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习题课件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习题课件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9-29 22:00: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 1 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请你将下列长度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________.(填序号)
A.太阳的直径 B.原子核的半径
C.正常成年人的高度 D.珠穆朗玛峰高度
F.课桌长 E.万里长城全长 
AEDCFB
解析:太阳的直径大约一百多万千米;原子核是构成物质的微小结构,半径大约只有百万分之几纳米;正常成年人的高度大约一米七;珠穆朗玛峰高度为八千多米;课桌长大约一米;万里长城全长大约几万千米.
2.请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将以下活动所需时间由长到短排列________.(填序号)
A.去操场做一套广播操
B.到隔壁教室去借一本书
C.打一次哈欠
D.眨一下眼睛
ABCD
解析:去操场做一套广播操,大约需要10分钟;到隔壁教室去借一本书,大约需要2分钟;人打一次哈欠,大约需要几秒;眨一下眼睛,大约用时0.1s.
3.如图所示,时钟的最小测量值是_____,指针位置显示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
1s
解析:读图可知,时针走一大圈是12小时,一个格为1h,分针一大圈为 1h,一个小格为1min,秒针一大圈为 1min,一个小格为1s,故时钟的最小测量值是1s,指针位置显示的时间是10h 10min 35s.
10h 10min 35s
4.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估算“犯罪嫌疑人”的身高.如图所示为“犯罪嫌疑人”的脚印,“犯罪嫌疑人”留下的脚印长为_______cm,此“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_____(只填序号).
A.1.6 m B.1.75 m
C.1.85 m D.1.95 m
25.10
解析:由图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脚印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与25.10cm对齐,所以脚印的长度为25.10cm,人体身高约7×25.10cm=175.7 cm=1.757m,故 B 正确.
B
1.长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其他单位有:千米(k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1m=______dm=______cm=______mm=______μm=
______nm.     
米(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
10
100
103
106
109
2.长度的测量:
长度的测量工具:_______、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卷尺等.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选、认、放、看、读、记”
①“选”合适量程的刻度尺.
②“认”清刻度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放”尺要紧贴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平行,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
④“看”尺视线要与尺面______.
⑤“读”要______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⑥“记”录测量结果,必须注明测量单位(多次测量求_______).        
刻度尺
零刻度线
量程
分度值
垂直
估读
平均值
3.时间的测量:
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钟(min).1h=____min=______s.
时间的测量工具:______、停表、时钟等.
4.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做_____.在测量中误差总是存在的,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误差和错误的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不可避免或消除,只能减小.
减小误差的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秒 s
60
3600
秒表
误差
改进实验方法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知识点1 长度的测量
例1 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 .
【名师点拨】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若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要确定每大格和每小格代表的示数,判断分度值和单位,要进行估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若物体的边线刚好对准某个整数刻度,那么从整数刻度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要用零补齐.测量结果要由数值和单位组成.
解析: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 cm=1 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木块左侧与1.00cm 对齐,右侧与2.10 cm 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2.10cm
- 1.00cm = 1.10cm.
1.10cm
变式训练1 如图所示,有两种刻度尺,其中 刻度尺更精确,图中使用正确的是 刻度尺.
(均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 cm.
解析:由图可知,A 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分度值为1mm;B刻度尺1cm又分为5个小刻度,故分度值为2mm,所以A刻度尺更精确些;由图可知,A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没有与物体对齐,是错误的,B正确.
B刻度尺上1cm 之间有5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2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2cm;物体右侧与零刻度线对齐,左侧在2cm再过一个小格,刚好对准整数刻度,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要用零补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2.20cm.
A
B
2.20
知识点2 时间的测量
例2 如图为运动场上计时员记录的时间,则运动员的成绩是( )
A.1 min39.8 s B.1 min9.8 s
C.69.8 s D.39.80 s
A
停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停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先观察表盘,弄清楚分针和秒针各转一圈的时间和一小格所表示的分钟数和秒数;再看分针所对准的分钟数,只读出整数的分钟数,其余的秒数从秒针所对准的刻度读出.若分针所对准的刻度没有超出半分钟,则秒针的起始时刻为0;若分针所对准的刻度已超出了半分钟,则秒针的起始时刻为30s.
解析: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指针在“1”和“2”之间,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1 min;外圈大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分度值为0.1 s,因为中间表盘上指针偏过中线,超出半分钟,所以外圈大盘指针读数为39.8 s,因此停表的读数为1min 39.8 s.
