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师 说
韩愈
文体:“说”
说:是一种议论文体,一般陈述自己对某事物的见解。“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
与“论”相比,“说”偏重于说明,且往往带有杂文、杂感的性质;同时“说”的内容、写法和风格较为灵活多样,所以后世对于论说文中的“说”,又有所谓“杂说”的称呼。
解 题
师 说
一种文体
老师?
从师
?
说说关于从师的事;
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读准字音
孰能无惑( ) 传道受业解惑( )
嗟乎( ) 习其句读者( )
或不焉( ) 官盛则近谀( )
巫医乐师( ) 其可怪也欤( )
郯( )子、苌( )弘、老聃( )
李氏子蟠( ) 六艺经传( )
贻之( )
shú
chuán
jiē
dòu
fǒu
yú
yuè
yǔ
tán
cháng
dān
pán
zhuàn
yí
李家的孩子(叫)蟠(的),年纪十七(岁),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习了,(他)不受(当时士大夫那种耻于从师的)时俗的限制,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正道,(所以)写(这篇)《师说》送给他。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先秦及秦汉散文
普遍
音节助词,不译
介词,被
介词,向
目的连词,来
赠送
代词
这篇文章为谁而作?为什么要为他作?
三个原因:
①李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②他不拘于时,学于余
③能行古道
韩愈,字退之,河阳(现在河南省孟县)人,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万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散文家,因在散文创作方面有突出成就,被后人尊为八大散文家之首。韩愈提倡儒家思想,他在文学上最大的功绩是倡导古文运动,主张学习先秦、两汉优秀散文传统,把当时的文体从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代古文的基础。
作者简介
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韩愈
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新颖。
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代实用散文的基础。
“文以载道”的意思是说“文”像车,“道”像车上所载之货物,通过车的运载,可以达到目的地。文学也就是传播儒家之“道”的手段和工具。这样的文学观念偏于文学的教化目的 “文以载道”,用现在的话说,写文章就是表达思想 。
文以载道
“由魏、晋以下,人益(更加)不事师(从师)。今之世(指唐代),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学生),作《师说》,因抗颜(态度严正不屈)而为师,世(当时人)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从魏、晋以来,人们更加不尊奉老师。在当今的时代,没听说还有老师;如果有,人们就会哗然讥笑他,把他看作狂人。只有韩愈奋然不顾时俗,冒着人们的嘲笑侮辱,招收后辈学生,写作《师说》,就严正不屈地当起老师来。世人果然都感到惊怪,相聚咒骂,对他指指点点使眼色,相互拉拉扯扯示意,而且大肆渲染地编造谣言来攻击他。韩愈因此得到了狂人的名声。
译 文
研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
关于“师”的定义
人为什么要从师
韩愈认为从师的标准是什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
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受通授,传授
承接连词
疑问代词,谁
转折连词
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啊。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的问题)?(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始终不能解答了。
跟从
指示代词,那些
动词,成为
求学的人
用来……
疑难
句中停顿
助词,的
出生在我前头(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做老师;出生在我后面(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做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
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
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
存,师之所存也。
介词,在
介词,比
承接连词
以之为师
发语词
哪里知道
取独
因此,所以
存在的地方
无论
概述中心
为什么从师
以什么人为师
1. 人为什么要从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
2. 从师的标准是什么?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第1自然段
总论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标准。
研读第二自然段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
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
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就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原因)大概都出在这里吧!
从师的风尚
取独
超出(一般人)
以……为耻
尚且,还
承接连词
低于
……的原因
揣度语气副词,大约,大概
一般人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
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人们)爱他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孩子们文字,(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老师),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大)道理,解答那些(有关大道理的)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不能解决(大道理的)疑难问题,有的(书本上的字句)向老师学习,有的(大道理的疑难)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反而)放弃(不学),我未能看出那种人(是)明白(事理)的!
对于
以……为耻
指示代词,那些
代词,指书
文辞的休止和停顿
指示代词,那些
宾前,不知句读
通否
糊涂
大的方面,形作名
内容深究
“句读之不知”,“或师焉”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上承
下连
小学
“惑之不解”,“或不焉”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上承
大遗
下连
与“吾未见其明也”句相呼应的两个字是
惑矣
说理严密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
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
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他们)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一听到有人)称“老师”称“弟子”等等,就许多人聚(在一块儿)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他们)就说:“那个(人)同那个(人)(指老师和学生)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啊,(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可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好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君子们认为(是)不值得一提的,现在君子们的见识竟反而比不上(他们),可真奇怪啊!
