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图是甲转化为丁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丁为氧化物 B.丁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6∶1
C.转化①为化合反应 D.转化②中丙和H2O分子个数之比为1∶1
2.已知某纯净物4.6g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下列关于该纯净物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含有碳、氢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一定含有碳元素,可能含有氢、氧元素
3.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20 2 1 37
反应后质量/g 15 32 1 未知
A.物质Y一定是化合物 B.反应后物质Q的质量为12g
C.反应过程中X、Q的质量比为1:5 D.物质Z一定的该反应的催化剂
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M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X Y Z M
反应前的质量/g 5.0 3.0 4.0 3.0
反应后的质量/g 3.2 待测值 3.4 5.4
A.Y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M一定是化合物
C.该反应中X、M的质量比为5:3
D.Z、M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是1:4
5.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5 9 16 3
反应后的质量/g x 20 1 7
A.反应中的乙和丁的质量比为3:1
B.物质丙可能是单质
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D.x=5
6.一定条件下,甲、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50 0.5 0 0
反应后的质量/g 23 X 24 3
A.X 的值等于 0
B.甲一定是化合物
C.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 8:1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7.工业生产硫酸中的某一步反应用微观模型图表示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硫元素的化合价从+2价变成+3价
B.参加反应的反应物间分子个数比是1:1
C.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8.利用催化剂可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如图所示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
B.生成物丙和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C.生成物丙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D.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丁分子个数比为1:1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 L氢气和1 L氧气反应生成2 L水
B.蜡烛完全燃烧后消失不见了,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只有固体或液体间的反应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铁丝与氧气的质量之和
10.下列微粒或物质的名称及符号正确的是
A.2Mg2+——2个镁离子 B.3H——3个氢分子
C.氯化钾——KClO3 D.硫酸铝——AlSO4
11.一定质量的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3.2g氧气,生成4.4g二氧化碳和1.8g水。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该化合物的质量为3.0g
B.该化合物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该化合物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2:4:1
D.该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0%
12.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B.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D.反应物是纯净物
二、填空题
13.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小华设计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时,先将装有药品的装置放在天平上,添加砝码,移动游码至天平平衡(如图1所示),然后取下装置,用针筒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稀盐酸,反应后再将装置放置于天平上,观察到______________,从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若将锥形瓶改为烧杯,则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
①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
②根据上述微观示意图,可得出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一定的条件下,A和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E和F其中F是单质,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则符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15.如图是某化学反应前后微观模拟图,请根据图示回答:
(1)该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粒子间的个数比为______。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3)该反应中的生成物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属于氧化物。
(4)该化学反应中不变的微粒是______(画微粒符号)。
16.如图是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________.
(2)要用如图继续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若药品不变,改变装置的方法是_____.若装置不变,改变药品,可选用的一组药品是_____(举一例).
17.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和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
(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 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少,说明质量守恒定律不 是普遍规律
B 每32g S和32g完全反应后,生成64g
C 在化学反应中一定有:
(2)有机化合物R与足量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和,实验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R O2
反应前质量/g 46 128 0 0
反应后质量/g 0 32 54
则______;已知参加反应的物质R与氧气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3,则R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
三、计算题
18.“青团”是宁波的一种传统食物。在“青团”制作过程中,需要往糯米粉中添加艾草(或艾草汁)。艾草含有侧柏莲酮芳香油(C10H10O),侧柏莲酮芳香油是一种淡黄色液体,具有香脂香气,所以“青团”具有独特风味。
(1)侧柏莲酮芳香油由______种元素组成。
(2)7.3g侧柏莲桐芳香油中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_g。
(3)侧柏莲桐芳香油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______。
19.氢气的储存是科学研究热点之一。X是一种储存氢气的材料,取11.2g X在O2中完全燃烧后只生成8.0g CuO、8.0g MgO。
(1)上述燃烧过程中消耗O2的质量为多少克。
(2)通过计算求X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写出计算过程)
20.在反应A+B=C+2D中,2.9gA可跟4.9B完全反应,生成6.0gC,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21.在点燃的条件下,某物质R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R O2 CO2 CO H2O
反应前质量/g 6.4 X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4.4 2.8 7.2
表格中X的值为_____;已知参加反应的物质R与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5,则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生成物中CO与H2O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B
3.D
4.B
5.D
6.A
7.D
8.C
9.D
10.A
11.C
12.D
13.(1)天平平衡 装置没有密闭,气体逸出 (2)SO2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质量、数目和种类不变
14.
15.(1)2:1:2
(2)化合反应
(3)可能
(4)、
16.(1)不能 二氧化碳气体逸散于空气中 (2)用一个带有气球的锥形瓶,形成一个密闭装置 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合理即可)
17.(1)B (2)88 46
18.(1)3
(2)6.0
(3)二氧化碳和水(CO2和H2O)
19.(1)4.8(2)1:2
20.58
21.(1)8(或8.0) (2)64 (3)1∶4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