,终日很倦的样子。每天吃什么吐什么,我呕吐的时候,她就一边拍着我的背,一边流泪。当我又一次的晕过去,妈妈说她就坐在我的床边,几天几夜寸步不离的守着我、陪伴着我。她说,她握着我的手,就是在守护我们两个的世界。她就这样的陪伴着我,以眼泪的方式。
因为大人们的是是非非,我和妈妈必须分开居住,她只能去乞求幼儿园,让她在午休时与我见上一面。于是我成了第一个在午休时间被探视的孩子。在别的小朋友睡午觉的时候,我和妈妈坐在滑梯上,妈妈给我剪指甲,中午的阳关洒在周身很温暖。而当大门关闭。妈妈走出去的时候,我在老师的怀里哭的撕心裂肺,同时已经对下次见面开始了漫长的等待。午后的两个小时,她不说话,就静静的陪着我,以剪指甲的方式。
而今,我早已比她高出半个头,会牵着我年轻美丽的母亲向全世界炫耀我的幸福。她的眼角虽然聚了些皱纹,但眼睛依然美丽;她的头上虽然生出了几缕白发,但秀发依旧动人,她在岁月的波澜里褪去了冲动和青涩,多了成熟的魅力,在我的眼里,她永远是无人可及的美女。因为我明白,她的苍老是因为我的成长,她的白发,她的皱纹,都是我的财富。这些都见证了那些或近在咫尺、或远在天涯的陪伴。
妈,我想牵着你的手,两个人去宇宙,没引力左右,月光映出你的温柔。就算全世界我也可以放弃,只是还有你,值得我去珍惜。我想你一直陪着我,地久天长,地老天荒!
【详解】这是一篇命题作文。
一、审题立意。结合提示语内容可知,这里的“陪伴”可以有影响、体会的意思,也就是在某人或某物的影响下,自己想法或做法的改变。“陪伴”的内容既可以是人,如父母、老师、朋友等;也可以是一种情感,如母爱、友谊等;还可以是跨越历史的英雄人物,如岳飞、文天祥等。作文的主题要表达出对个人的感激、敬仰、赞美等感情。
二、选材构思。由题干内容可知,适合写作记叙文,通过一件或几件事,叙述某人陪伴的具体过程、方法和对你的影响和感悟等。也可以另辟蹊径,有所创新,可以写与父母师友有关的具体事物,把父母师友之爱寄寓在某个事物上,让它“陪伴”自己的成长。如写自己珍爱的一把扇子一直陪伴自己,因为那是父亲送给自己的传家宝。也可以是某种抽象的思想,如:自信、乐观、诚实等的相伴,让“我”感受到生活的快乐。还可以是具体的人,如写父母的陪伴,我们可以通过上学时母亲的目送、放学时在阳台上的眺望、外出时他们不停的唠叨、吃饭时的夹菜、夜凉时的掖被……由此我们感悟到生活的幸福。写作方法上,注意在叙述过程中,可以使用细节描写,通过具体的动作、心理、对话等描写,表达“我”内心的感受。在材料安排上,注意详略得当。在写法上,学会使用以小见大的写法,会突出作文主题,给读者带来亲切的感受。
3.例文:
我身边的不倒翁
他是我们家里的顶梁柱,他是生活中的强者,他努力给我们创造更好的生活,他无惧生活的挫折,勇敢的为我们奋斗,他就是我的爸爸!
