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必修上册5《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精品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必修上册5《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精品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30 12:38: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第5课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李斌
教学目标
1.思维目标: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掌握其论证方法、论证思路。
2.语言目标:品读文中的重要语句。
字词知识
1.读准字音
积累卡片
词语 读音
雕琢 zhuó
挑剔 tiāo ti
精湛 zhàn
造诣 yì
卓越 zhuó
2.解释词语
词语 释义
雍容 形容文雅大方,从容不迫。
旨归 主旨,要旨。
雕虫小技 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
离群索居 离开同伴而过孤独的生活。
炉火纯青 相传道家炼丹,到炉子里的火发出纯青色的火焰的时候,就算成功了。比喻学问、技术等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
臻(zhēn)于至善 做到极致。
格物致知 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观看视频《致匠心》
专注做点东西,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
工匠价值
古今中外,工匠们都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他们辛勤劳作,为国家、社会和人民提供各种生产、生活所必需的产品;他们钻研技艺、不断革新,有效促进着社会生产力和产品质量的持续提升;他们创造价值、积淀文化、凝聚精神,推动着人类社会的文明之旅不断前行。他们中的精英分子,甚至能够以自己的智慧和成果,在自己辛勤劳作的领域引领变革、造福时代、福泽未来。
工匠价值
都江堰的修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和谐统一,是世界公认的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
工匠价值
蒸汽机的发明,开辟了人类利用能源的“蒸汽时代”,直接导致了时节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兴起,整个人类社会因之而焕然一新。瓦特的成就,既继承发扬了传统工匠的精神本质,又将工匠的责任精髓带进了现代化工业生产的新时代。
蒸汽机的发明
工匠价值
蔡伦造纸
毕昇活字印刷术
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术
著名科技发展史专家乔治 撒顿在总结古代欧洲科技发展史时说:无论那时还是现在,最出色的专家既不是博学之士,也不是语言大师,而是那些手艺人——铁匠、制陶工、木匠和皮革工等,他们掌握着相当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德国制造 :低劣——优质
(一)、保时捷——运动型跑车领域世界顶级领跑者
工匠价值
德国朗格复杂功能腕表机芯的初步组装
1、是建立高规格的行业质量标准;
2、是建立国家强制性职业培训制度;
3、是专注一个细小领域,心无旁骛,坚持不懈。
启示:
工匠价值
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表明,无论是仙人洞遗址的原始陶器,还是当代最为尖端的航天工程,都需要工匠的双手才能实现。一旦离开了工匠们敬业专注、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创造性劳动,人类的一切奇思妙想都将是空中楼阁,这就是工匠价值所在。
任务情境
曾经,工匠是一个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须臾不可离的职业,木匠、铜匠、铁匠、石匠、篾匠等,各类手工匠人用他们精湛的技艺为传统生活景图定下底色。随着农耕时代的结束,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一些与现代生活不相适应的老手艺、老工匠逐渐淡出日常生活,但工匠精神永不过时。
任务活动一 阅读全文,整体感知
请阅读课文,把“工匠精神”的内涵填写在下面的方框内。
炉火纯青的技术
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
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
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
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工匠精神
内涵






任务活动二 深入品读,感悟赏析
(一)把握文章观点、论证方法
1.文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来论述自己的观点?
