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学初考
语文试卷
试卷满分:150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传播力和影响力。“文化软实力”的说法源自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一般来说,软实力是一种隐形的力量,蕴含在文化、政治价值观、外交政策和国际形象四个载体中。在这四个载体中,文化是核心,其他三个组成部分也都深深地烙上了文化的影子。甚至有人直接把软实力解释成文化力。基于此,文化软实力就有了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软实力就是指“软实力”;狭义的文化软实力,则是构成软实力的文化要素。文化软实力的形成必须依赖先进的文化,而这种文化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相应的时代和社会,才能更好地促进个人全面自由的发展,才能体现出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文化软实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在国内,它通过文化建设不断增强本国文化的认同感,抵御国外一些敌对文化理念的侵袭,大大增强国内民众的凝聚力。通过吸收国外先进文化元素和不断改造本国文化中落后的成分,使本国文化更加适应当前形势,更好地指导经济建设,更好地彰显本国文化的强劲生命力。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兼容并蓄、富有活力的本国文化必将为国外受众所认可,使本国所奉行的理念得到传播,从而大大提升国家形象和影响力。
文化软实力产生于一定的文化资源。这些资源包括国家价值追求、社会理念、宗教信仰、道德规范,还包括风俗习惯、民族精神、国民素质、文学艺术等,还与教育、科技、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文化软实力产生的根本是人们对本国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接受。与传统手段相比,非强制手段是文化软实力实现的手段,而国家的综合国力是文化软实力的力量表现形式。
在现实社会中,往往存在重器不重道的现象。它表现在国家综合实力的建设上,就是重视提升硬实力而不重视提升文化软实力。重视提升硬实力是对的,文化软实力也一定要以硬实力为基础。事实上,硬实力的提升会极大地推动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但这并不意味着硬实力提升之后,文化软实力就会自然提升。正确的态度是,硬实力与软实力并重,寓软实力于硬实力之中,既见物又见精神。
(摘编自舒刚《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约瑟夫·奈提出的软实力理论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其中文化是最核心的要素。
B.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既可抵御敌对文化理念的侵袭,又可提升国家的影响力。
C.提升国家软实力其实就是要吸收国外的先进文化来改造本国文化中的落后成分。
D.硬实力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基础,只要打好硬实力基础,就能有效提升软实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文章分别从概念、作用、产生以及与硬实力的关系四个方面来阐述文化软实力。
B.文章深入论述了软实力和硬实力的价值,通过对二者的比较突出了软实力的价值。
C.论述文化软实力在国内、国际的作用时,作者对其在国内所产生的作用论述较细。
D.文章既从理论上阐释文化软实力,也针对现实中的错误认识指出如何提升软实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如果一个国家只知提升硬实力,从不重视软实力,那么它将很难有强大的凝聚力。
B.如果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体系不能被认同和接受,就很难产生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C.一个国家即便有很强的文化软实力,但如果不能与时俱进,也会渐渐丧失其优势。
D.大量吸收国外先进文化元素,使本国文化具有多国文化要素,就会得到国际认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近年来,资本操弄的选秀节目借助电视台、互联网的威力,在大量吸引眼球的同时打造“流量明星”,并联手品牌赞助商实现注意力资源变现。这种套路的“成功之道”在于,既火了“偶像”,让大量粉丝群体体验了“养成系追星”的快乐;又火了品牌,让品牌赞助商在饭圈打投推高的数据中获得真金白银的收入,可谓一石二鸟。
自“倒奶投票”事件之后,偶像经济过度依赖饭圈青少年、通过畸形饭圈互撕等手段收割大众注意力资源红利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暴露,选秀节目被管控。但是,资本操弄的偶像经济裏挟饭圏青少年、肆意收割注意力经济红利,甚至不断越出道德法律红线的问题,却迟迟没有得到根本解決。
