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2.2 化学平衡
(第二课时)
判断方法:反应中“变化的量”“不变”
时,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①
即任何一种物质的生成速率等于其消耗速率
② 各组分的质量或浓度保持不变
③ 是动态平衡
一.化学平衡状态
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点
υ(正)= υ(逆)≠0
化学平衡状态可以改变吗?哪些反应条件可能影响化学平衡呢?
分析与思考
各物质的起始量/mol 平衡时各物质的量/mol N2 H2 NH3 N2 H2 NH3
5 15 0 3 9 4
反应条件改变
υ(正) = υ(逆)
(平衡状态)
υ′(正) ≠ υ′(逆)
(非平衡状态)
改变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就有可能改变化学平衡,如浓度、压强、温度。
①
即任何一种物质的生成速率等于其消耗速率
② 各组分的质量或浓度保持不变
③ 是动态平衡
④ 条件改变,原化学平衡状态可能发生变化
一.化学平衡状态
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点
υ(正)= υ(逆)≠0
化学平衡的改变,有规律可循吗?不同的化学平衡状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任务一 规律的探寻
800 ℃,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CO(g) + H2O(g) CO2(g) + H2(g)
序号 起始时的浓度 (×10-2 mol·L-1) 平衡时的浓度 (×10-2 mol·L-1) 平衡时
c(CO) c(H2O) c(CO2) c(H2) c(CO) c(H2O) c(CO2) c(H2) 1 1 1 0 0 0.5 0.5 0.5 0.5
2 1 3 0 0 0.25 2.25 0.75 0.75
3 0.25 3 0.75 0.75 0.21 2.96 0.79 0.79
1.0
1.0
1.0
表1 800 ℃时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
该结论适用于其他可逆反应吗?
在一定温度下,表1中的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生成物浓度的乘积与反应物浓度的乘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
序号 起始时的浓度 (×10-3 mol·L-1) 平衡时的浓度 (×10-3 mol·L-1) 平衡时
c(H2) c(I2) c(HI) c(H2) c(I2) c(HI) 1 11.97 6.944 0 5.617 0.594 12.70
2 12.28 9.964 0 3.841 1.524 16.87
3 12.01 8.403 0 4.580 0.973 14.86
4 0 0 15.20 1.696 1.696 11.81
5 0 0 12.87 1.433 1.433 10.00
6 0 0 37.77 4.213 4.213 29.34
表2 457.6 ℃ 时反应体系H2(g) + I2(g) 2HI(g)中各物质的浓度
3806
2882
3335
4106
4870
1653
比较两个反应,结果的不同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考虑化学计量数?
c(CO2) c(H2)
c(CO) c(H2O)
是定值
H2(g) + I2(g) 2HI(g)
CO(g) + H2O(g) CO2(g) + H2(g)
c (HI)
c(H2) c(I2)
不是定值
再次比较两个反应,如果将反应的书写形式改变,会出现什么结果呢?
c(CO2) c(H2)
c(CO) c(H2O)
是定值
H2(g) + I2(g) 2HI(g)
CO(g) + H2O(g) CO2(g) + H2(g)
H2(g) + I2(g) HI(g) + HI(g)
是定值?
c (HI) c(HI)
c(H2) c(I2)
是定值?
c2 (HI)
c(H2) c(I2)
即
序号 起始时的浓度 (×10-3 mol·L-1) 平衡时的浓度 (×10-3 mol·L-1) 平衡时
c(H2) c(I2) c(HI) c(H2) c(I2) c(HI) 1 11.97 6.944 0 5.617 0.594 12.70
2 12.28 9.964 0 3.841 1.524 16.87
3 12.01 8.403 0 4.580 0.973 14.86
4 0 0 15.20 1.696 1.696 11.81
5 0 0 12.87 1.433 1.433 10.00
6 0 0 37.77 4.213 4.213 29.34
表2 457.6 ℃ 时反应体系H2(g) + I2(g) 2HI(g)中各物质的浓度
48.38
48.61
49.54
48.48
48.71
48.81
序号 平衡时的浓度/( mol·L-1)
平衡时
c(H2) c(N2) c(NH3) 1 1.15 0.75 0.261
2 0.51 1.00 0.087
3 1.35 1.15 0.412
4 2.43 1.85 1.27
5 1.47 0.75 0.376
表3 在500 ℃ 时,3H2(g) + N2(g) 2NH3(g)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
6.00×10-2
5.98×10-2
5.71×10-2
5.93×10-2
6.08×10-2
科学家们通过大量数据验证,证明了上述结论成立,计算得出的定值称为化学平衡常数,用K来表示。
任务一 规律的探寻
写一写
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
m A(g) + n B(g) p C(g) + q D(g)
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满足的数学关系式为:
二.化学平衡常数
K 为常数,称为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
K =
cp(C) cq(D)
cm(A) cn(B)
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
m A(g) + n B(g) p C(g) + q D(g)
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满足的数学关系式为:
写出下列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1.
