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上数学 3.树叶中的比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六上数学 3.树叶中的比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9-29 20:28: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树叶中的比》
1、教学内容: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 66、67 页树叶中的比的内容。
2、地位和作用: 树叶中的比这部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比的意义及学会求比值之后的一个实践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比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计算、比较、分析等活动,初步发现虽然树叶的大小各不相同,但同一种树的树叶长和宽的比值都比较接近某个确定的数值。
2、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和能力,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利用比的知识探究树叶的长与宽之间的比例关系。
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能发现同一种树叶长和宽的比值都是比较接近的,比值接近的不同种树叶的形状比较相似。
五、教学建议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心理强,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应创创设具体的情境,通过让学生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回顾反思的思路进行教学。
六、学习策略的指导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节课教师应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获取新知。
七、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八、教学设计
(一)提出问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种类各式各样,常把氧气排放。找遍整个世界,每个都不一样。” ——打一植物部分。
2、 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到大自然中寻找自己最喜欢的一张树叶,现在请同学们在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每种树叶的特点。现在谁愿意把你的收获和同学们一起分享的,请举手。
3、老师这里也收集了一些树叶,在这些树叶当中,有些是你认识的,有些是你不认识的,你敢接受挑战吗?
4、通过观察这些树叶,你有什么发现?
5、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真会发现。根据树叶的这些特征,我们从数学的角度,还可以怎样比较这些树叶的形状呢?
同学们真有想法,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去探索大自然中 树叶中的比 的秘密。(板书课题:树叶中的比)
(二)探索实践
1、提问:请同学们观察到这里,这是一张榕树叶,你能帮老师测量它的的长和宽吗?
2、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分工:1人负责测量树叶的长和宽;1 人负责用计算器计算比值,所有比值的得数都保留一位小数; 1人负责记录1;1人负责汇报。五人小组合作完成。
(2)动手操作。填写表格 1 和表 2。
3、交流汇报。
(1)观察表1, 你发现了什么?(展示3组,并展示树叶来验证)
同一种树叶的长和宽的比值都比较接近。
(2)各组填写表 2 ,通过观察表2,你还有什么发现?先在小组里面说一说。再反馈。
不同树叶的长和宽的比值一般不同,但如果比值接近,它们的形状也是相似的。
长与宽的比值越小,树叶显得宽一些,比值越大,树叶就越狭长。举例比值大的树叶,树叶就狭长。
4、巩固练习:星期天,小明和小伙伴来到学校,他们在同一棵树下,每人采集了一片树叶,并分别量出每片树叶的长和宽
编 号 长 宽 比 值
1 13 6 13÷6=2.1666≈2.2
2 33 15 33÷15 = 2.2
(1)求出每片树叶的长和宽的比值(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2)在这棵大树上,小刚采集了一片树叶的长是110毫米,这片树叶的宽大约是大树毫米(得数保留整数)
(3)小芳在这棵大树上,也采集了一片树叶的宽是80毫米,这片树叶的长大约 是大树毫米(得数保留整数)
(4)小丽采集了一片树叶,量得长和宽分别是121毫米和14毫米,你认为这片树叶是从小伙伴们采集树叶的那棵大树上摘的吗?为什么?
(三)回顾反思
今天我们一起探究了树叶中的比?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你知道了树叶中的哪些奥秘?你还有什么体会或想法吗? ( 教师总结:在自然界中还隐藏着很多有趣的规律,只要我们善于观察,认真思考,就能发现和解决问题,我希望大家今后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去发现身边的数学。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揭开自然界的奥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