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作文快捷通
二。此情可待成追忆——怎样抒情
【抒情概述】
写作离不开情感的抒发,无论记叙、议论,知在说明事物时,笔法都带着自己的感情,情感就是文字的灵魂。在写作中若能恰当地抒发真情实感,并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并深化文章主题,平时作文中同学们常常不能做到说真话、抒真情,文章显得娇柔造作,或者无论写人叙事。还是写景中一律是一般性概括叙述,干巴巴鉴定式的介绍,不会抒情,不会议论,文章中人物形象概念化,难以引人注目。那么,又如何写一篇有抒情味儿的作文呢?
1.抒情要自然真切
抒发自己的感情,就要说自己心里想说的话,即心中怎么想就怎么写,有什么感受就写什么感受,让感情在文中自然的流露出来,这样文章才能避免娇柔造作,读后使人感到清新自然。
记叙文中抒情的文字最好安排在作文的开头或结尾,即便是在文中,也应放在中间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在记叙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叙述、描写或议论进行抒情。其中,议论是作者主观情感的抒发,不需要像议论文中的议论那样有论点、论据和论证,它仅仅是一个判断、一种认定,起升华主题的作用。
2.感情要健康真挚
古人云,情贵乎人,只有表达健康真挚的感情,文章才能感动人。如果感情虚假,无病呻吟,甚至有低级趣味,那么即使文章运用再多的优美词语,也只是表面华丽,实则没有可读性,更别谈有感人的力量。
3.方式要运用合理
记叙文中的抒情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记叙基础上的直抒胸臆,另一种是寄情于人、寄情于物,在字里行间渗透出作者的感情倾向。
(1)抒情方式:从经典文本的经典抒情段落来看,抒情方式分为两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即直抒胸臆,是指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在感情达到炽热的程度时,直截了当地把内心的感情抒发、倾吐出来。比如当我们看到波澜壮阔的大海情不能自己时会说“浩瀚兮,大海!”再比如在魏巍《我的老师》中直接抒发对老师的敬仰之情“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她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间接抒情是指作者的感情渗透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感情同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融合在一起,这种感情的抒发是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的。通俗的比如歌词“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借太阳和花来表达感情。它的呈现形态是把情感和人、事、景、物融为一体,可表述为:记事抒情(融情于事)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融情于物)议论抒情(融情于理)
①寓情于事,借事抒情
我们在回忆往事、记叙经历、述说体验时,往往会涌起感情的波澜。寓情于事就是通过叙述某件事来抒发感情。作者因事而动情,情由事牵,感彩浓厚。如老舍《小麻雀》中“小猫衔着小鸟 那两颗小黑豆似的眼珠已经在我心里睁着呢” 这段文字叙述小鸟被猫抓住之后,自己想追又不敢追,又不能不追这件事。文字简明,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小麻雀的极度担心,对被损害的弱小者命运的同情。
②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我们看到一些景物,往往会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就是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一切景语皆情语”把感情融入到所描写的景物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这是中国文学很传统的表现手法和突出的艺术特点。如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作者通过描绘月落、乌啼、满天白霜、江边的枫树、渔火、寒山寺等景物渲染出秋夜的幽寂清冷。借此表达了作者落榜后孤孑清寥、愁绪满怀的情感。
③寓情于物,托物言志