2.
3.
N2(g) + 3H2(g) 2NH3(g)
1.
2.
3.
2NH3(g) N2(g) + 3H2(g)
N2(g)+ H2(g) NH3(g)
1
2
3
2
复习回顾
c2(NH3)
K1
=
c(N2) c3(H2)
K2
=
c2(NH3)
c(N2) c3(H2)
K3
=
c1/2(N2) c3/2(H2)
c(NH3)
K1 和K2、K3是什么关系呢?
K1 =
K2
1
= K32
Fe3O4(s) + 4H2(g) 3Fe(s) + 4H2O(g)
高温
巩固训练
写出下列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
H
(
c
)
O
H
(
c
K
2
4
2
4
=
记一记
书写平衡常数表达式的注意事项
1. 表达式中的各物质的浓度必须为平衡浓度。
2. 平衡常数表达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一一对应。
3. 固体、液体纯物质的浓度视为常数,在表达式中不
出现。
平衡常数受哪些因素影响?
请根据以下资料提供的数据,分析影响平衡常数的因素。
分析与思考
表1 H2(g) + I2(g) 2HI(g)不同条件下的平衡常数
序号 起始浓度 (×10-2 mol·L-1) 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 c(H2) c(I2) c(HI) 457.6 ℃ 425.6 ℃ 25 ℃
1 1.197 0.694 0 48.38 54.51 867
2 1.228 0.996 0 48.61 54.62 867
3 1.201 0.840 0 49.54 54.21 867
4 0 0 1.520 48.48 54.10 867
5 0 0 1.287 48.71 54.42 867
分析与思考
平衡常数不受浓度的影响,受温度影响
压强改变可能会影响体系中物质的浓度,而浓度的改变不影响平衡常数。因此压强不影响平衡常数的大小。
分析与思考
体系压强改变会影响平衡常数吗?
表2 25 ℃ 时,生成卤化氢反应的平衡常数
化学方程式 平衡常数 ( K )
F2(g) + H2(g) 2HF(g) 6.5 ×1095
Cl2(g) + H2(g) 2HCl(g) 2.57 ×1033
Br2(g) + H2(g) 2HBr(g) 1.91 ×1019
I2(g) + H2(g) 2HI(g) 8.67 ×102
分析与思考
平衡常数的大小,与反应中物质的性质有关
内因:反应中物质的性质
外因:对于同一可逆反应,化学平衡常数
只与温度有关
三.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
1.影响化学平衡常数的因素
结合平衡常数的表达式思考,K 的大小表示什么含义?
想一想
K =
cp(C) cq(D)
cm(A) cn(B)
m A(g) + n B(g) p C(g) + q D(g)
对于同类型的反应,K 越大,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2.根据平衡常数的大小,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
对于同类型的化学反应,K 越大,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一般:
K ≥ 105,正反应进行得基本完全
三.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
表2 25 ℃ 时,生成卤化氢反应的平衡常数
化学方程式 平衡常数 ( K )
F2(g) + H2(g) 2HF(g) 6.5 ×1095
Cl2(g) + H2(g) 2HCl(g) 2.57 ×1033
Br2(g) + H2(g) 2HBr(g) 1.91 ×1019
I2(g) + H2(g) 2HI(g) 8.67 ×102
注意:化学平衡常数的大小反映的是反应进行的程度大小,并不涉及反应时间和化学反应速率。也就是说,某个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很大,可能化学反应速率却很小。
常温下 K=5×108
常温下限度较大,但化学反应速率很小
合成氨 N2(g) + 3H2(g) 2NH3(g)
投料浓度不影响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仅改变投料浓度后,平衡时物质的转化率会改变吗?
