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放大镜(同步练习)六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一、选择题
1.用肉眼观察比较光滑的物体,如果用放大镜观察,该物体会变得( )。
A.比原来光滑 B.比原来模糊 C.比原来粗糙
2.老年人使用的老花镜其实就是( )。
A.平面镜 B.凸透镜 C.凹透镜
3.放大镜从外部看,突出的特点是( )。
A.透明,中间厚,向边缘逐渐薄
B.透明,中间都向两侧突出,边缘最薄
C.透明,边缘最厚,向中间渐薄
4.下列物体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
A.平板玻璃 B.水滴 C.玻璃珠
5.下面物体的镜片具有中央厚、边缘薄的特点的是( )。
A.近视眼镜 B.老花眼镜 C.普通窗玻璃 D.平面镜
6.用以矫正近视眼的近视镜是( )。
A.凹透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凸面镜
7.小明将报纸紧靠在下面四个玻璃杯的后面,透过玻璃杯观察杯后的报纸文字,文字会被放大的是( )。
A. B.
C. D.
8.下列透明镜片中,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
A. B. C.
9.菜场水产摊把3条鱼暂养下边3个不同形状的鱼缸中。小明透过鱼缸壁看到这3条鱼看起来几乎一样大小,其中最大的一条最可能是( )。
A.①号 B.②号 C.③号 D.①号和②号
10.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变大了,那么观察范围就会(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11.科学家( )设计并制造出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A.牛顿 B.格罗斯泰斯特 C.培根
12.倍数大的放大镜,其视野( )。
A.大 B.小 C.一样
二、填空题
1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的______有关,和镜片______无关。
14.倍数大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________,看到的范围________;倍数小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________,看到的范围________。
15.如左下图,小孩手拿的放大镜又称( ),它对光线有( )的属性。如右下图,大人手拿的是( ),它对白光有( )的作用。
16.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 )。加满水后的烧杯、玻璃瓶等也具有( )物体图像的作用。
17.放大镜是我们在科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观察工具,也叫( ),它的特点是中间( ),边缘( )。放大镜在我们的( )、( )、( )中被广泛使用。
18.清晨,小明发现透过荷叶上的露珠看到的叶脉更加清晰,原来露珠和放大镜一样,都具有( )薄、( )厚、透明等特点,放大镜也叫( )镜,具有( )物体图像的作用。
19.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 )没有关系,和( )有关。放大镜的( ),由此推断:( )放大倍数最大。
20.放大镜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放大镜的镜片也叫________。
三、判断题
21.圆柱形、球形透明器皿装满水也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 )
22.刘军说露珠也可以做放大镜用,因为它和放大镜一样,中间厚边缘薄而且透明。( )
23.随着显微镜放大倍数的增加,观察物体的图像会变大,观察到的范围也会变大。( )
24.冰也能制成放大镜。( )
25.透过一前一后放置的两个放大镜观察一个微小物体,两镜间距离调节适当可以看到比单独用其中一个放大镜更大的物体图像。( )
四、综合题
26.下图是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在离书本同一高度观察到的现象,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图中的放大镜又叫( ) 镜,它的特点是中间( ),边缘( )。
(2)图中放大倍数较大的是放大镜( ),视野较大的是放大镜( )。
小红同学在假期里想在家利用家里的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身边的微小世界。
27.在家里,小红同学找到了三种放大镜,分别是4×、5×、10×,其中是10×的放大镜是( )。
A.镜片最大的 B.镜片最厚的 C.镜片凸度最大的
28.她想用放大镜组合一个简易显微镜,如果想要视野范围最小,应该选择( )和( )这两个放大镜。(写出放大镜倍数)
29.材料一:
眼睛是人的主要观察工具,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五分之一的微小物体,多少年来,发明一种能看到更小的物体的工具是人类的梦想。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发明了放大镜。小强的爷爷上了年纪想看报纸,但是报纸上的字太小,因此小强给爷爷买了一个放大镜(如右图所示)。如果你是小强,请完成下列与放大镜有关的问题!
(1)放大镜的第一种使用方法:让眼睛和报纸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来回移动,直至报纸上的字大而清晰。
(2)放大镜的第二种使用方法: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________,直至报纸上的字大而清晰。
(3)放大镜也叫做__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面镜”),小强的爷爷之所以能借助放大镜将报纸上的字看清楚,主要是因为放大镜能将物体的________放大。
(4)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工作经常要用到放大镜?请写出2个具体的例子来。
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B
3.A
4.C
5.B
6.A
7.B
8.B
9.C
10.B
11.C
12.B
13. 凸度 大小
14. 大 小 小 大
15. 凸透镜 汇聚(聚集) 三棱镜 分解
16. 放大 放大
17. 凸透镜 厚 薄 生活 工作 学习
18. 边缘 中间 凸透 放大
19. 镜片的直径 镜片的凸度 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球形的透明物
20. 透明 中间厚 边缘薄 凸透镜
21.√
22.√
23.×
24.√
25.√
26. 凸透镜 厚 薄 B A
27.C
28. 5× 10×
29. 眼睛 报纸 报纸 凸透镜 图像 公安人员观察现场找到的指纹和纤维;精密仪器修理工观察小型的零件;农业科技人员观察植物的花或种子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