变式训练2 清晨,小明绕小区花园步行锻炼身体,借助手机中的秒表测量了自己步行一圈的时间,如图所示,秒表外圈示数的单位为____,分度值为_______,所测的时间为_______.
解析:由图可知,秒表外圈示数的单位是s;在1s之间平均分成10等份,所以一份是0.1s,也就是秒表的分度值是0.1s;秒表的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1min和2min之间,偏过中线,所以大盘指针的读数为39.8s,秒表显示的时间为 60s+39.8s=99.8s.
s
0.1s
99.8s
知识点3 误差与错误
例3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和测量错误都是可以避免的
B.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避免误差
C.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D.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名师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误差与错误的区别、减小误差的方法.错误是由于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这种差别不同于错误,它是在测量方法正确的情况下产生的,只可以减小,却不能避免.
C
解析:错误不是误差,错误是由于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它是不可以避免的,只能减小,故A错误;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B错误;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C正确,D错误.
变式训练3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误差是人为产生的,完全可以避免
B.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制造出了更加精密的测量仪器,从而消除了误差
C.多次测量,可以消除误差
D.错误是可以消除的
解析:误差是不能避免的,仔细测量可以减小误差,故A错误;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故B错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错误是可以消除的,故C错误,D正确.
D
1.冰墩墩是 2022 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吉祥物.其可爱的形象受到大家的热捧,如图所示是冰墩墩和外国运动员合影的照片,请你估测冰墩墩的高度是( )
A.14 mm B.14 cm
C.14 dm D.14 m
解析:题图中冰墩墩的高度与运动员身高相比,稍微矮点,与选项中的 14 dm 最相近,故C正确
C
2.四位同学在用较厚的木质刻度尺测量木块长度时,他们的操作情况如图所示,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
解析: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未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故A错误;刻度尺未与被测物体平行放置,故B错误;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侧未紧贴被测物体,故C错误;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有刻度线的一侧紧贴被测物体,故D正确.
D
3. 在校运会上,以下工具中最适合测量运动员跳远成绩的是( )
A.分度值为1mm,长度为2m的钢卷尺
B.分度值为1cm,长度为30m的皮卷尺
C.分度值为1mm,长度为10m的皮卷尺
D.游标卡尺
解析:要测量运动员的跳远成绩,成绩一般在5~8m之间,最小分度值达到1cm就比较适当,量程为30m的皮卷尺就可以,故B正确.
B
4.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误差是由操作不规范造成的
B.测量时出现了误差,说明一定出现了错误
C.测量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D.改进实验方法、采用精密仪器,可消除误差
解析:错误是由于操作不规范造成的,而误差则与测量的人、测量工具、测量方法等有关,故A错误;误差不同于错误,测量时出现了误差,但不一定出现了错误,故B错误;测量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故C正确;改进实验方法、采用精密仪器,只能使误差减小,不可以完全消除,故D错误.
C
5.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以下哪个是产生误差的原因( )
A.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
B.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
C.刻度尺没有紧贴课本
D.读数时,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同
解析: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时,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刻度尺没有紧贴课本;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这些是错误,不是误差,故A、B、C错误;读数时,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这会产生误差,故D正确.
D
6.同一长度的五次测量记录是:25.2mm,25.2mm,27.5mm、25.3mm、25.5m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这一物体的长度应记作__________.
27.5 mm
25.3mm
解析:比较五个测量值,除27.5mm以外,其他数值的准确值都是25mm,而27.5mm的准确值是27mm,所以27.5mm是错误的;错误数据在求平均值时, 应该舍去, 物体的长度
=25.3mm.
7.如图1所示刻度尺测得物体长为_____cm;如图2所示,停表的读数为_____min______s.
2.80
2
41.5
解析:由图知:刻度尺上1 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 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 物体左侧与5.50 cm对齐,右侧与8.3 cm对齐,估读为8.30 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 = 8.30 cm — 5.50 cm= 2.80 cm ;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1 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 min,指针在“2” 和“3”之间,偏向“3”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 2 min;在停表的大表盘上,1 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 s,指针在41.5 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41.5 s,即停表的读数为2 min 41.5 s.
8.一个成年人的身高为1.70m,等于_____cm;原子核的半径为
0.000 002 nm,等于___________m.
170
2×10-15
解析:因为1m=100cm,所以人的身高1.70m=170cm;1nm=10-9m,0.000 002nm 即为2×10—6nm=2×10-1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