想一想
将0.1 mol CO与0.1 mol H2O气体混合充入10 L密闭容器中,加热到800 ℃ ,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O的浓度为0.005 mol·L-1 。
(1)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及平衡时CO的转化率。
算一算
【解】依题意可知:
起始时 c(CO) = c(H2O) = 0.01 mol·L-1
平衡时 c(CO) = 0.005 mol·L-1
变化量 c(CO) = 0.005 mol·L-1
CO(g) + H2O(g) CO2(g) + H2(g)
列出三段式:
K= = =1
c(CO2) c(H2)
c(CO) c(H2O)
0.005 × 0.005
0.005 × 0.005
起始浓度/(mol·L-1 ) 0.01 0.01 0 0
变化浓度/(mol·L-1 ) 0.005 0.005 0.005 0.005
平衡浓度/(mol·L-1 ) 0.005 0.005 0.005 0.005
CO的转化率为:
0.005 mol·L-1
0.01 mol·L-1
× 100%
= 50%
将0.1 mol CO与0.1 mol H2O气体混合充入10 L密闭容器中,加热到800 ℃ ,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O的浓度为0.005 mol·L-1 。
(2)在上述温度下,CO的量不变,将气态H2O的投料改为0.3 mol,达到平衡时, CO的浓度为多少?CO的转化率为多少?
算一算
【解】依题意可知:起始时 c(CO) = 0.01 mol·L-1
c(H2O) = 0.03 mol·L-1
设达到平衡状态时CO浓度的变化量为x mol·L-1
CO(g) + H2O(g) CO2(g) + H2(g)
起始浓度/(mol·L-1 ) 0.01 0.03 0 0
变化浓度/(mol·L-1 ) x x x x
平衡浓度/(mol·L-1 ) 0.01 x 0.03 x x x
K = =
c(CO2) c(H2)
c(CO) c(H2O)
= 1
x2
(0.01 x) (0.03 x)
x = 0.0075
平衡时CO的浓度为0.0025 mol·L-1
CO的转化率为:
0.0075 mol·L-1
0.01 mol·L-1
× 100%
=75%
序号 起始浓度/(mol·L-1) 平衡时CO的转化率
CO(g) H2O(g) 1 0.01 0.01 50%
2 0.01 0.03 75%
CO(g) + H2O(g) CO2(g) + H2(g)
3.根据平衡常数计算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及反应物的转化率
同一温度下,同一反应
投料方式1
投料方式2
投料方式3
化学平衡1
化学平衡2
化学平衡3
转化率可能不同,平衡常数(K )相同
三.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
想一想
将0.1 mol CO与0.1 mol H2O气体混合充入10 L密闭容器中,加热到800 ℃ ,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O的浓度为0.005 mol·L-1 。
(3)在上述温度下, CO的量不变,将气态H2O的投料改为0.375 mol ,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体系中CO的浓度为0.0025 mol·L-1 ,此时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可通过平衡常数计算出该投料方式下平衡时CO的浓度,将其与测量值相比。
说一说
可将此时各物质的浓度代入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中进行计算,若和该温度时的K 相等则达到平衡。
【解】起始时 c(CO)=0.01 mol·L-1
c(H2O)=0.0375 mol·L-1
某时刻c(CO)=0.0025 mol·L-1 ,减少了0.0075 mol·L-1
CO(g) + H2O(g) CO2(g) + H2(g)
起始浓度/(mol·L-1 ) 0.01 0.0375 0 0
变化浓度/(mol·L-1 ) 0.0075 0.0075 0.0075 0.0075
某时刻浓度/(mol·L-1 ) 0.0025 0.03 0.0075 0.0075
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
将此刻各物质的浓度,代入平衡常数的表达式计算
c(CO2) c(H2)
c(CO) c(H2O)
(0.0075 )2
=
=0.75
< 1
0.0025 ×0.03
此时不是化学平衡状态,反应在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之中
对于可逆反应:
任意时刻的浓度商
4.利用平衡常数判断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三.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浓度商等于该温度下的K
Q =
cp(C) cq(D)
cm(A) cn(B)
m A(g) + n B(g) p C(g) + q D(g)
是否平衡或平衡移动的方向,可用该时刻浓度商Q 与K 比较大小来判断。
三.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
在同一温度下:
Q = K ,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Q < K ,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Q > K ,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4.利用平衡常数判断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课堂小结
平衡常数(K )
可逆反应
化学平衡状态
一定条件下
定量表达
与Q 比较判断是否达到平衡
计算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和反应物的转化率
只受温度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