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作文快捷通
六、少年心事当拿云 —— 怎样叙事
【写事概述】
1.明确“要素”,突出重点
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要把这些内容、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儿。而起因、经过、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应该予以突出。这样的重点才能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2.安排顺序,条理清晰
线索是贯穿文章始终的脉络。如果把叙述中种种的人物与事件比做珍珠的话,那么线索就是那串珠的丝线,有了丝线,颗颗散落的珍珠就能构成一条闪烁异彩的项链,有了线索,杂乱无章、错综纷繁的材料才能组织得有理有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要安排好行文的顺序。记叙比较复杂的事件,一篇文章中往往不只采用一种方式,而是以一种方式为主,结合其他方式,使文章条理清楚,错落有致
(1)顺叙就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的方法,先发生的先说,后发生的后说,很讲究“先来后到”的原则。用这种方法进行叙述,好处是事件由头到尾,次序井然,文气自然贯通,文章显得条理清楚。使用顺叙法,必须特别注意剪裁,做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常用的叙述方式
(2)倒叙——先写结果或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突出情节提到前面写,然后从头来记叙。避免叙事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
(3)插叙——在叙述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原来的记叙,插入一段与原文相关的内容,插入结東后,再接着原线叙述。,对情节起补充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富,使情节更曲折,使中心更突出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
3.设置波澜,激发兴趣
“文字看山不喜平”。要想使文章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需要我们在叙述时学会设置波澜,让文章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常用的方法,一是巧设悬念,在“设悬”与“释悬”中抓住读者的视线,二是巧用抑扬的手法,先抑后扬,先扬后抑,扬中有抑等等。三是巧设埋伏笔,前文为后文设置一个暗示,最后进行照应,四是设置巧合,让故事变得更精彩。
【写事例析】
【优看点:倒叙手法,悬念丛生】
像模特一样微笑
图书馆的门突然打开,从里面走出二十几岁的女子,只见她瀑布一般的长发,淡雅的连衣裙,标准的瓜子脸,聪明的杏仁眼,那稳重端庄的气质,再调皮的人见了你都会小心翼翼。“什么预测学,狗屁!”她说了一句粗话,愤怒地离开图书馆。(如此漂亮竟然说出如此粗话,她为什么要愤怒地离开图书馆?留下悬念,读者欲罢而不能)
昨天相面大师说她会有鸿运降临,而且指定就在今天上午。她悄悄告诉好友,好友笑她,连江湖骗子你也信?她反唇相讥,连预测学都不懂,人家是易经学会的呢。(从昨天写起,进入倒叙;什么鸿运?能否实现?继续制造悬念)
早晨,春风和煦,阳光灿烂。她一如往常地走在通往图书馆的小路上,却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今天的她,很朴素,一条洁白的连衣裙,映衬着她那经常引以为傲的白晰的皮肤。(她“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以及如此穿戴,进一步刺激读者,和她一起心系“鸿运”)
她一如往常地向图书馆走去,东边上空30°方向,太阳正伸着懒腰。一如既往的,还有那喧哗的人群。迈开小步,她优雅地走进图书馆。