小时候的我很少有爸爸的记忆,只记得一次,那是一个黄昏刚刚暗淡的晚上,爸爸带着我出来玩,我走累了,爸爸就把我放在肩膀上,一边固定着我,一边带着我去玩,那时候的我是那么的开心,骑在爸爸的肩膀上,安全感十足。
我们长大了,没有了童趣,常言道父爱无言,我才慢慢体会,虽然爸爸和我们很少话题,也很少说我们,但在心灵的最深处,爸爸一直与我们交谈,一直鼓励着我们。
爸爸每天都奔赴工地,在哪个烟气混浊的地方工作,吃着盒饭,睡在一块板,与水泥、砖、打交道。在这些我们都嫌弃的地方工作,爸爸却在哪里工作几十年,我才慢慢觉得爸爸是坚强,是勇敢的。
我无法领会爸爸在炎热的夏天里戴着帽子砌转的心情,强烈的阳光晒的爸爸脖子都变焦,厚实的`身板被铺盖上另一种颜色,每天都湿透衣服,手上拿着砖,工作在猛烈的太阳下,感受着汗流浃背,但爸爸毫不厌言,依旧如此。
在寒冷的冬天,冻得我们连被窝都怕得出,而爸爸在四度的天气依旧奔赴工地,寒风刺骨,无情的寒风拍打着爸爸的身体,爸爸却要伸出手来切转,寒风吹裂了爸爸的手,从而变得那么粗糙。
严寒暑热都让爸爸在工作时有难度,而这些难度出于气候因素,还有人情的冷暖呢,可想而知,我们总是不理解爸爸,爸爸虽然不说,但我们心里总是可以感受到,因此爸爸是生活的强者,我为“不倒翁”爸爸而感到自豪。
【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文体宜选择记叙文。
一、审题立意:“不倒翁”,它上轻下重,脚踏实地地站着;它面对困难、挫折,始终面带微笑;不管怎么扳,它都能站起来。 “我”要求采用第一人称行文,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身边”就是要写一写身边那些不怕困难,努力奋斗、拼搏的人,还可以写做出不平凡事迹的平凡人。写作时选取典型事例,找到具体细节进行分析准确把握即可。
二、选材构思:可以写自己的父母亲。如,写爸爸的工作很艰苦,却始终面带微笑,毫无怨言,勇敢、坚强,是生活中的不倒翁。也可以写自己的同学在拼搏学习的征途中百折不挠、坚持不懈。也可以把眼光投入社会中,着重描写一个身残志坚的人物,彰显“不倒翁”的精神。在写作中,一定要做到中心突出,事例丰富,人物形象鲜明,叙述有条理,结构清楚,前后照应等。
4.范文
心愿
窗外,雨不停地下着。我心里烦闷极了,那一颗颗雨滴仿佛知道我的心事,狠狠地敲打在我的心上,更让我心绪难平:埋藏在我内心深处的愿望再也不能实现了。
这个心愿在我心中已埋藏了整整三年……
从我上小学时起,我就和姥爷一起生活。爸爸妈妈因为家里生活条件太差,一狠心把我扔给姥爷去南方打工了。尽管六岁的我舍不得离开他们,尽管我哭破了嗓子,他们还是头也没回地走了。姥爷拉住我,也直抹眼角。
当时姥爷已经六十多岁了。为了把我照顾好,他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早晨走五里的山路送我上学,晚上再到学校接我。
每次吃饭时,他都把肉、鸡蛋堆到我碗里,等我吃完了他才吃。而等我吃完了,菜只剩下了一点点。姥爷总说我是他的“心肝宝贝”,只要我吃饱了他就饱了。现在想来,他是多么的爱我,而我却总是在风雪中骑在他的背上,任他在我放学的路上艰难地前行。
姥爷也有他的爱好。也许是天生的禀赋吧,姥爷特别喜欢唱京剧,是个十足的京剧迷。他从广播里听过的唱段,总是不停地哼唱,不久便唱熟了,而且很有味儿,很动听。每当我写完了作业,他就教我唱。可是我对京剧牙;感兴趣,再加上调皮,竟一段也没有学会。
小学毕业,爸爸妈妈把我接去南方疯玩了一个暑假,玩兴浓厚的我竟把姥爷忘了。正在我玩得高兴的时候,噩耗传来,姥爷得了急性脑出血,住院了。当我们匆匆赶回家,姥爷已闭上了双眼。我哭,我喊,可无济于事;我怨,我恨,可姥爷听不见。听二舅说,在我走后,姥爷天天念叨我,总是说:“我的外孙女什么时候能给我唱一段京剧呢?”二舅的话让我后悔难当。我为什么不认真地跟姥爷学一段京剧呢?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几段京剧,为了我的姥爷。
三年过去了。姥爷,我已学会了二十多段京剧,您知道吗?在每年您的生日那天,我都给您唱了,您听到了吗?
姥爷,告诉您吧,现在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将来成为一名出色的京剧演员。您一定会为我高兴的,是吗?