代词,这些
以……为耻
相互学习
这类人
表修饰
恢复
不屑一提
竟
谄媚
论证方法:对比论证
古之圣人 —— 今之众人
择师教子 —— 自身耻师
百工之人 —— 士大夫之族
对象 从师的态度 结果 论述中心
1 “今之众人” “耻学于师” “愚益愚” 通过正反对比,批判当时耻于从师的风气,论证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古之圣人” “从师而问” “圣益圣”
2 于其子 择师而教之 小学
于其身 耻师 大遗
3 百工之人 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智不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曰师曰弟子……
群聚而笑之
研读三自然段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
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三个人同行,(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永远)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样样都)比学生贤能,(老师和学生的区别只是)听到道理有的早有的迟,学问和技艺(各)有(各的)专长,(只是)如此罢了。
固定的老师
以……为师
这类人
不一定
介词,比
懂得道理
专门研究
代词,此
1.第3自然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2.第4段交待写作缘由,但仍隐含着作者的观点,哪些句子可以表现作者观点?
不拘于时,能行古道。
3、4自然段
内容简析
第一段:在正面阐述中,提出论点。
古之学者必有师
人非生而知之者
从师的必要性
择师标准
第二段:从批判反面现象中,阐发论点。
对比论证
第三段:以名人为例,进一步论证观点。
举例论证
第四段: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顶 真
作用
前后紧凑,气势通畅,前后事理有机联系,充分阐明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
修辞探微
语言特色
(1)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
第二段一连用了三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与软”,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学无常师,才叫大师
何以谓之大?有容乃大。何以谓之师?可法曰师。
--李零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或师焉,或不焉。
通假字
受,通“授”,传授
不,通“否”,指不从师学习
2、古今异义
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泛指求学的人。 (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1、用来…的办法(方式、工具、依据等);2、…的原因/凭借。 (今)表因果关系。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无论,不论。(今)没有。
小学而大遗:(古)小的方面学到。(今)初等教育的学校。
2、古今异义
吾从而师之:(古)跟随 并且。(今)连词,表目的和结果
今之众人:(古)一般人、普通人。(今)许多的人。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古)所说的。(今)含不承认的意思
师不必贤于弟子:(古)不一定。(今)不需要。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而耻学于师
小学而大遗
位卑则足羞
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
圣益圣,愚益愚
方位名词作动词,低于
词类活用现象
意动用法,以……为耻
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意动用法,以……为羞
意动用法,以……为师
形作名,圣人、愚人
1、古之学者必有师
2、吾师道也
3、吾从而师之
4、师道之不传
5、巫医乐师百工
6、齐师伐我
名,老师
动,学习
意动,以…为师
动,从师
名,有专门技艺的人
名,军队
4、一词多义
师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2、传道受业解惑也
3、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4、朔气传金柝
5、舍相如广成传舍
动,流传
动,传授
名,解释经的书
动,传递,传送
名,客舍
4、一词多义
传
1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 、吾师道也
3 、道相似也
4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5 、余嘉其能行古道
6 、策之不以其道
4、一词多义
道理
道理
道德学问
风尚
风尚
规律
道
4、一词多义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3、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4、句读之不知
5、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6、君将哀而生之乎
7、蚓无爪牙之利
8、吾欲之南海
代,子
代,这类
助,取消独立性
助,提宾标志
音节助词,不译
代,我
助,定语后置的标志
动,到、往
之
/我之谓也
4、一词多义
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3、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4、其皆出于此乎
5、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6、吾其还也
代,他。
代,那些。
代,指圣人。
语气,大概。
前指士大夫
后表语气
表祈使语气,还是
其
判断句
被动句
①不拘于时
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也
者
非
也
者
者也
于
5、特殊句式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宾语前置句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之
之
状语后置句
①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②而耻学于师
③师不必贤于弟子
④学于余
乎
于
于
于
省略句
①吾从(之)而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