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版化学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练习 (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化学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练习 (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9-30 08:43: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单选题
1.杜甫的绝句《沙暖睡鸳鸯》中写道“迟日近山丽,春风花草香”诗中描写的情景用化学原理解释正确的是
A.分子很小,但分子有一定的质量
B.分子很小,但分子之间有间隙
C.分子很小,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D.分子很小,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2.“加铁酱油”“高锌奶粉”“富硒茶叶”中,“铁、锌、硒”指的是
A.单质 B.元素 C.金属 D.维生素
3.2020年1月14日,C919大型客机第二架机迎来了进入2020年后的第一次飞行。C919部分机身采用了新型的铝锂合金。铝锂合金中铝(Al)元素与锂(Li)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原子的中子数不同
C.原子的电子数不同 D.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4.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③属于同种元素
B.②表示的元素常见化合价为+1价
C.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4
D.③④为稳定结构
5.下列有关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
B.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6.2020年6月23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三号卫星,在火箭的制造中使用了钛和钛合金。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钛原子的中子数为22
B.钛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钛的元素符号是Ti
D.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
7.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蔗糖放入水中溶解一一蔗糖分子分解了
C.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D.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8.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是( )
A.CO B.H2O C.N2 D.C
9.下列关于Mg、Mg2+ 两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等 ③ 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
④质量几乎相等 ⑤质子数相等 ⑥、Mg2+ 比Mg稳定
A.①④⑤ B.①③⑤⑥ C.①④⑤⑥ D.②③④
10.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11.宏观与微观的结合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十月桂花飘香——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C.液态水受热变成水蒸气,体积膨胀——升高温度,分子之间间隔变大
D.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分子的个数增多
12.2021年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锂离子蓄电池在“祝融号”供配电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元素周期表中锂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为3 B.元素符号为Li
C.属于金属元素 D.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g
13.对比实验是运用比较的方法来揭示事物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的一种实验方法。设计的下列实验不属于对比实验的是
实验1 实验2 目的
A 压缩空气 压缩水 比较空气和水的分子间空隙大小
B H2O2分解制氧气 H2O2和MnO2混合制氧气 比较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C 硫在空气中燃烧 硫在氧气中燃烧 比较氧气浓度对反应的影响
D 加热高锰酸钾 加热氯酸钾 比较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A.A B.B C.C D.D
14.下列化学家中,发现元素周期律并制出元素周期表的是
A.道尔顿 B. 拉瓦锡
C.侯德榜 D.门捷列夫
15.2020年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全国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完美收官。该导航系统应用了星载H原子和Rb原子。下列有关Rb的说法正确的是
A.Rb原子易失去电子
B.中子数是37
C.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D.Rb+核外有5个电子层
二、填空题
16.从微观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 C70表示一个_______________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2) 一定条件下,6000L氧气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从微观角度分析,原因是:条件改变时,___________。
17.小明同学对金属的有关化学性质进行梳理和总结。请完成下列问题。
(1)对图中几种金属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进行分析,发现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都_____________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_______电子变成阳离子,小明同学判断D和E的化学性质相似,他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粒子①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得到”或“失去”)电子。在已知的粒子结构中表示的是原子结构的是________(填序号)。若粒子③带有3个单位的正电荷,则该粒子可表示为___________。上述粒子具有稳定结构的粒子是______(填序号)。
19.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1)保持氦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
(3)标出H2O中氢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4)写出如图所示粒子的符号______。
(5)高铁酸钠由Na+和构成,则高铁酸钠的化学式为______。
三、实验题
20.化学探究小组为了探究分子的性质,进行如下小实验,请完成探究过程:
(1)向容积为250 mL的细颈玻璃仪器A中加水至虚线处,再滴几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发现A中整瓶水变红,则说明_______________。
(2)继续向A中加酒精至凹液面最低处正好与刻度线相切。塞紧玻璃塞,将A中液体倒转摇匀,重复2次。静置一段时间后,容器A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则说明___________,仪器A细颈部的作用是________ 。
21.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放入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
(1)用胶头滴管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胶头滴管的用途是___。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这说明了___。
(3)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__。
(4)某学生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____。这一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___具有挥发性。
四、计算题
22.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一种铁原子的质量为9.288×10-26 kg,计算该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23.已知一个X原子的质量为9.296×10-26 kg,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 kg,又知X原子中的质子数比中子数少4。
求:(1)X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结果保留整数)。
(2)X原子的电子数是多少。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B
3.D
4.C
5.D
6.A
7.B
8.D
9.C
10.A
11.D
12.D
13.D
14.D
15.A
16.(1) 分子 (2) 分子间隔变小
17.(1) 少于 失去 (2) 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18. (1) 得到 ①⑤ (2) Al3+ ②③④⑤
19.(1)He
(2)Al
(3)
(4)Mg2+
(5)Na2FeO4
20. (1) 分子在不断运动 液面低于刻线且距离较远 (2) 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便于观察液面的变化
21.(1) 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酚酞溶液由右向左依次变红 (2) 氨分子在不断运动 增加对比度,便于观察颜色的变化 (3) 两种试剂放反了 浓氨水
22.55.9
23.(1)56  (2)26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