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气温和降水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3-10-28 21:06: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后训练
基础巩固
1.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是(  )。
A.气温和光照 B.降水和风力
C.气温和降水 D.气温和风力
2.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
A.中午12时 B.上午10时[来源:学科网ZXXK]
C.午后2时 D.午后4时
3.某地气温年较差是指(  )。
A.某地一年中最高气温值与最低气温值之差
B.某地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与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
C.某地7月的月平均气温和1月的月平均气温之差
D.某地夏季的平均气温与冬季的平均气温之差
4.“早穿皮袄,午披纱”反映的是(  )。
A.某地的气温日较差大 B.某地的气温月较差大
C.某地的气温年较差大 D.某地的气温年际变化大
5.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原因是南半球(  )。
A.地势低平 B.平原面积广阔
C.海洋广阔 D.受太阳光热均匀
6.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气温的分布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B.海拔的高低会影响气温的变化
C.南半球的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D.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相同
7.通常我们所说的某地的年降水量是指(  )。
A.某地一天的降水量 B.某地一月的降水量
C.某地一年的降水量 D.某地多年的年平均降水量
8.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  )。
A.漏斗 B.储水瓶
C.雨量器 D.盛水器
9.读下图,表达正确的一组是(  )。
[来源:学科网]
A.①地形雨 ②对流雨 ③锋面雨 B.①对流雨 ②锋面雨 ③地形雨
C.①锋面雨 ②地形雨 ③对流雨 D.①对流雨 ②地形雨 ③锋面雨
10.有关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沿海地区降水一定十分充沛,内陆地区降水一定十分稀少
B.世界各地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来源:Z+xx+k.Com]
C.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少,西岸降水多
D.一般而言,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能力提升[来源:Zxxk.Com]
11.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小的地区是(  )。
A.高山上 B.高原地区
C.沿海地区 D.内陆地区
12.读“某地气温曲线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气温年较差大约是20 ℃ B.该地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
C.该地位于北半球 D.该地位于南半球
13.读“等温线示意图”,叙述正确的是(  )。
A.表示的是北半球1月等温线的分布
B.表示的是北半球7月等温线的分布
C.表示的是南半球1月等温线的分布
D.表示的是南半球7月等温线的分布
14.下图四地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5.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和“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甲 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图乙 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
(1)读图甲,由A、C气温比较可知,纬度越高,气温越________,由A、B气温比较可知,同纬度海陆气温________;夏季A、B相比,________气温高,由D、E两地的比较可知,地势越高,气温越________。
(2)读图乙,由L、M比较可知,________地区降水多,________地区降水少。由G、F比较可知,________(纬线)附近,大陆西岸或内部降水少,东岸降水多,由H、K、I三地比较可知,中纬度________降水多,________降水少。
(3)年平均气温在20 ℃以上的地区绝大部分位于________(纬线)之间,最炎热的大洲是________洲;年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________(纬线)附近,最湿润的大洲是________。
(4)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气温和降水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
2.C 解析: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3.B 解析:气温年较差是指某地一年内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与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
4.A 解析:早穿皮袄,说明早晨气温低,午披纱,说明中午气温高。“早穿皮袄,午披纱”反映了一天中气温变化大,即气温日较差大。
5.C 解析:由海洋和陆地的物理性质不同,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所以在海陆交汇处等温线就会发生变化。北半球海洋和陆地交错分布,所以等温线比较弯曲;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明显,等温线比较平直。
66.D 解析: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虽在相同的太阳辐射条件下,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洋表面和陆地表面温度也不相同。
7.D 解析:通常我们所说的某地的年降水量并不是指某一年的降水量,而是指某地区多年的年平均降水量。
8.C 解析: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
9.D 解析:①图表示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形成降水,属对流雨;②湿润空气遇山地被迫抬升、降温,水汽凝结致雨,属地形雨;③冷暖空气相遇,暖空气被抬升、遇冷凝结致雨,属锋面雨。[来源:学科网ZXXK]
10.D 解析:此题考查了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是一个无图考图的判断题。世界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规律是“三多三少”。即赤道地区多,两极地区少;回归线两侧的大陆东岸多,大陆西岸少;中纬度地区沿海多,内陆少。
11.C 解析: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较大,冬暖夏凉,气温日变化及年变化都较小。
12.D 解析:读图可知:该地最高气温约是25 ℃,最低气温约是-5 ℃,因此气温年较差约为30 ℃;该地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最低气温出现在7月;该地气温曲线下凹,7月气温最低,为南半球。
13.C 解析:①根据等温线的数值变化判断南、北半球,图中等温线数值越向北越大,说明纬度是越向北越小,应该是南半球。②图中陆地部分的等温线向南凸出,南半球越向南纬度越高,因此陆地部分气温高于海洋部分,因此是夏季。③南半球的夏季是1月份。
14.C 解析:此题考查世界各地降水量的分布情况,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弄清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③地位于赤道附近,全年降水最多;①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属于夏季多雨;②地位于非洲北部,因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的影响,降水很少,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④位于亚欧大陆内部,距海洋远,降水较少。
15.答案:(1)低 不同 B地 低
(2)赤道 两极 回归线 沿海 内陆
(3)南、北回归线 非 赤道 南美洲
(4)陆地少、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
解析:本题旨在通过气温分布图和降水分布图的阅读,考查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规律。第(1)题,从气温分布图中等温线上的数值可推断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D处是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第(2)题,从降水分布图中的图例上可看出M的降水量比L多,F的降水量比G多,H、I的降水量比K多。第(3)题,可从气温分布图中等温线上的数值和从降水分布图中的图例上进行判断。第(4)题,海洋集中分布于南半球,南半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明显,所以等温线比较平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