选择一些可以借用事物,抓住事物的某些特征,用艺术表现手法表达某种感情、道理、风格、精神和品质,这就是托物言志。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妨。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 故。” 作者借“梅花”这一形象表现了诗人饱受摧残,但至死也不会改变自己高尚品格和坚贞节操。
【抒情例析】
【优看点 字句含情,情真意切】
尝 试
往事如烟,笼上心头,片刻的缥缈之后,脑际里充斥的是那风雨黄昏。就是那次风雨中的垂钓,使我懂得了生活的艰辛,增强了我刻苦学习的信念。
那还是在我上高一的时候,一向慈祥能干的父亲患了肺癌,作为一个高中学生又怎能不明白最后的结局呢?无数的黑夜,我难以入眠,满脑子尽是如何医治父亲的病。于是,学习成绩也由班上的前五名降到后二十名。然而,无可奈何,泪打枕湿的长夜何人晓得?【抒发一种为父治病的急迫,辍学回乡的无奈之情】
课后一偶然的机会里,我听别人说鳖很昂贵,一百多元一斤。这,对于我来说太重要了,父亲治病的花费大约在7000元左右,这笔钱对于普通农村家庭来说不异于一个天文数字!如果每天能钓到一只甲鱼,一个月后,我就能为父亲治病了。于是我无限留恋地告别了心爱的老师、同学,辍学了。
钓甲鱼的良机是风雨黄昏,漫长的企盼后,【表达期盼的心情】我等来了风雨交加的黄昏。扛着竹竿,戴着草笠,坐在河边耐心等待着神圣的甲鱼吞饵。然而整整一个下午,我失望了,没有一只甲鱼上钩。眼看一无所获回家,我哭了,我恨自己无能,作为家里的长子,竟不能出力,竟无可奈何地坐视父亲的病日重一日,当时我的心碎了。【 没有钓到鱼一种苦恼之情】
不知何时,憔悴的父亲深情地站在我身后,满腹心事地打量着自己狼狈不堪的儿子:\"回家吧!甲鱼是不吞鱼钩的,它的口很小,不能钓。你的心我懂,父亲的病能好的。明天你返校学习吧!咱家里再穷也要供你上学。别为父亲担心,我不会撇下你们而去的 然而混浊的泪水已顺着他苍老的面颊流了下来。
不知何时,更不知过程,我又回到了学校。然而,不久,我慈祥的父亲去世了。当时我不在他身边,他是喊着我的乳名去世的。母亲说父亲最后的一句话是:\"伟考上大学后,让他到我的坟头上烧把纸,让我也高兴高兴。【抒发重返校园的兴奋】
正是为了记住和实现父亲的遗愿,在尝试钓甲鱼的艰辛之后,我意识到了生活的艰难;也正是在那次难忘的风雨垂钓之后,我开始了自己半工半读的高中三年。【艰辛尝试后真情实感的倾诉】
今天,在考场上,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次尝试,那次钓鳖的尝试,那次人生转折点的尝试,那次给我鼓气,促我奋进的尝试。
我不会忘记那风雨黄昏的垂钓,不会忘记那生命之舟的启航……【照应开头,又升华主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优点评】
字句含情,情真意切
只有真情才能唤起人们的共鸣,字句含情,情真意切,抒写自己最真实、最朴素的感情,这是本文最动人、最成功之处。
这位同学以细腻的笔触,写为父治病的急迫,辍学回乡的无奈,劳而无获的苦恼,重返校园的发奋。所叙之事平凡真实,透过这些琐事,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泪打枕湿\",\"漫长的企盼\",\"耐心的等待\",\"一无所获的心 ,哪一句不是真情的流露?文章最后三段的议论和抒情更是艰辛尝试后真情实感的倾诉,既照应开头,又升华主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经典范文1】
你的馈赠,点燃了我
太阳给了小草温暖,于是小草便慢慢地充满绿意;亲人给了我温暖,于是我快乐地成长。--题记
每个孩子都喜欢礼物,当圣诞节的夜晚来临时,无数孩子怀着对那个派送礼物的大胡子老头的期盼,幸福地进入梦乡。十一岁前的我一直相信会有一辆驯鹿拉着满载礼物的雪橇停在我家屋顶,在我睡梦时往袜子里放一份礼物。
五岁时,在圣诞节的早上,我总会更加乖一点儿,听话一点儿,因为我相信圣诞老人会光顾每一个乖小孩的家。那时,幼稚的我总爱望着天空,幻想蓝天后面的世界,会不会真的像童话王国里一样:飘着白雪,四处摆满礼物,一个大胡子老头坐着雪橇在天空滑翔。
七岁时,我总爱拿着那一小卷泡泡糖,或一小包薯片,四处炫耀,边吃还边对着小伙伴们欢呼道:看!圣诞老人送我糖果了!你们有没有收到礼物?那时,我爱幻想糖果里有什么样的魔法。
九岁时,在圣诞节的夜晚,我在弟弟家过夜,第二天差点为没有收到礼物而哭起来,记得后来是妈妈说的一番话让我似信非信的不再纠结圣诞节的礼物,清楚地记得妈妈说是圣诞老人恰好路过了你弟弟家,没发现你们或是指向标坏了,没找到你。那时,我还依然坚信着圣诞老人这个谜一样人物的存在。
直到十一岁,学校里的那一堂课,把我彻彻底底地拽出了那个幼稚的童话世界。没错,那个将近十年的谎言被揭穿了,我不再相信圣诞老人的存在,也不再认为哪个乖小孩会收到圣诞礼物了。在刚听到这样一个消息后,我还半信半疑的,甚至还有些嘲笑自己,是不是只有我每年收到妈妈的礼物却一直说成收到圣诞老人派发的礼物呢?