任何产业的发展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都不能无视社会效益,偶像经济也不例外。饭圏粉丝是以青少年为主体,饭圈“乱象”表面上看是大量青少年追星行为造成的,但究其根源,是资本逐利偶像经济的脱缰失控。如果不对这一产业发展模式进行有效监督治理,仅就饭圈乱象进行管控,难以产生长期效果。另外,单纯针对饭圈青少年行为开展治理,容易引发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又来对粉丝行为指手划脚”“喜欢一个明星有错吗?一有情况就拿饭圈说事,粉丝做公益的事儿怎么不见你们提?”当前,每当刷到主流媒体对饭圈乱象的评点、指责,不少饭圈青少年流露的常常是这样的委屈。不少饭圈青少年觉得对偶像“喜欢”是个人行为,掏的是自己的腰包,别人管不着。但恰恰是,饭圈青少年看似个人行动的背后,实际上是受人引导而实施的“从众”行为,有资本之手在上下操弄。我们不能坐视青少年被偶像经济深度绑架,价值观被少数“大粉”和劣质偶像带歪,更不能坐视偶像经济长期野蛮生长,通过“互撕互黑”搏眼球赚流量,操弄网络與论、收割注意力经济红利。
选自《粉丝文化缘何乱象不断》
材料二
由于组织内缺乏强有力的监管机制,一些粉丝团的老大权力过大,经常出现资金流向不明、账目弄虚作假等问题,甚至组织者卷钱跑路事件也时有发生。资深粉丝蔡女士告诉记者:“有些带着目的来的,前面几次一定会做得非常好,然后有一个非常大的收益时,一下就跑路了,这种情况也会有。”这样的行为不仅造成了粉丝们的经济损失,也触犯了法律的红线。有些人以给明星做活动为名义集聚资金,拿到资金后就卷款潜逃或者用于其它支出,这会构成诈骗罪。
如今,粉丝们对偶像的全方位支持已然形成了独特的应援文化,依靠粉丝的应援心理营销,将应援活动与消费捆绑,成为商家捞金的一种重要手段。一位公关领域的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现在把粉丝当“韭菜”割的手段花样翻新,比如杂志可以搞AB版,就是明星拍两套造型让大家重复消费;如果要看一些爱豆花絮,一些平台需要单独付费观看。
选自《疯狂的粉丝经济会走向何方?》
材料三
粉丝文化不能杂草丛生,需要社会力量帮助除一除草,施一施肥。一方面,粉丝要拒绝畸形的饭圈文化、理智追星,更要去追积极阳光、富有内涵的“星”。比如正在奥运赛场上的健儿,青年们可以成为他们的粉丝,去“追一追”他们那股拼劲,“追一追”他们那份爱国情。另一方面,明星作为公众人物,要带着粉丝向着“正能量”的方向行走,有的明星鼓励粉丝多读书、读好书,使阅读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习惯;有的明星带动粉丝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被年轻群体熟知和传播等等。互联网是个“扩音器”,公众人物在网上的三言两语,就可能会掀起蝴蝶效应般的巨大影响。一个长期占据粉丝注意力的偶像,可以挡住一个人的开阔视野使其失去自我,也可以为其打开一扇大门去认识世界,关键要看他有无道德责任心和社会使命感。互联网是个信息的“集散地”,既做“引流”,也做“分流”。让粉丝文化“向阳”生长,既要在法律层面上划出红线,用文明导向、理性价值涵养粉丝心态;也要让“明星”成为正能量的代言人,如此,两者都能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顶流”才是“正流”。
选自《让粉丝文化“向阳”生长》
4.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倒奶投票”事件使资本操弄的偶像经济裏挟饭圏青少年、肆意收割注意力经济红利的问题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暴露。
B. 偶像经济在实现自身的经济效益时,必须充分重视社会效益,否则就可能出现饭圈“乱象”。
C. 青少年追星行为不只是个人行为,还是受资本引导而实施的“从众”行为,他们的价值观也可能被少数劣质偶像带歪。
D.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公众人物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他们在网上的三言两语,就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5.下列不属于资本的深度介入对粉丝文化产生危害的一项是 ( )(3分)
A.流量明星需要流量数据来证明自己的商业价值,而粉丝为了扩大心仪的偶像的影响力,就会使用各种方法来追捧他们,有时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B. 有些人以给明星做活动为名义集聚资金,拿到资金后就卷款潜逃或者用于其它支出,这样的行为造成了粉丝们的经济损失。
C. 一些平台需要单独付费观看爱豆花絮,这是一种依靠粉丝的应援心理营销,将应援活动与消费捆绑。
D. 一个无道德责任心和社会使命感却长期占据粉丝注意力的偶像,可以挡住一个人的开阔视野使其失去自我。
6.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如何营造健康的“粉丝文化”。(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麦 客
李德霞
一大早,爷爷就拎把镰刀出了门。爷爷再进门时,就领个麦客回来。
麦客是揽工割麦的。母亲做好了早饭,一看爷爷身边的麦客,惊讶地“咦”一声,皱着眉头对爷爷说:“爹,咋是个孩子啊?”
