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神州谣
教学目标
1.认识“州、华”等15个生字,会写“州、华”等9个字,会写“神州、中华”等10个词语,积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等8个词语。
2.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3.能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识字,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教学难点
能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教学策略
识字写字
1.识字。读准字音:字音方面要关注不同方言区易错读音,“涌、耸、浓、荣”都含有后鼻韵母ong,可以放在一起拼读;“涌”和“荣”声母易混淆,“奋”和“峰”韵母易混淆,“州”和“耸”分别是翘舌音和平舌音,“浓”和“陆”声母分别是鼻音和边音。注意“谊”不要读成第二声。识记方法:可以用偏旁归类识记,如“涌、浓”都有三点水,“隔、陆”都有双耳旁,“峰、峡”都有山字旁。可以用熟字识记,“耸、峡、浓、奋”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与”可联系“写”用“减一减”的方法识记;“涌、峰”可以结合“通—涌、锋—峰”用“换一换”的方法来识记。可以用字理识记,如“州”是象形字,可以先与“川”进行字形比较,再展示“州”的字形演变过程,渗透汉字文化。还可以用生活识字、语境识字等方法进行识记。
2.写字。可归类指导书写:“峡、族、谊”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不同字的左右宽度。“峡”和“族”最后一笔都是捺,可先比较再书写。“华、齐、奋”都是上下结构的字,“齐、奋”都要写得上宽下窄,两个字上部分的主笔横要写得平直,撇、捺要写得长而舒展。“州、民”都是独体字,“民”主体居左半格。“岛”是半包围结构。
朗读指导
课文句式整齐、节奏明快,内涵却极为丰富,适合朗读学习。朗读时注意读出恰当的停顿。要注意每一小节内句子间的连接要流畅,小节之间要有适当的停顿。小节间停顿的时间长短要依据小节内容之间的联系紧密程度来处理。第1小节和第2小节,是概括与具体的关系,联系紧密,朗读时停顿的时间应较短;第3小节和第4小节在内容上有承接,朗读时的停顿时间也应较短;第2小节和第3小节间,意思由“山川美”跳转到“情谊浓”,停顿时间应稍长。可以通过范读、师生对读、打节拍读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感受歌谣明快的节奏。整首歌谣洋溢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感和浓郁的时代气息,气势磅礴、掷地有声,可以引导学生以洪亮的声音、自豪的语气,反复朗读。“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可用低缓、深情的声音,表现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愿。“各民族,情谊浓,齐奋发,共繁荣”,可读出奋发向上的气势,表现出盼望祖国繁荣昌盛的强烈愿望。
阅读理解
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先自由说一说从每一小节中读出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如,从第1小节中体会到祖国山河壮丽、风景如画;从第2小节中体会到黄河、长江、长城、珠峰的壮美;从第3小节中体会到宝岛台湾与大陆是一家,两岸人民盼望着早日实现祖国统一;从第4小节中体会到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奋发图强,振兴中华的美好愿望和决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补充黄河、长江、长城、珠峰和反映祖国繁荣昌盛的图片、视频资源,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奔、涌”形象地写出了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一泻千里;长江之水惊涛拍岸、汹涌澎湃;“长、耸”写出了长城蜿蜒盘旋,珠峰巍峨峻拔;“繁荣”写出了祖国面貌日新月异、人们生活幸福美满。
积累运用
课后第三题为学生提供了4组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四字词语,每组的两个词语,或意思相近,或承接紧密,旨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可引导学生采用轮读、对读等多种形式朗读,学有余力的学生可熟读成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字卡、词卡。
2.准备祖国名山大川风景视频。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
2.搜集祖国各地的风景图片、少数民族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州、华”等15个生字,会写“州、峡、民、族、谊”5个字。
2.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3.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板块一 结合常识,激趣导入
活动1 欣赏歌曲,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特别关注歌词。
2.导入: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们祖国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其实,我们的祖国还有很多响亮的名字,大家还知道哪些?
课件出示 中华 神州 九州 华夏
3.揭题: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歌谣——《神州谣》。(相机板书课题:神州谣)学生齐读课题。
4.过渡: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读一读《神州谣》,了解一下我们祖国的风土人情吧!
