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4线段的和与差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4线段的和与差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9-30 14:25: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4线段的和与差同步练习冀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30分)
1.(本题3分)永定河,“北京的母亲河”.近年来,我区政府在永定河治理过程中,有时会将弯曲的河道改直,图中A,B两地间的河道改直后大大缩短了河道的长度.这一做法的主要依据是( )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垂线段最短
C.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本题3分)如图,BC=,D为AC的中点,DC=3cm,则AB的长是(  )
A.cm B.4cm C.cm D.5cm
3.(本题3分)如图,C、D是线段AB上两点,M、N分别是线段AD、BC的中点,下列结论:①若AD=BM,则AB=3BD;②若AC=BD,则AM=BN;③AC-BD=2(MC-DN);④2MN=AB-CD.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本题3分)下面现象中,能反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基本事实的是( )
A.用两根钉子将细木条固定在墙上
B.木锯木料先在木板上画出两个点,再用墨盒过这两个点弹出一条墨线
C.测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时,要拉直尺子
D.砌墙时,经常在两个墙角的位置分别插一根木桩,然后拉一条直的参照线
5.(本题3分)已知点,,都是直线上的点,且,,那么点与点之间的距离是( )
A.8 B.2 C.8或2 D.4
6.(本题3分)如果A,B,C三点同在一直线上,且线段AB=6cm,BC=3cm,A,C两点的距离为d,那么d=( )
A.9cm B.3cm C.9cm或3cm D.大小不定
7.(本题3分)如图,在数轴上,若点表示的数分别是-2和10,点M到距离相等,则M表示的数为( )
A.10 B.8 C.6 D.4
8.(本题3分)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为中点,为中点,则的长度为( )
A. B. C.或 D.不能确定
9.(本题3分)下列四个生产生活现象,可以用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释的是(  )
A.用两个钉子可以把木条钉在墙上
B.植树时,只要定出两棵树的位置,就能使同一行树坑在一条直线上
C.打靶的时候,眼睛要与枪上的准星、靶心在同一直线上
D.为了缩短航程把弯曲的河道改直
10.(本题3分)若线段AB=13cm,MA+MB=17c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M在线段AB上
B.点M在直线AB上,也有可能在直线AB外
C.点M在直线AB外
D.点M在直线AB上
二、填空题(共30分)
11.(本题3分)如图,延长线段到点C,使,D是的中点.若,则的长为______.
12.(本题3分)两根木条,一根长,另一根长,将它们一端重合且放在同一条直线上,此时两根木条的中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
13.(本题3分)已知点是线段的中点,点是线段的中点,那么线段的比值是_______.
14.(本题3分)在射线上截取线段,,点M,N分别是,的中点,则点M和点N之间的距离为______.
15.(本题3分)如图,线段表示一条已经对折的绳子,现从点处将绳子剪断,剪断后的各段绳子中最长的一段为30cm.
(1)若点为的中点,则对折前的绳长为______cm;
(2)若,则对折前的绳长为______cm.
16.(本题3分)在直线AB上,AB=10,AC=16,那么AB的中点与AC的中点的距离为__________.
17.(本题3分)下列三个现象:
①用两个钉子就可以把一根木条固定在墙上;
②从A地到B地架设电线,只要尽可能沿着线段AB架设,就能节省材料;
③植树时,只要定出两棵树的位置,就能使同一行树在一条直线上.
其中可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释的现象有______(填序号).
18.(本题3分)如图,点C是线段AB上的点,点D是线段BC的中点,若,,则______cm.
19.(本题3分)如图,线段,延长AB至点C,使得,D为BC的中点,则BD=_____cm.
20.(本题3分)已知点是线段上一点,且,比长,则长为_______.
三、解答题(共60分)
21.(本题12分)如图直线L上有A、B两点,线段,
(1)若在线段上有一点C,且满足,点P为线段的中点,求线段的长.
(2)若点C在直线L上,且满足,点P为线段的中点,求线段的长.
22.(本题12分)如图,点D是线段的中点,C是线段的中点,若,求线段的长度.
23.(本题12分)已知点C在线段AB上,AC=2BC,点D、E在直线AB上,点D在点E的左侧,
(1)若AB=18,DE=8,线段DE在线段AB上移动,
①如图1,当E为BC中点时,求AD的长;
②当点C是线段DE的三等分点时,求AD的长;
(2)若AB=2DE,线段DE在直线上移动,且满足关系式,则=   .
24.(本题12分)如图,已知线段AB,延长线段AB至点C,使BC=2AB,延长线段BA至点D,使ADAB,点E是线段AC的中点.
(1)若AB=12,求线段DE的长;
(2)若DE=a,请直接写出线段AB的长(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25.(本题12分)定义:数轴上的三点,如果其中一个点与近点距离是它与远点距离的,则称该点是其他两个点的“倍分点”.例如数轴上点A,B,C所表示的数分别为﹣1,0,2,满足AB=BC,此时点B是点A,C的“倍分点”.已知点A,B,C,M,N在数轴上所表示的数如图所示.
(1)A,B,C三点中,点   是点M,N的“倍分点”;
(2)若数轴上点M是点D,A的“倍分点”,则点D对应的数有   个,分别是   ;
(3)若数轴上点N是点P,M的“倍分点”,且点P在点N的右侧,求此时点P表示的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B
3.D
4.C
5.C
6.C
7.D
8.C
9.D
10.B
11.3
12.或
13.
14.或
15. 60 50或75
16.3或13##13或3
17.②
18.3
19.
20.
21.(1)
(2)或
22..
23.(1)①AD=7;②AD=或;(2)或
24.(1)22
(2)
25.(1)B;(2)4;﹣2,﹣4,1,﹣7;(3)或24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