馆里很安静,仿佛与世隔绝,每个人都很安静地坐在那看书或是找书。她走到上次光顾的那个书柜,找到未看完的书,拿起书,静静的坐在那靠近窗台的位置读者。阳光透过窗台一点点撒进来,也不知谁在那放了只苹果,还很新鲜。(这只苹果也是一个伏笔)
不知过了多久,当她手轻揉着那略有些发酵的脖子时,无意中看见一个手持画板的男孩正注视着她,时不时还将画笔在画板上描了那么两下。
“他在画我。”她立即想起相面师的预测,说不定这正视将临的鸿运呢。于是腰不自觉地挺直了一点,手放在腿上,坐得端正了一点。脸上那淡淡的微笑,也仿佛被固定着。(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有力地突出了她的期盼之情)
“说不定鸿运就从这里开始的,要好好表现。”她告诫自己。
金色的阳光透进窗台,带着点神秘流连于窗台之上。模特一样的她,仿佛被定格住,一动也不动,安静的图书馆,时不时传来画笔在纸上“沙沙”的声音。唯一美中不足的,却是那窗台上病榻榻的苹果,让优美的画卷,参杂了劣品,她这样想着。(环境描写烘托人物美好的心情,心理活动描写形象地再现对大师的信任)
好久,他还在画着,她感觉脸很僵硬了,腰也开始发酸。她想动,却又不敢动,怕破坏了这唯美的画面,更怕搅乱可能的故事。大师说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机会稍纵即逝,就看你抓住抓不住。(通过心理活动,照应上文相面事,突出对大师的笃信)
男孩向他看一眼,继续画画。大师说,心诚则灵……
终于男孩收笔了,她深呼了一口气,随即又有些不好意思了,“他在走来,向我走来怎么办?怎么办?马上要说什么呢?”她不好意思地自己问自己,到了,他到了……
当她刚想说什么时,无意中,看到了画板上的画——一只鲜红的苹果,她立刻想晕,她辛辛苦苦了一个上午,竟然还比不过那破苹果。(情节突转,希望落空)
原来她从始至终,都在自作多情。随即她放下了那本还未读完的书,愤然走出了图书馆。(照应开头,戛然而止)
【优点评】
女孩相信大师“鸿运降临”的预测,以为画画男孩在以她为模特画画,其实男孩画的是苹果。小小说通过女孩自作多情的表现,有力地讽刺了年轻人盲目相信预测大师的荒唐可笑。文章从愤然走出图书馆写起,采用倒叙结构,悬念丛生。文章环境描写、动作描写着墨不多,但恰到好处。心理活动描写细腻生动,对大师的预测深信不疑,和结果形成反差,有力地突出吧讽刺意图。
【经典范文】
【优看点:顺叙与插叙结合重点突出】
谁也不是金口玉言
又是一年的秋。(交代时间,一个“又”字为下文的发誓留下伏笔)
太阳刚刚升起,在桂花树树顶上发出微光。他蹲在那棵桂花树下,屈着身子,双眉紧锁,嘴唇微合,烟头落下一地。要不要彻底饶恕他的罪过?该不该叫他一声父亲?能不能放弃自己的誓言?像哈姆雷特遇着生还是死一样的难题,他正纠结着。(写他早起在桂花下纠结,通过神情描写,突出纠结之深,制造悬念)
十多年前,这个他称之为父亲的男人携走了家中的积蓄,没给母子俩留一个子儿,不声不响地离开了家。母亲不肯相信,便去追,不幸撞上飞驰而来的汽车,命保住了,但双腿截肢,余生只能在轮椅上度过。从此以后,他一直与苦难相伴,在极其艰难中成长着。他恨父亲,也是一个秋天的早晨,他一个人悄悄跑到桂花树下,对着太阳发下人生的第一幢誓言:永远不再承认这个父亲。(插叙,补写事情原委,“也是一个秋天的早晨”暗扣“又是一年的秋”的“又”字)
几天前,父亲打来电话,请求他说:我老了,终究是要落叶归根的,原谅我,让我回家吧。他先是放声狂笑,继而厉声吼道:“你忘记了年轻时的自己!”他无法忘记母亲住院截肢时的悲伤,无法忘记雨天上学无人接送的孤独,无法忘记老师催交学费时的困窘,他不想接纳这个绝情的人。后来在母亲的干预下,他还是打电话让父亲回家了。但是,他无法忘记自己的誓言,在心的谷底仍然不想饶恕这个男人,说话做事一直以“你”相称。(本段是第二的自然延伸,至此早起在桂花下的纠结得以揭晓)
太阳在升高,在地上留下长长的树影,他还在抽烟。邻居王大爷送孙子上学,他站起身,向大爷问好。王大爷夸他:“主动把父亲接回来,任教他无情,不教我薄意,好样的。”(“太阳在升高”一语结束插叙,承接一二两段,重回现实场景)
他有些脸红:“哪里……”
“哎,相逢一笑泯恩仇麻!”
他知道,那是鲁迅的诗句,说的是兄弟,是国家,不是父子。(写老者的误会,展现思想转变的起始动因)
太阳在继续升高,他在桂花树下徘徊。一家三口从身旁走过,父亲拉着孩子,孩子拉着母亲,他有些羡慕。孩子向他问好,然后天真地说:“大哥哥,你也拉你爸爸妈妈去散步吧!”