活动2 借助图片,切身感悟
1.随着歌曲的播放和新课的导入,学生对歌谣已经有所了解。为了让学生产生切身感受,教师借助课件,相机展示祖国名山大川的精美图片,在展示的过程中可进行简单讲解。
2.展示图片时,教师可与学生互动,让学生猜猜图片上是什么。
3.预设:黄山 长城 长江三峡 黄河壶口瀑布 珠穆朗玛峰 华山 泰山 庐山
设计意图 用歌曲导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神州”有初步的认识。因为学生年纪小,知识面有限,在学生猜测课文写的是什么和对“神州”等词语进行理解时,教师要适当引导,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教师的语言要富有感染力,把学生带到自豪的爱国氛围中来。
板块二 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活动1 自学生字,掌握方法
1.引导学生交流自主识字、读文的方法。
2.根据读文要求,引导学生自学。
课件出示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活动2 交流检查,总结方法
1.同桌互相检查认读本课生字。
2.教师检查字词学习情况。
(1)开火车朗读词语。
课件出示
zhōu huá yǒnɡ fēnɡ sǒnɡ ɡé xiá
神州 中华 奔涌 珠峰 耸立 相隔 海峡
yǔ lù yì nónɡ qí fèn fán rónɡ
与其 陆地 情谊 浓郁 一齐 奋发 繁 荣
强调:“州”“荣”是翘舌音;“谊”读四声。
(2)朗读词语中的生字。
课件出示 州 华 涌 峰 耸 隔 峡 与 陆 谊 浓 齐 奋 繁 荣
(3)小组赛读生字,教师相机强调:“耸”是平舌音;“与”在本课读三声。
3.引导学生想一想用哪些好的识字方法来记住这些字。
4.多种识字方法。
课件出示 (1)偏旁归类识记。如,“涌、浓”都有三点水,“隔、陆”都有双耳旁,“峰、峡”都有山字旁。
(2)利用熟字识记。
①加一加。如,“华、耸、浓、奋”。(用部件组合)
②换一换。如,“通——涌”“锋——峰”“侠——峡”。
(3)谜语识记。
如,川水横流——(州)。抽调劳动力去栽树——(荣)。
(4)字理识字。
“州”的字形演变:
州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体
甲骨文和金文的“州”,像河水中有小岛形,秦篆后变成三个小岛,楷体写作“州”。
5.学生分句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
设计意图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梳理学习方法。教师要重视学生课前预习,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从帮助学生分析字形入手,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特别是对识字方法的归纳总结,这对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板块三 细读感悟,随文识字
活动1 学习第1小节
1.学生自由朗读第1小节,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课件出示 我神州,称中华,山川美,可入画。
2.指名朗读第1小节。
3.与熟字“川”作比较,识记“州”字。
(1)结合字理,对比“州”和“川”来识记,渗透汉字文化。
课件出示
“州”指水中小块陆地 “川”指河流
(2)“州”本义指江、河、湖中由沙石积成的陆地。后引申指划分的地理区域,旧时的一种行政区划,一种民族自治行政区划单位。
①“州”的字义有变化:“州”现多用它的引申义,而本义由“洲”字取代,指水中的陆地用“洲”字,如“沙洲”“橘子洲”。
②“川”除了指河流外,有时还用来指“平地,平原”,如“米粮川”“一马平川”;有时指“四川”,如“川剧”“川菜”。我们学过的《敕勒歌》中“敕勒川”的“川”就指“平原”,即敕勒草原。
(3)扩词巩固生字“州”。(神州、九州、州县、自治州)
(4)小结:我们的祖国为什么又被称为“九州”“神州”呢?传说大禹将中国分为九个区域,并指点名山大川作为各州疆界,所以后世称中国为“九州”。我们的祖国风光秀丽神奇,物产丰富,人们生活幸福,像人间仙境,是大家向往的地方,所以又被称为“神州”。
(5)拓展:“州”现在常用在地名中,你还知道哪些城市的名字里带有“州”字?
课件出示 杭州 苏州 扬州 徐州 广州 福州 荆州 贵州 兰州 郑州
4.相机理解词语“山川”。
(1)指名朗读。
(2)指名说一说词语的意思。
(3)拓展:你还知道我国的哪些名山大川呢?
活动2 学习第2小节
1.朗读第2小节,相机巩固生字“峰”“耸”。
课件出示 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1)学生拓展“珠穆朗玛峰、耸立”等词语。
(2)鼓励学生说说自己对珠穆朗玛峰的了解。
(3)教师出示高耸入云的珠穆朗玛峰的图片,同时补充珠穆朗玛峰的相关资料。
(4)学生结合山名巩固识字:峰——珠穆朗玛峰、香炉峰、飞来峰。
2.引导学生思考:“长”“耸”这两个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1)学生交流明确:写出了长城的蜿蜒盘旋,珠峰的巍峨峻拔。
(2)指导朗读“珠峰耸”。
3.相机巩固生字“涌”。
(1)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说一说:“涌”是什么意思?“涌”使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换成“流”行不行?为什么?