爷爷晃了晃手里的镰刀,嘿嘿一笑说:“别看人小,本事不小。刚才我领他到麦地里溜一圈,试试他割麦的本领,一点不孬。”
父亲和母亲都是割麦的好手。以前,我家从不雇麦客。可是今年不同,麦子黄了的时候,一向身强体壮的父亲病倒了,腰痛得站不起来。小叔先是领着父亲去了县医院,查不出结果,又去了省医院。爷爷老了,割不动麦子;小婶教书,脱不开身。两家的麦子有四十几亩,靠母亲一个人是无论如何也割不完的。母亲跟爷爷商量了半天,才决定雇个麦客……
吃过早饭,母亲领着小麦客下了地。中午回来,母亲惊喜地连声称赞:“果然不孬,连我都撵不上,不是他的对手哩。”
母亲做饭,小麦客也不闲着,一会儿到院里提桶水,一会儿帮母亲烧个火。闲谈中,母亲知道,小麦客满十九了,老家在甘肃陇南一带,父母已去世多年,家里还有七十多岁的爷爷奶奶。小麦客两年前就离开了学校,跟着村里人过黄河,一路向东来我们这边当麦客。
麦子割倒一半时,小叔从省城匆匆赶回来。父亲要做手术,他是回来取钱的。母亲七凑八凑,卖了一头猪,才凑了三千块。送走小叔,母亲拿着剩下的四十块钱对小麦客说:“我家男人要做手术,家里拿不出雇麦客的钱了……这是你的工钱,拿着另找一家雇主吧。”
小麦客没接钱,一脸诚恳地说:“大嫂,你家麦子熟透了,不能再扛了,就让我帮你割完吧。你家有难,工钱就先欠着……”
母亲一愣:“欠着?”
母亲不知道陇南在哪里,但母亲明白陇南离我们这里一定很遥远,隔山隔水的远。母亲说:“欠账没有欠这么远的呀!”
小麦客说:“我明年还来,到时我登门来拿……”
母亲断然地摇摇头。
这时,一旁的爷爷说话了,爷爷说:“哪有半道打发麦客的理儿?留下吧。工钱的事我想办法。舍着这张老脸,还愁借不到几十块钱?”