【详解】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前面没有提示性的语段,只有一个作文题目,我们写作的思路应在题目中寻找,只要能确定关键词语或者能分析出题目的含义,本作文写作难度不大。
第一,审题立意。心愿多种多样,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心愿。能够实现的心愿固然美好,那些不能变为现实的心愿却也不乏为一个美丽的梦想,真诚的愿望。对于“心愿”这个题目,同学们的心愿简直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其中有自己的心愿,也有父母、亲人、朋友的心愿,既可以是小小的个人的心愿,也可以是国家民族的大心愿。小鱼的心愿是拥有清澈的池塘,老师的心愿是学生健康成长,你的心愿也许是去遨游太空,也许是测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也许是希望外出打工的爸爸妈妈能回家,等等。“心愿”这个题目,可以从这四个方面打开思路:有什么样的心愿,为什么有这个心愿,有了这样的心愿后对人物的影响,为了这个心愿如何去做。这四个方面,可以写任意几个方面,也可以四个方面都写。具体写哪,得根据主题而定。
第二,思路点拨。“心愿”,就是一个很“大”的题目。你的心愿可以很伟大、很崇高,可以是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读书,也可以是为人类谋幸福,但这样的“心愿”往往会流于形式,很难写出真情实感。对于这类文题,我们不妨立意时寻找一个较小的切入口,或就一个点,一个方面的内容来深入地表现主旨。一个方法是给题目前面或后面加上修饰语,把大题变小《我的心愿》、《最后的心愿》、《大自然的心愿》等;还有一个方法就是“虚实转化”。比如“心愿”相对来说是比较“虚”的,但我们可以转化为“实”的来写。不空谈大道理,将立意落实到某个具体的人物、景物、事件等载体上,这样才能使内容厚实,立意集中。比如写的是“我的心愿”,思考“我”的心愿是什么,这个心愿有没有实现,又是怎样实现的,这部分应该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应该详细地记叙。在实现愿望的过程中,“我”有哪些心理活动,又明白了什么道理,表达真情实感,用议论、抒情的语言表述出来,升华文章的主旨。
第三,文体上,写成记叙文或者记叙为主的散文都可以。在文章形式上变化招式,如日记式,戏剧式、寓言式、童话式、自述式、标题式等,也能充分展露才情,使文章绚烂夺目。
5.例文:
那时,我突然长大了
“今晚学的什么?”父亲质问道。
我听出了气氛里的火药味。“复习基……基础知识,”我迟疑地说。这是我上七年级后第一次说谎,我想不到的是,我回来后的第一句话便露出了马脚。
“去哪儿了?”父亲继续问。“上……同学家了。”我意识到父亲已知道我没去上课,便改了口。“哪个同学?”父亲的语气变得轻蔑,音调上扬。一丝恐惧从心里涌出。我知道纸已经包不住火了。
“你今天晚自习应该上写作指导课。你去的却是网吧,没错吧!”父亲毫不留情地揭穿了我那脆弱的伪装。我的全身震悚起来,下意识地靠在墙上。“我以前说过什么?绝对不许逃课、撒谎,你忘了吗?”“没……有”。我鼓足了全身的勇气,从牙缝里挤出了两个字。
父亲解下了皮带,握着皮带的手朝一旁的桌子隐约点了点。
我明白父亲的意思,可那早已镶嵌在墙上的身躯却与神经断开了连接,一动也动不了。
“撅屁股!”父亲突然大喝一声,我软绵绵的身躯惊得坐到了地上,不过神经的连接恢复了。我运起身体的气力,蹒跚地走到桌子旁,惊恐地伏在上面。
一声皮带撕裂空气的响声宣告着我身上一道血印的产生。劈啪声,空气撕裂声,我腹痛的闷哼声,交织在一起,眼泪从脸上滑落。撕裂声没有停止,我恐惧的身体也被疼痛占据了,我的脑子也麻木了。
