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鲁教版化学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
一、单选题
1.下列做法违背节水理念的是( )
A.防止水龙头滴漏
B.采用大水漫灌农作物
C.使用节水器具
D.循环利用工业用水
2.今年,“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下列关于爱护水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少,所以要节约用水
B.为了节约用水,提倡直接用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C.生活污水应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D.为了防止水体污染,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3.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活性炭能起到软化水的作用
B.经过净水机净化的水是纯水
C.自来水在加热煮沸过程中有化学变化发生
D.在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浮渣较多说明是软水
4.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发光、放热等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反应都是化学反应
C.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前需验纯,则其它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均需验纯
D.硫燃烧等有氧气参加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则氧化反应一定都有氧气参加
5.正确的操作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液体 B.加热液体
C.过滤 D.量取液体
6.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铱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铱元素是金属元素 B.铱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7
C.铱的化学式Ir2 D.铱元素的相对原质量为192.2
7.有关如图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点燃氢气前不用检验纯度
B.干冷烧杯内壁无明显变化
C.b管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D.两个实验均可证明水的组成
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关于仪器用途或基本实验操作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取 3.24g 的二氧化锰粉末
B.将玻璃管插入胶皮管时要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湿润
C.制氧气时加入固体药品后,直接将酒精灯火焰对准药品加热
D.实验结束后,剩余的试剂都应放回原试剂瓶
9.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Ⅰ可除去难溶性杂质 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
C.步骤Ⅲ可杀菌.消毒 D.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
10.碳12是指含6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对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子数相同 B.质量相同
C.电子数不相同 D.16和18表示原子个数
11.下列实验均与水有关,其相应描述正确的是
A.属于化学变化 B.净化后可得纯水
C.证明水的组成 D.氢气验纯
12.2020年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全国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完美收官。该导航系统应用了星载H原子和Rb原子。下列有关Rb的说法正确的是
A.Rb原子易失去电子
B.中子数是37
C.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D.Rb+核外有5个电子层
13.市场上有“葡萄糖酸锌”、“高钙牛奶”、“绿色碘盐”等商品,这里的“锌、钙、碘”指的是
A.元素 B.分子 C.单质 D.原子
14.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比等于气体的分子数目之比。常温下,向盛有一定量氧气的密闭容器通入氢气,用电火花点燃,使其充分反应,恢复至相同温度。测得容器中剩余气体的体积与通入氢气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点表示氢气与氧气恰好反应 B.氧气的起始体积为2mL
C.AB间,容器中剩余气体为氧气 D.C点对应纵坐标为(x-2)
15.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③属于同种元素
B.②表示的元素常见化合价为+1价
C.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4
D.③④为稳定结构
二、填空题
16.今年3月22-28日是第28届“中国水周”,其主题为“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
(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②清澈、透明的泉水是纯净物
③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④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可使其软化
⑤洗菜、洗衣后的水用来浇花、冲洗厕所
(2)自然界中的水一般要净化后才能使用。吸附、过滤、蒸馏等三种净化水的操作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_。
(3)下图表示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发生的一个反应的微观过程:
①写出上述物质中单质的化学式______;
②物质D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17.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原子序数为4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N、O排在同一周期是因为_______________(填“质子数”“电子层数”或“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3)He和Mg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填“相似”或“不相似”)。
(4)钠离子核外电子排布与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5)一个磷原子含有____________个质子,一个含有____________个电子。
18.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粒子①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得到”或“失去”)电子。在已知的粒子结构中表示的是原子结构的是________(填序号)。若粒子③带有3个单位的正电荷,则该粒子可表示为___________。上述粒子具有稳定结构的粒子是______(填序号)。
19.如图所示是某学生设计的过滤操作装置图,并用装置将浑浊的河水进行过滤。
(1)指出图中的错误:
①____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___。
(2)该同学首先将浑浊的河水静置一段时间,然后再过滤,原因是____。
(3)为了加快过滤速度,该同学用玻璃棒轻轻搅动漏斗内的液体,这种做法的后果是__________。
(4)改进后再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他兴奋地宣布:我终于制得了纯水!对此你的看法为__(填“是”或“不是”)纯水,理由是__________。若要制取纯水,还需要采用的净化方法是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0.在一节化学课上,老师为大家演示了如图甲中所示的趣味实验——“魔棒生烟”,用两根玻璃棒分别在浓氨水和浓盐酸中蘸一下,然后将这两根玻璃棒靠近(不要接触),可观察到产生大量白烟。为了揭秘魔术,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查阅了大量资料发现:①浓盐酸会挥发出氯化氢(HCl)气体,浓氨水会挥发出氨气(NH3),两种气体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氯化铵(NH4Cl);②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然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一步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中“魔棒生烟”魔术中,两根玻璃棒无须接触,就可看见白烟产生,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
(2)“魔棒生烟”涉及的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_____。
(3)图乙中同时打开弹簧夹a、b,玻璃管c中出现白烟,白烟最浓的地方是____(填“e”“f”或“g”),理由是__________。
(4)图乙相比图甲,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____(任写一点)。
21.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如图所示)。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1:小明同学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加2~3滴酚酞溶液,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由实验1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2)实验2(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的小华同学设计了对比实验(如图乙所示)。你认为有无必要,请阐述你的理由。_______
四、计算题
22.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 kg,若A 原子的质量为4.5539×10-26 kg,且A原子核内质子数比中子数少1个。求: ①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结果为整数) ②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23.根据下图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一:图1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1)操作④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操作⑥中的错误是 ________________ 。
(3)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填操作序号) ____________ 、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
实验二:图2是验证硫酸铵的性质实验。
(4)图2实验验证了硫酸铵的物理性质: __________ (答一条即可);化学性质: ________________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C
3.C
4.C
5.B
6.C
7.D
8.B
9.D
10.A
11.C
12.A
13.A
14.D
15.C
16. (1) ②④ 蒸馏 (2) Cl2 +1价
17. (1) Be 电子层数 (2) 不相似 Ne (3) 15 10
18. (1) 得到 ①⑤ (2) Al3+ ②③④⑤
19. (1) 滤纸的边缘比漏斗口高 没有用玻璃棒引流 (2) 漏斗的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 防止较多的不溶性固体小颗粒将滤纸堵塞,使过滤速度减慢 (3) 易使滤纸破损 不是 含有可溶性杂质 蒸馏。
20.(1)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e (2) 氨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比氯化氢的小,分子运动速率更快,所以最先在e处相遇,产生白烟最浓 (3) 不污染空气
21. (1) 溶液不变色 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色 由无色变红色 (2) 烧杯中的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运动到B烧杯中与水反应又生成氨水,氨水使酚酞变红色 (3) 没有必要,因为实验1滴有酚酞的蒸馏水呈无色,说明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色
22.(1) ①27 (2) ②13
23. (1) 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未用玻璃棒引流 (2) ①⑤②③⑥④ 易溶于水(或白色固体) (3) 能与熟石灰(碱)发生化学反应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