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纬线和纬度 经线和经度 利用经纬网定位
1.帮助学生认识地球仪,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并能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它们。
2.知道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
3.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
4.学会利用经纬网给地表事物定位。
教学重点: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利用经纬网给地表事物定位。
教学难点:东西半球的判读;利用经纬网定位。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地球仪,知道了地球仪的五要素。这节课,我们具体认识一下地球仪上的这些点和线。
二、探究新知
(一)纬线和经线、纬度和经度
1.活动探究:在自制地球仪上绘制纬线、经线,说出经纬线的特点。
(1)各小组拿出一个简易地球仪,教师解释纬线、经线的含义和特点,学生阅读教材P6-7的内容并进行理解,将纬线、经线绘制在地球仪上。
(2)小组展示绘制好经纬线的地球仪,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总结,比较纬线和经线的特点,区分经纬线。(教师多媒体出示以下表格,由学生将表格内容填充完整)
纬线 经线
定义 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经线,也叫子午线
续表
纬线 经线
圆弧状况 圆,每条纬线组成纬线圈 半圆,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都组成一个经线圈
长度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纬线在南北两极缩成一点 相等
指示方向 东西 南北
数量 无数条 无数条
2.在地球仪上找出赤道、本初子午线、180°经线、极圈、回归线、高中低纬分界线等特殊的经纬线,描述经纬度划分的依据和特点。
学生观察地球仪,找出特殊经纬线。
教师补充:0°纬线位于地球仪的中部,就是我们熟悉的赤道,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它是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由于这一特殊的属性,赤道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一些有赤道穿过的国家和地区,常常建一些“赤道纪念碑”来作标志,如厄瓜多尔首都基多的赤道纪念碑的四面刻有字母E、S、W、N,分别代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书有“这里是地球的中心”的西班牙碑文。碑顶放置大地球仪,北极朝北,南极朝南,中间用白线标示的赤道从球面一直延伸到碑底部的石阶上。
但实际上地球上并没有赤道线,这是人们假想的一条线。
3.教师提问:确定了赤道是0°纬线,那么,其他的纬线度数又是如何标定的?纬度是如何变化的?最大的纬度是多少?在什么地方?让我们继续观察“纬度的划分图”“高中低纬度的划分图”,找出这些规律吧。
学生观察图片,分组讨论交流,派代表发言。
4.教师提问:仔细阅读地球仪并结合如图上不同经线上标注的经度度数,看看经度的划分有什么规律。(提醒学生在地球仪正确位置去查看经度的标注)
学生举手发言。
教师补充:本初子午线:在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有一条铜制子午线。铜制子午线嵌在大理石中间,笔直地从子午宫伸出,它就是本初子午线的地面标志。
教师进一步提问:在地球仪上找到下列三组经线并结合如图,看看它们有什么关系。
提示:度数和为180度,东(E)西(W)经相反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任意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分成两个半球。
教师总结:纬度和经度的特点。
纬度 经度
度数起始线 赤道(0°纬线) 本初子午线(0°经线)
度数范围 0°~90° 0°~180°
符号 北纬:N;南纬:S 东经:E;西经:W
5.观察地球仪,归纳南北纬度和东西经度的变化规律,并在经纬网图上尝试读出某地的经纬度。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总结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
多媒体出示练习:
(1)写出各点的纬度。
(2)写出各点的经度。
学生尝试写出各点经纬度,老师抽查,进行纠正。
6.自主学习:在地球仪上指出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标出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
提示:南北半球以赤道为分界;东西半球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分界。
教师提问:东西半球为什么不是以0°经线和180°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为界?
提示:尽量避免一个大陆或国家分到两个半球。
教师出示简图,帮助学生理解东西半球的划分。
(二)利用经纬网定位
1.多媒体出示材料:
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发射中心地理坐标是东经100.316°,北纬41.118°。
教师提问: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的具体位置到底在哪里呢?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
教师点拨:经纬网就是用来确定地区表面位置的重要方法。
2.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9内容和图1.12“经纬网”,了解经纬网的含义,知道经纬网的作用。
教师总结:经纬网定位技巧:以方格状经纬网图为例说明经纬度的判定方法。
(1)先定方向:
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判定经线和纬线:
根据经线和纬线的概念得知: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这样我们就可以判断出经线、纬线以及经度、纬度。
经度
纬度
(3)东西半球的判定方法:
①说明判定方法:
经度
②解释:在判定东西半球时,先看经度的度数,如果小于20°,不管是东经还是西经,都在东半球上;如果大于160°,不管是东经还是西经,都在西半球上;不在这一范围内的,东经的就在东半球,西经的就在西半球。
3.多媒体出示图片,学生分组完成下列任务。
(1)说出图中各点坐标。
提示:
A:(60°N,60°W)
B:(0°,0°)
C:(40°S,40°E)
(2)在地球仪或地图上,利用经纬网确定位置,查找地名,并完成表格。
经度 纬度 地名 地名 经度 纬度
117°E 39°N 天津 上海 121°E 31°N
123°W 49°N 温哥华 伦敦 0.1°E 51°N
151°E 33°S 悉尼 纽约 74°W 40°N
见课件
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要求。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中以教师讲解为主的缺点。通过采取小组合作及自主探究等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探究中质疑,在合作中培养合作意识。这样,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成为学生学习交往和合作的过程,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得到极大的提高。
但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以下问题:学生的参与应采用思考、讨论等简单方式。这样有利于绝大多数学生比较同步地进入学习,快速进入状态,开展合作,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学生的探究、合作,必须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学生的讨论要有主题、有方向、有目标。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有待教师的精讲和点拨,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