答案 (1)用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2)道理论证。作者引用企业家、作家和普通人的话,加以分析论证,论述我们的时代需要工匠精神,它体现出社会的品格和国家的形象。
2.请简要概括第二段的论述思路。
答案 首先解释“匠”的含义,接着由作家的话引出人的职业品质、专业精神有不同,最后指出工匠精神对于企业和国家的意义。
(二)赏析文中语句
3.“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读这句话。
答案 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层层深入地论述工匠精神的内涵与意义,增强了语气,使表达更加有力。
4.“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请结合全文,品读这句话的内涵。
答案 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工匠精神的推崇和倡导,它的内涵是:虽然并非人人都能做到心思巧妙、技术精湛、造诣高深,但是我们都应该追求并实践工匠精神。
返 回
一、深度探究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思考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陵出土的铜车马由3 000个零部件组合而成。结构精巧,工艺复杂,铸造精致,综合使用了铸造、焊接、嵌铸、镶嵌以及多种多样的机械连接工艺技术,令人叹为观止。它凝聚着两千多年前金属制造工艺方面的辉煌成就,在中国和世界冶金史与金属工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世界“青铜之冠”。
材料二 3 000多家企业、20余万从业人口、年产圆珠笔380多亿支,占世界总供应量的80%……中国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制笔大国,但一连串值得骄傲的数字背后,却是核心技术的缺失和核心材料高度依赖进口的现实。为此中国企业每年需支付2亿元外汇,制造商生产一支圆珠笔的利润还不足1分钱。
学习任务二 探究与拓展
1.铜车马让世人惊艳赞叹,圆珠笔却让国人唏嘘遗憾,两相对比,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示例)铜车马的辉煌,来自原料的精挑细选、工艺的精巧极致和工匠的精心雕琢。可以说,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锻造出了“青铜之冠”的铜车马。而当前圆珠笔的制造,核心技术靠“山寨”,核心材料靠进口,暴露出我国圆珠笔行业核心工艺的缺失和工匠精神的缺位。造笔者看重于“多销”,满足于“薄利”,不思探索,甘为他人“打工”,更暴露出该行业甚至社会上重量不重质的心理弊病。
二、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什么是“新工匠”
吴晓波
①家用菜刀有两大品牌,张小泉和双立人。
②张小泉创建于1663年,当年用龙泉之钢铸造,六十六道工序,曾被列为贡品,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得过银奖,还是唯一被评为国家驰名商标的刀剪类商品,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百年品牌;双立人创建于1731年,它所在的索林根小城地处德国西部,是欧洲不锈钢技术的发源地,也是1915年,双立人在旧金山世界博览会上独揽四项大奖,是如假包换的德国百年品牌。
③如今的张小泉亦步亦趋地走在先人开拓的路上,材料不变,工序不变,款式不变,视之为“百年传承的工匠精神”;而双立人则百般求变,不锈钢技术不断迭代,生产工艺全面创新,款式、门类更是层出不穷。
④在今天的商店里,张小泉菜刀的价格是双立人菜刀的二十分之一,至于销量和销售区域,则差距可能更大。
⑤我们要找的“新工匠”,应该是双立人,而不是张小泉。中国不乏匠人,但却缺乏“新工匠”。全国老字号品牌超过1.2万个,摊开来,家家都有一个与传承和工匠精神有关的“神话”,可是有的苟延残喘,有的容光焕发,究之根源,正是有新旧之别。譬如张小泉和双立人,它们在百年前能各自崛起,都因为它们的工匠对当时的锻铸技术实现了突破,他们所生产的菜刀锋利轻快、造型时尚,他们的风格被固化为传统而得以流传。
⑥但是,时间会消磨一切的价值,随着时代的演进,技术被再次突破,审美被超越,甚至使用的场景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果后世的匠人抱守古人而不思进取,则传统成为枷锁,古人成为沉重的十字架。
⑦云南白药由云南伤骨名医曲焕章发明于1902年,被视为止血神药,其配方、工艺列入国家绝密。早年的白药,为粉末状的小瓶封装,一姓单传,百年不变。也是从十多年前开始,这家企业在王明辉的带领下大开大阖,先后从散剂开发出胶囊剂、酊剂、硬膏剂、气雾剂、创可贴等新品类,甚至还进入牙膏、洗发剂等快消品领域,成为老字号企业中第一家年销售额突破百亿的公司。如果固守曲老药师的小瓶模式,云南白药恐怕迄今还是一家偏居南国一隅的小而美作坊。由此可见,具有“新工匠”精神多么重要啊!
⑧真正的“新工匠”不是回到传统,一味地向前辈致敬,而是从传统出发,在当代的审美和生活中重新寻找存在的价值。
2.针对“新工匠”,本文提出了什么观点?
答案 真正的“新工匠”是从传统出发,在当代的审美和生活中重新寻找存在的价值。
3.张小泉和双立人,它们在百年前双双崛起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都因为它们的工匠对当时的锻铸技术实现了突破,他们所生产的菜刀锋利轻快、造型时尚,他们的风格被固化为传统而得以流传。
4.第⑦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答案 第⑦段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举了云南白药企业在王明辉的带领下先后开发出胶囊剂、酊剂、硬膏剂、气雾剂、创可贴等新品类,甚至还进入牙膏、洗发剂等快消品领域,成为老字号企业中第一家年销售额突破百亿的公司的例子,有力地论证了“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5.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怎样培养“新工匠”精神。
链接材料 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说“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近些年来充斥媒体的“中国智造”“中国创造”“中国精造”“工匠精神”,如今成为决策层共识,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显得尤为难得和宝贵。
答案 观念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求变;技术上要有所突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返 回
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