就在这麻木中,屋里却如石破天惊般传出一声歇斯底里的哭叫声,“住手,别……打了!”母亲随着叫声从屋里冲了出来,脸上挂满了泪水。原来我的母亲一直在家里!我的五脏六腑好像被人掏走了。那一刻,我才意识到在这间房子里最痛的不是我,而是母亲。她既为我犯错而伤心,又不忍看我挨打,就躲在了屋内。终于她再也无法忍受了。那刺耳的皮带声刺痛的是她的心。
父亲顿了一下,似乎在犹豫该怎么办。
而我的身上霎时已感觉不到疼痛了。母亲的泪水如同醍醐灌顶,使我顿时明白:我的身边有两道坚固的屏障,一道是坚硬粗糙的,一道是温和柔软的,虽然外表不同,但材料是一样的,都是用爱筑成的。
爸妈用他们不同方式的爱为我抚平了身上的伤痛,但随之而起的是剧烈的心痛:“妈,没事的。”我拭干了母亲脸上的泪水,顿了顿,又转向父亲:“爸,以后我再也不会做这种事了,为了……妈和你。”
父亲手中的皮带无声地滑落到了地上。随之而至的,是一个深爱自己儿子的父亲晶莹的泪。
那时,在这晶莹的泪光中,我突然长大了。
【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要求以“那时,我突然长大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审题立意:审题可知,“那时”表示远指,是时间较为久远的一个时刻,并不是一个时间段。“我”点明了写作对象,揭示学生应立足自身生活,表达真挚情感。“突然”说明长大是在一个瞬间发生的。“长大了”指的并不是生理方面的成熟,而是心智方面的成长。
选材构思:本题的题眼是“长大”,什么是“长大”?“长大”即“成长”,不仅仅是身体的增高,还可以是品德方面的成长:会帮助同学了,为父母做事了,能恪守诺言、坚持原则了……还可以是学习方面的成长:能坚持不懈地学习了,能主动探索知识了,知道细心的重要性了……还可以是能力方面的成长:学会了一项技能,能够独立做一些事情了……在失败中的成长:在失败中得到启发,在矛盾中得到教训,在后悔中得到成长……我们还应注意到,是“那时”这一段时间内让“我”长大,从生活中选取让“我”深受启发的、忽然长大的那件事,一定是亲身经历的,深有体会的,这样才能写得有真情实感。行文时一定要开头、结尾点题,文中叙述条理要清楚、抒情要真挚、细腻,才能为文章增色。
6.参考例文
我们握手言和吧
未来,某个实验室里,它们出世了。一群被我和科学家们用多种病毒合成的A病毒,它们被放在一个培养皿里,可它们却一直想逃出去见见世面。
一天,我用一部分A病毒做完实验后,却忘了盖上培养皿的盖子,窗户也没有关上,A病毒乘机逃了出去。它们飘啊飘,飘啊飘,终于找到了一个宿主。
病毒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再进入血管,在血管“周游”了一圈后,终于找到了繁殖地,这里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红色,还有许多营养。繁殖了几十代后,遭到了免疫系统和白血球的反抗,对病毒实施“狂轰滥炸”,幸存下来的病毒迅速转移,幸存者的其中一个开始思考了起来:再这样下去我们会灭绝的!我们得想一个办法,让人类停止对我们的消灭,我们的本意是和平共处。
它决定警告一下人类,开始用它唯一能做的记录方法,把要对人类说的话记录下来。“你们称我们为‘细菌’‘病毒’,我们并不介意,但是别用一些肮脏的词来形容我们的寄生能力。寄生是我们的天性,我们只想和平共处,但你们却一直想把我们赶出去或杀死,这就是你们认为的健康吗?你们有没有为我们想过,没有我们,你们的身体又会怎样!”写到这里,它已经用了所有的毒素,但是没有关系,它们一会儿就能恢复。
恢复之后,它又继续写。“我们破坏你们的抵抗系统,过不了多久你们的抵抗系统又‘卷土重来’,将我们消灭,破坏你们的抵抗系统是迫不得已的,是为了帮助你们尽快重建全新的免疫系统。为什么细菌类和人类不能和平共处?希望你们给我们一个回复!”
一个月后,最终经过商讨,我们一致认为现在的病毒更新太快,但只要是对人类的免疫力的重建、增强有利,就可以考虑与它们和平共处。
于是,我们终于握手言和!