(2)教师播放一段黄河奔涌、长江翻滚的视频。引导学生体会“奔、涌”形象地写出了黄河、长江奔腾不息,一泻千里的壮观。
(3)指导朗读“黄河奔,长江涌”。整首歌谣洋溢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感和浓郁的时代气息,气势磅礴、掷地有声,可以引导学生以洪亮的声音、自豪的语气反复朗读。
(4)引导学生说说还在什么地方见过水涌动的情景。
(5)回顾:在《黄山奇石》一文中,有块奇石叫“猴子观海”,其实“猴子”观赏的不是大海,而是翻滚的云雾。在风的吹动下,云雾像大海一样翻滚。因此有“风起云涌”这个成语。它的意思是大风刮起,乌云像水一样涌现。比喻许多事物相继兴起,声势浩大。
4.引导学生欣赏感悟神州大地之山川壮美。
(1)出示黄河、长江、长城、珠峰的图片。
(2)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此时此刻最想表达的感受是什么。
(3)借助资料,教师解说: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奔流不息,气势磅礴;长城像一条巨龙在群山之间蜿蜒盘旋;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神州大地,多么壮美!把这份感受融入句子里,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5.朗读指导。
(1)注意每一小节内句子间的连接要流畅,小节之间要有适当的停顿。小节间停顿的时间长短要依据小节内容之间的联系紧密程度来处理。
(2)朗读第1、2小节,注意读出恰当的停顿。第1小节是概括介绍,第2小节是具体描绘,两小节之间联系紧密,朗读时停顿的时间不宜过长。
设计意图 把歌谣的前两小节放在一起学习,是因为前两小节内容联系比较紧密,适合一起教学。另外,在随文识字方面,一边读文一边识字,更有利于学生的识记与理解。
板块四 观察生字,指导书写
活动1 观察生字,学习书写
1.指导书写“州、峡、民、族、谊”5个字。
(1)看一看,归归类:这5个字,可根据结构分为两类。
(2)“州、民”为独体字,“峡、族、谊”为左右结构的字。
(3)仔细观察“写字表”中这几个字,将容易写错的笔画圈出来,以便书写时注意。
2.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生字的书写重点。
(1)指导独体字的书写。
州:第二笔是竖撇,中竖稍短,右竖要长,三个点的朝向有变化。
民:上窄下宽,竖提要直,斜钩呈弓形,写舒展。
(2)指导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
峡:“山”靠左上;“夹”的点与短撇呈内八字形,最后撇、捺写舒展。
族:“方”的笔顺是点、横、横折钩、撇。右上部的撇、横不要漏掉,最后一笔为捺。
谊:右边“宀”稍扁,覆盖“且”,最后一笔横较长。
3.演示“州”字的书写动漫,学生观察生字的笔顺、笔画特点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尝试完成“写字表”中的练写内容,写好后对照范字改一改。
4.教师示范书写生字,强调关键笔画的书写。
活动2 练写,反馈,评价
1.学生自由练写,教师巡视,予以面对面指导。
2.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书写成果,集体评议:哪个地方写得好?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设计意图 书写时,教师要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正确的笔画、笔顺、间架结构,让学生规范地写字,养成“提笔即练字”的好习惯。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华、岛、齐、奋”4个字,会写“神州、中华”等10个词语,积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等8个词语。
2.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生字,导入新课
活动1 复习字词,加深巩固
1.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再次让学生认读。
课件出示 神州 中华 奔涌 珠峰 耸立 相隔 海峡
与其 陆地 情谊 浓郁 一齐 奋发 繁荣
2.学生在没有注音的情况下,依然能读准确,才是对字词真正掌握了。
活动2 出示图片,顺势导入
1.教师出示相关资料,学生欣赏。
(1)展示宝岛台湾的图片。
(2)展示各族人民载歌载舞的图片。
(3)播放歌曲《爱我中华》的视频。
2.导入:我们的祖国不仅有秀丽的山河,还有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们快乐地生活着。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神州谣》。
设计意图 教师在复习巩固字词的前提下,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台湾,了解我们多民族的国家,把抽象的概念直观化,化难为易。
板块二 细读感悟,学文识字
活动1 学习第3小节
1.学生自由朗读第3小节,边读边想自己懂了什么。
课件出示 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