爷爷借钱去了。鸡卵大个村子,没人不给面子,东家三块,西家五块,总算凑够了小麦客的工钱。
小麦客要走。母亲起个大早,烙了香喷喷的鸡蛋葱花饼。母亲去喊小麦客,连喊几声没人应。推开下房门一看,里面空荡荡的,小麦客早走了。更让母亲万分惊愕的是,叠好的被子上撂着一沓钱,正是母亲昨天晚上交给小麦客的八十块工钱……
母亲捏着钱撵出门去,问遍了村里早起的人,都说麦客鸡叫头遍就结伴出了村,这会儿怕是到镇上的车站了。母亲呆呆地站在村口,一阵晨风拂过,吹落母亲满眼的泪水。
第二年,麦客没来。
第三年,麦客还是没有来。
小婶说,麦客的老家这几年也好起来了,男人们不用出门当麦客了。母亲听后,有几分欢喜,也有几分失落。
一晃,三十年过去。母亲也是快六十的老人了,母亲常常念叨起当年的那个小麦客。母亲说:“他也是奔五十的人了,该是老婆孩子一大家了吧?”母亲还说:“不知道他还记不记得咱家?也不知道他还记不记得咱欠他八十块工钱……”
前年,甘肃陇南发生泥石流,伤亡惨重。那些日子,母亲坐在电视机前,看着一幕幕令人揪心的画面,看得老泪纵横。
我回城的头天晚上,母亲突然问我:“城里有没有捐款的地方?”我说:“有,到处都是。”母亲翻箱倒柜找出个旧存折交给我。母亲说:“替我捐了吧。”我一看,存折上只有八十块钱,存期已经三十年。我明白了,这不就是当年我们家欠小麦客的工钱吗?这些年来,我们家也苦过、难过,可母亲硬是没动里面的一分钱。只是当年的八十块,现在已变成了六百元。
回城后,我添了四百,凑足一千,郑重地捐给了甘肃陇南灾区,是以母亲的名义……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题为“麦客”,但几乎一半篇幅是在写母亲,这是因为母亲是作者有意塑造的一个人物形象,与麦客一样具有重要的审美意义。
B.作者不吝笔墨,介绍麦客的境遇是为与母亲的境遇互相补充,让情节发展更趋合理,展现了特定年代下中国传统的人性美、人情美。
C.全文采用第三人称叙述视角,该视角能自由地展现事件的过程、人物的心理,还拉开了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距离,使故事更具客观性。
D.麦客家乡发生泥石流,母亲捐出了保存三十年的欠麦客的工钱给灾区人民,既出自对灾区人民的同情,又源自欠麦客的钱无法归还等复杂情感。
8.请简要分析文中母亲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
9.本文的语言富有特色,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沈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靧面,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赦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白晚好黄老度牛诸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元和末,宣歙观察使范传正祭其冢,禁樵采。访后裔,惟二孙女嫁为民妻,进止仍有风范,因泣曰:先祖志在青山,顷葬东麓,非本意。传正为改葬,立二碑焉。告二女,将改妻士族,辞以孤穷失身,命也,不愿更嫁。传正嘉叹,复其夫徭役。
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
(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10.对文中画横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白晚好黄老度/牛诸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
B. 白晚好黄老/度牛诸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
C.白晚好黄老/度牛诸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
D.白晚好黄老度/牛诸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
11.下列对文中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字,又称“表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名定字。
B. 皇帝的命令称“诏”“敕”“圣旨”“谕旨”“上谕”等。假托或假冒皇帝的命令,称为“矫诏”。
C. 李白“有诏供奉翰林”,“翰林”是朝廷中负责起草皇帝诏书的。古代负责诏书起草的工作非常重要。
D.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
12. 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李白l0岁就通诗书,成年后,州郡凭有道科举荐他,可是他没有应举。在长安李白拜见贺知章,知章见到李白的诗文,颇为感叹。