紧握文字的手
与文字握手深交,始于阅读;与阅读相携,始于启蒙与成长。刚刚踏入初中阶段,一个停电的晚自习,老师借助烛光朗读我的《老师——我想对您说》一文,那精彩的评讲、满怀期冀的鼓励话语,让我沿着他的步伐缓缓踏进文字世界。无畏风雨、步步前行,文字于我便是一种精神依托。
与文字握手,爱上写随笔的生活。厚厚的记事薄,纸张粗糙,书写时却有很好的质感,页脚干脆,翻起来有好听的“沙沙”声。笔迹从稚嫩到成熟,内容或青涩或阴郁或怡然或憧憬,记录我的过往。身处沂河之畔,我的文字充盈着青山绿水的灵动,柳枝摇曳着清风,清风舞荡着碧水,碧水拍打着桥壁;桥似彩虹高架,于朦胧晨曦中,阳刚俊朗的小伙,精神矍铄的老人,步伐矫健,舒展着一天的激情。
回到老屋,棕色的八仙桌,原木色的衣橱,都刻着传统花式。橱柜里弥漫着樟脑球的经典气味。每日清晨,母亲就哼着小曲梳理我的长发,我也笑着唱着,看散乱的发变得光洁黑亮。一股淡淡的烟草味传来,那是父亲闲坐在椅子里抽他永远都抽不完的烟……于是人情景趣便走进文字,于纸上蔓延。这便是文字的根系,环绕了我的思想,系住我的心房。
与文字握手,喜欢经岁月沉淀且令人心潮难平的东西。我们在生命之路虔诚相遇,或许无法揣摩掩藏在彼此内心的潮水,但在清丽的阳光下,在相似的情节中,邂逅生命中最美的过程。每至此刻,便想吟咏一段,诵读一段,抒写一段,那情愫如玉城雪岭般冲上笔尖,关于瞬间与永恒,顿悟与升华,认知与超脱……文字在摩擦间生成。这种酣畅淋漓的感觉,痛快潇洒。
与文字握手,浮躁的心逐渐趋于沉静。人们越来越痴醉于物质优越感,疏于精神追求。而我感觉自己在时代发展的步伐中迈得掷地有声,生命的大开大阖带来的启迪在蓦然间惊觉,风光的旖旎也变成可堪玩味的语言,生活中多了一份诗意与情趣。
紧握文字的手,是新知与旧友的相遇,是根系与心灵的触碰。
【详解】题目一
本题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
第一,立意。这是一篇命题作文,要求以“我们握手言和吧”为题。审题可知,握手不仅是一种礼仪,更有着丰富的内涵。“握手言和”指的是两人之间因为发生了什么矛盾,然后经过一系列的思想斗争或者是各自的反思,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互相谅解,和好如初。其实不止是两个人之间,两个家庭、两个国家,在发生矛盾之后,都可以“握手言和”,文章应以矛盾后的和好为切入点。
第二,构思。文章重点在于“握手言和”,因此本文适合写作记叙性的文章。按照记叙文六要素进行构思即可,要写清楚“我们”是谁,经历了什么样的矛盾,为什么要握手言和,以及如何才能做到握手言和。文章可以渲染一下“握手言和”之前所面临的艰难境遇,以此突出“握手言和”的必要性。也可以增加一些心理描写,写清楚“我”是如何意识到需要“握手言和”的,使得文章情节更加连贯。结尾可以增加一些议论抒情的文字,写明“握手言和”为我们带来的深远意义,以此升华文章主题。
第三,选材。本文写作范围较为广泛,可以结合我们的日常生活进行写作,如和同学、朋友闹矛盾之后的“握手言和”。也可以结合社会热点话题进行写作,如面对环境的恶化,我们可以和大自然“握手言和”……要写清楚和平共处、不再有矛盾的意义,让文章具有一定的深度。
题目二
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的写作。
第一,审题。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在文章中,“手”既可以是具体的手,又可以是具有抽象意义的“手”,可以指人物的精神,品质等;“握住”则是“我”的情感表达,表明对某某(横线所填内容)的敬佩、赞美之意;“我”与某某应该是心灵和心灵的碰撞,应该是相互的倾诉;所补写的内容可以是具体的人物,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要通过“握手”表达出“我”的情感倾向。
第二,构思。本文写作范围较为广泛,写叙事性、抒情性文章均可。文章可以开篇就交待清楚握紧谁的手,中间部门重点写明为什么要握紧某某的手,如何紧握某某的手,结尾可以使用一些议论、抒情性的文字,来写明紧握某某的手给我们带来的好处,让文章情节更加连贯。也可以采用小标题的形式,利用不同的片段来展示紧握某某的手,让文章内容更加丰富。
第三,选材。文章可以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写作,如紧握老师、同学的手,让我们倍感温暖;也可以引用名人事例,如握住爱因斯坦的手,可以写同他一起畅谈对科学的思考;握住杜甫的手,可以写与他共同体悟天下苍生疾苦的悲悯;握住苏轼的手,可以写同他一起面对人生波折等等。要在握手中写清楚我们的理解和感悟,让文章有真情实感。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