2.指名朗读第3小节。
3.学习第3小节。
(1)小组内朗读第3小节,汇报读懂的内容,并互相补充。
(2)指生开火车朗读词语“台湾岛、海峡、大陆”,相机识记生字“岛、峡、陆”。
(3)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如,结合地名识字,峡——三峡、巫峡、刘家峡。
(4)引导学生理解“岛”和“峡”。
①请大家看看这两幅图(一幅三峡图、一幅海岛图),说说“岛”与“峡”之间有什么关系。
②小结:两块陆地之间连接两个海或两个洋的狭窄水道,称为“海峡”,如“台湾海峡”“琼州海峡”。“岛”是指海洋或河流、湖泊里四面被水围着的陆地。岛屿多是鸟类栖息繁殖之地。我国的三大岛屿分别为: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
(5)看图理解“隔”的意思。
①教师把“台湾岛、海峡、大陆”这三个词语放到合适的位置,对照课文,让学生说说明白了什么。
②相机学习“隔”字。鼓励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识字,用“隔”字组词。
(6)过渡:不只山有阻隔作用,海也有阻隔作用。
①出示祖国的版图,指导学生认识“大陆、台湾岛、台湾海峡”。
②相机学习生字“与”。
4.指导朗读。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3小节,用低缓、深情的声音,表现出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愿。
活动2 学习第4小节
1.指导学习第4小节。
课件出示 各民族,情谊浓,齐奋发,共繁荣。
(1)学生朗读第4小节,并汇报读懂的内容,互相补充。
(2)回顾一年级上学期“我上学了”的插图。看56个民族的小学生朝气蓬勃的彩照。
(3)指生开火车朗读词语“情谊浓”“繁荣”。
(4)用“繁荣”说说祖国的哪些方面很繁荣。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4小节。
2.齐声朗读第4小节。
3.朗读指导。
(1)第4小节可读出奋发向上的气势,表现出盼望祖国繁荣昌盛的强烈愿望。
(2)可以通过范读、师生对读、打节拍读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感受歌谣明快的节奏。
设计意图 本环节将识字与学文紧密结合,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朗读带领学生感悟内容和情感。全文充满了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感和浓郁的时代气息,气势磅礴、掷地有声,可以引导学生以洪亮的声音、自豪的语气反复朗读。
板块三 巩固生字,背诵积累
活动1 归类巩固识字
1.集中呈现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做归类游戏,根据结构归类。
3.完成活动卡内容,检查识字情况。
活动内容 认真读课文,圈出生字,完成表格内容
加一加 变新字 减一减 变新字 换偏旁 变新字 猜字谜
击+阝=(陆) 农+氵=(浓) 从+耳=(耸) 大+田=(奋) 敏+糸=(繁) 挤-扌=(齐) 写-冖=(与) 桦-木=(华) 通—(涌) 锋—(峰) 侠—(峡) 川水横流。 谜底:(州) 抽调劳动力去栽树。 谜底:(荣)
活动2 比赛朗读,积累词语
1.组织各小组进行比赛,朗读课文。
2.积累词语。
课件出示
yán wēi
华夏儿女 炎黄子孙 神州大地 巍巍中华
qiáng
民族团结 世界大同 奋发图强 繁荣昌盛
(1)学生自读,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同桌互读,及时纠正读错的字音。
(3)小组内比读,看看哪组读得最准。
(4)全班比赛记忆,看谁记得多、记得牢。
设计意图 教师要带领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复习,夯实生字基础。对于这样有韵味的课文及书后词语,可以在班级里进行识字学词游戏,寓教于乐。
板块四 指导书写,提高能力
活动1 观察指导,范写生字
1.书写“华、岛、齐、奋”4个字。
2.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字,小组内交流怎样把字写得正确、美观。
(2)教师指导生字书写要点。
华:“化”窄“十”宽。“亻”竖笔收笔于横中线下侧。“十”横长竖短,竖笔在竖中线。
岛:笔顺是撇、横折钩、点、竖折折钩、竖、竖折、竖。第四笔竖折折钩要写得宽而扁,包围住左下方的“山”。
齐:下半部分撇、竖两笔从横中线下方起笔,分列竖中线两侧,竖收笔较低。
奋:“大”要写得宽,“田”要写得小,稍扁,“大”罩住“田”。
(3)利用动漫演示会写字的笔顺和书写,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笔画特点,尝试完成“写字表”中的练写内容,写好后再对照范字改一改。
活动2 自由练写,反馈评价
1.学生自由练写,教师巡视,予以面对面指导。
2.用投影仪展示学生书写成果,集体评议:哪个地方写得好?你有什么建议?
设计意图 教师在指导写字过程中要让学生自己观察生字,注意间架结构,总结怎样才能把字写得正确、美观,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要用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