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科粤版(2012)化学第五章---燃料
一、单选题
1.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新能源,目前只在火箭发射等少数情况下使用,其主要原因是
A.制取成本高和贮存困难
B.氢气燃烧条件难以满足
C.制备氢气原料极其匮乏
D.氢气燃烧过程难以控制
2.据《中国环境报》报道,为应对气候变化,落实《巴黎气候变化协定》,2017年国家建立了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按国际惯例,这里的“碳”是指
A.二氧化碳 B.单质碳 C.碳元素 D.所有含碳化合物
3.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于2022年在北京举办,为落实“绿色冬奥”的理念,冬奥会使用的汽车燃料从环保的角度考虑,最理想的是
A.氢气 B.天然气 C.酒精 D.汽油
4.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世界性问题,下列物质被称为最理想清洁能源的是( )
A.氢气 B.天然气 C.石油 D.煤
5.2019年5月30日,中国石墨烯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无锡举行。石墨烯是由碳原子组成的导电导热性能很强、硬度很大的一种新材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石墨烯是一种单质 B.石墨烯是一种化合物
C.石墨烯具有导电性 D.石墨烯具有导热性
6.2020年5月5日,配置有氢氧发动机的长征五号B火箭,搭载我国新一代载人试验飞船顺利升空,飞船成功返回。从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认识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气和氧气混合生成水
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化合价改变
C.2g氢气和1g氧气反应生成3g水
D.氢气和氧气反应吸收热量
7.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4/5
B.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如霓虹灯
C.氮气充入食品包装中以防腐
D.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导致温室效应增强
8.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如图)。分析两种循环,其中不正确的是
A.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反应
B.氧气只有通过燃烧才能参与碳循环
C.通过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和大力植树造林以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9.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
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B.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C.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CO2、CO的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
10.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B.石墨和C60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C.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性质相似 D.活性炭包可放在冰箱中除异味
11.在一密闭的容器中,一定质量的碳粉与过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容器内各相关量与时间(从反应开始计时)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12.关于下列装置使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甲装置制取氧气 B.用乙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C.用丙装置收集氢气 D. 用丁装置收集氧气
13.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一些装置,关于装置的选择和使用错误的是( )
A.甲装置既可以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也可以作为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
B.乙装置可作为利用干燥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C.丙装置测量氧气体积时,瓶内装满水,气体从c端进入,另一端与量筒相连
D.若盐酸和石灰石足量,选择甲、丙两种装置,导管c接导管a依然无法收集到一瓶CO2
14.两位英国科学家因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开创性研究获得2010年诺贝尔奖。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用来裁玻璃
B.石墨有金属光泽,有导电性,所以是一种金属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所有物质
D.金刚石、石墨和足球烯(C60)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
15.下列实验均与水有关,其相应描述正确的是
A.属于化学变化 B.净化后可得纯水
C.证明水的组成 D.氢气验纯
二、填空题
16.目前使用的燃料大多数来自化石燃料。
(1)化石燃料包括天然气、煤、______。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17.现有五种元素:请选择适当元素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式一个:
(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________;
(2)可以作燃料的气体单质是________;
(3)充入食品包装袋以防腐的是________;
(4)导致酸雨的物质是________。
18.充分燃烧1k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图所示。
(1)根据图中数据,说明 _____燃烧产生的气体对环境的污染更加严重。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之一,它属于 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9.燃烧、能源、环境等问题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是______、石油和天然气,科学家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甲烷(CH4)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工业上利用石油中各成份的沸点不同,分离制备汽油、煤油等产品,该过程属于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下列成语的原意与燃烧不相关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抱薪救火 B.杯水车薪 C.卧薪尝胆 D.釜底抽薪
(4)战国《周礼》中记载:“煤饼烧砺房成灰”(“砺房”即牡蛎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砺房成灰”指高温条件下碳酸钙转化为生石灰和二氧化碳。
①上述反应过程中,可将煤饼加工成煤粉后再燃烧,有利于煤充分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②“砺房成灰”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5)氢气作为最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目前,作为高能燃料液氢已应用于航天领域。除氢能源外,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其他新能源有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三、实验题
20.根据下列装置图填空:
(1)写出上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组装好仪器后,应先_________,再添加药品。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选填装置序号),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实验室选择气体发生装置时, 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1.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C由导管、________和________(填仪器的名称)组成。
(2)实验室用H2O2和MnO2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若用KClO3和MnO2制取O2 时,则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若制得的CO2中混有HCl和H2O,提纯时用NaOH固体除去杂质,你认为这种方法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
(4)实验室制取H2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或________。
四、计算题
22.目前,我国已经成功进行海底可燃冰的试开采。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CH4),1体积可燃冰可以储载100~200倍体积的甲烷气体。
(1)从能源的角度考虑,可燃冰属于_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试计算128g甲烷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是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3.一种新型“人造树叶”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成乙醇(C2H5OH)燃料,其反应过程为:在光照条件下,二氧化碳与水作用生成乙醇和氧气。
(1)“人造树叶”吸收二氧化碳合成燃料的意义是___________。
(2)研究显示,一升“人造树叶”每天可从空气中吸收968g二氧化碳,则理论上可得到乙醇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A
3.A
4.A
5.B
6.B
7.A
8.B
9.D
10.B
11.A
12.C
13.D
14.A
15.C
16. (1) 石油 (2) CH4+2O2CO2+2H2O
17.(1) (2) (或)
18.(1) 煤 (2)混合物
19.(1) 煤
(2)物理
(3)C
(4) 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分解反应
(5)太阳能(或风能、地热能、核能、生物能潮沙能等)
20. (1) 酒精灯 集气瓶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 B CaCO3 +2HCl=CaCl2+ CO2↑ + H2O (3) 反应物的状态 反应条件
21.(1) 集气瓶 水槽 2H2O2 2H2O+O2↑ (2) B A (3) 不可行 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C D
22.(1)不可再生
(2)128g甲烷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是512g。
23.(1)能缓解能源危机同时还能有效减缓温室效应增强(说法合理即可)
(2)设理论上可得到乙醇的质量为x。
答:理论上可得到乙醇的质量为506g。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