孩子的话似乎戳到他的痛处:“我妈截肢了,我……”(写孩子的劝说,促成转变的又一动因;一老一少,两个典型耐人寻味)
太阳已经升到半空,他扔掉手上的烟,走回到院子里。院子里,男人推着母亲外出晒太阳。母亲淡淡地笑,男人微微地笑。阳光照满院子,和蔼地洒在他们的身上,一抬头便望见男人替母亲梳头发,他心有所动,一声熟悉而陌生的称谓冲口而出:“爸……”(父母幸福相处的和谐画面促成“爸”字脱口而出,纠结彻底解决)
誓言呢?他感到有点冒失,但随即想起不知谁的一句名言:不会说“不”是长不大的。是的,谁也不是金口玉言,人要成长,就要敢于否定自己。(卒章显志,升华主题,扣题自然巧妙)
【优点评】
十多年前,父亲离家出走,“我”发誓永远不承认这个父亲,几天前在母亲的干预下“我”接回了他,可该不该叫他一声父亲,却陷入纠结,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我”终于认识到:谁也不是金口玉言,人要成长,就要敢于否定自己。文章截取故事的尾声,从最后一天写起,重点写自己的思想准备过程,十几年前好几天前的情况则通过插叙予以交代。采用顺叙与插叙结合的方法,故事紧凑,重点突出。
【优看点:叙事条理,过渡自然】
我最在乎的人是你
远去的飞鸟,永恒的牵挂是故林,漂泊的船儿,始终的惦念是港湾,奔波的旅人,无论是匆匆夜归还是离家远去,心中千丝万缕,时时惦念的地方,还是家。而在这不高端,不奢华的地方却从来都有温暖,因为这里有一个人,那是哺育我们从呱呱落地到咿呀学语,又到亭亭玉立、玉树临风的伟大母亲。
是她让我懂得,不是苦恼太多,只是我们不懂生活。
是他让我懂得,不是幸福太少,只是我们不懂把握。
土壤在乎小草,怕它有一天枯萎;大树在乎树叶,怕他有一天飘落。小鸟在乎天空,怕他有一天阴暗;而我最在乎你,怕你有一天瞬间老去。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我的房间,似往常一样,那扇总是咯吱响的门,消无声息的打开,门前站着那抹瘦弱的身影,单薄的背影映入眼帘,我知道,是妈妈。我揉揉自己的眼睛,尽力摆脱睡眼朦胧的样子,风度翩翩的走到妈妈面前,看着桌子上温热的早餐,我内心温暖的一笑,即刻就听到妈妈发号施令:快点,一会迟到了!我看了一眼妈妈,无奈的坐下。“妈妈,我要考试了。”“那你要好好复习了啊,考得好不好可不是最重要的,但一定要让我看见你的努力啊。”在妈妈的唠叨下,我匆匆忙忙的吞下早餐,抓住书包疾步如飞的冲出家门,边跑还边应付妈妈的问话。妈妈的唠叨虽然很烦,但更多的是让我感到温暖,他的关怀爱护和宠溺,让我充满力量。
没错,考试的结束意味着宣判成绩的到来,我内心极度紧张,但更多的不只是紧张而是有些胆怯,我一直想在妈妈面前证明自己,但成绩一直不如意,这让我很苦恼,但该来的是一定要来的。
让我觉得天方夜谭的事在我身上出现了,本以为还算中等生的我这次考得不会特别差,但是看着那刺眼的分数,我知道:我又考砸了。那一天,我真的希望学校里放学的铃声永远不要打响,我不知道怎么去面对妈妈的劳苦用心。唉,时间匆匆,转眼站在家门口的我,还在跟自己的内心作斗争,但是一切都应该去面对。
回到家,将自己的成绩拿给妈妈看,我呆立在那里,但是却没有等到妈妈的批评和责备,倒是妈妈沉默了一会,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孩子,你有没有听说过一句话,强者在挫折面前会越挫越勇,但它却是弱者的无底深渊。你要做强者,对么?我说过成绩并不能代表什么,但至少我看见你曾付出过,所以,你是最棒的!”妈妈这番话,对我来说就像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我寒冷的心又萌发了希望的活力。
妈妈,您在我成长的路上用温暖的雨露滋润我,用灿烂的阳光照耀我,我成长的点点滴滴都是您爱心的结晶,我的长大离不开您,您永远是我最在乎的人。妈妈,深情道一声:谢谢您。相信我,在您老去的那一天,我会成为您最坚实的依靠。
【优点评】
这篇叙事文章,巧妙的截取母亲在生活中给我关怀和在学习上给我鼓励的精彩片段,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也阐明了母亲是“我最在乎的人”的原因。叙事条理,过渡自然,语言亲切流畅,富有生活气息。结尾变化人称直接抒情,照应标题,升华主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