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2节 运动的描述
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法国飞行员在飞行时用手抓住了一颗德国子弹,这个飞行员能很容易地抓住子弹的原因是
( )
A.飞行员飞行的速度不大
B.子弹飞行的速度不大
C.子弹相对于飞行员的速度不大
D.以上都有可能
A组基础过关
C
2.关于参照物,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参照物必须是静止的物体
B.参照物必须是运动快慢不变的物体
C.参照物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也可以是运动的物体
D.同一物体,选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是相同的
C
3.骑自行车的人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他选的参照物是( )
A.地面
B.自行车
C.树木
D.房屋
B
4.《龟兔赛跑》新篇:兔子和乌龟自从上次比赛后,成为了好朋友,于是在以后的旅行中,陆地上兔子背着乌龟跑,在水里乌龟驮着兔子游,兔子和乌龟因此都走得更快更远了,实现了共赢。当兔子背着乌龟在陆地上奔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是运动的
B.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是静止的,兔子是运动的
D.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都是运动的
答案:D
5.2018年12月8日,世界首颗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航天器——嫦娥四号,由长征三号火箭发射成功。如图是发射时的情形,此时若认为“地面”是运动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
A.发射架
B.指挥楼
C.地面
D.火箭
D
6.并列在火车站的两列火车,突然甲车上的人发现乙车好象在后退,则下列判断中一定错误的是( )
A.甲车静止不动,乙车正在后退
B.甲车在前进,乙车静止不动
C.甲车正在前进,乙车正在后退
D.甲乙两车正以相同的速度前进
D
7.2017年4月,中国航天的“快递小哥”——“天舟一号”在太空中与“天宫二号”空间站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此时说“天宫二号”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 )
A.“天宫二号”
B.太阳
C.“天舟一号”
D.地球
C
8.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________。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__________;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________。
相对的
运动的
静止的
9.我们平常说:“旭日东升”,是以________做参照物的。飞行员在回忆飞机俯冲的情景时,说:“大地迎面而来”,他是以________做参照物的。
地面
飞机
10.坐在运动着的直升飞机中的人,看到楼房顶部竖直向上运动,此时这人是以________________为参照物来描述运动的;若以地面为参照物,飞机做的是________(选填“向上”或“向下”)的运动。
飞机(或自己)
向下
11.小画坐在行驶的客车中,看见前面有一辆卡车同她的距离不变,看见后面有一辆小轿车离她的距离越来越远,而小轿车与路旁的交通标志牌间的距离不变。如果以交通标志牌为参照物,客车是________的,小轿车是________的。如果以卡车为参照物,客车是________的,小轿车是________的。
运动
静止
静止
运动
12.鲁迅的小说《故乡》中有:“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这句话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来描述________运动。(以上两空均选填“我”或“山水”)
我
山水
13.如图所示现象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________的,自然界中________(选填“存在”或“不存在”)绝对静止的物体。
相对
不存在
14.探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实验目的:探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学会选择参照物。
器材:墨水瓶、教科书、橡皮
步骤:
(1)将书水平放在课桌桌面上,墨水瓶和橡皮放在教科书上。
B组能力提升
(2)缓慢拉动教科书,橡皮相对于墨水瓶是________,相对于课桌是________。
(3)若以墨水瓶为参照物,则教科书是________,若以________为参照物,则教科书是运动的。
静止
运动
静止
课桌
15.甲和乙两辆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甲车中乘客观察乙车,发现乙车向正东方向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判断错误的是
( )
A.甲乙两车都向东行驶
B.甲乙两车都向西行驶
C.甲车向西行驶,乙车向东行驶
D.甲车向东行驶,乙车向西行驶
D
16.在春秋战国时代,楚国有个人一次乘船出门,途中不小心把宝剑掉进江里去了。一般人在这种情况下总会让船停下来去打捞。可是,这个楚国人与众不同。他并没有让船夫停船,只是在船帮上宝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个记号,船开到目的地后,他才从刻有记号的地方跳下江去打捞宝剑。这个故事就叫“刻舟求剑”。
请你回答:宝剑是从刻有记号的船帮位置掉下去的吗?这个人没有捞到宝剑而闹出了笑话,说说这个笑活里包含着的物理道理。
宝剑是从刻有记号的船帮位置掉下去的;包含着的物理道理是:机械运动具有相对性。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1.如图所示,四幅图是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s)或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能表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组基础过关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C
2.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1所示,A、B、C、D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
A
D
C
B
答案:D
3.在战斗机空中加油时的情景中,已知加油机的速度是800 km/h,则此时战斗机的速度应尽可能为( )
A.0
B.等于800 km/h
C.大于800 km/h
D.小于800 km/h
B
4.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的运动时间之比为2∶3,路程之比为3∶1,则两物体的运动速度之比为( )
A.1∶2
B.2∶1
C.9∶2
D.2∶9
C
5.人平常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
A.1.2米/秒
B.12米/秒
C.1.2厘米/秒
D.1.2千米/时
A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平直的铁轨上行驶的火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平直的铁轨上从车站开出的火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C.射出枪口的子弹在空中飞行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D.在轨道上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做匀速直线运动
B
7.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D.速度与路程成反比
C
8.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所用时间越小速度越大
C.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D.20 km/h的速度大于15 m/s
C
9.如果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 s内通过20 m的路程,那么它在2 s的速度是( )
A.20 m/s
B.10 m/s
C.5 m/s
D.无法确定
C
10.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20 s内通过的路程是150 m,它的速度是________m/s,它10 s内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m,它在第30 s内的速度是________m/s。
7.5
75
7.5
11.完成以下速度单位的换算:
(1)1080 km/h=________m/s
(2)5 m/s=________km/h
(3)1.5 min=________s
(4)7200 s=________h
300
18
90
2
12.动物世界的跑得最快的是猎豹,它快跑时速度可达40 m/s,游得最快的鱼是旗鱼,速度可达108 km/h,飞得最快的鸟是褐海燕,速度可达5 km/min,如果这三种动物在一起比赛,冠亚季军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褐海燕
猎豹
旗鱼
13.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下图所示,由图像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_______和________;经过5 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________。(选填“甲”“乙”或“丙”)
甲
丙
乙
14.甲、乙两辆汽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从图象可知,________车的速度大,5 s内乙车通过的路是________m,甲车的速度是________m/s。
甲
60
20
15.如图所示为某交通标志牌。
(1)请你说出这两个数据的含义。
“80”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
“南京市60 km”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这样的速度到南京至少需要多少小时?
限速80 km/h
此地距南京市60 km
解:由 得
答:略
16.汽车以25 m/s的速度行驶了2 h,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km;如果以这个速度行驶,通过135 km路程需要________h。
B组能力提升
180
1.5
17.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之比是2:1,则速度之比是________;若两车经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2,则速度之比是____________。
2∶1
2∶1
18.南京长江大桥全长6700 m,一列火车全长200 m,若该车匀速通过大桥时,在前40 s内通过600 m路程。这列火车全部通过大桥需要多少时间?
解:
s2=s+L=6700 m+200 m=6900 m
答:略
19.汽车沿平直公路从甲地开往乙地,
两地相距90 km,开始时汽车以10 m/s的速度行驶了1.5 h,然后余下的路程要在45 min内匀速行驶完。后来汽车应以多大的速度行驶?
解:v1=10 m/s=36 km/h
s1=v1t1=36 km/h×1.5 h=54 km
s2=s-s1=90 km-54 km=36 km
t2=45 min=0.75 h
答: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