后来,我虽然不再相信圣诞老人的存在,但是,我对圣诞节一直有个美好的看法:它是妈妈爱着我的另一种表现。即使童年会远去,在童年中陪伴我们的童话人物会消散在时光的轨迹中,但是只有一点不变,圣诞节的礼物会和妈妈对我的爱在我的心里永远留下足迹。
但丁说,世界上最美的声音,便是母亲的呼唤。那么对我来说,世界上最大的快乐,便是收到母亲的圣诞礼物。因为那份小小的礼物里,饱含了一份来自母亲的浓情。
龙应台说,以前相信的很多东西,后来都一件件地变成了不相信。的确,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东西,你不会再相信它,甚至忘了它。但是有些东西,即使你不再相信,它也还会以一种特别的方式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比如爱。
你的馈赠,点燃了我!
【优点评】
亲切自然、情真意切
这位考生巧妙选取了每年圣诞节收到礼物这样的小事来表情达意。因为素材取自于我们小时候都经历过的事儿,因此读来显得亲切自然、情真意切。尤其是最后运用但丁以及龙应台的名言来收尾,更凸显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上语言朴实,娓娓道来,对美好童年的留恋和回味之情渗透在字里行间。
【经典范文2】
我们的心近了
从小,我就和爷爷奶奶生活,爸爸妈妈远赴上海打工,一年只回来稀疏几次。所以,小时候奶奶对我说:“你爸爸妈妈去挣钱给你买糖吃,还有布娃娃呢!”果然,每年春节,爸爸妈妈会给我带回别的小朋友没吃过的糖,别的小朋友没玩过的布娃娃。看着他们羡慕的眼神,我心中的快乐和自豪无以言表。
有一次,我在幼儿园跟一个小朋友打架,下午他的妈妈跑来训斥了我一顿。心中的委屈促使我哭着闹着要妈妈回来“给我报仇”但爸爸妈妈非但没回来还在电话里教育了我一顿。当天晚上我就把所有的布娃娃全都扔掉了并决定不再搭理他们。
从那以后,我更亲近爷爷奶奶而疏远了爸爸妈妈,而他们,依旧为我的糖和布娃娃奔波。
后来,爸爸妈妈为了让我接受更好的教育,在城里买了房子,让我在城里念书。爸爸妈妈依旧在外打工,而我和他们的话语依旧少得可怜。家到上海的那段长长的距离,让我们的心无法走近。
后来,在课堂上,老师讲解《游子吟》的时候,我心中突然冒出一股从未有过的酸楚。一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我第一次懂得父母的艰难和苦衷。此后爸爸妈妈的电话我总是抢着去接,爸爸的教导让我长大以来第一次理解了“父亲”二字的含义;妈妈的嘘寒问暖让我真正读懂了母爱的细腻和伟大……
我的生活突然充实起来,心中充满了对父母的感激,一条细长的电话线将我们的爱和牵挂一并传递……今年“五一”长假,爸爸回来看我,问我想要什么礼物。我说要布娃娃,爸爸迟疑片刻,欣喜地答应了。抱着久别的布娃娃,心中的幸福与满足似海浪,一波又一波久久未能平息……
尽管有时我将“爸爸”叫“爷爷”,弄得我很尴尬,但很快我们都不约而同地笑了,那一刻我发现我的爸爸真“可爱”。
心告诉我:我和爸爸的心更近了。
此时此刻,我坐在考场上,考场外的爸爸正在等待。我的心告诉我“要有信心,不要让爸爸失望。”
爸爸用心向我传递着爱,我的心将这份沉重而伟大的父爱转化成动力,激励我勇敢地前行……
从家到上海/从电话这头到电话那头/从考场内到考场外/从爸爸的心到我的心/我切身体会到/我们的心近了!
【优点评】
情感真挚
本文最大的亮点是真挚的感情和动人的细节。从小时候的快乐、自豪到后来对父母的疏远再到领悟后的感激,考生用朴实简单的语言娓娓道来,在简单的语言中揭示了“我们的心近了”的深刻体验。生活中的细节,如将“爸爸”叫“爷爷”吗,抱着久别的布娃娃……真实动人又令人回味。文章的思路清晰,考生个人的成长其实也就体现了“心近了”的过程,结尾极富表现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