B. 李白曾游历并州,见到大将郭子仪,郭子仪认为李白很奇特。
C. 李白是个骜放之人,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诗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便道出了他的心声;在朝堂上使高力士脱靴又为一例。
D. 在贺知章的推荐下,李白得以步人仕途,担任翰林供奉。玄宗皇帝爱李白的才华,几次召见宴请。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5分)
(2)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这两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可谓“惊天地,泣鬼神”,
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所有了。
B.“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化用了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用得不落痕迹,贴切自然。
C.“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是说三国时代的孙权年纪轻轻就统率千军万马,雄踞东南一隅,英武了得。
D.“生子当如孙仲谋”,此处赞叹孙权的雄才大略,实际上暗指类似东吴占据了江南半壁江山的
南宋,没有出一个像孙权那样有雄才大略的英雄人物。
15.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6分)
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曹操在《短歌行》中,借《诗经· 郑风· 子衿》的典故,来表达自己对贤才渴求的句子是: , 。
(2)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体现诗人性格的句子是: , 。
(3)杜甫在《登高》中,道出郁积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 (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本题共3小题,9分)
从踏入西安城门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进入了一座中华历史博物馆,这里有古朴沧桑、历经千年的青石砖墙,有“抖落黄尘举世惊”的秦兵马俑,还有见证着千年日升日落的雁塔晨钟……
周礼秦制、汉唐风韵,无数远古神话、史书典籍、出土文物、古迹遗址,赋予了这座城市____________的气质。在一个又一个的历史坐标簇拥下,西安没有沉醉其中____________,而是无比自信地敞开胸怀拥抱一切。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西安____________,古典与现代并存,传统与时尚同在。
以往,人们来到西安,一座座拔地而起的仿古建筑见证城市恢宏的气势,珍贵的文物古迹品味沧桑的历史。如今,西安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迎接着八方来客,以“千年古都,常来长安”的城市品牌而____________。这座弥漫着历史人文气息的古老城市,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再次绽放青春活力!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无与伦比 墨守成规 与时俱进 深入人心
无奇不有 故步自封 推陈出新 深入人心
无与伦比 故步自封 与时俱进 声名远播
无奇不有 墨守成规 推陈出新 声名远播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人们来到西安,一座座拔地而起的仿古建筑感受城市恢宏的气势,珍贵的文物古迹品味历史的沧桑。
人们来到西安,从一座座拔地而起的仿古建筑里见证城市恢宏的气势,从珍贵的文物古迹里品味沧桑的历史。
人们来到西安,一座座拔地而起的仿古建筑见证城市恢宏的气势,珍贵的文物古迹品味历史的沧桑。
人们来到西安,从一座座拔地而起的仿古建筑里感受城市恢宏的气势,从珍贵的文物古迹里品味历史的沧桑。
