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版化学第九单元--溶液
一、单选题
1.厨房中的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用油 B.白醋 C.白糖 D.食盐
2.下列饮料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A.汽水 B.白酒
C.酸奶 D.苏打水
3.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大的是
A.氯化钠固体中含有杂质 B.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C.加水溶解固体时有水洒出 D.配制好的溶液装瓶中时有少量洒出
4.下列洗涤方式属于乳化现象的是
A.用炉具清洁剂除去油污 B.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C.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D.用盐酸除去下水管道里的铁锈
5.在下列仪器中,可用于配制溶液、加热较多量液体及反应容器的是
A.试管 B.烧杯 C.集气瓶 D.量筒
6.实验室用氯化钠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3g
B.氯化钠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
C.俯视量筒读数会使所配溶液偏稀
D.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等
7.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生理盐水 B.白醋 C.医用酒精 D.冰水混合物
8.某次蔗糖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②中溶液是饱和溶液
B.③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②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同
D.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
9.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硫酸钠和汽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都能形成溶液
B.把30%的硝酸钾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5%
C.向20℃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不再溶解
D.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一般经过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装瓶存放等步骤
10.某同学选用氢氧化钠固体与水配制2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需称取氢氧化钠固体2.0g
②称量前托盘天平应先检查游码是否归零,并调节平衡
③用托盘天平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为防止污染托盘,可将氢氧化钠放在纸上称量
④选用250mL量筒量取18mL的水
⑤存放溶液时,为确保数据准确,将试剂瓶用蒸馏水清洗后,立即倒入所配溶液封存
A. B. C. D.
11.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油与水混合一定形成溶液 B.食盐水倒出一半后浓度降低
C.升温会降低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 D.蔗糖可以无限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12.下表是KNO3和Na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10 20 40 60 80
溶 解 度/g KNO3 20.9 31.6 63.9 110 169
NaCl 35.8 36.0 36.6 37.3 38.4
A.KNO3的溶解度比NaCl大
B.20℃时取等质量的KNO3和NaCl分别配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KNO3>NaCl
C.60℃时取KNO3和NaCl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20℃,析出晶体KNO3>NaCl
D.20℃取20gNaCl充分溶于50g水中,将所得溶液升温至80℃,溶液变为不饱和
13.农业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选种。实验室配制100g该溶液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操作顺序为④②①⑤③
B.②中需称量NaCl的质量为16.0g
C.选用1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D.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14.现有一包金属粉末,可能是由A1、Mg、Zn、Fe、Ag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该样品2.4g,向其加入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0.2g H2,溶液呈无色,无固体剩余。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该样品的组成仅有两种可能 B.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
C.该样品中一定含有Mg D.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总质量为12g
15.“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中,下列有关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 B.滴加
C.读数 D.溶解
二、填空题
16.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温度为、溶质为的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中,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
溶液的温度/ 75 65 50 35 20
析出固体的质量/ 0 0 2.0 4.5 8.4
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时,该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______(选填“是”、“否”或“无法判断”)。
(2)将时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有______(填序号)。
①升温 ②降温 ③加溶质 ④加水 ⑤加另一种固体 ⑥恒温蒸发水 ⑦与时的饱和溶液混合
(3)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的溶解性受温度影响的情况是______。
17.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常按以下操作顺序进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________g,水________g。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 。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调节天平螺母
(3)将氯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
(4)小雪同学用25%的氯化钠溶液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70g。需25%的氯化钠溶液________g;配制时应选用________mL(选填“20”、“50”、“100”)的量筒量取蒸馏水。
18.小华在饮用碳酸饮料时。发现有大量气泡溢出。他联系学过的知识从不同角度加以解释。从物理变化的角度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化学变化的角度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表示)。
19.根据如图所示的甲、乙、丙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以下问题:
(1)P点表示的意义______。
(2)乙中含有少量甲,要提纯乙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3)写出一种将丙的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______。
(4)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配成饱和溶液,需水的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______。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在t2℃时,将15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所得到的溶液质量为65g
②将甲的溶液由t3℃降温到t2℃,一定有晶体析出
③将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降温到t2℃,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
三、实验题
20.欲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下图是某同学配制溶液的操作过程。
(1)A中盛放溶液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配制的操作示意图如上图,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2)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不纯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3)水的密度为1.0g/mL。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量取水___________mL。
21.某实验小组用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4g/cm3)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步骤如下:①计算;②量取;③混匀;④装瓶贴标签。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需要6%的氯化钠溶液的体积是___________mL(结果取整数);
(2)实验中用到的仪器有25mL的量筒、细口瓶、烧杯、____________;
(3)下列实验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偏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
A 量取6%的氯化钠溶液时仰视读数
B 向烧杯内加入液体时有液体溅出
C 混匀过程中没有使用玻璃棒搅拌
D 配制好的溶液装入未干燥的细口瓶
四、计算题
22.氯化钠不仅是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若要配制1000g 0.9%的生理盐水,需要氯化钠_______g,需要水_______g。
(2)若从1000g 0.9%的生理盐水中取出500g溶液,则取出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
23.向盛有一定质量铁粉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产生气体质量与所加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关系图分析并计算:
(1)铁粉反应完时,产生氢气的质量为______g。
(2)原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C
3.C
4.B
5.B
6.C
7.D
8.B
9.D
10.B
11.C
12.B
13.D
14.D
15.D
16.(1)无法判断
(2)②③⑥
(3)一定量的水中,温度越高,M在水中溶解得越多
17.(1) 5 95
(2)B
(3)加速氯化钠溶解
(4) 28 50
18. (1) 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打开饮料瓶塞,气压减小,二氧化碳溶解度降低,所以有大量气泡冒出 (2) H2CO3=CO2↑+H2O
19.(1)t2℃时,甲、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蒸发结晶
(3)增加溶质(或升高温度或蒸发溶剂)
(4)丙>乙>甲
(5)①②③
20.(1) 烧杯 CBDEA (2) ①②③ 47.5
21. (1) 24 (2) 胶头滴管、玻璃棒(3) A
22.(1)9;(2)991;(3)0.9%
23.(1)0.08(2)19.6%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