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2章第3节 世界的地形课件(共5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2章第3节 世界的地形课件(共5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29 16:45: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2张PPT)
世界的地形
第二章 第三节
新课导入
陆地地形
海底地形
学看地形图
课堂练习
海拔
相对高度
①A、B.C.D.E各点的海拔大约是多少?
②A、B两点和D,E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分别是多少?
33
青藏高原
巴西高原
东欧平原
亚马孙平原
喜马拉雅山脉
安第斯山脉
科迪勒拉山系
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
四川盆地
塔里木盆地
刚果盆地
大自流盆地
山地
高原
盆地
丘陵
平原
亚马孙平原
刚果盆地
安第斯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马里亚纳海沟
大陆架
大陆坡
大洋中脊
海沟
活动
不准确,前景比例大,后景比例小;山体背面地形状况不清;无法表示地面海拔高度大小;难以绘制等。
活动
活动
陡崖
陡崖
陡坡
缓坡
陡坡
缓坡
甲 乙
活动
读右图,归纳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它的着色规律一般是怎样的?它有何优点和缺点?
制作原理 根据等高线的原理,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
着色规律 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不同深浅的黄色表示丘陵、高原、山地,白色表示冰雪,褐色表示高山
特点 优点 能—目了然地看出陆地和海洋的高低起伏
缺点 高程表达不准确,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程差被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