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B.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C.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D.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短视频大多因其内容新奇、节奏轻快、轻松幽默,抓住了用户的兴奋点,而且短视频平台上的内容五花八门,数量非常多,极易吸引人沉迷。短视频的吸引力,成年人都难以抵挡,① ____________ 。青少年短视频上瘾的原因有很多。② ____________ 。短视频多是新奇刺激的内容,这些信息内容博眼球、吸流量,为满足人们的好奇心而创作,青少年很容易就会受到吸引。二是瞬时速览的刺激。短短十几秒的视频,通过视觉、听觉、交流等全方位模式的刺激,极其具有吸引力。三是算法推荐的诱惑。短视频传播基于大数据的推荐算法,③ ____________ ,青少年特别容易被推荐内容带进去,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21. 某校园文学社编辑的诗集《小荷》初稿完成,想请张教授审阅,下面是一位同学代表文学社发给张教授的信件,信件在用词和得体方面存在问题,请找出其中五处修改。(5分)
尊敬的张教授:
您好!我社的大作《小荷》初稿已经完成,现请您对稿件进行审阅,对整个诗集提出拙见,也请您将诗集中存在的错误务必改正,因为时间较紧,请您一定在五月一日前反馈意见。另外,我社将在五月五日举行诗歌研讨会,届时请您抽时间来看看。
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嫩芽破土是一种力量,孤松挂壁也是一种力量;百米冲刺是一种力量,泥泞举步也是一种力量。生命之力的获取可能源于遗传的奥秘,也可能源于一次顿悟或回味。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阕歌曲,一段历史……我们时时窥见生命力量的强大与深邃。
在你的生命中,是什么曾经给予你成长的力量?这段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请以“____________也是一种力量”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记下自己的经历、感受或思考。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补齐标题;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语文参考答案
1.(3分)B分析: A项,文化软实力源于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但这并不能证明约瑟夫·奈的理论就由四个部分构成,也不能表明文化是核心;C项,“吸收国外的先进文化”和“改造本国文化中的落后成分”二者是并列关系,不是目的关系;D项,最末一段指出“不意味着硬实力提升之后,文化软实力就会自然提升”。
2.(3分)B分析:B 项文章没有对软实力和硬实力的价值进行比较。
3.(3分)D分析:D项原文强调“兼收并蓄、富有活力的本国文化……”“兼收并蓄”不仅限于吸收国外文化,且吸收国外文化不一定就能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4.(3分)D 【解析】D项中“就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是错误的,材料三中“公众人物在网上的三言两语,就可能会掀起蝴蝶效应般的巨大影响”。原文表述是有这种可能,选项中变成了肯定。
5.(3分) D 【解析】D项是说偶像对粉丝产生的影响,与题干无关。
6.(6分) ⑴粉丝要理智追星,要去追积极阳光、富有内涵的“星”。⑵明星要有道德责任心和社会使命感,使自己成为正能量的代言人,对粉丝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⑶政府部门要在法律层面上划出红线,对粉丝团、偶像经济的资本等进行强有力的监管,来避免饭圈“乱象”。
7.(3分)C“全文采用第三人称叙述视角”表述错误。正确的表述是“全文是以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来安排行文”,故选C。
8.(6分)①麦客初来,母亲见他年龄小怀疑他能否割麦,心里讶异不满,见他割麦好后连声赞叹,心里很满意;②麦客见母亲家中有难处,拒绝另找雇主挣钱的建议,帮母亲割完麦子且没拿工钱,感动得母亲满眼泪水;③麦客再没回来拿工钱,母亲时时念叨,听说麦客家乡遭难,母亲担心得老泪纵横,捐出了当年银行里存的欠麦客的工钱。
9.(6分)①叙述语言生活化、口语化、亲切自然,如“一大早,爷爷就拎把镰刀出了门”等;②人物对话有地域特点,鲜活真实,如开篇母亲与爷爷的对话“爹,咋是个孩子啊”,麦客与母亲的对话“你家麦子熟透了,不能再扛了”等;③遣词用句准确,整体上形成了率真不做作的语言风格。听到小麦客明年来拿工钱,母亲“断然地”摇摇头,准确地展现了母亲的性格,与后文母亲将欠麦客的工钱全部捐出去相呼应,用词准确。
10.C(3分)
11.A 字是成年时才取的,名不是。(3分)
12. B 李白认为郭子仪很奇特。(3分)
13. (10分)(1)李白去拜见贺知章,贺知章见到他的诗文,感叹地说:“你,是个天上贬下人间的仙人啊。”( “往” “子” “谪”各1分)
(2)正好碰上大赦,李白又回浔阳,因事获罪被关进牢狱。(“会”“ 还”“ 坐事”各1分)
参考译文: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第九代孙子。他的祖先隋朝末年因罪被流放到西域。神龙(705一707)初年,他的父辈从西域逃回来,客居在巴西(在今四川江油)。李白诞生的时候,他母亲梦到太白星,因而取其字为大白。10岁时就通读诗书,及至长大成人,隐居在氓山。当时所在州郡以有道科举荐他,他没有应举。苏颋是益州长史时,见到李白,感到惊讶,说:这个青年天才英特,如果再少加努力,增加点学问,便可以和汉代的司马相如相比。然而李白喜欢纵横家的那一套术数,学击剑,想当个游侠之士,轻财好施。后来,李白又客居任城(今山东济宁),和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于徂徕山,成日酣饮沉醉,当时号称竹溪六逸。
天宝初年,李白南游到会稽(今浙江绍兴),和吴筠友善。吴筠被召入京,所以李白也到了长安。他去拜见贺知章;贺知章见到他的诗文,感叹地说:你,是个天上贬下人间的仙人啊。并在玄宗面前说起,玄宗于是在金銮殿召见李白。李白论当代的大事,献上一篇赋颂。玄宗皇帝赐李白吃的东西,并亲自为他调羹,下诏命他为翰林供奉。李白和酒徒还在街市中醉酒,玄宗皇帝坐在沉香子亭,忽然意有所感,想要听李白演奏歌唱歌词,于是召李白入宫,而李白已经醉倒,左右侍从用水洗他的面,酒醉稍醒,拿笔给他,他提起笔一挥而就,下笔成文,词章婉转华丽,意精旨切,一气呵成,不留余思。玄宗皇帝爱他的才华,几次召见宴请。李白曾经陪玄宗皇帝饮酒,醉了,让高力士为他脱鞋。高力士平素为朝中显贵,替李白脱鞋,深以为耻,于是挑剔他诗中的毛病:并加以附会,以激怒杨贵妃。玄宗皇帝想让李白当官,杨贵妃总是从中作梗加以阻止。李白自己知道不被玄宗的亲近所容忍,愈加桀骜不驯,放荡不羁,和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进、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并称为酒中八仙人。李白恳求引退还山,玄宗皇帝也就赐给他金帛,让他回去。李自浮游漂泊于四方,曾经于夜间借着月色,和崔宗之乘船从采石矾至金陵(今江苏南京),身上穿着皇帝所赐宫锦袍,坐在船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起兵造反,天下大乱,李白辗转于宿松(今属安徽)和匡庐(今江西庐山)之间。永王李璘聘请他到幕下当僚佐,及至永王起兵,心怀不轨,他即逃回彭泽(今属江西);永王失败了,李白论罪判斩。起初,李白游并州(今山西大原)曾见郭子仪,暗暗称奇。当时郭子仪曾犯法,应受处罚,李白救了他,他才免受处罚。及至李白论罪当诛的时候,郭子仪愿解除官职以赎李白之罪,于是他得免于一死,朝廷下诏,把他长期流放夜郎。正好碰上大赦,又回浔阳(今江西九江),因事获罪下狱。那时宋若思率领吴地之兵三千人将赴河南(今河南洛阳),道经浔阳,将李白释放了,并聘请他为行军参谋,没多久,又辞去参谋之职。李阳冰任当涂(今属安徽)县令,李白去投奔他。代宗即帝位后,召李白任左拾遗之职,而这时李白已经逝世了,终年六十余岁。
李白晚年颇好黄老之学,经牛渚矾来到姑孰(今安徽当涂),喜欢谢朓终老的青山,他也想在此地终老。等他死了,先葬在龙山东麓。元和末年,宣歙观察使范传正到姑孰祭奠他的墓,并下令禁止在李白坟墓周围采樵和放牧。范传正访问李白的后裔,只有嫁给平民为妻的两个孙女,行为举止仍然保持看斯文世家的凤范。她们见了范传正,哭泣地说:先祖志在青山,临时葬在龙山东麓,不是他的本意。于是改葬于青山,并立了两块石碑。他还告诉李白的两位孙女,要将她们改嫁给士族为妻;两位孙女辞谢说孤独穷苦而失身于平民,是命该如此,不愿再嫁。范传正嘉奖感叹不已,免除其夫的徭役。
唐文宗时,下诏以李白的歌诗,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合称为三绝。
14.(3分)A 不是反问,是设问。
15.(6分)(1)对古代英雄人物的仰慕之情。(2)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3)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之情。(4)对南宋统治者昏庸和软弱无能愤懑之情。
16.(6分)(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3)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7. C(3分)
18. D(3分)
19.C(3分)【解析】划波浪线句子用了拟人的修辞,把西安当做人来写,赋予西安人的性格特征。
A.比喻B.比喻 C.拟人 D.夸张
20.(6分)①更不用说自制力较弱的青少年了②一是新奇信息的吸引
③用户越刷越能看到自己想看的内容
21.【参考答案】((5分)(1)“大作”应改为“新作”;
(2)“拙见”应改为“卓见”或“宝贵意见”;
(3)“务必改正”应改为“指出并改正”或“改正”;
(4)“一定”应改为“尽量”;
(5)“抽时间来看看”应改为“拨冗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